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及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51503发布日期:2022-08-06 07:3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及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特别是涉及黏附性细胞用的培养容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在医药品的生产、基因治疗、再生医疗、免疫疗法等领域中,要求在人工环境下高效地大量培养细胞、组织等。
3.在使人工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s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胰岛细胞、心肌细胞、角膜内皮细胞和活化工序的淋巴细胞等黏附性细胞黏附于培养容器内的用于培养细胞的表面(培养部)而大量培养的情况下,其收量受到培养部的表面积的制约。因此,如果能够通过制造培养部的表面积大的培养容器来增加黏附性细胞的收量,则是有益的。
4.作为这样的培养部的表面积大的培养容器,例如市售有使多个培养部多阶段地层叠而形成培养容器、能够使培养基在培养部间流通的多段式培养容器(corning(r)公司cellstack、thermo fisher scientific(r)公司cell factory systems、株式会社astec cellcube等)。如果使用这样的多段培养容器,则能够大量培养黏附性细胞。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90312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9.然而,在使用这样的多段培养容器的情况下,存在消耗必要以上的培养基、剥离液的问题。
10.即,为了使用这样的容器有效利用培养部,在使黏附性细胞黏附于容器内的各段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而进行培养的情况下(以下,有时将使用容器内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这两者进行培养的方法称为双面培养。),需要将培养基填满容器内。然而,如果使用这样的内容积一定的刚性(硬)容器进行双面培养,则即使在培养初期的细胞数少时,也需要使用本来需要的量以上的培养基。
11.另外,在回收细胞时,为了使剥离液作用于细胞,也需要在容器内充满剥离液,因此与通常的方案相比,存在大量过剩的量的问题。
12.即,由于黏附性细胞黏附于培养部并且细胞彼此也黏附,所以即使直接敲打培养容器等,也不容易从培养部剥离,无法回收。因此,通常使用剥离液(细胞解离酶,thermo fisher scientific(r)公司tryple
tm select等)进行细胞的分离,但存在将其过度消耗的问题。
13.此外,在培养与容器的黏附性强的细胞的情况下,在使剥离液作用后,需要进行用刮刀刮取、或用移液管使液体接触细胞而剥离等。
14.但是,在使用多段培养容器的情况下,难以对各段的培养部进行移液,另外,在使用剥离液后,即使从容器的外侧施加敲击等冲击,也无法充分地剥离细胞,存在细胞回收率降低的问题。
15.在此,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黏附性细胞黏附于培养袋内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而进行双面培养。然而,这样的培养袋与多段培养容器相比,存在培养部的表面积大幅降低的问题。
16.因此,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地开发了一种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其通过能够在由软包装材料形成的袋状的培养容器内形成4面以上的培养部,从而培养部的表面积大,不会过度消耗培养基、剥离液,能够容易地进行细胞的剥离回收。
17.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培养部的表面积大、不会过度消耗培养基、剥离液、能够容易地进行细胞的剥离回收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及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
1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是由软包装材料形成的袋状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其构成为:具备具有第一容器壁和第二容器壁的容器主体部、以及1个以上的注入排出用端口,上述容器主体部在上述第一容器壁与上述第二容器壁之间具有中间培养壁,在上述第一容器壁与上述中间培养壁之间和上述第二容器壁与上述中间培养壁之间分别具备培养室,并具备将上述各培养室连通的流路。
20.另外,本发明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是由软包装材料形成的袋状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在3张以上的软包装材料膜上形成由山状部和谷状部构成的多个槽,将上述软包装材料膜的形成有上述槽的面配置在该培养容器内,将1个以上的注入排出用端口夹在上述软包装材料膜之间并对上述软包装材料膜的周缘部进行热封,通过真空成形、压空成形或真空压空成形在上述软包装材料膜间形成培养室,并且具备将上述各培养室连通的流路。
21.另外,本发明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是由软包装材料形成的袋状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通过真空成形、压空成形或真空压空成形,在2张软包装材料膜的周缘区域成形出向外侧突出的膨出形状,作为第一容器壁和第二容器壁,在该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具备多个中间培养壁的情况下,通过真空成形、压空成形或真空压空成形,在配置于中央的中间培养壁以外所使用的软包装材料膜的周缘区域成形出向外侧突出的膨出形状,分别作为中间培养壁,在上述第一容器壁与上述第二容器壁之间夹着1个以上的注入排出用端口和上述中间培养壁对上述软包装材料膜的周缘部进行热封,在上述软包装材料膜间形成培养室,并且具备将上述各培养室连通的流路。
22.发明效果
23.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培养部的表面积大、不会过度消耗培养基、剥离液、能够容易地进行细胞的剥离回收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及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2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俯视图和截面图的图。
25.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中的第一容器壁、第二容
器壁和中间培养壁的构成的图。
26.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中的第一容器壁、第二容器壁和中间培养壁的变形例的构成的图。
27.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中的第一容器壁、第二容器壁和中间培养壁的其他变形例的构成的图。
28.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应用例的截面图的图。
29.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应用例的截面图的图。
30.图6是表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立体图和右侧视图的照片的图。
31.图7是表示可形成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中的培养部的槽的构成等的截面说明图。
32.图8是表示示出形成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中的培养部的v字状的槽和与v字状的槽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显微镜照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及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
34.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是例如图1所示那样的由软包装材料形成的袋状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第一容器壁11和第二容器壁12的容器主体部1、以及1个以上的注入排出用端口2,容器主体部1在第一容器壁11与第二容器壁12之间具有中间培养壁13,在第一容器壁11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和第二容器壁12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分别具备培养室,并具备将各培养室连通的流路14。
35.如图2所示,作为第一容器壁11,可以使用矩形的膜,膜的一个表面构成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外侧表面,另一个表面构成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内侧的表面。另外,该内侧的表面由作为黏附黏附性细胞进行培养的区域(培养面)的培养部111、和作为在培养部111的周围使膜热封(热熔接)的区域的密封部112构成。
36.另外,作为第二容器壁12,可以使用矩形的膜,膜的一个表面构成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外侧表面,另一个表面构成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内侧的表面。另外,该内侧的表面与第一容器壁11同样地由作为黏附黏附性细胞进行培养的区域的培养部121、和作为在培养部121的周围使膜热封的区域的密封部122构成。
37.中间培养壁13是为了增加培养面积而设置的中间层,可以使用大致矩形的膜,夹入第一容器壁11与第二容器壁12之间,在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内,膜的两个表面的一部分构成为培养部。
38.即,中间培养壁13的两个表面由作为黏附黏附性细胞进行培养的区域的培养部131、和作为在培养部131的周围使膜热封的区域的密封部132构成。
39.另外,中间培养壁13中的培养部131在与第一容器壁11的培养部111和第二容器壁12的培养部121对应的区域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或贯通中间培养壁的孔),其构成将形成于第一容器壁11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的培养室和形成于第二容器壁12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的培养室连通的流路14。
40.如果使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为这样的构成,则作为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内的培养部,可以使用培养部111、培养部121和2个培养部131的合计4个表面,因此与使用不具备中间培养壁13的培养容器进行双面培养的情况相比,可以使培养面积为约2倍。
41.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是由软包装材料形成的袋状容器,因此可以根据向容器内注入培养基、剥离液的量来控制容器内的容量。因此,不会过度消耗培养基、剥离液。
42.此外,在使剥离液作用后,通过从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外部施加力、或使培养部彼此接触,能够容易地进行细胞的剥离回收。
43.作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中的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和中间培养壁13的膜的材料,可以适宜地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等。例如,可举出聚乙烯、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使用了乙烯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与金属离子的离聚物等。另外,也可以使用聚烯烃、苯乙烯系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有机硅系热塑性弹性体、有机硅树脂等。此外,也可以使用有机硅橡胶、软质氯乙烯树脂、聚丁二烯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树脂、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有机硅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例如sbs(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sis(苯乙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sebs(苯乙烯
·
乙烯
·
丁烯
·
苯乙烯)、seps(苯乙烯
·
乙烯
·
丙烯
·
苯乙烯)、聚烯烃树脂、氟系树脂等。
44.端口2用于向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注入排出(注入或排出)培养基、剥离液,在图1中,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具备2个,但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所具备的端口的个数并不限定于2个,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在端口2连接有管3。虽未图示,但管3可以与培养基供给容器、细胞回收容器、酶供给容器、废弃容器等适当连接。
45.作为端口2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氯乙烯、聚苯乙烯系弹性体、fep等热塑性树脂等。
46.另外,作为管3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有机硅树脂、软质氯乙烯树脂、聚丁二烯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有机硅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例如sbs(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sis(苯乙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sebs(苯乙烯
·
乙烯
·
丁烯
·
苯乙烯)、seps(苯乙烯
·
乙烯
·
丙烯
·
苯乙烯)、聚烯烃树脂、氟系树脂等。
47.在图2中,作为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和中间培养壁13,使用矩形或大致矩形的膜,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使用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其他形状的膜、片等。另外,培养部111的形状为六边形,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矩形、圆形、椭圆形等。
48.另外,形成于中间培养壁13的流路14在图2中在培养部121的两端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3的中间培养壁13a中所示的流路14a那样设为大致长方形等。
49.此外,如图4所示,使用比第一容器壁11和第二容器壁12短的膜作为中间培养壁13b,将其夹入第一容器壁11和第二容器壁12进行热封,从而也可以在培养部131b的两侧的端口附近形成流路14b。
5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4中,在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内具备2个流路14(14a、14b),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仅具备任意1个的构成,还可以设为具备3个以上的构
成。另外,流路14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流路14配置于其他位置。
51.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还优选在第一容器壁与第二容器壁之间具备多个中间培养壁,在中间培养壁之间具备培养室,并具备将各培养室连通的流路。
52.例如,如图5a所示,还优选在第一容器壁11与第二容器壁12之间层备两层中间培养壁13,在第一容器壁11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和两层的中间培养壁13之间、以及第二容器壁12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分别具备培养室,并具备将这些培养室连通的流路14。
53.如果使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为这样的构成,则作为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内的培养部,可以使用培养部111、培养部121和4个培养部131的合计6个表面,因此与使用不具备中间培养壁13的培养容器进行双面培养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培养面积为约3倍。
54.另外,即使将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设为这样的构成,由于该容器是由软包装材料形成的袋状的容器,所以也能够根据向容器内注入培养基、剥离液的量来控制容器内的容量,不会过度消耗培养基、剥离液,能够容易地进行细胞的剥离回收。
55.另外,如图5b所示,还优选在第一容器壁11与第二容器壁12之间具备三层中间培养壁13,在第一容器壁11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三层的中间培养壁13之间、以及第二容器壁12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分别具备培养室,并具备将这些培养室连通的流路14。
56.如果使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为这样的构成,则作为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内的培养部,可以使用培养部111、培养部121和6个培养部131的合计8个表面,因此与使用不具备中间培养壁13的培养容器进行双面培养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培养面积为约4倍。
5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中,也可以在第一容器壁11与第二容器壁12之间具备4层以上的中间培养壁13,通过与其相应地增加培养面积,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培养效率。
58.需要说明的是,图5a和图5b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与图1相比,端口2的厚度稍大,但这是出于描绘上的理由,这些端口2的厚度可以相同。
59.在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中,也可以不使用培养部的一部分作为培养黏附性细胞的培养面。这可以根据是否对培养部进行表面处理来变更。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表面处理,在后面叙述。
60.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优选第一容器壁11和第二容器壁12在培养室的周缘区域具有向外侧突出的膨出形状。
61.通过将第一容器壁11和第二容器壁12设为这样的构成,能够在第一容器壁11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以及第二容器壁12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更稳定地形成培养室。
62.在图6中示出实际制造的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照片。在该图中,在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培养室的周缘区域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膨出形状。
63.另外,如图5a和图5b所示,还优选中间培养壁13在培养室的周缘区域具有向外侧突出的膨出形状。
64.通过将中间培养壁13设为这样的构成,能够在第一容器壁11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第二容器壁12与中间培养壁13之间、以及多个中间培养壁13之间更稳定地形成培养室。
65.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优选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和中间培养壁13的厚度为1mm以下。
66.如果使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为这样的构成,则在使用剥离液后,
通过从培养容器的外侧敲打,能够容易地剥离黏附性细胞。另外,通过使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的厚度为1mm以下,还能够提高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内的透气性。
67.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优选至少第一容器壁11的培养室侧表面或中间培养壁13的第一容器壁侧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以及至少第二容器壁12的培养室侧表面或中间培养壁13的第二容器壁侧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被实施了用于使黏附性细胞黏附于表面的表面处理。
68.通过使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为这样的构成,能够在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内适当地形成培养部。
69.作为表面处理,例如可以进行电晕处理、准分子处理等。
7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优选为在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和中间培养壁13的培养部的各表面实施了表面处理的区域具备由山状部和谷状部构成的多个槽的构成。
71.此外,该槽的与槽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截面为大致v字形状(以下,有时将这样的形状的槽称为v字状的槽。),槽的大致v字形状的侧面的倾斜角(以下,有时称为v字角度。)优选为80度以下。
72.在此,在槽的v字角度为60度的情况下,该槽的表面积相对于没有该槽的情况下的对应区域的表面积成为2倍。同样地,在v字角度为65度的情况下,该槽的表面积为2.37倍,在v字角度为70度的情况下,该槽的表面积为2.92倍,在v字角度为75度的情况下,该槽的表面积为3.86倍,在v字角度为80度的情况下,该槽的表面积为5.67倍。
73.因此,从培养面积的观点出发,v字角度越大越优选。另一方面,v字角度越大,则在加工模的前端部产生崩刀、或者加工物的前端发生变形等,加工性能越降低。在v字角度为83度的情况下,该槽的表面积成为8.21倍,但在该v字角度下,难以制作加工模,制作v字角度为80度的加工模并使用其来制作加工物大致是极限了。
74.接下来,参照图7对这样的v字状的槽的构成进行说明。
75.在该图中,角度θ为v字状的槽的倾斜角(v字角度),表示v字状的槽的侧面和与构成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和中间培养壁13的器材(膜)的另一个表面(器材的下表面)平行且通过槽的最低点的面所成的角。
76.距离a是从山状部的顶端部到槽的中央的水平距离(=从槽的最低点到山状部的中央的水平距离)。山状部的顶端部间的距离(间距)为2a。
77.距离b为槽的深度,表示从山状部的顶端部到通过槽的最低点的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槽的深度通过b=tanθ
×
a来计算。
78.距离c为器材的底部的厚度,表示从器材的厚度中减去槽的深度而得到的距离。
79.距离h为器材的厚度,通过h=b+c=tanθ
×
a+c来计算。
80.距离h是器材的制造中使用的原始材料的厚度,通过h=b/2+c=tanθ
×
a/2+c来计算。
81.需要说明的是,器材可以通过将成形模具载置于被加工物并进行加热转印而适当地制造。此时,与器材的槽对应的成形模具的凸部通过被材料按压而形成槽,并且存在于槽的部分的材料被推开而形成山状部,因此器材的厚度比原始材料的厚度大。另外,v字状的槽是相对于图7的纸面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构成,在该图中,a
×
(h-c)=a
×
b/2的关系成立。
因此,原始材料的厚度h通过上述式来计算。
8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优选以直线状并行地具备多个槽,山状部的顶端部为直线状。
83.具体而言,如图8的上方的照片(v字状的槽)所示,优选设为以线形状具备v字状的槽的构成。另外,将槽的截面示于图8的下方的照片(与v字状的槽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截面)。
84.如果使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为这样的构成,则能够使黏附性细胞沿着该线形状的槽增殖,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加培养面积。
85.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优选设为如下构成:在槽的延伸方向彼此面对的表面上具备多个槽,该多个槽彼此不平行。
86.如果将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设为这样的构成,则能够使彼此面对的表面所具备的槽延伸的方向错开,能够防止这些槽重叠而导致黏附的细胞剥离。
87.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例如如图1所示,优选设为在培养室的周缘区域对置地具备多个端口2的构成。
88.如果将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设为这样的构成,则能够高效地进行培养基、剥离液向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注入和排出。
89.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是由软包装材料形成的袋状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在3张以上的软包装材料膜上形成由山状部和谷状部构成的多个槽,将软包装材料膜中的形成有槽的面配置在该培养容器内,将1个以上的注入排出用端口夹在软包装材料膜之间并对软包装材料膜的周缘部进行热封,通过真空成形、压空成形或真空压空成形在软包装材料膜间形成培养室,并且具备将各培养室连通的流路。
90.具体而言,例如,在对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和中间培养壁13中的各培养部实施表面处理后,在该培养部以直线状形成多个v字状的槽。
91.接下来,在中间培养壁13形成用于形成培养室间的流路的切口(或孔)。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4,如上所述,在使用比第一容器壁11和第二容器壁12短的中间培养壁13(13b)的情况下,不需要形成该切口(或孔)。
92.此外,在第一容器壁11与第二容器壁12之间夹入中间培养壁13,并且夹入端口2,对周缘的密封部进行热封,由此将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制袋。
93.此时,在第一容器壁11与中间培养壁13的相对的培养部的至少一方配置形成有多个v字状的槽的培养部。另外,在第二容器壁12与中间培养壁13的相对的培养部的至少一方配置形成有多个v字状的槽的培养部。
94.然后,进行真空成形、压空成形或真空压空成形,将第一容器壁11和第二容器壁12成形为具有膨出形状。
95.此时,能够使空气均匀地流入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内的各培养室,能够适当地制造具备将各培养室连通的流路14的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
96.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比较简单地适当制造具备4面以上的培养部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
97.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袋状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还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其是由软包装材料形成的袋状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通过真空成形、压
空成形或真空压空成形,在2张软包装材料膜的周缘区域成形出向外侧突出的膨出形状,作为第一容器壁和第二容器壁,在该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中具备多个中间培养壁的情况下,通过真空成形、压空成形或真空压空成形,在配置于中央的中间培养壁以外所使用的软包装材料膜的周缘区域成形出向外侧突出的膨出形状,分别作为中间培养壁,在第一容器壁与第二容器壁之间夹着1个以上的注入排出用端口和中间培养壁对软包装材料膜的周缘部进行热封,在软包装材料膜间形成培养室,并且具备将各培养室连通的流路。
98.具体而言,例如,在进行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袋之前,对于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和中间培养壁13(中央的层除外)的各软包装材料膜,通过真空成形、压空成形或真空压空成形,在成为培养室的周缘的区域成形出向外侧突出的膨出形状。
99.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在对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和中间培养壁13中的各培养部实施表面处理后,在该培养部以直线状形成多个v字状的槽。另外,在中间培养壁13形成用于形成培养室间的流路的切口(或孔)。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4,如上所述,在使用比第一容器壁11和第二容器壁12短的中间培养壁13(13b)的情况下,不需要形成该切口(或孔)。
100.在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中,在具备多个中间培养壁13的情况、相对的培养部这两者为平面的情况下,如果在制袋后进行真空成形、压空成形或真空压空成形,则有时空气无法均匀地流入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内的各培养室。
101.因此,在这些情况下,优选在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和中间培养壁13成形出膨出形状后,在第一容器壁11与第二容器壁12之间夹入中间培养壁13和端口2并对周缘的密封部进行热封,由此对具备将各培养室连通的流路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进行制袋。
102.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即使在第一容器壁11、第二容器壁12和中间培养壁13的相对的培养部这两者为平面的情况、具备多个中间培养壁13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制造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
103.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和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制造方法,在由软包装材料形成的袋状的培养容器内具备4面以上的培养部,因此能够增大培养部的表面积,并且不会过度消耗培养基、剥离液,能够容易地进行细胞的剥离回收。
104.即,能够根据向容器内注入培养基、剥离液的量来控制容器内的容量,因此不会过度消耗培养基、剥离液,能够削减无用的消耗。另外,在使剥离液作用后,通过从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外部施加力、或使培养部彼此接触,能够容易地回收细胞。
105.此外,通过在培养部具备由山状部和谷状部形成的多个槽,也能够进一步增大培养部的表面积。
106.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当然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例如,可以将黏附性细胞用培养容器的培养部中的槽不是形成为直线状而是形成为曲线状等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也可以不对培养部进行表面处理,而是制成适用于浮游性细胞的培养的细胞培养容器。
107.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108.本发明可以适合用于高效地大量制作黏附性细胞的情况等。
109.将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文献和作为本技术的巴黎优先权基础的日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全部援引于此。
110.附图标记说明
111.1:容器主体部
112.11:第一容器壁
113.111:培养部
114.112:密封部
115.12:第二容器壁
116.121:培养部
117.122:密封部
118.13、13a、13b:中间培养壁
119.131、131a、131b:培养部
120.132、132a、132b:密封部
121.14、14a:流路
122.2:端口
123.3: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