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直投式菌剂制作虾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74867发布日期:2021-12-31 20:3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直投式菌剂制作虾酸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虾酸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直投式菌剂制作虾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虾酸主要作为烹调肉食类食物的配料,长久以来,虾酸的制作大多是私人制作, 或小型的手工作坊为主,不同制作人及作坊的工艺又略有差异。传统的制作工艺从原料准备到最终成品,耗时约 9~15 个月,周期较长,整个过程几乎都是纯手工制作。发酵周期太长,原料表面附带的一些大肠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不友好微生物快速生长,且长期存在于虾酸中,会导致亚硝酸盐、生物胺等不断形成并积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直投式菌剂制作虾酸的方法,可以加快虾酸的发酵,可抑制大肠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杂菌的生长,提升虾酸的食用安全。
4.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采用直投式菌剂制作虾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直投式菌剂的粉剂,直投式菌剂包括短乳杆菌pcyty

7、乳酸乳球菌pcyty

13、植物乳杆菌pcy

5r4一种或多种;s11、将直投式菌剂活化后,按总体积的2%接入扩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获得扩培后的培养液,其中,扩培培养基的成分是:葡萄糖2.6%

3.0%、酵母粉0.4%

0.6%、牛肉膏0.4%

1.0%,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初始ph 为中性、培养温度25℃

30℃、摇床转速100

150r/min、培养时间为24h;s12、将上述扩培后的培养液离心10min,获得菌泥,其中,离心条件是:温度4℃、转速8000r/min;s13、将保护剂加入到菌泥中,以重量计,保护剂:菌泥=1∶1

1∶3,其中,保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的组成:脱脂奶粉10份、蔗糖2份、甘油1.5份、山梨醇2.3份、乳糖1.2份;s14、将步骤s13中的菌泥真空冷冻干燥,获得菌粉,其中,真空冷冻干燥条件是:温度

70℃至

50℃、真空度1pa、时间35h

40h;s15、将步骤s14中的菌粉分别制成粉剂备用,其中,粉剂中活菌数为1
×
108cfu/g
‑5×
10
8 cfu/g;s2、利用直投式菌剂的粉剂制备虾酸s21、选择新鲜无腐败的小河虾,清洗、去壳、粉碎成肉泥,准备两个容器a,将肉泥、食盐和白酒按照比例投入到两个容器a中,其中,肉泥:食盐:白酒的比例为20:3:1,以重量计;s22、准备双份0.1%

0.15%直投式菌剂的粉剂,将双份的直投式菌剂粉剂分别投入到步骤s21的两个容器a中,搅拌均匀;s23、封闭两个容器a,发酵2个月,得到虾酸半成品;
s24、打开容器a,过滤掉多余的液体,将虾酸半成品转移至同一个容器b中,将甜酒、辣椒和食盐投入到容器b中,其中,虾酸半成品:甜酒:辣椒:食盐的比例为80:9:9:2,以重量计;s25、将0.02%

0.05%的直投式菌剂投入到步骤s24的容器b中,充分混匀内容物后封闭容器b,发酵48h,得到成品虾酸。
5.进一步的,步骤s22中,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容器a,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容器a的具体步骤是:s221、将两个容器a放置于发酵池,升降杆下降使两个搅拌桨分别位于两个容器a内;s222、第二电机转动,通过平移板与螺纹杆螺纹配合,平移板从螺纹杆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从而使第一螺纹齿沿着旋杆向第二螺纹齿移动,直到卡扣和卡槽装配在一起,第二电机停止;s223、第一电机开始转动,通过第一螺纹齿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第二螺纹齿与第二齿轮的啮合配合,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随之转动,带动搅拌桨转动,使肉泥、食盐和白酒充分混匀;s224、混匀完成,第一电机停止,第二电机反向转动,使平移板回到原处,升降杆升起使搅拌桨脱离容器a。
6.进一步的,步骤s24中,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容器b,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容器b的具体步骤是:s241、将容器b放置于发酵池,升降杆下降使两个搅拌桨均位于容器b内;s242、第二电机转动,通过平移板与螺纹杆螺纹配合,平移板从螺纹杆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从而使第一螺纹齿沿着旋杆向第二螺纹齿移动,直到卡扣和卡槽装配在一起,第二电机停止;s243、第一电机开始转动,通过第一螺纹齿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第二螺纹齿与第二齿轮的啮合配合,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随之转动,带动搅拌桨转动,使虾酸半成品、甜酒、辣椒和食盐充分混匀;s244、混匀完成,第一电机停止,第二电机反向转动,使平移板回到原处,升降杆升起使搅拌桨脱离容器b。
7.进一步的,步骤s223和步骤s243中,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方向相反。
8.进一步的,乳酸乳球菌pcyty

13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932,分类命名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7年11月20日。
9.进一步的,植物乳杆菌pcy

5r4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 60196,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17年06月05日。
10.进一步的,短乳杆菌pcyty

7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792,分类命名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6年07月15日。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直投式菌剂制作的虾酸,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各方
面评分较高,风味较好,本发明还加快了虾酸的发酵,抑制大肠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杂菌的生长,提升了虾酸的食用安全;相比于传统的虾酸发酵方法,本发明利用两个搅拌桨分别搅拌容器a,两个搅拌桨一起搅拌容器b,其搅拌方向相反,极大的提高了搅拌速率和混匀效果。乳酸乳球菌pcyty

13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932,分类命名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7年11月20日。植物乳杆菌pcy

5r4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 60196,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17年06月05日。短乳杆菌pcyty

7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792,分类命名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6年07月15日。
附图说明
12.图1为实施例的制作虾酸方法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结构图;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的矩形环结构图;图6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实施例的搅拌装置俯视图;图8为虾酸成品的感官评价的评分;图9为虾酸成品的总酸浓度;图10为虾酸成品的腐胺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13.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直投式菌剂制作虾酸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直投式菌剂的粉剂,直投式菌剂包括植物乳杆菌pcy

5r4,植物乳杆菌pcy

5r4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 60196,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17年06月05日;s11、将直投式菌剂活化后,按总体积的2%接入扩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获得扩培后的培养液,其中,扩培培养基的成分是:葡萄糖2.6%、酵母粉0.4%、牛肉膏0.4%,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初始ph 为中性、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00r/min、培养时间为24h;s12、将上述扩培后的培养液离心10min,获得菌泥,其中,离心条件是:温度4℃、转速8000r/min;s13、将保护剂加入到菌泥中,以重量计,保护剂:菌泥=1∶1,其中,保护剂由以下重
量份的原料的组成:脱脂奶粉10份、蔗糖2份、甘油1.5份、山梨醇2.3份、乳糖1.2份;s14、将步骤s13中的菌泥真空冷冻干燥,获得菌粉,其中,真空冷冻干燥条件是:温度

70℃、真空度1pa、时间35h;s15、将步骤s14中的菌粉分别制成粉剂备用,其中,粉剂中活菌数为1
×
108cfu/g;s2、利用直投式菌剂的粉剂制备虾酸s21、选择新鲜无腐败的小河虾,清洗、去壳、粉碎成肉泥,准备两个容器a,将肉泥、食盐和白酒按照比例投入到两个容器a中,其中,肉泥:食盐:白酒的比例为20:3:1,以重量计;s22、准备双份0.1%直投式菌剂的粉剂,将双份的直投式菌剂粉剂分别投入到步骤s21的两个容器a中,利用搅拌装置1搅拌容器a;s23、封闭两个容器a,发酵2个月,得到虾酸半成品;s24、打开容器a,过滤掉多余的液体,将虾酸半成品转移至同一个容器b中,将甜酒、辣椒和食盐投入到容器b中,其中,虾酸半成品:甜酒:辣椒:食盐的比例为80:9:9:2,以重量计;s25、将0.02%的直投式菌剂投入到步骤s24的容器b中,充分混匀内容物后封闭容器b,发酵48h,得到虾酸成品1。
14.更具体的,如图2所示,搅拌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两个竖板16、两个升降机构11和两个搅拌桨12,升降机构11包括第一气缸111和升降杆112,升降杆112顶部连接竖板16,第一电机13设于其中一个竖板16内壁,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旋杆3,旋杆3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竖板16内壁,旋杆3外壁设有螺纹齿31,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顶部通过水平杆17连接于竖板16,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分别与水平杆17转动配合,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分别与螺纹齿31啮合配合,搅拌桨12分别设于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底部,两个搅拌桨12分别设于两个容器a中。
15.更具体的,如图3、图7所示,螺纹齿31由两截齿组成,分别是第一螺纹齿311和第二螺纹齿312,第一螺纹齿311在旋杆3上滑动配合,旋杆3外侧壁对称位置设有凸耳32,以使旋杆3通过凸耳32与第一螺纹齿311同轴转动,第一螺纹齿311与第一齿轮14啮合配合,第二螺纹齿312与第二齿轮15啮合配合。
16.更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螺纹齿311、第二螺纹齿312的内端分别设有卡扣33和卡槽34,以使第一螺纹齿311、第二螺纹齿312连接在一起,第一螺纹齿311的外端设有环形槽35,环形槽35内设有平移板36。
17.更具体的,如图5、图6所示,搅拌装置1还包括第二电机4、螺纹杆41和矩形环42,第二电机4通过横板43固定连接于竖板16,螺纹杆41位于矩形环42内,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矩形环42侧壁连接螺纹杆41,平移板36一端与环形槽35转动配合,另一端与螺纹杆41螺纹配合。
18.更具体的,步骤s22中,利用搅拌装置1搅拌容器a的具体步骤是:s221、将两个容器a放置于发酵池5,升降杆112下降使两个搅拌桨12分别位于两个容器a内;s222、第二电机4转动,通过平移板36与螺纹杆41螺纹配合,平移板36从螺纹杆41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从而使第一螺纹齿311沿着旋杆3向第二螺纹齿312移动,直到卡扣33和
卡槽34装配在一起,第二电机4停止;s223、第一电机13开始转动,通过第一齿轮14与第一螺纹齿311、第二螺纹齿312与第二齿轮15的啮合配合,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随之转动,带动搅拌桨12转动,使肉泥、食盐和白酒充分混匀;s224、混匀完成,第一电机13停止,第二电机4反向转动,使平移板36回到原处,升降杆112升起使搅拌桨12脱离容器a。
19.更具体的,步骤s24中,利用搅拌装置1搅拌容器b,利用搅拌装置1搅拌容器b的具体步骤是:s241、将容器b放置于发酵池5,升降杆112下降使两个搅拌桨12均位于容器b内;s242、第二电机4转动,通过平移板36与螺纹杆41螺纹配合,平移板36从螺纹杆41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从而使第一螺纹齿311沿着旋杆3向第二螺纹齿312移动,直到卡扣33和卡槽34装配在一起,第二电机4停止;s243、第一电机13开始转动,通过第一螺纹齿311与第一齿轮14啮合配合、第二螺纹齿312与第二齿轮15的啮合配合,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随之转动,带动搅拌桨12转动,使虾酸半成品、甜酒、辣椒和食盐充分混匀;s244、混匀完成,第一电机13停止,第二电机4反向转动,使平移板36回到原处,升降杆112升起使搅拌桨12脱离容器b。
20.优选的,步骤s223和步骤s243中,第一螺纹齿311、第二螺纹齿312的螺旋方向相反,所以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的转动方向相反。
21.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直投式菌剂制作虾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直投式菌剂的粉剂,直投式菌剂包括植物乳杆菌pcy

5r4,植物乳杆菌pcy

5r4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 60196,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17年06月05日;s11、将直投式菌剂活化后,按总体积的2%接入扩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获得扩培后的培养液,其中,扩培培养基的成分是:葡萄糖2.8%、酵母粉0.5%、牛肉膏0.6%,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初始ph 为中性、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120r/min、培养时间为24h;s12、将上述扩培后的培养液离心10min,获得菌泥,其中,离心条件是:温度4℃、转速8000r/min;s13、将保护剂加入到菌泥中,以重量计,保护剂:菌泥=1∶2,其中,保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的组成:脱脂奶粉10份、蔗糖2份、甘油1.5份、山梨醇2.3份、乳糖1.2份;s14、将步骤s13中的菌泥真空冷冻干燥,获得菌粉,其中,真空冷冻干燥条件是:温度

60℃、真空度1pa、时间38h;s15、将步骤s14中的菌粉分别制成粉剂备用,其中,粉剂中活菌数为3
×
108cfu/g;s2、利用直投式菌剂的粉剂制备虾酸s21、选择新鲜无腐败的小河虾,清洗、去壳、粉碎成肉泥,准备两个容器a,将肉泥、食盐和白酒按照比例投入到两个容器a中,其中,肉泥:食盐:白酒的比例为20:3:1,以重量计;
s22、准备双份0.1%直投式菌剂的粉剂,将双份的直投式菌剂粉剂分别投入到步骤s21的两个容器a中,利用搅拌装置1搅拌容器a;s23、封闭两个容器a,发酵2个月,得到虾酸半成品;s24、打开容器a,过滤掉多余的液体,将虾酸半成品转移至同一个容器b中,将甜酒、辣椒和食盐投入到容器b中,其中,虾酸半成品:甜酒:辣椒:食盐的比例为80:9:9:2,以重量计;s25、将0.04%的直投式菌剂投入到步骤s24的容器b中,利用搅拌装置1充分混匀内容物后,封闭容器b,发酵48h,得到虾酸成品2。
22.更具体的,本实施例2中采用的搅拌装置1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23.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直投式菌剂制作虾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直投式菌剂的粉剂,直投式菌剂包括短乳杆菌pcyty

7,短乳杆菌pcyty

7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792,分类命名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6年07月15日;s11、将直投式菌剂活化后,按总体积的2%接入扩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获得扩培后的培养液,其中,扩培培养基的成分是:葡萄糖2.6%、酵母粉0.6%、牛肉膏0.8%,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初始ph 为中性、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为24h;s12、将上述扩培后的培养液离心10min,获得菌泥,其中,离心条件是:温度4℃、转速8000r/min;s13、将保护剂加入到菌泥中,以重量计,保护剂:菌泥=1∶1,其中,保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的组成:脱脂奶粉10份、蔗糖2份、甘油1.5份、山梨醇2.3份、乳糖1.2份;s14、将步骤s13中的菌泥真空冷冻干燥,获得菌粉,其中,真空冷冻干燥条件是:温度

70℃、真空度1pa、时间40h;s15、将步骤s14中的菌粉分别制成粉剂备用,其中,粉剂中活菌数为2
×
108cfu/g;s2、利用直投式菌剂的粉剂制备虾酸s21、选择新鲜无腐败的小河虾,清洗、去壳、粉碎成肉泥,准备两个容器a,将肉泥、食盐和白酒按照比例投入到两个容器a中,其中,肉泥:食盐:白酒的比例为20:3:1,以重量计;s22、准备双份0.1%直投式菌剂的粉剂,将双份的直投式菌剂粉剂分别投入到步骤s21的两个容器a中,利用搅拌装置1搅拌容器a;s23、封闭两个容器a,发酵2个月,得到虾酸半成品;s24、打开容器a,过滤掉多余的液体,将虾酸半成品转移至同一个容器b中,将甜酒、辣椒和食盐投入到容器b中,其中,虾酸半成品:甜酒:辣椒:食盐的比例为80:9:9:2,以重量计;s25、将0.03%的直投式菌剂投入到步骤s24的容器b中,利用搅拌装置1充分混匀内容物后,封闭容器b,发酵48h,得到虾酸成品3。
24.更具体的,本实施例3中采用的搅拌装置1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25.实施例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直投式菌剂制作虾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直投式菌剂的粉剂,直投式菌剂包括乳酸乳球菌pcyty

13,乳酸乳球菌pcyty

13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932,分类命名为乳酸乳球菌,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7年11月20日;s11、将直投式菌剂活化后,按总体积的2%接入扩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获得扩培后的培养液,其中,扩培培养基的成分是:葡萄糖3.0%、酵母粉0.6%、牛肉膏1.0%,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初始ph 为中性、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为24h;s12、将上述扩培后的培养液离心10min,获得菌泥,其中,离心条件是:温度4℃、转速8000r/min;s13、将保护剂加入到菌泥中,以重量计,保护剂:菌泥=1∶3,其中,保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的组成:脱脂奶粉10份、蔗糖2份、甘油1.5份、山梨醇2.3份、乳糖1.2份;s14、将步骤s13中的菌泥真空冷冻干燥,获得菌粉,其中,真空冷冻干燥条件是:温度

50℃、真空度1pa、时间40h;s15、将步骤s14中的菌粉分别制成粉剂备用,其中,粉剂中活菌数为5
×
10
8 cfu/g;s2、利用直投式菌剂的粉剂制备虾酸s21、选择新鲜无腐败的小河虾,清洗、去壳、粉碎成肉泥,准备两个容器a,将肉泥、食盐和白酒按照比例投入到两个容器a中,其中,肉泥:食盐:白酒的比例为20:3:1,以重量计;s22、准备双份0.1%直投式菌剂的粉剂,将双份的直投式菌剂粉剂分别投入到步骤s21的两个容器a中,利用搅拌装置1搅拌容器a;s23、封闭两个容器a,发酵2个月,得到虾酸半成品;s24、打开容器a,过滤掉多余的液体,将虾酸半成品转移至同一个容器b中,将甜酒、辣椒和食盐投入到容器b中,其中,虾酸半成品:甜酒:辣椒:食盐的比例为80:9:9:2,以重量计;s25、将0.05%的直投式菌剂投入到步骤s24的容器b中,利用搅拌装置1搅拌容器b,充分混匀内容物后,封闭两个容器b,发酵48h,得到虾酸成品4。
26.更具体的,本实施例4中采用的搅拌装置1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27.实施例5传统虾酸的制作方法:(1)称取新鲜无腐败的小河虾300g,不进行粉碎,用清水洗净后装入密闭的坛中,再称取食盐450g,白酒150g,充分拌匀后置于容器中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密闭发酵12个月。
28.(2)将发酵后的半成品从容器中捞出,弃掉容器中的液体,加入300g甜酒、300g辣椒、100g食盐,充分拌匀后置于容器中密闭发酵3个月,最终得到虾酸成品5。
29.实验例1:样品感官评价比较随机选择10名专业感官人员,对虾酸成品1~5的颜色、气味、滋味、质地进行评分,结果如图8所示,成品2的感官评分总体高于成品1,且与成品5的感官评分差距较小,滋味评
分最高,这说明按照实施例2制作的虾酸与传统工艺相比差别不大,且风味较好;成品2的感官评分总体高于成品3,说明本发明使用的从虾酸中筛选的植物乳杆菌制作的虾酸味道更好;样品4的感官评分总体最低,说明短乳杆菌可能不适用于虾酸发酵,制作的样品风味较差。
30.实验例2:依据国标测定方法,测定了成品1

4在发酵0、1、3、5、7d时的总酸浓度,同时也测定了样品5的总酸浓度为1.65 g/100g,作为参考。如图9所示,成品2的总酸浓度增长快于成品1,在发酵第7d时达到了1.71 g/100g,较高于样品5的总酸浓度,这说明实施例1制作的虾酸发酵效果最好,且在发酵7d时已经成熟;成品1、3、4的总酸浓度增长较慢,且在发酵7d时远低于样品5,表明乳酸乳球菌和短乳杆菌发酵虾酸的效果较差,在发酵7d时虾酸还未成熟。
31.实验例3如图10所示,成品1和成品2的腐胺含量较低,在发酵7d时腐胺含量远低于成品5;而成品3和成品4的腐胺含量较高,成品3的腐胺含量高达731.48 mg/kg。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直投式菌剂能有效阻断腐胺的形成,保证虾酸的食用安全性。
3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直投式菌剂可加快虾酸的发酵,可抑制大肠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杂菌的生长,提升虾酸的食用安全。
33.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