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8448发布日期:2022-10-26 02:2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co-pr-b玻璃纤维3—20份组成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热塑性淀粉为粒径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土豆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相容改性成分为十八烯酸、十二烯基丁二酸酐按照1:2组成的混合物。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植物纤维为稻子秸秆、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镀ni-co-pr-b玻璃纤维的长径比为50—200,长度为15—100um,直径为2—30um,所述镀ni-co-pr-b玻璃纤维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ni20~50wt%、co5~20wt%、pr0.5~5wt%、b0.5~5wt%;所述片状金属粉为金粉、银粉、铜粉、镍粉、钴粉、铝粉、锌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金粉、银粉、铜粉、镍粉、钴粉、铝粉、锌粉的粒径为100nm—100um。
15.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包括以下步骤:
16.s1、混合:将称重后的的热塑性淀粉、相容改性成分、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乳酸、硬脂酸钙、塑料基料和聚己酸内酯分别放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进而形成混合物;
17.s2、粉碎研磨:将称重后的的植物纤维放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再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成粉末,并将形成粉末放置于s1中与混合物进行混合;
18.s3、添加化合剂:将称重后的的降解促进剂、填充剂、交联剂、助剂份、增塑剂、防静电抗污添加剂、热稳定剂、润滑剂、聚乳酸、硬脂酸钙和抗菌剂分别添加至s1中的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并形成黏稠物;
19.s4、加热热熔:将s3中形成黏稠物进行高热热熔,并形成黏稠度更高的黏稠物:
20.s5、成品:将s4中形成黏稠度更高的黏稠物经挤出机挤出后通过吹膜机制成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然后喷涂上导电复合填料。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发明的材料配方中的原料,淀粉含量最高,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完全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及有机物,无污染,可广泛应用于农用地膜、包装袋等,容易降解,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制品的成本大为降低;另外,在生产、储存、使用和降解过程中不产生有毒物质和防止光照,能较快地被降解掉,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本发明的材料配方中含有导电复合填料,从而电磁波屏蔽效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实施例1
25.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热塑性淀粉45份、相容
改性成分6份、降解促进剂3份、填充剂3份、交联剂4份、植物纤维26份、助剂1份、低密度聚乙烯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份、增塑剂2份、防静电抗污添加剂0.5份、热稳定剂0.5份、润滑剂1份、聚乳酸15份、硬脂酸钙10份、塑料基料25份、聚己酸内酯15份、抗菌剂7份和导电复合填料33份。
26.所述导电复合填料由片状金属粉30—77份和镀ni-co-pr-b玻璃纤维3—20份组成。
27.所述镀ni-co-pr-b玻璃纤维的长径比为50—200,长度为15—100um,直径为2—30um,所述镀ni-co-pr-b玻璃纤维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ni20~50wt%、co5~20wt%、pr0.5~5wt%、b0.5~5wt%;所述片状金属粉为金粉、银粉、铜粉、镍粉、钴粉、铝粉、锌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金粉、银粉、铜粉、镍粉、钴粉、铝粉、锌粉的粒径为100nm—100um。
28.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包括以下步骤:
29.s1、混合:将称重后的的热塑性淀粉、相容改性成分、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乳酸、硬脂酸钙、塑料基料和聚己酸内酯分别放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进而形成混合物;
30.s2、粉碎研磨:将称重后的的植物纤维放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再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成粉末,并将形成粉末放置于s1中与混合物进行混合;
31.s3、添加化合剂:将称重后的的降解促进剂、填充剂、交联剂、助剂份、增塑剂、防静电抗污添加剂、热稳定剂、润滑剂、聚乳酸、硬脂酸钙和抗菌剂分别添加至s1中的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并形成黏稠物;
32.s4、加热热熔:将s3中形成黏稠物进行高热热熔,并形成黏稠度更高的黏稠物:
33.s5、成品:将s4中形成黏稠度更高的黏稠物经挤出机挤出后通过吹膜机制成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然后喷涂上导电复合填料。
34.所述的热塑性淀粉为粒径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土豆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5.所述的相容改性成分为十八烯酸、十二烯基丁二酸酐按照1:2组成的混合物。
36.所述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
37.所述的植物纤维为稻子秸秆、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38.实施例2
39.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热塑性淀粉50份、相容改性成分6.5份、降解促进剂5份、填充剂4份、交联剂6份、植物纤维30份、助剂2份、低密度聚乙烯65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份、增塑剂4份、防静电抗污添加剂1份、热稳定剂0.75份、润滑剂1.5份、聚乳酸17份、硬脂酸钙15份、塑料基料30份、聚己酸内酯17份、抗菌剂10份和导电复合填料40份。
40.所述导电复合填料由片状金属粉30—77份和镀ni-co-pr-b玻璃纤维3—20份组成。
41.所述镀ni-co-pr-b玻璃纤维的长径比为50—200,长度为15—100um,直径为2—
30um,所述镀ni-co-pr-b玻璃纤维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ni20~50wt%、co5~20wt%、pr0.5~5wt%、b0.5~5wt%;所述片状金属粉为金粉、银粉、铜粉、镍粉、钴粉、铝粉、锌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金粉、银粉、铜粉、镍粉、钴粉、铝粉、锌粉的粒径为100nm—100um。
42.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包括以下步骤:
43.s1、混合:将称重后的的热塑性淀粉、相容改性成分、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乳酸、硬脂酸钙、塑料基料和聚己酸内酯分别放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进而形成混合物;
44.s2、粉碎研磨:将称重后的的植物纤维放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再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成粉末,并将形成粉末放置于s1中与混合物进行混合;
45.s3、添加化合剂:将称重后的的降解促进剂、填充剂、交联剂、助剂份、增塑剂、防静电抗污添加剂、热稳定剂、润滑剂、聚乳酸、硬脂酸钙和抗菌剂分别添加至s1中的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并形成黏稠物;
46.s4、加热热熔:将s3中形成黏稠物进行高热热熔,并形成黏稠度更高的黏稠物:
47.s5、成品:将s4中形成黏稠度更高的黏稠物经挤出机挤出后通过吹膜机制成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然后喷涂上导电复合填料。
48.所述的热塑性淀粉为粒径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土豆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49.所述的相容改性成分为十八烯酸、十二烯基丁二酸酐按照1:2组成的混合物。
50.所述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
51.所述的植物纤维为稻子秸秆、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52.实施例3
53.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热塑性淀粉55份、相容改性成分7份、降解促进剂7份、填充剂5份、交联剂8份、植物纤维32份、助剂3份、低密度聚乙烯8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5份、增塑剂5份、防静电抗污添加剂1.2份、热稳定剂1份、润滑剂2份、聚乳酸20份、硬脂酸钙20份、塑料基料35份、聚己酸内酯20份、抗菌剂12份和导电复合填料37份。
54.所述导电复合填料由片状金属粉30—77份和镀ni-co-pr-b玻璃纤维3—20份组成。
55.所述镀ni-co-pr-b玻璃纤维的长径比为50—200,长度为15—100um,直径为2—30um,所述镀ni-co-pr-b玻璃纤维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ni20~50wt%、co5~20wt%、pr0.5~5wt%、b0.5~5wt%;所述片状金属粉为金粉、银粉、铜粉、镍粉、钴粉、铝粉、锌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金粉、银粉、铜粉、镍粉、钴粉、铝粉、锌粉的粒径为100nm—100um。
56.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的组成配方,包括以下步骤:
57.s1、混合:将称重后的的热塑性淀粉、相容改性成分、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
乙烯、聚乳酸、硬脂酸钙、塑料基料和聚己酸内酯分别放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进而形成混合物;
58.s2、粉碎研磨:将称重后的的植物纤维放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再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成粉末,并将形成粉末放置于s1中与混合物进行混合;
59.s3、添加化合剂:将称重后的的降解促进剂、填充剂、交联剂、助剂份、增塑剂、防静电抗污添加剂、热稳定剂、润滑剂、聚乳酸、硬脂酸钙和抗菌剂分别添加至s1中的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并形成黏稠物;
60.s4、加热热熔:将s3中形成黏稠物进行高热热熔,并形成黏稠度更高的黏稠物:
61.s5、成品:将s4中形成黏稠度更高的黏稠物经挤出机挤出后通过吹膜机制成一种新型包装袋薄膜,然后喷涂上导电复合填料。
62.所述的热塑性淀粉为粒径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土豆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63.所述的相容改性成分为十八烯酸、十二烯基丁二酸酐按照1:2组成的混合物。
64.所述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
65.所述的植物纤维为稻子秸秆、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6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的材料配方中的原料,淀粉含量最高,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完全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及有机物,无污染,可广泛应用于农用地膜、包装袋等,容易降解,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制品的成本大为降低;另外,在生产、储存、使用和降解过程中不产生有毒物质和防止光照,能较快地被降解掉,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67.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