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6775发布日期:2020-10-09 18:3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评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微生物主要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大气层的底层,其中一部分具有致病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准确检测空气中微生物的组成,对保障人类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

准确检测空气微生物的前提就需要对微生物进行高效、全面的采样。常用的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固体培养基的采样法和基于液体培养基的采样法。但是由于固体培养基很难用于长时间采样,所以基于固体培养基的采样法难以及时、全面、准确的反应空气微生物的真实情况,因此,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基于液体培养基的采样法。

目前的基于液体培养基的采样法通常是将空气直接通入采样液中进行采样,一方面存在空气与液体培养基接触不充分的问题,另一方面空气进入采样瓶内时,其内携带的颗粒物容易跟随空气进入采样液中,该颗粒物可能改变采样液的性质而导致检测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它可以实现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并将空气中含有的大颗粒和水分去除,提高检测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瓶,所述采样瓶上端开凿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内设有过滤件,所述内置槽内底端固设有两个对称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底端贯穿采样瓶内底端并延伸至采样瓶内,所述进气管位于采样瓶内的一端固设有搅流结构,所述采样瓶右端开设有出气孔,所述采样瓶内盛设有采样液,所述出气孔位于采样液的上侧,可以实现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并将空气中含有的大颗粒和水分去除,提高检测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网和滤水棉,且过滤网位于滤水棉的上侧,所述内置槽内壁开设有两个呈阶梯式排列的定位槽,所述过滤网和滤水棉放置于定位槽内,方便过滤网和滤水棉放置在定位槽和取出定位槽进行清理,当空气被抽至采样瓶内的过程中,空气经过过滤网时,空气中的灰尘和大颗粒被过滤网拦截,空气经过滤水棉时,空气中的水分被滤水棉吸收,使得进入采样瓶内与采样液进行混合的空气较为纯净,不易影响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搅流结构位于采样液中,且搅流结构在采样液中位于采样液深度的二分之一位置处,使得搅流结构位于采样液的中间部位处,使采样液与空气的混合更为全面。

进一步的,所述搅流结构包括固设于进气管底端的与进气管相连通的通气管、开设于通气管外壁上的至少两组通气孔和转动连接于通气管外壁上的一组搅流棒,两组所述搅流棒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通气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空气进入进气管内后再进入通气管内,经通气孔喷出至采样液中,同时两个通气管相互靠近的一侧上的通气孔所喷出的空气会产生对流,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面积,且此过程中,搅流棒在空气的作用下会在采样液中摇摆而使采样液产生轻微晃动,进一步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

进一步的,一组所述搅流棒的数量与其中一组通气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使其中一个通气管上的可在另一个通气管上的通气孔中喷出的空气流动作用下发生摇摆,进而可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所述进气管相互靠近的外壁均开设有多个对流孔,位于最上侧的所述对流孔位于采样液内,通过两个对流孔喷出的空气相互形成对流,进一步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并将空气中含有的大颗粒和水分去除,提高检测效果。

(2)过滤件包括过滤网和滤水棉,且过滤网位于滤水棉的上侧,内置槽内壁开设有两个呈阶梯式排列的定位槽,过滤网和滤水棉放置于定位槽内,方便过滤网和滤水棉放置在定位槽和取出定位槽进行清理,当空气被抽至采样瓶内的过程中,空气经过过滤网时,空气中的灰尘和大颗粒被过滤网拦截,空气经过滤水棉时,空气中的水分被滤水棉吸收,使得进入采样瓶内与采样液进行混合的空气较为纯净,不易影响检测结果。

(3)搅流结构位于采样液中,且搅流结构在采样液中位于采样液深度的二分之一位置处,使得搅流结构位于采样液的中间部位处,使采样液与空气的混合更为全面。

(4)搅流结构包括固设于进气管底端的与进气管相连通的通气管、开设于通气管外壁上的至少两组通气孔和转动连接于通气管外壁上的一组搅流棒,两组搅流棒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通气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空气进入进气管内后再进入通气管内,经通气孔喷出至采样液中,同时两个通气管相互靠近的一侧上的通气孔所喷出的空气会产生对流,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面积,且此过程中,搅流棒在空气的作用下会在采样液中摇摆而使采样液产生轻微晃动,进一步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

(5)一组搅流棒的数量与其中一组通气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使其中一个通气管上的可在另一个通气管上的通气孔中喷出的空气流动作用下发生摇摆,进而可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

(6)两个进气管相互靠近的外壁均开设有多个对流孔,位于最上侧的对流孔位于采样液内,通过两个对流孔喷出的空气相互形成对流,进一步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和搅流结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采样瓶、2内置槽、3过滤网、4滤水棉、5进气管、51对流孔、6出气孔、7通气管、71通气孔、8搅流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的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它包括采样瓶1,采样瓶1上端开凿有内置槽2,内置槽2内设有过滤件,过滤件包括过滤网3和滤水棉4,且过滤网3位于滤水棉4的上侧,内置槽2内壁开设有两个呈阶梯式排列的定位槽,过滤网3和滤水棉4放置于定位槽内,方便过滤网3和滤水棉4放置在定位槽和取出定位槽进行清理,当空气被抽至采样瓶1内的过程中,空气经过过滤网3时,空气中的灰尘和大颗粒被过滤网3拦截,空气经过滤水棉4时,空气中的水分被滤水棉4吸收,使得进入采样瓶1内与采样液进行混合的空气较为纯净,不易影响检测结果。

内置槽2内底端固设有两个对称的进气管5,进气管5底端贯穿采样瓶1内底端并延伸至采样瓶1内,两个进气管5相互靠近的外壁均开设有多个对流孔51,位于最上侧的对流孔51位于采样液内,通过两个对流孔51喷出的空气相互形成对流,进一步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

进气管5位于采样瓶1内的一端固设有搅流结构,搅流结构位于采样液中,且搅流结构在采样液中位于采样液深度的二分之一位置处,使得搅流结构位于采样液的中间部位处,使采样液与空气的混合更为全面。

搅流结构包括固设于进气管5底端的与进气管5相连通的通气管7、开设于通气管7外壁上的至少两组通气孔71和转动连接于通气管7外壁上的一组搅流棒8,两组搅流棒8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通气管7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空气进入进气管5内后再进入通气管7内,经通气孔71喷出至采样液中,同时两个通气管7相互靠近的一侧上的通气孔71所喷出的空气会产生对流,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面积,且此过程中,搅流棒8在空气的作用下会在采样液中摇摆而使采样液产生轻微晃动,进一步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

一组搅流棒8的数量与其中一组通气孔71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使其中一个通气管7上的81可在另一个通气管7上的通气孔71中喷出的空气流动作用下发生摇摆,进而可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

采样瓶1右端开设有出气孔6,出气孔6与外界抽气泵等抽气装置相连接,采样瓶1内盛设有采样液,出气孔6位于采样液的上侧。

使用时,通过外界抽气装置将空气经依次经过滤网3和滤水棉4进入进气管5内,空气经过过滤网3时,其内含有的灰尘和大颗粒被过滤网3拦截,经过滤水棉4时,其内含有的水分被滤水棉4所吸收,空气从相互靠近的通气管7上的通气孔71上喷出时可形成对流,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进而提高空气微生物的采集率,同时在通气孔71所形成的对流情况下,导致搅流棒8在气流作用下摇摆,对采样液与空气的接触产生晃动作用,进一步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充分接触,两个通气管7相互远离的外壁上设置的通气孔71喷出空气,使空气与采样液正常接触,可以实现增大空气与采样液的接触,并将空气中含有的大颗粒和水分去除,提高检测效果,且过滤网3和滤水棉4的清洗和更换较为方便,只需直接从定位槽中取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