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油生产用捞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4038发布日期:2021-06-29 23:3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油生产用捞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油生产用捞渣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油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植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e、k、钙、铁、磷、钾等矿物质、脂肪酸等。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

植物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植物油表面的渣子进行清理,现有的清理方式是将其通入过滤设备中进行过滤,过滤时间长,容易影响植物油生产的效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植物油生产用捞渣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油生产用捞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植物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植物油表面的渣子进行清理,现有的清理方式是将其通入过滤设备中进行过滤,过滤时间长,容易影响植物油生产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油生产用捞渣装置,包括向右下方倾斜的油渠,所述油渠的底部均匀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油渠的顶部前后侧均固接有轴承座,两组所述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油渠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可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电机,所述油渠的下方设置有滤渣箱,所述滤渣箱的左下部安装有抽水泵,所述转动轴的圆周壁上均匀铰接有捞渣板,每组所述捞渣板下部侧壁上均与转动轴之间铰接有弹性件,上方竖直的所述捞渣板的右侧设置有与滤渣箱固接连通的排渣通管,所述排渣通管的左侧开设有进渣口,所述进渣口的底部固接有向左上方延伸的刮渣板,所述排渣通管的顶部贯穿固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部均匀开设有与排渣通管连通的通水孔,所述进水管与抽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滤渣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上部开设有取网口,所述箱体内腔上部设置有从取网口贯穿入的网架,所述网架的底部安装有滤渣网,所述箱体的顶部顶部开设有进料孔。

优选的,所述捞渣板包括矩形环,所述矩形环的内腔固接有滤网,所述矩形环的左右两侧上部均固接有铰接头。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转动轴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植物油的捞渣过滤,有利于提升植物油的品质,通过电机带动捞渣板的不断转动,可对在油渠中流动的植物油进行表面滤渣,滤渣效果好,不容易漏渣,而且滤渣效率高;通过抽水泵将水抽送至进水管中对排渣通管进行冲洗,可将渣子冲洗至滤渣箱中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将重新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的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渣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捞渣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油渠,2-支撑架,3-轴承座,4-转动轴,5-电机,6-滤渣箱,61-箱体,62-取网口,63-网架,64-滤渣网,65-进料孔,7-抽水泵,8-捞渣板,81-矩形环,82-滤网,83-铰接头,9-弹性件,10-排渣通管,11-进渣口,12-刮渣板,13-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油生产用捞渣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植物油生产用捞渣装置,包括向右下方倾斜的油渠1,油渠1的底部均匀固接有支撑架2,油渠1的顶部前后侧均固接有轴承座3,两组轴承座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油渠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可驱动转动轴4转动的电机5,油渠1的下方设置有滤渣箱6,滤渣箱6的左下部安装有抽水泵7,转动轴4的圆周壁上均匀铰接有捞渣板8,每组捞渣板8下部侧壁上均与转动轴4之间铰接有弹性件9,上方竖直的捞渣板8的右侧设置有与滤渣箱6固接连通的排渣通管10,排渣通管10的左侧开设有进渣口11,进渣口11的底部固接有向左上方延伸的刮渣板12,排渣通管10的顶部贯穿固接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的底部均匀开设有与排渣通管10连通的通水孔,进水管13与抽水泵7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滤渣箱6包括箱体61,箱体61的左上部开设有取网口62,箱体61内腔上部设置有从取网口62贯穿入的网架63,网架63的底部安装有滤渣网64,箱体61的顶部顶部开设有进料孔65;排渣通管10的出口与进料孔65连通,使得从排渣通管10流落的渣子和水可直接落至箱体61的内腔,其中,渣子被滤渣网64拦住,收集在滤渣网64上,而水直接落至箱体61的内腔底部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捞渣板8包括矩形环81,矩形环81的内腔固接有滤网82,矩形环81的左右两侧上部均固接有铰接头83,铰接头83与转动轴4上的已安装的铰接座铰接。

进一步的,电机5通过皮带组件驱动转动轴4转动。

其中,电机5和抽水泵7均通过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植物油生产用捞渣装置,使用时,启动电机5和抽水泵7,电机5启动后,可带动转动轴4转动,从带动其上均匀铰接的捞渣板8顺时针转动,捞渣板8旋转过程中,将捞起油渠1中流淌着的植物油中的渣子,当捞渣板8旋转至上方时,先与刮渣板12接触,后被刮渣板12刮下渣子;而捞渣板8在刮下渣子的过程中,弹性件9的伸缩端拉长,捞渣板8向下摆动穿过排渣通管10与转动轴4之间的间隙,捞渣板8完全穿出后,弹性件9回弹,拉回捞渣板8恢复原状;抽水泵7的启动将抽送预先在滤渣箱6中存储的水至进水管13中,由通水孔喷出,对排渣通管10的内部进行清洗,并带走渣子,使得渣子流入滤渣箱6中进行过滤收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