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石油化工厂区用藻类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5459发布日期:2022-06-21 21:2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石油化工厂区用藻类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微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石油化工厂区用藻类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2.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的一部分。中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2019年中国生产端人均排放7.28吨二氧化碳、消费端人均排放6.41吨二氧化碳,1900年至2019年中国人均累计排放157.39吨二氧化碳。碳中和就是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
3.微藻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类水体中和土壤、岩石表面,是地球上将二氧化碳与无机氮转化为有机物效率最高、规模最大的一类光合微生物,是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最初来源。
4.微藻光合作用效率是高等植物的10倍以上,科学家的估算,为1名宇航员提供氧气需要种植13到15平方米的高等植物,而只需培养1立方米的藻类即可获得同样当量的氧气。
5.在地质史上,微藻的繁荣是形成现代化石能源的基础,可以说远古时代掩埋地下的微藻支撑了现代石油化工体系。在未来,人类或将基于微藻培养构建新型循环经济体系,通过微藻生物炼制获得生物能源、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精细化学品和健康医药产品的同时,实现碳与氮的循环利用,解决温室气体和工业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
6.微藻的生产(利用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的性能)是全球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技术之一。目前缺乏利用陆地石油化工厂区工人排放废物养殖藻类的碳中和技术,如果能将陆地石油化工厂区工人排放废物与藻类养殖相结合,充分利用石油化工厂区能够提供的养殖所需的条件,实现利用陆地石油化工厂区工人排放废物养殖藻类的碳中和技术,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将陆地石油化工厂区工人排放废物与藻类养殖相结合,充分利用石油化工厂区能够提供的养殖所需条件的基于碳中和的石油化工厂区用藻类养殖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9.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石油化工厂区用藻类养殖系统,包括:
10.跑道管,所述跑道管为透明椭环形结构;所述跑道管有多个,每个跑道管上均设有带有阀门的水源进管、营养液进管、二氧化碳补充管、换气管及采出管;每个水源进管均与水源主管连接,每个营养液进管均与营养液主管连接,每个二氧化碳补充管均与二氧化碳主管连接;
11.水源仓,所述水源仓与所述水源主管连接,并可通过水泵将所述水源仓内收集的雨水及厂区回用水送入所述水源主管内,以收集的雨水及厂区回用水为养殖藻类的水源;
12.处理后生活污水仓,所述处理后生活污水仓与所述营养液主管连接,并可通过营养液泵将处理后生活污水送入所述营养液主管内;以陆地石油化工厂厂区前处理过的生活污水作为养殖藻类光合作用的营养物质;
13.二氧化碳仓,所述二氧化碳仓与所述二氧化碳主管连接,并可通过气泵将二氧化碳送入所述二氧化碳主管内,二氧化碳仓与气泵连接的管路上可另设一与外界空气连接的带阀门的旁路管,通过气泵也可将空气泵入二氧化碳主管内;以陆地石油化工厂厂区处理后的二氧化碳、工人排放的二氧化碳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养殖藻类光合作用的碳源;
14.支架,所述支架支撑所述跑道管。
15.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补充管和所述采出管分别设置于所述跑道管的两个弧形端处,所述水源进管、所述营养液进管及所述换气管均设置于所述跑道管的两个直形管的内侧,每个换气管均与换气主管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插设于所述跑道管内环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支撑所述跑道管管体的水平支撑座。
1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横向梁、竖向梁及加强梁;所述横向梁可固定在墙垛的顶部;所述竖向梁顶部与所述横向梁连接,所述竖向梁可固定在墙垛的侧壁;所述加强梁倾斜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横向梁和所述竖向梁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有多个,等间隔分布支撑所述跑道管。
19.支架可沿厂区外围墙垛安装,实现跑道管在墙垛上的安装,可有效减少占用地面的面积,且可充分接触光照;沿墙垛安装多个固定架和跑道管,利用微藻代替普通植物,可净化厂区空气。
20.进一步的,所述水泵、所述营养液泵、所述气泵均由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
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石油化工厂区用藻类养殖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石油化工厂区用藻类养殖系统,以陆地石油化工厂厂区附近的荒漠藻类或水体中的优势浮游植物作为养殖藻类,以收集的雨水及回用水为养殖藻类的水源,以陆地石油化工厂厂区前处理过的生活污水作为养殖藻类光合作用的营养物质,以陆地石油化工厂厂区处理后的二氧化碳、工人排放的二氧化碳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养殖藻类光合作用的碳源,以陆地石油化工厂厂区的自然光作为养殖藻类光合作用的光源,以养殖藻类的光合作用中和陆地石油化工厂厂区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目标,充分利用石油化工厂区能够提供的养殖所需条件,实现藻类的养殖。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跑道管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跑道管和支架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跑道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的石油化工厂区用藻类养殖系统的简单连接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跑道管;2-水源仓;3-处理后生活污水仓;4-二氧化碳仓;5-支架;6-水源进管;7-营养液进管;8-二氧化碳补充管;9-换气管;10-采出管;11-水源主管;12-营养液主管;13-二氧化碳主管;14-换气主管;15-支撑杆;16-水平支撑座;17-横向梁;18-竖向梁;19-加强梁;20-墙垛。
具体实施方式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4.如图1到4所示,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石油化工厂区用藻类养殖系统,包括跑道管1、水源仓2、处理后生活污水仓3、二氧化碳仓4、支架5;
35.其中,跑道管1为透明椭环形结构;跑道管1有多个,每个跑道管1上均设有带有阀门的水源进管6、营养液进管7、二氧化碳补充管8、换气管9及采出管10;每个水源进管6均与水源主管11连接,每个营养液进管7均与营养液主管12连接,每个二氧化碳补充管8均与二氧化碳主管13连接,每个换气管9均与换气主管14连接;二氧化碳补充管8和采出管10分别设置于跑道管1的两个弧形端处,水源进管6、营养液进管7及换气管9均设置于跑道管1的两个直形管的内侧;
36.水源仓2与水源主管11连接,并可通过水泵将水源仓2内收集的雨水及厂区回用水送入水源主管11内;
37.处理后生活污水仓3与营养液主管12连接,并可通过营养液泵将处理后生活污水送入营养液主管12内;
38.二氧化碳仓4与二氧化碳主管13连接,并可通过气泵将二氧化碳送入二氧化碳主管13内,二氧化碳仓4与气泵连接的管路上可另设一与外界空气连接的带阀门的旁路管,通过气泵也可将空气泵入二氧化碳主管13内;
39.水泵、营养液泵、气泵均由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
40.支架5包括固定架和支撑杆15;支撑杆15竖直插设于跑道管1内环围成的区域内,支撑杆15上设有支撑跑道管1管体的水平支撑座16;固定架包括横向梁17、竖向梁18及加强梁19;横向梁17可固定在墙垛20的顶部;竖向梁18顶部与横向梁17连接,竖向梁18可固定在墙垛20的侧壁;加强梁19倾斜设置,两端分别与横向梁17和竖向梁18连接;支架5有多个,等间隔的安装于墙垛20上,支撑跑道管1。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