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为蛋白质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27908990发布日期:2021-12-11 07:1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作为蛋白质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一种作为蛋白质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1.本发明为中国专利申请cn202010525613.2的分案申请,母案的申请日为2020.06.10。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作为蛋白质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3.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所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是过去以及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在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依然是分子靶向治疗,主要包括alk、egfr、c

met、ros1、trk等靶点。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多种人类癌症与人体发育,是胰岛素受体家族的一员,与白细胞酪氨酸激酶具有高度同源性,与血液、间质和实体三大类型肿瘤相关。约3

7%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内肿瘤染色体eml4基因外显子与alk基因外显子融合,形成eml4

alk融合酪氨酸激酶,eml4

alk融合变异体具有高度的致癌性,且alk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ros1全称c

ros原癌基因,是一种跨膜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出现ros1突变的患者,更多的是年轻的、非吸烟的肺癌患者,其中肺腺癌居多。突变者约占nsclc总数的3%。trk(tropomyosin

related kinase,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是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神经营养受体的酪氨酸激酶,在细胞增殖和成活过程中活化多种下游过程。trk原癌基因家族有三个成员:trka、b和c,分别通过ntrk1、ntrk2、ntrk3编码。自从2018年,全球首款不限癌种的靶向药

拉罗替尼上市以来,又一个“钻石”靶点基因

ntrk迅速的火遍了癌友圈。但在中国常见的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中,只有1%~5%的患者存在这种突变。虽然ntrk融合在nsclc的发生率非常低,但一旦发现该融合突变,靶向药有效率较高,可以积极tki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4.以alk作为治疗肺癌的新靶点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发展到了第四代的大环类抑制剂。辉瑞研发的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基于eml4

alk靶点的发现应运而生的。克唑替尼是一种atp竞争性的多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它可有效抑制met/alk/ros的细胞生物活性,并分别在alk、ros1或met激酶活性异常的肿瘤患者中显示出较高的临床疗效。克唑替尼是肿瘤药物研发史上最快速的药物之一,2011年在美国上市后引起轰动。2016年美国药监局(fda)又批准克唑替尼(crizotinib)用于治疗携带ros

1基因突变的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5.然而,随着第一个alk药物克唑替尼的上市,患者在持续服用两年内出现了耐药性。这些耐药性主要包括三种:一是alk基因的改变如“看门基因”突变l1196m及常见突变c1156y,插入突变1151tins等;二是alk融合基因的不断扩增;三是alk信号通路旁路信号的激活。为了解决克唑替尼产生的耐药性问题,2014年fda宣布罗氏公司研发的艾乐替尼(ch5424802)以及诺华的色瑞替尼(ldk378)作为治疗肺癌的第二代alk抑制剂药物。另外
2017年fda也相继上市了另一个第二代alk抑制剂治疗肺癌药物布加替尼(brigatinib),也是目前唯一一个egfr与alk双靶点的药物。虽然,获得性耐药患者在这些上市的药物中得到了很多益处,可是由于一些副作用或肿瘤再次获得耐药性的问题,往往会限制这些疗法的效果,因此,急需开发新的、高效、广谱的激酶抑制剂。
6.2018年11月2日,制药巨头辉瑞公司宣布,fda批准该公司研发的第三代alk激酶抑制剂劳拉替尼(lorlatinib)上市,用于治疗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些患者是在接受克唑替尼(crizotinib)或者至少一种其它alk抑制剂治疗后产生了耐药性,或者接受艾乐替尼(alectinib)或色瑞替尼(ceritinib)作为第一种alk抑制剂疗法后产生了耐药性。虽然劳拉替尼对多数继发性耐药突变,包括难治性的alk g1202r突变均具有较好的阻断效果。但由于产生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水肿,周围神经病变等副作用,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7.目前,tp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的第四代alk抑制剂tpx

0005(洛普替尼)已经进入了临床二期研究,是一种广谱性的alk、ros1和trk抑制剂,有效针对多种获得性突变,包括alk g1202r、ros1 g2032r和trka g595r突变等。其对克唑替尼产生的耐药性突变有很高的抑制剂活性,并且对使用二代alk抑制剂产生的耐药性突变也有很好的抑制剂作用,且副作用较小。2017年6月28日,tp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fda已经向其在研临床新药化合物tpx

0005颁发了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携带alk、ros1或ntrk致癌基因重排的nsclc患者。
8.tpx

0005(洛普替尼)有潜力综合解决在靶向alk、ros1、ntrk后由于耐药突变产生的药物耐受问题,但是其药效、药代动力学性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合物,能够抑制蛋白质激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10.提供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所示结构或其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合物、溶剂化物或盐:
[0011][0012]
其中:
[0013]
m1选自cr
15
或n,m2选自cr
16
或n;
[0014]
环e选自取代或非取代c3~c
15
的单环、双环或三环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杂环烷基含有一个或多个o、nr
24
、s、s(o)、s(o)2,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
[0015]
a1、a2、a3、a4、a5、a6分别独立选自c、cr
17
、nh、n,且a1、a2、a3、a4、a5、a6中至少有一个是
n或nh;
[0016]
y选自cr
26 r
27
、o、nr
18
、s、s(o)、s(o)2、c=o、c=s;
[0017]
n选自0~5;
[0018]
r1、r2、r3、r9、r
15
、r
16
、r
17
、r
18
、r
26
、r
27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或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杂烷基或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
[0019]
r4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或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杂烷基或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硼酸基、磷酰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
[0020]
r5、r6、r7、r8、r
22
、r
23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7、r8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
22
、r
23
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5、r8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及介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单环、双环或三环的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5、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杂环烷基,或r
23
、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及介于碳原子、氮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杂环烷基;
[0021]
其中,所述杂环烷基含有一个或多个o、nr
25
、s、s(o)、s(o)2,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
[0022]
r
24
、r
25
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或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杂烷基或杂环烷基、羟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
[0023]
进一步地,环e选自取代或非取代c3~c
15
的单环环烷基或单环杂环烷基。
[0024]
更进一步地选择,环e选自取代或非取代c3~c6的单环环烷基或单环杂环烷基。
[0025]
进一步地,所述杂环烷基为n杂环烷基。
[0026]
进一步地,所述n杂环烷基为其中,r
24
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
[0027]
进一步地,所述r
24
选自氢、非取代的烷基;更进一步地,所述r
24
选自氢、甲基。
[0028]
进一步地,其具有式(ii)所示结构或其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合物、溶剂化物或盐:
[0029][0030]
其中,r
10
、r
11
、r
12
、r
13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
[0031]
进一步地,a4选自n,a2、a5分别独立选自cr
17
,a1、a3、a6分别独自选自c、n,且a3、a6不相同。
[0032]
进一步地,m1选自cr
15
,m2选自cr
16
或n。
[0033]
进一步地,r
16
选自h、卤素、c1

3的烷基或杂烷基。
[0034]
更进一步地,r
16
选自h、f、氯、三氟甲基、二氟甲基、甲基、甲氧基。
[0035]
进一步地,其具有式(iii)所示结构或其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合物、溶剂化物或盐:
[0036][0037]
其中,y选自c r
26
r
27
、o、nr
18
、s、s(o)、s(o)2、c=o;
[0038]
n选自0、1或2;
[0039]
r2、r3、r4、r9、r
10
、r
11
、r
12
、r
13
、r
14
、r
18
、r
26
、r
27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
[0040]
r5、r6、r7、r8、r
22
、r
23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7、r8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
22
、r
23
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5、r8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及介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5、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杂环烷基,或r
23
、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及介于碳原子、氮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杂环烷基,其中,所述杂环烷基含有
一个或多个o或nr
25
,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
[0041]
r
25
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c1~6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
[004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y选自cr
26
r
27
、o、nr
18
;进一步地,y选自ch2、o、nh。
[0043]
进一步地,n选自0、1。
[0044]
更进一步地,r5、r6、r7、r8、r
22
、r
23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或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7、r8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
22
、r
23
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0045]
更进一步地,r5、r6、r7、r8、r
22
、r
23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或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0046]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化合物的r5、r6、r7、r8、r9、r
22
、r
23
中,两两之间至少有一种成环的情况。
[0047]
此处所述两两之间至少有一种成环的情况,是指,在r5、r6、r7、r8、r9、r
22
、r
23
中,至少存在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环的情况,即:

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r7、r8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r
22
、r
23
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r5、r8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及介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单环、双环或三环的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r5、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杂环烷基;

r
23
、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及介于碳原子、氮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杂环烷基;六种成环的情况,至少存在一种。
[0048]
进一步地,r5、r6、r7、r8、r9、r
22
、r
23
中,两两之间有且只有一种成环的情况。
[0049]
进一步地,r5、r6、r7、r9、r8、r
22
、r
23
中,未成环的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
[0050]
更进一步地,r5、r6、r7、r9、r8、r
22
、r
23
中,未成环的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c1~3的烷基。
[0051]
进一步地,r5、r6、r7、r9、r8、r
22
、r
23
中,未成环的均选自h。
[0052]
进一步地,其具有式(iv)所示结构或其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合物、溶剂化物或盐:
[0053]
[0054]
其中:
[0055]
n选自0、1或2;
[0056]
r2选自卤素;
[0057]
r4、r9、r
10
、r
11
、r
14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磺酰基;
[0058]
r5、r6、r
22
、r
23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0059]
或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0060]
所述杂环烷基含有一个或多个o或nr
25
,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磺酰基;
[0061]
或r5、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n杂环烷基,或r
23
、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及介于碳原子、氮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n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c1~6烷基或杂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
[0062]
r
25
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c1~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
[0063]
进一步地,r4选自h、卤素、羟基、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磺酰基;
[0064]
r5、r6、r
22
、r
23
、r9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c1~3的烷基;
[0065]
或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杂环烷基含有一个或多个o或nr
25
,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f、cl、br、羟基、氰基、氨基;
[0066]
或r5、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共同组成c3~6的n杂环烷基,或r
23
、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及介于碳原子、氮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c3~6的n杂环烷基;
[0067]
r
25
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c1~3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羟基或氨基。
[0068]
进一步地:r
10
、r
11
、r
14
选自h、卤素、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进一步地,r
10
、r
11
、r
14
选自h。
[0069]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r4选自h、f、cl、br、甲基、三氟甲基、二氟甲基、甲氧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环丙基、羟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n选自0或1。
[0070]
进一步地,r5、r6、r9、r
22
、r
23
中,两两之间至少有一种成环的情况。
[0071]
进一步地,r5、r6、r9、r
22
、r
23
中,两两之间有且只有一种成环的情况。
[0072]
进一步地,r5、r6、r9、r
22
、r
23
中,未成环的均选自h。
[0073]
进一步地,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r5、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的4~6元含n杂环烷基,n选自0;进一步地,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的环丙基,或r5、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的5元含n杂环烷基。
[0074]
进一步地,
[0075]
为进一步地,所述为进一步地,其具有式(v)所示结构或其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合物、溶剂化物或盐:
[0076][0077]
其中:
[0078]
n选自0、1或2;
[0079]
r2选自卤素;
[0080]
r4、r9、r
10
、r
11
、r
14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磺酰基;
[0081]
r
23
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0082]
r5、r8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及介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杂环烷基含有一个或多个o或nr
25
,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磺酰基;
[0083]
r
25
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c1~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
[0084]
进一步地,r4选自h、卤素、羟基、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磺酰基;
[0085]
r9选自h、c1~3的烷基或杂烷基;
[0086]
r
23
选自h、卤素、c1~3的烷基;
[0087]
r5、r8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及介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杂环烷基含有一个或多个o或nr
25
,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f、cl、br、羟基、氰基、氨基;
[0088]
r
25
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c1~3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羟基或氨基。
[0089]
进一步地,r
10
、r
11
、r
14
选自h、卤素、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
[0090]
进一步地,r
10
、r
11
、r
14
选自h。
[0091]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r4选自h、f、cl、br、甲基、三氟甲基、二氟甲基、甲氧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环丙基、羟基、
[0092]
进一步地,r5、r8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及介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
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f、cl、br、羟基、氰基、氨基;y为o。
[0093]
进一步地,r5、r8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及介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的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优选环戊基、环己基。
[0094]
进一步地,
[0095]
为进一步为
[0096]
进一步地,n选自0或1。
[0097]
进一步地,r4选自h、卤素。
[0098]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化合物结构选自如下之一:
[0099]
[0100]
[0101]
[0102][010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用组合物,该药用组合物活性成份选自前述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104]
该药物组合物中,除前述化合物外,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额外治疗剂。该额外治疗剂可以选自免疫调节剂、癌症化疗药物、抗感染药等。所述癌症化疗药物包括但不限于烷基化剂(如氮芥)、核苷类似物(如吉西他滨)、亚硝基脲(如卡莫司汀)、铂类药物(如顺铂)、dna断裂剂(如博来霉素)、抗代谢物(叶酸拮抗剂如甲氨蝶呤、嘧啶拮抗剂如氟尿嘧啶、嘌呤拮抗剂如喷司他丁等)、微管蛋白相互作用剂(如长春新碱、多烯紫杉醇等)、激素等等。
[010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在制备蛋白质激酶抑制剂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激酶抑制剂选自alk抑制剂、ros1抑制剂、trk抑制剂、met抑制剂、jak抑制剂、csf

1r抑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10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在制备用于治疗哺乳动物疼痛、癌症、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变性病症或克氏锥虫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0107]
进一步地,所述癌症选自: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神经细胞瘤、肺癌、卵巢癌、阑尾癌、结肠直肠癌、黑素瘤、头和颈部的癌症、乳腺癌、成胶质细胞瘤、成神经管细胞瘤、分泌性乳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成人髓细胞白血病、胰腺癌、前列腺癌、胆管癌、唾液腺癌、胃肠道间质瘤,、婴儿纤维肉瘤。
[010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在制备抑制细胞增殖的药物中的用途。
[010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在制备治疗致使alk、ros1、trk、met、jak、csf

1r激酶过度表达的疾病的药物中的
用途。
[01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在制备治疗alk、ros1、trk、met、jak、csf

1r激酶过度表达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01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0112][0113]
(1)将化合物a与化合物b在碱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再将化合物c的取代基r
28
脱除得到化合物d;
[0114]
其中,r
28
选自苄基、硅烷基、对甲氧基苄基、2,4

二甲氧基苄基、烯丙基、酰基、c1~3的烷基;
[0115]
(2)将化合物d与化合物e通过两分子羟基脱水成醚反应生成化合物f;
[0116]
(3)将化合物f在酸性条件下脱去boc保护基团生成化合物g;
[0117]
(4)将化合物g在碱的作用下通过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h;
[0118]
(5)将化合物h在碱和缩合试剂的作用下生成化合物i。
[0119]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是通过mitsunobu反应生成化合物f。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0120][0121]
(1)将化合物j的取代基r
28
脱除得到化合物k,再将化合物k与化合物b在碱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m;
[0122]
其中,r
29
选自苄基、硅烷基、对甲氧基苄基、2,4

二甲氧基苄基、烯丙基、酰基、c1~3的烷基;
[0123]
(2)化合物m与化合物n在碱的作用下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o,
[0124]
(3)将化合物o在酸性条件下脱去boc保护基团生成化合物p;
[0125]
(4)将化合物p在碱的作用下通过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h;
[0126]
(5)将化合物h在碱和缩合试剂的作用下生成化合物r。
[012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0128][0129]
(1)将化合物s与化合物t反应生成化合物u;
[0130]
(2)化合物u通过加氢反应生成化合物v;
[0131]
(3)将化合物v在酸性条件下脱去boc保护基团生成化合物w;
[0132]
(4)将化合物w与化合物b在碱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
[0133]
(5)将化合物x在碱的作用下通过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y;
[0134]
(5)将化合物y在碱和缩合试剂的作用下生成化合物z;
[0135]
其中,r
30
选自cl、br、i、otf。
[013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0137]
(1)将化合物aa与化合物t反应生成化合物ab;
[0138]
(2)化合物ab通过加氢反应生成化合物ac;
[0139]
(3)将化合物ac在酸性条件下脱去boc保护基团生成化合物ad;
[0140]
(4)将化合物ad与化合物b在碱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ae;
[0141]
(5)将化合物ae在碱的作用下通过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af;
[0142]
(5)将化合物af在碱和缩合试剂的作用下生成化合物ag;
[0143]
其中,r
31
选自br、i、otf。
[0144]
本发明还提供了化合物vi,其结构式如下:
[0145][0146]
其中,r
19
选自卤素、nr
20
、or
20
,r
20
选自boc、苄基、对甲氧基苄基、2,4

二甲氧基苄基、甲基、烯丙基、三甲基硅基。
[0147]
本发明还提供了化合物vi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0148]
将5


‑2‑
甲氧基烟腈、钛酸四异丙酯、溶剂混合,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气氛中,在

80℃~

50℃下向混合体系中加入乙基溴化镁反应,优选

70℃;
[0149]
以5


‑2‑
甲氧基烟腈的摩尔用量为基准,钛酸四异丙酯用量为1~2当量,优选1~1.5当量;格氏试剂用量为1.5~3当量,优选2~2.5当量。
[0150]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乙醚、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四氢呋喃。
[0151]
进一步地,乙基溴化镁的加入方式为分批次加入,优选滴加。
[0152]
进一步地,加完格氏试剂后,在原低温温度下反应5~30min,优选10~15min;再将反应体系升至室温反应。
[0153]
进一步地,后处理方法为:将反应体系与1~4当量三氟化硼乙醚混合后,加入稀盐酸淬灭反应;进一步地,三氟化硼乙醚用量为2~3当量。
[0154]
本发明还提供了化合物vii,其结构式如下:
[0155][0156]
其中,r
21
选自h、氟、氯、溴、甲基、三氟甲基、二氟甲基、甲氧基、乙基、异丙基、环丙基。
[0157]
本发明还提供了化合物vii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0158]
(1)将2

氟丙二酸、5

氨基

1h

吡唑
‑4‑
甲酸乙酯、pocl3、dmf、n,n

二乙基苯胺混合,在80~100℃下反应得到5,7

二氯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以2

氟丙二酸的摩尔用量为基准,5

氨基

1h

吡唑
‑4‑
甲酸乙酯的用量为0.8~1.5当量,优选1当量;n,n

二乙基苯胺的用量为0.8~1.5当量,优选1当量;
[0159]
(2)将5,7

二氯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锌粉、nh4cl、溶剂混合;所述溶剂为etoh:thf:water=2~4:1:1.5~2.5的混合溶剂;所述溶剂为etoh:thf:water=3:1:2的混合溶剂;以5,7

二氯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摩尔用量为基准,锌粉的用量为1~2当量,优选1~1.5当量;nh4cl用量为2~3当量,优选2.5~3当量。
[0160]
进一步地,pocl3的用量为:每毫摩尔2

氟丙二酸使用0.5~1.5mlpocl3,优选1ml;n,n

二乙基苯胺的用量为:每毫摩尔2

氟丙二酸使用0.1~0.5mln,n

二乙基苯胺,优选0.2ml。
[0161]
进一步地,步骤(2)中,溶剂的用量为:每毫摩尔5,7

二氯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使用10~20ml溶剂,优选15~18ml。
[0162]
本发明还提供了化合物vi和化合物vii在制备上述化合物中的用途。
[0163]
本发明中所述“当量”均指化合物之间的摩尔量比值,例如:“以5


‑2‑
甲氧基烟腈的摩尔用量为基准,钛酸四异丙酯用量为1~2当量”,是指钛酸四异丙酯的用量(摩尔量)是5


‑2‑
甲氧基烟腈的用量(摩尔量)的1~2倍,以此类推。
[0164]
含有本发明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的药物组合物中,可以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0165]
本发明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包括任意不干扰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的有
效性且对它被给予的宿主无毒性的物质。
[0166]
本发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是药物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材料的总称,辅料应当具备如下性质:(1)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几无副作用;(2)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温度、ph、保存时间等的影响;(3)与主药无配伍禁忌,不影响主药的疗效和质量检查;(4)不与包装材料相互发生作用。本发明中辅料包括但不仅限于填充剂(稀释剂)、润滑剂(助流剂或抗粘着剂)、分散剂、湿润剂、粘合剂、调节剂、增溶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崩解剂等。粘合剂包含糖浆、阿拉伯胶、明胶、山梨醇、黄芪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或羟丙甲基纤维素等)、明胶浆、糖浆、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填充剂包含乳糖、糖粉、糊精、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无机钙盐(如硫酸钙、磷酸钙、磷酸氢钙、沉降碳酸钙等)、山梨醇或甘氨酸等;润滑剂包含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滑石粉、氢氧化铝、硼酸、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等;崩解剂包含淀粉及其衍生物(如羧甲基淀粉钠、淀粉乙醇酸钠、预胶化淀粉、改良淀粉、羟丙基淀粉、玉米淀粉等)、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微晶纤维素等;湿润剂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或醇等;抗氧剂包含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二丁基苯酸等;抑菌剂包含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等;调节剂包含盐酸、枸橼酸、氢氧化钾(钠)、枸橼酸钠及缓冲剂(包括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等;乳化剂包含聚山梨酯

80、没酸山梨坦、普流罗尼克f

68,卵磷酯、豆磷脂等;增溶剂包含吐温

80、胆汁、甘油等。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指本发明化合物与酸或碱所形成的适合用作药物的盐。上述酸碱为广义的路易斯酸碱。适合形成盐的酸包括但并不限于:盐酸、氢溴酸、氢氟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无机酸,甲酸、乙酸、丙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苦味酸、甲磺酸、苯甲磺酸,苯磺酸等有机酸;以及天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氨基酸。
[0167]
本发明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的施用方式没有特别限制,代表性的施用方式包括(但并不限于):口服、肠胃外(静脉内、肌肉内或皮下)、和局部给药。
[0168]
用于口服给药的固体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和颗粒剂。在这些固体剂型中,活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常规惰性赋形剂(或载体)混合,如柠檬酸钠或磷酸二钙,或与下述成分混合:(a)填料或增容剂,例如,淀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和硅酸;(b)粘合剂,例如,羟甲基纤维素、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蔗糖和阿拉伯胶;(c)保湿剂,例如,甘油;(d)崩解剂,例如,琼脂、碳酸钙、马铃薯淀粉或木薯淀粉、藻酸、某些复合硅酸盐、和碳酸钠;(e)缓溶剂,例如石蜡;(f)吸收加速剂,例如,季胺化合物;(g)润湿剂,例如鲸蜡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h)吸附剂,例如,高岭土;和(i)润滑剂,例如,滑石、硬脂酸钙、硬脂酸镁、固体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混合物。胶囊剂、片剂和丸剂中,剂型也可包含缓冲剂。
[0169]
固体剂型如片剂、糖丸、胶囊剂、丸剂和颗粒剂可采用包衣和壳材制备,如肠衣和其它本领域公知的材料。它们可包含不透明剂,并且,这种组合物中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的释放可以延迟的方式在消化道内的某一部分中释放。可采用的包埋组分的实例是聚合物质和蜡类物质。必要时,活性化合物也可与上述赋形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微胶囊形式。
[0170]
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剂型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乳液、溶液、悬浮液、糖浆或酊剂。除了活性化合物外,液体剂型可包含本领域中常规采用的惰性稀释剂,如水或其它溶剂,增溶剂和乳化剂,例如,乙醇、异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丙二醇、1,3

丁二醇、二甲基甲酰
胺以及油,特别是棉籽油、花生油、玉米胚油、橄榄油、蓖麻油和芝麻油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等。
[0171]
除了这些惰性稀释剂外,组合物也可包含助剂,如润湿剂、乳化剂和悬浮剂、甜味剂、矫味剂和香料。
[0172]
除了活性化合物外,悬浮液可包含悬浮剂,例如,乙氧基化异十八烷醇、聚氧乙烯山梨醇和脱水山梨醇酯、微晶纤维素、甲醇铝和琼脂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等。
[0173]
用于肠胃外注射的组合物可包含生理上可接受的无菌含水或无水溶液、分散液、悬浮液或乳液,和用于重新溶解成无菌的可注射溶液或分散液的无菌粉末。适宜的含水和非水载体、稀释剂、溶剂或赋形剂包括水、乙醇、多元醇及其适宜的混合物。
[0174]
用于局部给药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剂型包括软膏剂、散剂、贴剂、喷射剂和吸入剂。活性成分在无菌条件下与生理上可接受的载体及任何防腐剂、缓冲剂,或必要时可能需要的推进剂一起混合。
[0175]
本发明化合物同样可以用于注射制剂。其中,所述注射剂选自液体注射剂(水针)、注射用无菌粉末(粉针)或注射用片剂(系指药物用无菌操作法制成的模印片或机压片,临用时用注射用水溶解,供皮下或肌肉注射之用)。
[0176]
其中,所述注射用粉剂的中除含有上述化合物外,还至少含有赋形剂。本发明中所述赋形剂,为有意加到药物中的成分,其在所用的量上不应具有药理学特性,但是,赋形剂可以有助于药物的加工、溶解或溶出、通过靶向给药途径递药或有助于稳定性。
[0177]“烷基”,是指脂肪族烃基团,指饱和烃基。烷基部分可以是直链烷基,亦可以是支链烷基。
[0178]
本发明中使用的c1~n包括c1~2、c1~3
……
c1~n。n为大于一的整数。典型的烷基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等等。
[0179]“酰胺”是具有式

c(o)nhr或

nhc(o)r的化学结构,其中r选自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
[0180]“酯”是指具有式

coor的化学结构,其中r选自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
[0181]“环”是指任意的共价封闭结构,包括例如碳环(例如芳基或环烷基)、杂环(例如杂芳基或杂环烷基)、芳香基(如芳基或杂芳基)、非芳香基(如环烷基或杂环烷基)。环可以是任选取代的,可以是单环或多环。典型的多环一般包括二环、三环。
[0182]“元”是表示构成环的骨架原子的个数。典型的5元环可以包括环戊基、吡咯、咪唑、噻唑、呋喃和噻吩等;典型的6元环包括环己基、吡啶、吡喃、吡嗪、噻喃、哒嗪、嘧啶、苯等。其中,骨架原子中含有杂原子的环,即为杂环;由杂环构成的芳基为杂芳基;由杂环构成的非芳香性基团,为杂环烷基。
[0183]“杂烷基”是指含有杂原子的烷基,其中,杂原子包括但不限于o、s、n、p等;烷氧基、硫烷基、氨烷基等都属于杂烷基。
[0184]“c1~n”的杂烷基或杂环烷基,n为大于一的整数,是指杂烷基中的碳原子个数,或杂环烷基构成环的骨架上碳原子个数为n。
[0185]
典型的杂环烷基包括但不限于:
[0186][0187]
典型的杂芳基或杂芳香基包括但不限于:
[0188][0189]“芳香基”,是指平面环具有离域的π电子系统并且含有4n+2个π电子,其中n是整数。芳香基环可以由五、六、七、八、九或多于九个原子构成。芳香基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菲基、蒽基、芴基和茚基等。
[0190]“环烷基”是指单环或多环基,其中近含有碳和氢,可以是饱和的或者不饱和的。典型的环烷基结构包括但不限于:
[0191][0192]“卤素”“或“卤”是指氟、氯、溴或碘。“卤代烷基”是指烷基中至少一个氢被卤素原子置换。
[0193]
本发明中还有如下表述:r5、r8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及介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单环、双环或三环的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
23
、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及介于碳原子、氮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的解释如下:由于本发明化合物是大环化合物,如前所述的“介于两个碳原子”或“介于碳原子、氮原子”的大环链就有两段,一段长,另外一段相对较短,而根据结构式可以看出,相对较短的一段,均是饱和键,因此,此处将该较短的一段大环链定义为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
[0194]
例如:
[0195]
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r5、r8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及介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单环、双环或三环的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0196]
即此段中,r5、r8与其相连的碳原子,与

(cr
22
r
23
)

n
中处在大环分子上的碳链,组合成为取代或非取代单环、双环或三环的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如可以组成等;以此类推。
[0197]
文中所述氨基、酯基、羰基、酰胺基等,可以是非取代的氨基、酯基、羰基、酰胺基,也可以是取代的氨基、酯基、羰基、酰胺基。
[0198]
上文中,除已经指明的外,所述“取代或非取代”中的“取代”是指所提及的基团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基团取代,所述额外的基团各自并且独立地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羧基、杂芳基、杂环烷基、羟基、烷氧基、烷硫基、芳氧基、硝基、酰基、卤素、卤代烷基、氨基等等。
[0199]“抑制剂”,是指使酶活性下降的物质。
[0200]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201]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20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203]
(1)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具有抑制alk、ros1、trk激酶活性的化合物,试验表明其对蛋白质激酶抑制剂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以蛋白质激酶为治疗的靶点的疾病如哺乳动物疼痛、癌症、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变性病症、克氏锥虫感染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0204]
(2)本发明化合物与临床二期的tpx

0005相比,药代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用作蛋白质激酶抑制剂,具有广阔的抗恶性肿瘤疾病或炎症疾病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205]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206]
实施例中,下面的缩写具有如下所示的意义:
[0207]
nmp:n

甲基吡咯烷酮;
[0208]
ea:乙酸乙酯;
[0209]
m是指摩尔浓度单位mol/l,例如1m是指1mol/l;
[0210]
thf:四氢呋喃;
[0211]
n是指当量浓度,例如1n hcl是指浓度为1mol/l的盐酸;
[0212]
mtbe:甲基叔丁基醚;
[0213]
pocl3:氧氯化磷;
[0214]
dmf:n,n

二甲基甲酰胺;
[0215]
tlc:薄层色谱;
[0216]
pe是指石油醚(沸点60~90℃);
[0217]
dcm:二氯甲烷;
[0218]
h2o:蒸馏水;
[0219]
diea:n,n

二异丙基乙胺;
[0220]
tmscl:三甲基氯硅烷;
[0221]
diad: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
[0222]
dioxane:1,4

二氧六环;
[0223]
hatu:o

(7

氮杂苯并三唑
‑1‑
基)

n,n,n

,n
′‑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
[0224]
tscl:对甲苯磺酰氯;
[0225]
1,4

dioxane:1,4

二氧六环;
[0226]
pd2(dba)3:3,3,6,6

四甲基
‑9‑
(1,2,3,4

四羟基丁基)

4,5,7,9

四氢

2h

杂蒽

1,8

二酮);
[0227]
x

phos:2

二环己基磷

2,4,6

三异丙基联苯;
[0228]
xant

phos:4,5

双二苯基膦

9,9

二甲基氧杂蒽。
[0229]
中间体的制备
[0230]
中间体1: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烷
‑1‑
胺的制备
[0231][0232]
步骤1:5


‑2‑
甲氧基烟腈的制备
[0233]
将3


‑5‑

‑2‑
甲氧基吡啶(11.0g,53.7mmol)溶解于nmp(110ml)中,向其中加入氰化亚铜(24.0g,268.5mmol),于n2保护下升温至160℃并搅拌6小时。tlc显示原料反应完毕,将固体过滤并用ea洗涤滤饼,向滤液中加入水(1.1l),搅拌后过滤除去固体。滤液用ea萃取两次,合并滤液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至干,得到粗品,为棕色固体。将该固体溶于ea(20ml),向其中缓慢加入石油醚(200ml),析出固体。将析出的固体过滤,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7.3g,收率为90%),呈灰白色固体。
[0234]
步骤2: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烷
‑1‑
胺的制备
[0235]
将5


‑2‑
甲氧基烟腈(7.3g,48.0mmol)和钛酸四异丙酯(16.4g,57.6mmol)溶于无水四氢呋喃(80ml)中,将反应体系用n2置换并冷却到

70℃。缓慢向体系中滴加乙基溴化镁(106ml,106mmol,1m in thf),控制内温不高于

65℃。滴加完毕后,保持该温度继续反应10分钟,撤去低温浴并缓慢恢复到室温,搅拌2小时。向体系中加入三氟化硼乙醚(13.6g,96.0mmol)并将反应用1n稀盐酸淬灭,再用naoh调ph至9~10。过滤,并将滤液浓缩至干。剩余物采用粗品通过柱层析(pe/ea=10/1)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3.1g,收率为35%),呈黄色固体。
[0236]
em(计算值):182.1;ms(esi)m/z(m+h)+:183.2
[0237]1h nmr(400mhz,cdcl3)δ1.05

1.08(2h,m),1.45

1.48(2h,m),4.00(3h,s),7.28(1h,dd,j=8.2hz,2.8hz),8.02(1h,d,j=2.8hz).
[0238]
中间体2:5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39][0240]
步骤1:2

氟丙二酸的制备
[0241]
将naoh(4.5g,113mmol)溶于水(25ml)中,向其中加入etoh(100ml)并升温至60℃。将2

氟丙二酸二乙酯(10.0g,56.2mmol)缓慢滴加到反应体系中,析出大量白色固体。保温搅拌2小时后,tlc显示原料反应完毕。过滤并将固体旋干,将固体溶解于4n的盐酸中,室温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冷却后加入mtbe,搅拌后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目标化合物(6.7g,收率为98%),呈白色固体。
[0242]
em(计算值):122.0;ms(esi)m/z(m

h)

:121.0
[0243]
步骤2:5,7

二氯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44]
将2

氟丙二酸(3.0g,24.6mmol)和5

氨基

1h

吡唑
‑4‑
甲酸乙酯(3.8g,24.6mmol)溶于pocl3(25ml)中,向反应体系中加入dmf(5ml)和n,n

二乙基苯胺(3.7g,24.6mmol),升温至90℃反应6小时。tlc显示原料反应完毕。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向剩余物中缓慢加入饱和na2co3水溶液,搅拌并用dcm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后浓缩至干。粗品通过柱层析(pe/ea=10/1)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870mg,收率为13%),呈黄色固体。
[0245]
em(计算值):277.0;ms(esi)m/z(m+h)+:278.1
[0246]
步骤3:5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47]
将5,7

二氯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850mg,3.1mmol),锌粉(212mg,3.3mmol)和nh4cl(425mg,8.0mmol)分散于溶于混合溶剂etoh/thf/water(48ml,3/1/2)中,室温搅拌20分钟。tlc显示原料反应完毕。将反应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目标化合物(750mg,收率为100%),呈黄色固体。
[0248]
em(计算值):243.0;ms(esi)m/z(m+h)+:244.1
[0249]1h nmr(400mhz,d6‑
dmso)δ1.44(3h,t,j=6.8hz),4.44(2h,q,j=6.8hz),8.59(1h,s),8.74(1h,d,j=3.2hz).
[0250]
中间体3:5

((1

(5


‑2‑
羟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51]
[0252]
步骤1:5

((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53]
将化合物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烷
‑1‑
胺(500mg,2.7mmol),5

氯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618mg,2.7mmol)溶于乙腈(10ml)中,加入diea(697mg,5.4mmol),反应体系于80℃搅拌5h。tlc显示原料消耗完毕。将反应体系浓缩至干,向剩余物中加入水,用dcm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后旋干。粗品通过柱层析纯化(dcm/meoh=100/1~20/1),得到目标化合物(620mg,收率为62%),呈黄色固体。
[0254]
em(计算值):371.1;ms(esi)m/z(m+h)+:372.2
[0255]
步骤2:5

((1

(5


‑2‑
羟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56]
将化合物5

((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600mg,1.6mmol)溶于dcm(20ml)中,依次加入tmscl(1.7g,16.2mmol)和碘化钾(2.7g,16.2mmol),于室温下搅拌3小时。tlc显示原料消耗完毕。向反应液中缓慢加入20%na2s2o3水溶液,洗涤后保留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至干。粗品通过柱层析纯化(dcm/meoh=100/1~20/1),得到目标化合物(520mg,收率为91%),黄色固体。
[0257]
em(计算值):357.1;ms(esi)m/z(m+h)+:358.2
[0258]1h nmr(400mhz,d6‑
dmso)δ1.04

1.10(4h,m),1.35(3h,t,j=8.0hz),4.30(2h,q,j=8.0hz),6.39(1h,d,j=8.0hz),7.48(1h,s),8.16(1h,s),8.20(1h,dd,j=8.0hz,3.2hz),8.50(1h,d,j=8.0hz),8.68(1h,s),11.47(1h,brs).
[0259]
中间体4:6


‑5‑
((1

(5


‑2‑
羟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60][0261]
步骤1:6


‑5‑
((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62]
将化合物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烷
‑1‑
胺(328mg,1.8mmol),5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437mg,1.8mmol)溶于ch3cn(12ml)中,加入diea(697mg,5.4mmol),反应体系于80℃搅拌过夜。tlc显示原料消耗完毕。将反应体系浓缩至干,向剩余物中加入水,用dcm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后旋干。粗品通过柱层析纯化(pe/ea/dcm/=10/1/1),得到目标化合物(550mg,收率为79%),呈黄色固体。
[0263]
em(计算值):389.1;ms(esi)m/z(m+h)+:390.2
[0264]
步骤2:6


‑5‑
((1

(5


‑2‑
羟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65]
将化合物6


‑5‑
((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540mg,1.4mmol)溶于dcm(20ml)中,依次向溶液中加入tmscl(1.53g,
14.0mmol)和碘化钾(2.32g,14.0mmol),于室温下搅拌3小时。tlc显示原料消耗完毕。将反应液用10%na2s2o3洗涤,分液并收集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至干,得到目标化合物(480mg,收率为91%),黄色固体。
[0266]
em(计算值):375.1;ms(esi)m/z(m+h)+:376.2
[0267]1h nmr(400mhz,d6‑
dmso)δ1.18

1.19(4h,m),1.34(3h,t,j=7.2hz),4.30(2h,q,j=7.2hz),7.48(1h,s),8.17(1h,dd,j=8.4hz,3.2hz),8.21(1h,s),8.71(1h,s),9.06(1h,d,j=6.4hz),11.44(1h,brs).
[0268]
中间体5:5

((1

(5


‑2‑
羟基苯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69][0270]
步骤1:1

(5


‑2‑
甲氧基苯基)环丙烷
‑1‑
胺的制备
[0271]
将化合物5


‑2‑
甲氧基苄腈(5.0g,33.1mmol)和钛酸四异丙酯(11.3g,39.7mmol)溶于无水thf(50ml)中,将反应体系用n2置换并冷却到

70℃。缓慢向体系中滴加乙基溴化镁(73ml,73mmol,1m in thf),控制内温不高于

65℃。滴加完毕后,保持该温度继续反应10分钟,撤去低温浴并缓慢恢复到室温,搅拌2小时。向体系中加入三氟化硼乙醚(7.1g,49.7mmol)并将反应用1n稀盐酸淬灭,再用氢氧化钠调ph至9~10。过滤,并将滤液浓缩至干。剩余物采用柱层析纯化(pe/ea=10/1),得到目标化合物(2.4g,收率为40%),呈黄色液体。
[0272]
em(计算值):181.1;ms(esi)m/z(m+h)+:182.2
[0273]
步骤2:2

(1

氨基环丙基)
‑4‑
氟苯酚的制备
[0274]
将化合物1

(5


‑2‑
甲氧基苯基)环丙烷
‑1‑
胺(2.3g,12.7mmol)溶于无水dcm(30ml)中,将反应体系用n2置换3次并冷却到

70℃。缓慢向体系中滴加三溴化硼(93.6g,63.5mmol,17%的二氯甲烷溶液),控制内温不高于

60℃。滴加完毕后,保持该温度继续反应20分钟,撤去低温浴并缓慢恢复到室温,搅拌2小时。反应完毕后,向反应体系中缓慢滴加甲醇进行淬灭,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后,剩余物采用柱层析纯化(dcm/meoh=20/1),得到目标化合物(1.1g,收率为52%),呈黄色油状物。
[0275]
em(计算值):167.1;ms(esi)m/z(m+h)+:168.2
[0276]
步骤3:5

((1

(5


‑2‑
羟基苯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77]
将化合物2

(1

氨基环丙基)
‑4‑
氟苯酚(500mg,3.0mmol),5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675mg,3.0mmol)溶于ch3cn(12ml)中,加入diea(774mg,6.0mmol),反应体系于80℃搅拌过夜。tlc显示原料消耗完毕。将反应体系浓缩至干,向剩余物中加入水,用dcm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后旋干。粗品通过柱层析纯化(pe/ea/dcm/=10/1/1),得到目标化合物(415mg,收率为39%),呈黄色固体。
[0278]
em(计算值):356.1;ms(esi)m/z(m+h)+:357.2
[0279]1h nmr(400mhz,d6‑
dmso)δ1.07

1.12(4h,m),1.37(3h,t,j=8.0hz),4.35(2h,q,j=8.0hz),6.36(1h,d,j=8.0hz),7.42(1h,s),8.03(1h,s),8.08(1h,d,j=7.2hz),8.15(1h,dd,j=7.2hz,2.4hz),8.37(1h,d,j=8.0hz),8.56(1h,s),10.12(1h,brs).
[0280]
中间体6:6


‑5‑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81]
步骤1:6


‑5‑
((1

(5


‑2‑
羟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82]
将化合物2

(1

氨基环丙基)
‑4‑
氟苯酚(1.0g,6.0mmol),6


‑5‑
氯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1.8g,6.0mmol)溶于ch3cn(30ml)中,加入diea(930mg,7.2mmol),反应体系于80℃搅拌6h。tlc显示原料消耗完毕。将反应体系浓缩至干,向剩余物中加入水,用dcm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后旋干。粗品通过柱层析纯化(pe/ea/dcm/=10/1/1),得到目标化合物(940mg,收率为36%),呈黄色固体。
[0283]
em(计算值):435.0;ms(esi)m/z(m+h)+:436.1
[0284]
步骤2:6


‑5‑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85]
将化合物6


‑5‑
((1

(5


‑2‑
羟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920mg,2.1mmol),(1

(羟甲基)环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598mg,3.2mmol)和pph3(1.1g,4.2mmol)溶解于无水thf(30ml)中,体系采用n2置换三次。将diad(850mg,4.2mmol)缓慢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体系呈黄色澄清。于室温下反应1小时后,反应完毕。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加入到水中,采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柱层析纯化(dcm/meoh=30/1),得到目标化合物(523mg,收率为41%),呈黄色固体。
[0286]
em(计算值):604.1;ms(esi)m/z(m+h)+:605.2
[0287]
实施例化合物
[0288]
实施例1 5

氧杂

2,8

二氮杂
‑45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289][0290]
步骤1:5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91]
将化合物5

((1

(5


‑2‑
羟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500mg,1.40mmol),(1

(羟甲基)环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314mg,1.68mmol)和pph3(734mg,2.80mmol)溶解于无水thf(20ml)中,体系采用n2置换三次。将diad(566mg,2.80mmol)缓慢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体系呈黄色澄清。于室温下反应1小时后,反应完毕。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加入到水中,采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柱层析纯化(dcm/meoh=25/1),得到目标化合物(278mg,收率为38%),呈黄色油状固体。
[0292]
em(计算值):526.2;ms(esi)m/z(m+h)+:527.3
[0293]
步骤2: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294]
将化合物5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250mg,0.48mmol)溶解于hcl/ea(15ml)中,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剩余物溶于水中(15ml),ea萃取三次。收集水相,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ph至8~9,dcm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后得到目标化合物(183mg,收率为89%),呈类白色固体。
[0295]
em(计算值):426.2;ms(esi)m/z(m+h)+:427.2
[0296]
步骤3: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的制备
[0297]
将化合物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175mg,0.41mmol)溶于etoh/h2o(10ml/1ml)中,向反应液中加入naoh(49mg,1.23mmol),升温至60℃反应过夜。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用稀盐酸调ph至约为7。浓缩至干,得到粗品,呈白色固体。将该固体用dcm/etoh(30ml,5/1)洗涤,过滤,滤液浓缩后得到目标化合物(120mg,收率为74%),呈淡黄色油状物。
[0298]
em(计算值):398.2;ms(esi)m/z(m+h)+:399.2
[0299]
步骤4:5

氧杂

2,8

二氮杂
‑45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00]
将化合物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
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115mg,0.29mmol),hatu(165mg,0.44mmol)和diea(75mg,0.58mmol)分散于thf(20ml)中,室温下搅拌4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加入到水中,采用dcm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柱层析纯化(dcm/meoh=30/1),得到目标化合物(65mg,收率为59%),呈白色固体。
[0301]
em(计算值):380.1;ms(esi)m/z(m+h)+:381.2
[0302]1h nmr(400mhz,d6‑
dmso)δ0.79

0.85(2h,m),0.89

0.99(2h,m),1.21

1.31(2h,m),2.00

2.04(1h,m),2.08

2.12(1h,m),3.63(1h,d,j=10.4hz),4.72(1h,d,j=9.2hz),6.28(1h,d,j=7.6hz),7.85(1h,dd,j=8.6hz,2.8hz),8.02(1h,s),8.03(1h,d,j=2.8hz),8.57(1h,d,j=7.6hz),9.04(1h,s),9.51(1h,s).
[0303]
以下实施例化合物参照实施例1所示方法合成:
[0304]
表1
[0305]
[0306]
[0307][0308]
实施例6 5

氧杂

2,8

二氮杂
‑16
,45‑
二氟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09][0310]
步骤1:5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311]
将化合物6


‑5‑
((1

(5


‑2‑
羟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460mg,1.23mmol),(1

(羟甲基)环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346mg,1.85mmol)和pph3(645mg,2.46mmol)溶解于无水thf(20ml)中,体系采用n2置换三次。将diad(497mg,2.46mmol)缓慢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体系呈黄色澄清。于室温下反应1小时后,反应完毕。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加入到水中,采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柱层析纯化(dcm/meoh=25/1),得到目标化合物(294mg,收率为44%),呈黄色油状固体。
[0312]
em(计算值):544.2;ms(esi)m/z(m+h)+:545.3
[0313]
步骤2: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314]
将化合物5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280mg,0.51mmol)溶解于hcl/ea(15ml)中,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剩余物溶于水中(15ml),ea萃取三次。收集水相,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ph至8~9,dcm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后得到目标化合物(193mg,收率为85%),呈类白色固体。
[0315]
em(计算值):444.2;ms(esi)m/z(m+h)+:445.3
[0316]
步骤3: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的制备
[0317]
将化合物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175mg,0.39mmol)溶于etoh/h2o(10ml/1ml)中,向反应液中加入naoh(47mg,1.17mmol),升温至60℃反应过夜。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用稀盐酸调ph至约为7。浓缩至干,得到粗品,呈白色固体。将该固体用dcm/etoh(30ml,5/1)洗涤,过滤,滤液浓缩后得到目标化合物(123mg,收率为76%),呈淡黄色油状物。
[0318]
em(计算值):416.1;ms(esi)m/z(m+h)+:417.2
[0319]
步骤45

氧杂

2,8

二氮杂
‑16
,45‑
二氟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20]
将化合物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115mg,0.28mmol),hatu(165mg,0.44mmol)和diea(75mg,0.58mmol)分散于thf(20ml)中,室温下搅拌4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加入到水中,采用dcm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柱层析纯化(dcm/meoh=30/1),得到目标化合物(29mg,收率为26%),呈白色固体。
[0321]
em(计算值):398.1;ms(esi)m/z(m+h)+:399.2
[0322]
1h nmr(400mhz,d6‑
dmso)δ0.81

0.84(2h,m),0.96

0.98(2h,m),1.17

1.20(1h,m),1.39

1.42(1h,m),2.01

2.07(1h,m),2.09

2.13(1h,m),3.64(1h,d,j=11.2hz),4.70(1h,d,j=11.2hz),7.99(1h,dd,j=8.8hz,2.8hz),8.04(1h,d,j=3.2hz),8.06(1h,s),9.15(1h,d,j=6.4hz),9.27(1h,s),9.36(1h,s).
[0323]
以下实施例化合物参照实施例6所示方法合成:
[0324]
表2
[0325][0326][0327]
实施例7 5

氧杂

2,8

二氮杂
‑44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2,1)

苯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28][0329]
步骤1:(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基4

甲基苯磺酸盐的制备
[0330]
将化合物(1

(羟甲基)环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5.0g,26.7mmol)溶于dcm(50ml)中,向其中依次加入tscl(5.6g,29.4mmol)和diea(5.2g,40.1mmol),反应于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加入到水中,分液。水相采用dcm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柱层析纯化(pe/ea=5/1),得到目标化合物(7.3g,收率为80%),呈白色固体。
[0331]
em(计算值):341.1;ms(esi)m/z(m+h)+:342.2
[0332]
步骤2:5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苯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333]
将化合物5

((1

(5


‑2‑
羟基苯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400mg,1.1mmol)溶于dmf(10ml)中,依次向反应中加入(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基4

甲基苯磺酸盐(375mg,1.1mmol)和k2co3(304mg,2.2mmol),反应体系于100℃搅拌过夜。向反应液中加入水,dcm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分液并收集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后旋干。粗品通过柱层析纯化(dcm/meoh=30/1),得到目标化合物(286mg,收率为49%),呈黄色固体。
[0334]
em(计算值):525.2;ms(esi)m/z(m+h)+:526.2
[0335]
步骤3: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苯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336]
将化合物5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苯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270mg,0.51mmol)溶解于hcl/ea(15ml)中,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剩余物溶于水中(15ml),ea萃取三次。收集水相,用饱和na2co3水溶液调ph至8~9,dcm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后得到目标化合物(156mg,收率为72%),呈类白色固体。
[0337]
em(计算值):425.2;ms(esi)m/z(m+h)+:426.3
[0338]
步骤4: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苯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的制备
[0339]
将化合物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苯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150mg,0.35mmol)溶于etoh/h2o(10ml/1ml)中,向反应液中加入
naoh(56mg,1.40mmol),升温至70℃反应过夜。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用稀盐酸调ph至约为7。浓缩至干,得到粗品,呈白色固体。将该固体用dcm/etoh(30ml,5/1)洗涤,过滤,滤液浓缩后得到目标化合物(103mg,收率为74%),呈淡黄色油状物。
[0340]
em(计算值):397.2;ms(esi)m/z(m+h)+:398.2
[0341]
步骤5:5

氧杂

2,8

二氮杂
‑44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2,1)

苯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42]
将化合物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苯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98mg,0.25mmol),hbtu(144mg,0.38mmol)和diea(65mg,0.50mmol)分散于thf(10ml)中,室温下搅拌4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加入到水中,采用dcm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tlc纯化(dcm/meoh=20/1),得到目标化合物(19mg,收率为20%),呈白色固体。
[0343]
em(计算值):379.1;ms(esi)m/z(m+h)+:380.2
[0344]1h nmr(400mhz,d6‑
dmso)δ0.78

0.87(4h,m),0.94

0.97(1h,m),1.28

1.30(1h,m),2.05

2.08(1h,m),2.12

2.15(1h,m),3.70(1h,d,j=9.2hz),4.16(1h,d,j=9.2hz),6.27(1h,d,j=7.6hz),6.82(1h,dd,j=9.2hz,4.8hz),6.98

7.03(1h,m),7.35(1h,dd,j=10.0hz,3.2hz),8.02(1h,s),8.56(1h,d,j=7.6hz),9.08(1h,s),9.71(1h,s).
[0345]
实施例8 5

氧杂

2,8

二氮杂
‑45



1(5,3)

吡唑并[1

a]吡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46][0347]
步骤1:5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348]
将化合物吡啶
‑4‑
基氨基甲酸叔丁酯(7.0g,36.06mmol)溶于乙腈(70ml)中,向其中加入o

(2,4

二硝基苯基)羟胺(7.2g,36.06mmol),于室温下搅拌过夜。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得到黄色固体。将固体溶于dmf(100ml)中,向其中依次加入k2co3(6.0g,43.27mmol),丙炔酸乙酯(3.5g,36.06mmol),于室温下搅拌3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搅拌下加入到水(1000ml)中,用ea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至干。剩余物采用柱层析纯化(pe/ea=4/1),得到目标化合物(3.3g,收率为30%),呈黄色固体。
[0349]
em(计算值):305.1;ms(esi)m/z(m+h)+:306.2
[0350]
步骤2:5

碘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351]
将化合物5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乙酯(3.3g,10.82mmol)溶于dcm(50ml)中,冰水浴下冷却搅拌并向其中滴加tfa(15ml)。滴加完毕后,撤去冰水浴,恢复至室温下搅拌3h。tlc显示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得到棕色油状物。
[0352]
将该油状物溶于浓盐酸(30ml)中,冰浴下向其中滴加浓硫酸(3ml)。将nano2(821mg,11.90mmol)溶于水(15ml)中,缓慢滴加至反应体系中,维持冰水浴搅拌15min。将少量尿素(50mg)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搅拌15min。将ki(2.89g,17.31mmol)固体一次性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反应液恢复至室温搅拌30min。将反应液用固体naoh调至ph=3左右,dcm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至干。剩余物采用柱层析纯化(pe/ea=10/1~7/1),得到目标化合物(2.0g,收率为58%),呈黄色固体。
[0353]
em(计算值):316.0;ms(esi)m/z(m+h)+:317.1
[0354]
步骤3:5

((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355]
将化合物5

碘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乙酯(2.0g,6.33mmol),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烷
‑1‑
胺(1.4g,7.60mmol),pd2(dba)3(577mg,0.63mmol),x

phos(600mg,1.26mmol)和碳酸铯(6.2g,18.99mmol)分散于甲苯(30ml)中。将反应瓶放入预热到95℃的油浴锅中,氮气保护下搅拌2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冷却并过滤,滤饼用dcm洗涤,将滤液浓缩至干。剩余物采用柱层析纯化(pe/ea=10/1~2/1),得到目标化合物(600mg,收率为26%),呈黄色固体。
[0356]
em(计算值):370.1;ms(esi)m/z(m+h)+:371.2
[0357]
步骤4:5

((1

(5


‑2‑
羟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358]
将化合物5

((1

(5


‑2‑
甲氧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乙酯(600mg,1.62mmol)溶于乙腈(15ml)中,于室温下搅拌。依次向其中加入ki(2.69g,16.2mmol)和tmscl(2.69g,16.2mmol),继续搅拌2h。反应完毕后,将大部分乙腈浓缩。剩余物溶于dcm中,用na2so3水溶液洗涤。收集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至干。剩余物采用pe/ea(30ml,10/1)洗涤,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520mg,收率为90%),呈黄色固体。
[0359]
em(计算值):356.1;ms(esi)m/z(m+h)+:357.2
[0360]
步骤5:5

((1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361]
将化合物5

((1

(5


‑2‑
羟基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乙酯(300mg,0.84mmol),(1

(羟甲基)环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236mg,1.26mmol)和pph3(440mg,1.68mmol)溶解于无水thf(10ml)中,体系采用n2置换三次。将diad(340mg,1.68mmol)缓慢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体系呈黄色澄清。于室温下反应1小时后,反应完毕。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加入到水中,采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柱层析纯化(dcm/meoh=50/1),得到目标化合物(207mg,收率为47%),呈黄色油状固体。
[0362]
em(计算值):525.2;ms(esi)m/z(m+h)+:526.3
[0363]
步骤6: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的制备
[0364]
将化合物5

((1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乙酯(200mg,0.38mmol)溶解于hcl/ea(10ml)中,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将剩余物溶于etoh/h2o(11ml,10/1)中,向反应液中加入naoh(152mg,3.80mmol),升温至50℃反应4h。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用稀盐酸调ph至约为7。浓缩至干,得到粗品,呈白色固体。将该固体用dcm/etoh(20ml,5/1)洗涤,过滤,滤液浓缩后得到目标化合物(75mg,收率为50%),呈淡黄色固体。
[0365]
em(计算值):397.2;ms(esi)m/z(m+h)+:398.3
[0366]
步骤7:5

氧杂

2,8

二氮杂
‑45



1(5,3)

吡唑并[1

a]吡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67]
将化合物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吡啶
‑3‑
甲酸(75mg,0.19mmol),hatu(144mg,0.38mmol)和diea(74mg,0.57mmol)分散于thf(15ml)中,室温下搅拌4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加入到水中,采用dcm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柱层析纯化(dcm/meoh=30/1),得到目标化合物(27mg,收率为38%),呈类白色固体。
[0368]
em(计算值):379.1;ms(esi)m/z(m+h)+:380.2
[0369]1h nmr(400mhz,d6‑
dmso)δ0.79

0.83(1h,m),0.90

1.05(4h,m),1.13

1.21(2h,m),1.73

1.78(1h,m),3.62(1h,d,j=11.6hz),4.74(1h,d,j=11.6hz),6.33(1h,dd,j=7.4hz,2.4hz),7.60(1h,s),7.88(1h,s),7.92(1h,dd,j=8.8hz,2.8hz),8.04(1h,d,j=3.2hz),8.09(1h,s),8.28(1h,d,j=2.0hz),8.31(1h,d,j=7.6hz).
[0370]
实施例15 5

氧杂

2,8

二氮杂
‑16

羟基
‑45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71][0372]
步骤1: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
‑6‑
羟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的制备
[0373]
将化合物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
基)环丙基)氨基)
‑6‑
氟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200mg,0.45mmol)溶于etoh/h2o(10ml/5ml)中,向反应液中加入naoh(180mg,4.5mmol),升温至80℃反应过夜。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用稀盐酸调ph至约为7。浓缩至干,得到粗品,呈白色固体。将该固体用dcm/etoh(10ml,5/1)洗涤,过滤,滤液浓缩后得到目标化合物(97mg,收率为52%),呈类白色固体。
[0374]
em(计算值):414.1;ms(esi)m/z(m

h)

:413.0
[0375]
步骤2:5

氧杂

2,8

二氮杂
‑16

羟基
‑45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76]
将化合物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
‑6‑
羟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90mg,0.22mmol),hatu(165mg,0.44mmol)和diea(85mg,0.66mmol)分散于thf(30ml)中,室温下搅拌4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加入到水中,采用dcm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柱层析纯化(dcm/meoh=30/1),得到目标化合物(12mg,收率为14%),呈白色固体。
[0377]
em(计算值):396.1;ms(esi)m/z(m+h)+:397.2
[0378]
1h nmr(400mhz,d6‑
dmso)δ0.82

0.84(2h,m),0.96

0.99(2h,m),1.18

1.23(1h,m),1.40

1.43(1h,m),2.07

2.13(2h,m),3.65(1h,d,j=11.0hz),4.68(1h,d,j=11.2hz),7.96

8.04(3h,m),9.14(1h,s),9.25(1h,s),9.38(1h,s),9.56(1h,brs).
[0379]
实施例16 5

氧杂

2,8

二氮杂
‑16

甲氧基
‑45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80][0381]
将化合物5

氧杂

2,8

二氮杂
‑16

羟基
‑45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10mg,0.03mmol),ch3i(4mg,0.03mmol)和k2co3(8mg,0.06mmol)分散于乙腈(2ml)中,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采用tlc纯化(dcm/meoh=40/1),得到目标化合物(3mg,收率为24%),呈白色固体。
[0382]
em(计算值):410.2;ms(esi)m/z(m+h)+:411.2
[0383]
1h nmr(400mhz,d6‑
dmso)δ0.80

0.84(2h,m),0.93

0.99(2h,m),1.25

1.34(2h,m),2.09

2.20(2h,m),3.67(1h,d,j=11.0hz),3.95(3h,s),4.73(1h,d,j=11.2hz),7.93

8.00(3h,m),9.12(1h,s),9.20(1h,s),9.36(1h,s).
[0384]
实施例17 5

氧杂

2,8

二氮杂
‑16

二甲基磷酰基
‑45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85][0386]
步骤1:5

((1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基
‑3‑
基)环丙基)氨基乙基
‑6‑
(二甲基磷酰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的制备
[0387]
将化合物6


‑5‑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100mg,0.17mmol),二甲基氧化膦(53mg,0.68mmol),pd2(dba)3(18mg,0.02mmol),xant

phos(23mg,0.04mmol)和et3n
(52mg,0.51mmol)分散于1,4

dioxane(5ml)中,氮气保护下100℃反应过夜。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采用柱层析纯化(dcm/meoh=40/1),得到目标化合物(77mg,收率为75%),呈类白色固体。
[0388]
em(计算值):602.2;ms(esi)m/z(m+h)+:603.2
[0389]
步骤2: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
‑6‑
(二甲基磷酰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的制备
[0390]
将化合物5

((1

(1

(2

((1

((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基
‑3‑
基)环丙基)氨基乙基
‑6‑
(二甲基磷酰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乙酯(75mg,0.12mmol)溶解于hcl/ea(10ml)中,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将剩余物溶于etoh/h2o(11ml,10/1)中,向反应液中加入naoh(20mg,0.48mmol),升温至60℃反应4h。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得到粗品,呈白色固体。将该固体用dcm/etoh(20ml,5/1)洗涤,过滤,滤液浓缩后得到目标化合物(39mg,收率为68%),呈淡黄色固体。
[0391]
em(计算值):474.2;ms(esi)m/z(m+h)+:475.2
[0392]
步骤3:5

氧杂

2,8

二氮杂

16

二甲基磷酰基

45



1(5,3)

吡唑并[1,5

a]嘧啶杂

4(3,2)

吡啶杂

3(1,1)

环丙烷杂

7(1,1)

环丙烷杂环九蕃
‑9‑
酮的制备
[0393]
将5

((1

(2

(((1

氨基环丙基)甲氧基)
‑5‑
氟吡啶
‑3‑‑3‑
基)环丙基)氨基)
‑6‑
(二甲基磷酰基)吡唑并[1,5

a]嘧啶
‑3‑
甲酸(39mg,0.08mmol),hatu(61mg,0.16mmol)和diea(21mg,0.16mmol)分散于thf(10ml)中,室温下搅拌4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浓缩,剩余物加入到水中,采用dcm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的粗品采用tlc纯化(dcm/meoh=20/1),得到目标化合物(8mg,收率为22%),呈类白色固体。
[0394]
em(计算值):456.1;ms(esi)m/z(m+h)+:457.1
[0395]1h nmr(400mhz,d6‑
dmso)δ0.83

0.87(4h,m),0.93

0.98(1h,m),1.28

1.30(1h,m),1.83(3h,s),1.85(3h,s),2.03

2.07(1h,m),2.10

2.14(1h,m),3.58(1h,d,j=9.0hz),4.12(1h,d,j=9.0hz),7.99(1h,dd,j=6.8hz,2.8hz),8.01(1h,d,j=11.6hz),8.05(1h,d,j=6.8hz),9.15(1h,d,j=6.4hz),9.27(1h,s),9.36(1h,s).
[0396]
以下实施例化合物参照实施例17所示方法合成:
[0397]
表3
[0398]
[0399][0400]
试验例1化合物对激酶的活性抑制效应
[0401]
1:试验材料:
[0402]
alk(carna,no.11cbs

0934l),alk l1196m(carna,no.15cbs

0496e),trka(carna,no.13cbs

0565g),ros1(carna,no.11cbs

0883c),kinase substrate22(gl,no.p190116

sl112393),dmso(sigma,no.shbg3288v),384well white plate(perkinelmer,no.810712),staurosporine(selleckchem,no.s142105)
[0403]
2:实验方法:
[0404]
2.1化合物配制
[0405]
化合物由管理员接收并溶解在100%dmso中,配制成10mm储存液,

20冻存。
[0406]
2.2激酶反应过程
[0407]
(1)配制1
×
kinase buffer。
[0408]
(2)化合物浓度梯度的配制:受试化合物测试浓度为1000nm,在384source板中稀释成100倍终浓度的100%dmso溶液,用precision 3倍稀释化合物,10个浓度。使用分液器echo 550向目的板optiplate

384f转移250nl 100倍终浓度的化合物。
[0409]
(3)用1
×
kinase buffer配制2.5倍终浓度的激酶溶液。
[0410]
(4)在化合物孔和阳性对照孔分别加10μl的2.5倍终浓度的激酶溶液;在阴性对照孔中加10μl的1
×
kinase buffer。
[0411]
(5)1000rpm离心30秒,反应板振荡混匀后室温孵育10分钟。
[0412]
(6)用1
×
kinase buffer配制5/3倍终浓度的atp和kinase substrate22的混合溶液。
[0413]
(7)加入15μl的5/3倍终浓度的atp和底物的混合溶液,起始反应。
[0414]
(8)将384孔板1000rpm离心30秒,振荡混匀后室温孵育相应的时间。
[0415]
(9)加入30μl终止检测液停止激酶反应,1000rpm离心30秒,振荡混匀。
[0416]
(10)用caliper ez reader读取转化率。
[0417]
2.3数据分析
[0418]
计算公式
[0419]
其中:conversion%_sample是样品的转化率读数;conversion%_min:阴性对照孔均值,代表没有酶活孔的转化率读数;conversion%_max:阳性对照孔比值均值,代表没有化合物抑制孔的转化率读数。
[0420]
拟合量效曲线:
[0421]
以浓度的log值作为x轴,百分比抑制率为y轴,采用分析软件graphpad prism5的log(inhibitor)vs.response

variable slope拟合量效曲线,从而得出各个化合物对酶活性的ic50值。计算公式是:
[0422]
y=bottom+(top

bottom)/(1+10^((logic50

x)*hillslope))
[0423]
测试结果见表4:
[0424]
表4化合物对野生型及突变型alk、trk、ros1激酶的抑制活性(ic
50
)
[0425]
[0426][0427]
试验例2化合物对细胞的活性抑制效应
[0428]
1:细胞系
[0429]
细胞系细胞类型细胞数量/孔培养基ba/f3eml4

alk

wt悬浮3000rpmi

1640+10%fbsba/f3eml4

alk

l1196m悬浮3000rpmi

1640+10%fbsba/f3lmna

ntrk1

g595r悬浮3000rpmi

1640+10%fbs
[0430]
置于37℃、5%co2、95%湿度条件下培养。
[0431]
2:试剂和耗材
[0432]
胎牛血清fbs(gbico,cat#10099

141)
[0433]
celltiter

luminescent cell viability assay(promega,cat#g7573)
[0434]
96孔透明平底黑壁板(cat#165305)
[0435]
rpmi

1640(hyclone,cat#sh30809.01)
[0436]
3:细胞培养和接种:
[0437]
(1)收获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并采用血小板计数器进行细胞计数。用台盼蓝排斥法检测细胞活力,确保细胞活力在90%以上;
[0438]
(2)调整细胞浓度;分别添加90μl细胞悬液至96孔板中;
[0439]
(3)将96孔板中的细胞置于37℃、5%co2、95%湿度条件下培养过夜。
[0440]
4:药物稀释和加药:
[0441]
(1)配制10倍药物溶液,最高浓度为10μm,9个浓度,3.16倍稀释(参考附录1),在接种细胞的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μl药物溶液,每个药物浓度设置三个复孔,化合物作用终浓度为1μm,9个浓度,3.16倍稀释,dmso终浓度为0.1%;
[0442]
(2)将已加药的96孔板中的细胞置于37℃、5%co2、95%湿度条件下继续培养72小时,之后进行ctg分析。
[0443]
5:终点读板:
[0444]
(1)融化ctg试剂并平衡细胞板至室温30分钟;
[0445]
(2)每孔加入等体积的ctg溶液;
[0446]
(3)在定轨摇床上振动5分钟使细胞裂解;
[0447]
(4)将细胞板放置于室温20分钟以稳定冷光信号;
[0448]
(5)读取冷光值。
[0449]
6:数据处理
[0450]
使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非线性s曲线回归来拟合数据得出剂量

效应曲线,并由此计算ic50值。
[0451]
细胞存活率(%)=(lum
待测药

lum
培养液对照
)/(lum
细胞对照

lum
培养液对照
)
×
100%。
[0452]
测试结果见表5:
[0453]
表5化合物对ba/f3alk、trk、ros1细胞的抑制活性ic
50
(nm)
[0454][0455]
试验例3检测化合物肝微粒体稳定性测试
[0456]
1:材料和方法
[0457]
缓冲液:
[0458]
(1)100mm的磷酸钾缓冲液,ph 7.4;(2)10mm mgcl2。
[0459]
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0460]
(1)100μm工作溶液的配制:取5μl测试组或对照组的储备液(10mm),用495μl甲醇稀释,所得化合物浓度为100μm(99%meoh)。
[0461]
(2)10μm工作溶液的配制:取50μl100μm工作溶液,用450μl 100mm的磷酸钾缓冲液稀释,所得化合物浓度为10μm(9.9%meoh)。
[0462]
nadph(原型辅酶ⅱ)再生体系的组成成分(异柠檬酸脱氢酶在培养液中的终浓度为1.0unit/ml):
[0463]
β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供应商:chem

impex international货号:n00616肝微粒体溶液的制备(最终浓度为0.5mg蛋白/ml),肝微粒体种类见表6:
[0464]
表6
[0465][0466]
终止液:
[0467]
含有100ng/ml甲苯磺丁脲和100ng/ml拉贝洛尔为内标物的乙腈冰冷溶液。
[0468]
操作步骤:
[0469]
(1)除空白基质板位孔外,其他各板孔(t0、t5、t10、t20、t30、t60以及ncf60)中均加入10μl测试或对照药物的工作液。
[0470]
(2)用apricot将80μl/孔微粒体溶液分配到每个平板上,在37℃下孵育微粒体溶液和化合物的混合物约10分钟。
[0471]
(3)向ncf60中加入10μl100mm磷酸钾缓冲液/孔,37℃孵育,启动定时器1,时间见表7。
[0472]
表7
[0473][0474]
(4)预热后,用apricot将10μl/孔的nadph再生系统分配到每个平板上以开始反应。
[0475]
表8孵育培养基中每种成分的最终浓度
[0476][0477]
(5)37℃孵育,启动计时器2,数据见表9。
[0478]
表9
[0479][0480]
(6)每孔加入4℃预冷的终止液(含内标物甲苯磺丁脲100ng/ml和柳胺苄心定100ng/ml)终止反应。
[0481]
(7)然后样品板在摇扳机上摇动约10分钟。
[0482]
(8)将样品在4℃以4000rpm的速度离心20min。
[0483]
(9)另取96孔板,每孔均加入300μlhplc级别的水,取100μl离心所得的上清液加入相应孔位,两者混匀后用于lc/ms/ms检测。
[0484]
数据分析:
[0485]
根据一级消除动力学计算t 1/2和clint(mic)值
[0486]
一级消除动力学方程式为:
[0487][0488]
[0489][0490][0491][0492]
部分化合物肝微粒体稳定性试验结果见表10:
[0493]
表10
[0494][0495]
试验例4检测化合物大鼠体内pk测试
[0496]
sd大鼠,雄性(购于上海西普尔

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各受试化合物分别以口服(10mg/kg,每组3只)和静脉(1mg/kg,每组3只)两种给药方式单次给予sd大鼠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受试化合物给药当天配制,采用5%dmso+10%solutol+85%saline对受试化合物进行溶解,并经涡旋2min,超声5min之后配制成给药溶液。口服给药前动物需禁食10

14小时,并于给药4小时后恢复给食。sd大鼠经灌胃口服与静脉给药后,经颈静脉采集药代动力学样本,采集时间点为:给药前、给药后5min、15min、30min、1h、2h、4h、6h、8h和24h,每个时间点采集3个全血样本,采集量约0.2ml,并经肝素钠抗凝。血液样本采集后立即置于冰上,于1小时之内离心分离血浆(离心条件:6800转/分钟,6分钟,2

8℃)。收集的血浆分析前存放于

80℃冰箱内。
[0497]
本发明部分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测试结果如下表11所示:
[0498]
表11本发明部分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测试结果
[0499]
实施例t1/2(iv)htmax(po)hcmax(po)ng/mlauc(po)ng/ml*hcl(iv)ml/hr/kgf(po)%实施例14.324.001600413910666.0793.27实施例62.584.00525647980300.20147.23实施例102.624.00508742423322.41130.17实施例115.354.001897813820760.7492.66实施例123.794.001530313977670.1193.71tpx

00058.173.33157483191136.20102.57
[0500]
从以上成药性研究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化合物对蛋白质激酶抑制剂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临床二期的tpx

0005相比,药代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用作蛋白质激酶抑制剂,具有广阔的抗恶性肿瘤疾病或炎症疾病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