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罐的模拟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2148发布日期:2021-02-05 19:0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种子罐的模拟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罐仿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种子罐的模拟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种子罐适用于酸奶及乳酸菌饮料母液发酵、酿造、佐料、制药、化工及真菌培植,其作用可加热、保温及冷却,为全封闭卫生型发酵专用设备。其中,进入到种子罐中的种子,也即孢子会通过种子罐上的接种管进入到种子罐的罐体内,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会在种子罐内生长繁殖。实际的菌种培养时,需要将培养基提前引入到种子罐内,以为孢子的繁殖提供营养。
[0003]
由于实际生产中的种子罐规格大,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学员较快的掌握种子罐的操作过程,如此便需要借助种子罐的仿真设备,种子罐仿真设备是按照实际的种子罐模型制成,其外形与实际的大致相同,只是规格较小,操作时也并不是想罐体内放入真实的孢子,而使用其他物质代替。仿真的罐体内并没有真实的培养液,在取样操作时并无任何液体流出,导致仿真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种子罐的模拟取样装置,以能够在对罐体内的培养液进行取样时,具有较好的仿真效果。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种子罐的模拟取样装置,安装于种子罐的罐体上,以将模拟培养液输送至所述罐体外,所述模拟取样装置包括:
[0007]
取样管,设于所述罐体的底部,靠近于所述取样管的出样,于所述取样管上连接有模拟蒸汽管,于所述模拟蒸汽管上设有进气控制阀;
[0008]
输液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输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取样管的进口端连接,以将所述模拟培养液经由所述取样管排出。
[0009]
进一步的,于所述取样管上设有位于所述模拟蒸汽管和所述出样口间的第一取样控制阀,相对于所述出样控制阀,于所述取样管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模拟蒸汽管另一侧的第二取样控制阀,且在位于所述进气控制阀下游的所述模拟蒸汽管上设有第三取样控制阀。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外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输液管相连,并于所述输液管和所述水泵间设有输液控制阀。
[0011]
进一步的,于所述罐体上还设有:
[0012]
接种管,安装在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接种管的底端伸入到所述罐体内并向下延伸设置,以将模拟孢子输送至所述罐体内;于所述接种管的顶部设有构成对灭菌火焰托盘承托的承托部,且于所述接种管的接种口处可拆卸安装有接种帽;
[0013]
喷气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喷气管的喷出端位于所述接种管内,以将
所述喷气管内的气体由所述接种口喷出,且于所述喷气管喷出口的上方设有至少覆盖所述喷出口的防堵帽。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防堵帽被设置成尖部朝上布置的圆锥状。
[0015]
进一步的,靠近于所述喷出口,于所述喷气管的外周面上设有支撑所述防堵帽的至少两个支撑凸起。
[0016]
进一步的,于所述罐体外设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喷气管连通设置,于所述喷气管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喷气管与所述气泵导通或断开的喷气控制阀。
[0017]
进一步的,于所述罐体底部放置有接种容器,以承接所述接种管内掉落的所述模拟孢子。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部为固设在所述接种管外周面上的环状凸起。
[0019]
进一步的,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操作口,并于所述罐体上设有构成对所述操作口开启或关闭的挡板。
[002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0021]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子罐的模拟取样装置,通过输液管和取样管的配合,能够在进行模拟取样操作时,模拟培养液能够经由出样口排出,从而具有较好的仿真效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0022]
(2)通过设置第一取样控制阀、第二取样控制阀和第三取样控制阀,能够在进行取样操作时实现较好的状态控制,其产品成熟,使用效果好。
[0023]
(3)输液管内的液体有水泵提供,其供液效果好。
[0024]
(4)通过将接种管的底端延伸至罐体的底部,不仅能够便于对进入到罐体内的模拟孢子进行收集,还能够便于喷气管在罐体内的安装,使得模拟孢子由接种口进入时,气体向上喷吹,达到较好的仿真效果。另外,通过设置防堵帽还能够有效防止下落的仿真孢子落入喷气管内,从而利于确保喷气管的使用效果。
[0025]
(5)防堵帽的结构简单,不会影响模拟孢子在接种管内的掉落效果,且具有较好的挡料效果。
[0026]
(6)支撑凸起的结构简单,便于在喷气管和防堵帽间安装,并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
[0027]
(7)气泵的产品成熟,可驱使气体流入至喷气管内,进而达到气体喷出接种管的效果。
[0028]
(8)通过放置接料容器,能够对进入接种管内的模拟孢子进行收集,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0029]
(9)环状凸起便于在接种管上成型,并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
[0030]
(10)通过设置操作口和挡板的配合能够便于对罐体内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0031]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取样装置在罐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取样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接种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喷气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6]
附图标记说明:
[0037]
1-罐体,2-本体,201-操作杆,202-环状凹槽,3-接种管,301-环状凸起,4-喷气管,401-支撑凸起,5-接种帽,6-接种容器,7-喷气控制阀,8-防堵帽,9-输液管,10-取样管,11-第二取样控制阀,12-第一取样控制阀,13-第三取样控制阀,14-进气控制阀,15-模拟蒸汽管,16-输液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0]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4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种子罐的模拟取样装置,其安装在种子罐模的罐体上,用于将罐体内的模拟培养基取出罐。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种子罐为种子罐模,其内部具有腔体,外形与现有技术中的种子罐大致相同,如其可为用于培养青霉素等菌种的种子罐,只是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种子罐进行了缩小,以减小整个种子罐模型的空间占用量,满足学员操作的需求。
[0042]
上述的模拟培养基仅仅是真实培养基的替代品,其可为液态或固液态混合状态的物质,当然,液态物质的流动性相比于固液态混合状态物质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故而可作为模拟培养基优选为液态,如其可为水。
[0043]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模拟取样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1底部的取样管,靠近于取样管10的出样口,在取样管10上连接有模拟蒸汽管15,在模拟蒸汽管15上设有进气控制阀14。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模拟蒸汽管15内并不流通任何物质,仅仅是一个管路,用于模拟真实的蒸汽管。该模拟取样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罐体1内的输液管9,输液管9的输出端与取样管10的进口端连接,以将模拟培养液经由取样管10排出。
[0044]
为了具有较好的仿真效果,模拟取样装置的外露于罐体1外的部分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种子罐上的取样结构大致相同。取样管10的具有出样口的一端向下弯曲设置,以便于对流出的模拟培养基进行收集。收集的结构可采用取样瓶,取样瓶上具有刻度,以便于实现定量取样。
[0045]
另外,在取样管10上设有位于模拟蒸汽管15和出样口间的第一取样控制阀12,相对于第一取样控制阀12,在取样管10上还设有位于模拟蒸汽管15另一侧的第二取样控制阀11,且在位于进气控制阀14下游的模拟蒸汽管15上设有第三取样控制阀13。
[0046]
在罐体1外设有水泵,该水泵与输液管9相连,以将模拟培养液输送至输液管9内,并于输液管9和水泵间设有输液控制阀16,以控制模拟培养液的输出状态。如此设置,当进
行模拟取样操作时,通过开启输液控制阀16,即可使得模拟培养液流出出样口,达到较好的仿真效果。
[0047]
本实施例中的模拟取样装置在使用时,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取样过程,如图2中所示,首先需要进行取样前管路的模拟灭菌操作,具体操作为:关闭输液控制阀16和第二取样控制阀11,开启进气控制阀14、第三取样控制阀13和第一取样控制阀12,开启状态保持一分钟。然后需要模拟冲洗取样管10的操作,具体操作为:关闭第三取样控制阀13,开启输液控制阀16、第二取样控制阀11和第一取样控制阀12。接着进行定量模拟取样,用带有刻度的取样瓶量取定量的模拟培养液,完成定量取样后关闭第三取样控制阀13。最后进行取样后后处理的模拟,具体操作为:关闭第三取样控制阀13、开启第一取样控制阀12,且第二取样控制阀11处于关闭状态,该状态维持50秒以上后关闭第一取样控制阀12、第三取样控制阀13。
[0048]
本实施例所述的种子罐的模拟取样装置,通过输液管9和取样管10的配合,能够在进行模拟取样操作时,模拟培养液能够经由出样口排出,从而具有较好的仿真效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0049]
本实施例中,于罐体1的顶部还设有用于将模拟孢子输送至罐体1内的接种管。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处的模拟孢子仅仅是替代真实孢子的其他物质,其在罐体1内并不发生任何反应。此处的模拟孢子可为液体或者颗粒状的固体,本实施例中将以模拟孢子为小米为例进行说明,当模拟孢子为其他颗粒状固体或者液体时,接种的工作原理与其大致相同,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0050]
如图1中所示,上述接种管3的底端伸入到罐体1内并向下延伸设置。在位于接种管3顶端的接种口处可拆卸安装有接种帽5。具体结构上如图3中所示,接种帽5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接种帽5大致相同,仅仅是比例上进行了缩小。本实施例中的接种帽5采用螺接的方式安装在接种口处。此处,接种帽5的使用与现有技术中的接种帽5的使用方法完全相同,以便于学员操作掌握接种操作步骤。
[0051]
由于实际的种子罐在接种状态时,罐体1内的压力值高于外界的压力值,会产生气体喷出接种管3的现象。为提高本实施例中接种管在使用时的仿真效果,如图1和图4中所示,在罐体1内还设有喷气管4,喷气管4的喷出端位于接种管3内,以将喷气管4内的气体由接种口喷出。在罐体1外设有气泵,气泵与喷气管4连通设置,以将空气喷吹到接种管3内。在喷气管4上安装有控制喷气管4与气泵导通或断开的喷气控制阀7。当要进行接种操作时,先将喷气控制阀7打开,如此只要打开接种帽5,气体就会右接种口喷出,仿真实际中的使用效果。
[0052]
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在喷气管4喷出口的上方设有至少覆盖喷出口的防堵帽8,以防止下落中的小米落入到喷气管4内而影响喷气管4的使用效果。如图2中所示,防堵帽8被设置成尖部朝上布置的圆锥状,防堵帽8的结构简单,不会影响小米在接种管3内的掉落效果,且具有较好的挡料效果。为了实现对防堵帽8的固定,本实施例中,靠近于喷出口,在喷气管4的外周面上设有支撑防堵帽8的至少两个支撑凸起401,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且支撑效果好。
[0053]
另外,继续参照图3中所示,为提高本实施例中接种装置的仿真效果,在接种管3的顶部设有构成对灭菌火焰托盘承托的承托部,此处的承托部具体可为固设在接种管3外周面上的环状凸起301。此处的灭菌火焰托盘为承接棉花的酒精的灭菌火焰托盘。其可采用现
有技术中的结构,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3中所示,灭菌火焰托盘具有套设在接种管3、并承托在承托部上的本体2,在本体2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凹槽202,如其可为间隔布置的两个,以便于存储酒精,提高放置在本体2上棉花的燃烧效果。为了便于对灭菌火焰托盘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在本体2的外周面上固设有操作杆201。
[0054]
此外,为了便于对进入到罐体1内的小米进行收集,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在罐体1底部放置有接种容器6,此处的接种容器6可为现有技术中的量杯,如此便于观察小米的收集情况。当然,除了采用量杯外,接种容器6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能够收纳小米的容器。
[0055]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接种容器6进行取放,在罐体1上开设有操作口,而为了封闭操作口,在罐体1上设有构成对操作口开启或关闭的挡板。此处的挡板具有与罐体1相适配的弧度,挡板的一侧枢转设置在罐体1上,另一侧可通过透明胶带粘贴固定在罐体1上。当然,此处的挡板还可以采用插装的方式安装在罐体1上。具体结构上,在操作口的底部设有底部插装槽,并在操作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插装槽,弧状挡板的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侧插装槽内,当挡板的底部抵接在底部插装槽内后表面挡板插装到位。另外,为提高挡板在使用中操作的便利性,还可在挡板的外表面设置操作凸起,以通过操作凸起向上向下移动挡板。
[0056]
本实施例所述的模拟取样装置,通过将接种管3的底端延伸至罐体1的底部,不仅能够便于对进入到罐体1内的模拟孢子进行收集,还能够便于喷气管4在罐体1内的安装,使得模拟孢子由接种口进入时,气体向上喷吹,达到较好的仿真效果。另外,通过设置防堵帽8还能够有效防止下落的仿真孢子落入喷气管4内,从而利于确保喷气管4的使用效果。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