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核木提取物的高效提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7291发布日期:2021-11-10 02:2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核木提取物的高效提取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扁核木提取物的高效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2.扁核木是蔷薇科,扁核木属灌木,高可达5米;枝刺上生叶,冬芽小,卵圆形或长圆形,叶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上面中脉下陷,下面中脉和侧脉突起;叶柄无毛。花多数成总状花序,总花梗和花梗有褐色短柔毛,逐渐脱落;小苞片披针形,萼筒杯状,萼片半圆形或宽卵形,边缘有齿,花瓣白色,宽倒卵形,花盘圆盘状,紫红色;核果长圆形或倒卵长圆形,果梗无毛。4

5月开花,8

9月结果。
3.扁核木种子富含油脂,一般出油率30%左右,油呈暗棕黄色,澄清透明,凝固后白色如猪油。可制皂、点灯用。嫩尖可当蔬菜食用,还用于治疗痈疽毒疮、风火牙痛、蛇咬伤、骨折、枪伤等。
4.目前提取扁核木油脂的方法大多是热轧法,但现有的热轧工艺由于采用的是单向立式压榨机,因此料渣中残存的油脂较多,这样就造成了油脂的提取效率较低,而且压榨出的油脂中含渣率也高,也额外增加了繁琐的过滤工序,不仅提高了成本,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核木提取物的高效提取工艺,通过对现有扁核木压榨工艺进行改进,有效提高油脂的提取效率,通过在现有立式压榨机的一侧增设侧压榨板,利用侧压榨板和上压榨板在竖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配合来实现对料渣的双向挤压,有效提高料渣的出油率,通过在侧压榨板的侧壁设置收油管,让其在压榨时深入料渣的内部,利用负压原理将压榨出的油脂吸收起来,不仅有效降低油脂在料渣中残存率,而且有效提高了出油速度,另外通过在侧压榨板内部设置收油器,利用收油器的选择吸收特性来收集油脂,可避免提取物中混合残渣,省去了后续过滤工序。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扁核木提取物的高效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提取步骤:
10.s1,首先将清洗好的扁核木种子放进炒锅中,以去除掉水分,炒至半熟后然后将种子倒进破碎机中;
11.s2,利用破碎机对种子进行破碎以制成料渣,然后进行热处理;
12.s3,把处理好的料渣放进双向压榨机中进行压榨;
13.所述s3步骤中的双向压榨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安装有液压机一,且液压机一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压榨板,所述基座位于上压榨板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榨油座,且榨油座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基座正对榨油座开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液压机二,且液
压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侧压榨板,所述基座的下端安装有负压机,且负压机通过油管与侧压榨板的背部连通。
14.进一步的,所述侧压榨板包括下方的外板和上方的内板,所述内板插设于外板的内部,且二者滑动连接,上压榨板压在侧压榨板的上方,当液压机二启动时可推动侧压榨板向前移动,所述外板朝向榨油座的侧壁连通有收油管,收油管伸进料渣的内部,可高效收集内部的油脂,且收油管的侧壁镶嵌有多个透油件,所述外板位于收油管下方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收油器,收油器吸收油脂的过程中过滤掉残渣,省去了后续过滤工艺,且收油器贯穿外板的侧壁并与其磁吸连接,这样是为了方便拆卸收油器进行清理。
15.进一步的,所述收油器的上端侧壁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收集槽,且收集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过滤膜,所述收油器的内壁镶嵌有延伸至收集槽中的吸油带,弹性过滤膜在负压的作用下凹进收集槽中,从料渣中吸取出来的含渣油脂落到弹性过滤膜上,弹性过滤膜预先进行过滤以截留住大颗粒的残渣,油脂被吸油带吸收并在负压的作用下滴落,在此过程中吸油带可完全截留住残渣,起到高效过滤作用。
1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过滤膜采用高弹性材料,弹性过滤膜在负压作用下凹进收集槽中,负压消失后可回弹,从而将过滤下来的残渣拨到两侧,这样不会阻碍弹性过滤膜的过滤,所述吸油带采用选择性吸收树脂材料。
17.进一步的,所述内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滑条,且上压榨板的下端侧壁开设有与密封滑条相匹配的滑道,当上压榨板下压到侧压榨板的上方时,密封滑条与滑道紧密贴合,可防止压榨过程中油脂泄露出去。
1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滑条的上端开设有开口空腔,且开口空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润滑包覆边,所述润滑包覆边与的下端内壁与开口空腔的下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网,弹性支撑网的弹性可确保二者之间的密封性。
19.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包覆边采用软质耐摩擦材料,是为了降低磨损,以免产生缝隙,所述弹性支撑网采用高弹性材料,可使润滑包覆边始终与滑道紧密贴合。
20.进一步的,所述外板位于收油管上方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实现了外板下方的密封性,且内板的下端通过弹簧与隔板连接,弹簧是为了让内板能复位。
21.进一步的,所述收油管采用高强度耐压材料,避免压榨的过程中收油管被压弯,所述透油件上开设有多个渗透孔,油脂通过渗透孔被吸进收油管中,且每个渗透孔上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起到预先过滤的作用。
22.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榨板、榨油座和侧压榨板的宽度相等,且上压榨板的面积与榨油座的面积相等,是为了确保压榨过程中不出现较大的缝隙,以免造成料渣的渗出。
23.3.有益效果
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5.(1)本方案通过对现有扁核木压榨工艺进行改进,有效提高油脂的提取效率,通过在现有立式压榨机的一侧增设侧压榨板,利用侧压榨板和上压榨板在竖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配合来实现对料渣的双向挤压,有效提高料渣的出油率,通过在侧压榨板的侧壁设置收油管,让其在压榨时深入料渣的内部,利用负压原理将压榨出的油脂吸收起来,不仅有效降低油脂在料渣中残存率,而且有效提高了出油速度,另外通过在侧压榨板内部设置收油器,利用收油器的选择吸收特性来收集油脂,可避免提取物中混合残渣,省去了后续过滤工序。
26.(2)侧压榨板包括下方的外板和上方的内板,内板插设于外板的内部,且二者滑动连接,上压榨板压在侧压榨板的上方,当液压机二启动时可推动侧压榨板向前移动,外板朝向榨油座的侧壁连通有收油管,收油管伸进料渣的内部,可高效收集内部的油脂,且收油管的侧壁镶嵌有多个透油件,外板位于收油管下方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收油器,收油器吸收油脂的过程中过滤掉残渣,省去了后续过滤工艺,且收油器贯穿外板的侧壁并与其磁吸连接,这样是为了方便拆卸收油器进行清理。
27.(3)收油器的上端侧壁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收集槽,且收集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过滤膜,收油器的内壁镶嵌有延伸至收集槽中的吸油带,弹性过滤膜在负压的作用下凹进收集槽中,从料渣中吸取出来的含渣油脂落到弹性过滤膜上,弹性过滤膜预先进行过滤以截留住大颗粒的残渣,油脂被吸油带吸收并在负压的作用下滴落,在此过程中吸油带可完全截留住残渣,起到高效过滤作用。
28.(4)弹性过滤膜采用高弹性材料,弹性过滤膜在负压作用下凹进收集槽中,负压消失后可回弹,从而将过滤下来的残渣拨到两侧,这样不会阻碍弹性过滤膜的过滤,吸油带采用选择性吸收树脂材料。
29.(5)内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滑条,且上压榨板的下端侧壁开设有与密封滑条相匹配的滑道,当上压榨板下压到侧压榨板的上方时,密封滑条与滑道紧密贴合,可防止压榨过程中油脂泄露出去。
30.(6)密封滑条的上端开设有开口空腔,且开口空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润滑包覆边,润滑包覆边与的下端内壁与开口空腔的下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网,弹性支撑网的弹性可确保二者之间的密封性。
31.(7)润滑包覆边采用软质耐摩擦材料,是为了降低磨损,以免产生缝隙,弹性支撑网采用高弹性材料,可使润滑包覆边始终与滑道紧密贴合。
32.(8)外板位于收油管上方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实现了外板下方的密封性,且内板的下端通过弹簧与隔板连接,弹簧是为了让内板能复位。
33.(9)收油管采用高强度耐压材料,避免压榨的过程中收油管被压弯,透油件上开设有多个渗透孔,油脂通过渗透孔被吸进收油管中,且每个渗透孔上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起到预先过滤的作用。
34.(10)上压榨板、榨油座和侧压榨板的宽度相等,且上压榨板的面积与榨油座的面积相等,是为了确保压榨过程中不出现较大的缝隙,以免造成料渣的渗出。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37.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示意图;
38.图4为本发明的压榨前后状态对比示意图;
39.图5为本发明的侧压榨板立体示意图;
40.图6为本发明的侧压榨板剖面示意图;
41.图7为本发明的收油器出油前后状态对比示意图;
42.图8为本发明的密封滑条剖面示意图;
43.图9为本发明的上压榨板立体示意图;
44.图10为本发明的榨油座立体示意图。
45.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46.1基座、2液压机一、3上压榨板、301滑道、4榨油座、5液压机二、6侧压榨板、601外板、6011隔板、602内板、6021密封滑条、6022润滑包覆边、6023弹性支撑网、603收油管、6031透油件、7负压机、8收油器、801收集槽、802弹性过滤膜、803吸油带。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0.实施例:
51.请参阅图1,一种扁核木提取物的高效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提取步骤:
52.s1,首先将清洗好的扁核木种子放进炒锅中,以去除掉水分,炒至半熟后然后将种子倒进破碎机中;
53.s2,利用破碎机对种子进行破碎以制成料渣,然后进行热处理;
54.s3,把处理好的料渣放进双向压榨机中进行压榨;
55.请参阅图2

4,s3步骤中的双向压榨机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端安装有液压机一2(为现有技术),且液压机一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压榨板3,请参阅图10,基座1位于上压榨板3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榨油座4,且榨油座4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基座1正对榨油座4开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液压机二5(为现有技术),且液压机二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侧压榨板6,基座1的下端安装有负压机7(为现有技术),且负压机7通过油管与侧压榨板6的背部连通,上压榨板3、榨油座4和侧压榨板6的宽度相等,且上压榨板3的面积与榨油座4的面积相等,是为了确保压榨过程中不出现较大的缝隙,以免造成料渣的渗出;
56.请参阅图5、6、9,侧压榨板6包括下方的外板601和上方的内板602,内板602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滑条6021,且上压榨板3的下端侧壁开设有与密封滑条6021相匹配的滑道301,当上压榨板3下压到侧压榨板6的上方时,密封滑条6021与滑道301紧密贴合,可防止压榨过程中油脂泄露出去,密封滑条6021的上端开设有开口空腔,且开口空腔的上
端固定连接有润滑包覆边6022,润滑包覆边6022与的下端内壁与开口空腔的下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网6023,弹性支撑网6023的弹性可确保二者之间的密封性,润滑包覆边6022采用软质耐摩擦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是为了降低磨损,以免产生缝隙,弹性支撑网6023采用高弹性材料(可优先选用弹性聚氨酯材料,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它材料),可使润滑包覆边6022始终与滑道301紧密贴合,内板602插设于外板601的内部,且二者滑动连接,上压榨板3压在侧压榨板6的上方,当液压机二5启动时可推动侧压榨板6向前移动,外板601朝向榨油座4的侧壁连通有收油管603,收油管603伸进料渣的内部,可高效收集内部的油脂,且收油管603的侧壁镶嵌有多个透油件6031;
57.请参阅图8,外板601位于收油管603上方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6011,隔板6011实现了外板601下方的密封性,且内板602的下端通过弹簧与隔板6011连接,弹簧是为了让内板602能复位,收油管603采用高强度耐压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避免压榨的过程中收油管603被压弯,透油件6031上开设有多个渗透孔,油脂通过渗透孔被吸进收油管603中,且每个渗透孔上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起到预先过滤的作用;
58.请参阅图7,外板601位于收油管603下方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收油器8,收油器8吸收油脂的过程中过滤掉残渣,省去了后续过滤工艺,且收油器8贯穿外板601的侧壁并与其磁吸连接,这样是为了方便拆卸收油器8进行清理,收油器8的上端侧壁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收集槽801,且收集槽8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过滤膜802,收油器8的内壁镶嵌有延伸至收集槽801中的吸油带803,弹性过滤膜802在负压的作用下凹进收集槽801中,从料渣中吸取出来的含渣油脂落到弹性过滤膜802上,弹性过滤膜802预先进行过滤以截留住大颗粒的残渣,油脂被吸油带803吸收并在负压的作用下滴落,在此过程中吸油带803可完全截留住残渣,起到高效过滤作用,弹性过滤膜802采用高弹性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弹性过滤膜802在负压作用下凹进收集槽801中,负压消失后可回弹,从而将过滤下来的残渣拨到两侧,这样不会阻碍弹性过滤膜802的过滤,吸油带803采用选择性吸收树脂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59.通过对现有扁核木压榨工艺进行改进,有效提高油脂的提取效率,通过在现有立式压榨机的一侧增设侧压榨板6,利用侧压榨板6和上压榨板3在竖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配合来实现对料渣的双向挤压,有效提高料渣的出油率,通过在侧压榨板6的侧壁设置收油管603,让其在压榨时深入料渣的内部,利用负压原理将压榨出的油脂吸收起来,不仅有效降低油脂在料渣中残存率,而且有效提高了出油速度,另外通过在侧压榨板6内部设置收油器8,利用收油器8的选择吸收特性来收集油脂,可避免提取物中混合残渣,省去了后续过滤工序。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