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水代法提油时间、提高水代法出油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79272发布日期:2023-07-05 19:4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缩短水代法提油时间、提高水代法出油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国内外植物制油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水酶法、浸出法和水代法4种。水代法生产植物油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油和水的亲和力不同以及油和水的比重不同来进行油水分离。

2、芝麻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香油源于芝麻,又称为芝麻油,麻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植物油。其中,用水代法加工制取的芝麻香油称为小磨香油,其制油工艺具有操作温度低、营养成分及香味物质损失少的优点,是中国传统的、特有的制油方法。小磨香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阻止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形成,特别是含有的维生素e,是医学和营养学家证明的抗衰老物质,长期食用小磨香油,可以强心补气,延年益寿。

3、小磨香油的生产,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开始,其传统的水洗、炒籽、磨浆、兑浆、搅油、墩油、晃油的原始加工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该工艺使得小磨香油具有独特的风味,备受行业青睐。但是该工艺的加工特点是耗时、产量低、生产效率低。

4、目前文献资料对小磨香油的研究也不少,多集中于工艺条件研究、风味分析、品质对比、麻渣处理等方面。刘玉兰等以黑芝麻、白芝麻为原料,对水代法、液压压榨法、螺旋压榨法所得芝麻油的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刘玉兰,陈刘杨,汪学德等,芝麻品种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脂,2010,35(2):6-10)。尚小磊对水代法中芝麻浆的流变学特性性以及兑浆工艺进行了研究(尚小磊,水代法中芝麻浆胶体稳定性及兑浆工艺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戴礼平等对小磨麻渣进行了研究,将麻渣提油去水后进行造粒烘干,为麻渣的利用提供可行途径(戴礼平,马昌年,小磨麻渣提油和烘干工艺与设备研究[j],中国油脂,2001,26(1):55-56)。cn202011165429.8公开了一种小磨香油的生产工艺。cn201911302514.1公开了一种小磨香油的制备方法,提高了生产速度,所得油品纯正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缩短水代法提油时间和/或提高水代法出油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磨浆、兑浆和分离出油的步骤,其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含有磨浆所得的物料、油料籽的酶反应渣和沸水;其中,所述油料籽与磨浆所用的油料籽为同一种类的油料籽。

2、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油料籽残渣在减少水代法提油时间和/或提高水代法出油率中的应用,或在制备减少水代法提油时间和/或提高水代法出油率的物料中的应用。

3、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油料籽选自:稻米、葵花籽、花生、大豆、菜籽、棉籽、红花籽、紫苏籽、茶籽、可可豆、乌桕籽、扁桃仁、杏仁、桐籽、橡胶籽、米糠、玉米、小麦胚、、蓖麻、亚麻籽、月见草籽、榛子、胡桃、核桃、葡萄籽、胡麻籽、玻璃苣籽、沙棘籽、番茄籽、南瓜籽或澳洲坚果。

4、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酶反应渣为利用油料籽通过酶法制取油脂后获得的除去了水、油溶性和水溶性组分后的油料籽残渣。

5、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酶法制取油脂包括混合油料籽和产自该油料籽的油脂,在蛋白酶的存在下进行酶解反应,酶解反应结束后进行高温热处理,高温热处理结束后分离出油料籽残渣。

6、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蛋白酶选自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或其混合物。

7、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蛋白酶的用量为油料籽重量的0.1-2%。

8、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蛋白酶的用量为油料籽重量的0.3-1%。

9、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酶解反应的温度为40-60℃。

10、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酶解反应体系的ph为6.5-8.5。

11、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酶解反应体系中,油料籽和该油脂的重量比为1:1到1:5。

12、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160-220℃。

13、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180-200℃。

14、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离心分离出所述油料籽残渣。

15、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所述酶反应渣的用量为油料籽重量的1-15%。

16、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所述酶反应渣的用量为油料籽重量的3-15%。

17、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所述酶反应渣的用量为油料籽重量的5-15%。

18、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所述酶反应渣的用量为油料籽重量的1-10%。

19、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沸水与所述物料(浆液)的重量比为0.8:1到1.5:1。

20、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沸水与所述物料(浆液)的重量比为1:1到1.2:1。

21、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时间为0.5-2小时。

22、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时间为50-80分钟。

23、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分离出油的步骤包括,兑浆结束后,分离出油层,然后进行搅拌0.5-2小时,之后晃油1-4小时,分离出油层。

24、在所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至晃油结束的总时长不超过4小时。

25、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小磨香油制取方法,该方法包括磨浆、兑浆和分离出油的步骤,其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含有磨浆所得的芝麻浆、芝麻的酶反应渣和沸水。

26、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芝麻残渣在减少小磨香油制取时间和/或提高小磨香油出油率中的应用,或在制备减少小磨香油制取时间和/或提高小磨香油出油率的物料中的应用。

27、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酶反应渣为利用芝麻通过酶法制取油脂后获得的除去了水、油溶性和水溶性组分后的芝麻残渣。

28、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酶法制取油脂包括混合芝麻和芝麻油,在蛋白酶的存在下进行酶解反应,酶解反应结束后进行高温热处理,高温热处理结束后分离出芝麻残渣。

29、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蛋白酶选自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或其混合物。

30、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蛋白酶的用量为芝麻重量的0.1-2%。

31、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蛋白酶的用量为芝麻重量的0.3-1%。

32、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酶解反应的温度为40-60℃。

33、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酶解反应体系的ph为6.5-8.5。

34、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酶解反应体系中,芝麻和芝麻油的重量比为1:1到1:5。

35、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160-220℃。

36、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180-200℃。

37、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离心分离出所述芝麻残渣。

38、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所述酶反应渣的用量为芝麻重量的1-15%。

39、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所述酶反应渣的用量为芝麻重量的3-15%。

40、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所述酶反应渣的用量为芝麻重量的5-15%。

41、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所述酶反应渣的用量为芝麻重量的1-10%。

42、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沸水与芝麻浆的重量比为0.8:1到1.5:1。

43、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的反应体系中,沸水与芝麻浆的重量比为1:1到1.2:1。

44、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时间为0.5-2小时。

45、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时间为50-80分钟。

46、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分离出油的步骤包括,兑浆结束后,分离出油层,然后进行搅拌0.5-2小时,之后晃油1-4小时,分离出油层。

47、在本发明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兑浆至晃油结束的总时长不超过4小时。

48、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水代法制备油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任意一种方法制备油脂的步骤,和对所述油脂进行后处理的步骤;优选的,所述后处理步骤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和脱蜡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油脂为芝麻油。

49、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油脂组合物或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采用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油脂与基料油进行混合的步骤。。

5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基料油优选为动物油和/或植物油,所述动物油优选为猪油、牛油、鸡鸭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植物油优选源自稻米、葵花籽、花生、大豆、菜籽、棉籽、红花籽、紫苏籽、茶籽、可可豆、乌桕籽、扁桃仁、杏仁、桐籽、橡胶籽、米糠、玉米、小麦胚、芝麻、蓖麻、亚麻籽、月见草籽、榛子、胡桃、核桃、葡萄籽、胡麻籽、玻璃苣籽、沙棘籽、番茄籽、南瓜籽和澳洲坚果。

51、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采用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油脂、含有该油脂的油脂组合物或调和油。

52、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油料籽残渣在减少水代法提油时间和/或提高水代法出油率中的应用,或在制备减少水代法提油时间和/或提高水代法出油率的物料中的应用。

5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油料籽残渣为该油料籽经酶法制取油脂后获得的除去了水、油溶性和水溶性组分后的酶反应渣;优选地,所述油料籽选自:稻米、葵花籽、花生、大豆、菜籽、棉籽、红花籽、紫苏籽、茶籽、可可豆、乌桕籽、扁桃仁、杏仁、桐籽、橡胶籽、米糠、玉米、小麦胚、芝麻、蓖麻、亚麻籽、月见草籽、榛子、胡桃、核桃、葡萄籽、胡麻籽、玻璃苣籽、沙棘籽、番茄籽、南瓜籽和澳洲坚果,优选为芝麻、花生或菜籽,更优选为芝麻;

5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采用本文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酶法制取油脂方法对油料籽进行酶法制取油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