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吡非尼酮的流动相自动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1366032发布日期:2022-08-31 15:4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药物吡非尼酮的流动相自动合成方法

1.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吡非尼酮的流动相自动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吡非尼酮由日本盐野义于2008年上市,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是第一个通过重复、随机、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证明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有一定疗效的药物;且该药在肾间质纤维化、肝纤维化等纤维化疾病也有较好疗效;同时还在肾脏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肥厚性心肌病、成年人i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青少年i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和丛状神经纤维瘤、糖尿病伴有肾脏疾病、子宫平滑肌瘤的ⅱ期临床研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3.现有的合成吡非尼酮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4.(1)5-甲基吡啶-2-醇与卤代苯在金属催化剂,反应条件在120-180℃的条件下生成产物吡非尼酮。此系列反应在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温度较高,生产过程十分危险。
[0005][0006]
(2)三组分反应体系,虽然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但是反应副反应多,产率低,并不适合工业生产。
[0007][0008]
以上两类合成方案都存在着成本高,反应条件苛刻,产率低的缺点,由于以上因素都极大地限制了此类合成方法的实际应用,也制约了吡非尼酮作为各类疾病有效药物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药物吡非尼酮的流动相自动合成方法。
[0010]
本技术旨在从不同的原料出发,通过新的合成路线,将原工艺中涉及的高温部分能够在流动相反应器中室温完成。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将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步
骤在流动相反应器中完成,实现了连续、安全、高效地合成药物吡非尼酮。与此同时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与废弃物排放,契合我国对化工药物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
[0011]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
一种药物吡非尼酮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3-氧代戊酸乙酯(丙酰乙酸乙酯)与苯胺混合,室温下生成固体产物3-氧代-n-苯基戊酰胺;反应式如下:
[0014][0015]
进一步,所述3-氧代戊酸乙酯与苯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5),优选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0016]
(2)3-氧代-n-苯基戊酰胺与35wt%-40wt%的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在cu-壳聚糖为催化剂下,0-30℃(优选温度25-30℃)下发生成环反应,得到5-甲基-1-苯基吡啶-2,4(1h,3h)-二酮;反应式如下:
[0017][0018]
进一步,所述3-氧代-n-苯基戊酰胺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3),优选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0019]
进一步,所述cu-壳聚糖催化剂:由壳聚糖加入醋酸铜水溶液搅拌反应,之后洗涤干燥制得。
[0020]
(3)5-甲基-1-苯基吡啶-2,4(1h,3h)-二酮经还原得到产物吡非尼酮;反应式如下:
[0021][0022]
优选的,一种药物吡非尼酮的流动相自动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
s1、3-氧代戊酸乙酯(丙酰乙酸乙酯)与苯胺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2混合,室温下生成固体产物3-氧代-n-苯基戊酰胺,直接过滤分离;
[0024]
s2、调节微通道反应器的温度为0-30℃;所述微通道反应器中装载有非均相催化剂,所述非均相催化剂为cu-壳聚糖,其由壳聚糖加入醋酸铜水溶液搅拌反应,之后洗涤干燥制得;
[0025]
s3、将s1中获得的产物3-氧代-n-苯基戊酰胺溶解于四氢呋喃(thf),与35wt%-40wt%的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按照反应物3-氧代-n-苯基戊酰的物质的量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加入流动相反应器中,得到5-甲基-1-苯基吡啶-2,4(1h,3h)-二酮;
[0026]
s4、将s3中获得产物5-甲基-1-苯基吡啶-2,4(1h,3h)-二酮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吡非尼酮粗品,过滤,使用乙酸乙酯萃取,留取有机相,柱层析获得最终产物吡非尼酮。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包括:
[0028]
1、与现有各项技术相比,本技术原料成本低,生产所需反应仪器简单,生产过程也不会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9]
2、与现有各项技术相比,生产全部使用thf和水作为溶剂,极大的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0030]
3、与现有各项技术相比,生产过程全部在室温下完成,且热效应不明显,不需要额外控温,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0031]
4、与现有各项技术相比,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在流动相反应器中完成,便于控制生产进度,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0032]
5、生产过程中没有副反应发生,产物便于分离,未反应的原料都可以循环应用,降低了成本,有利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发明药物吡非尼酮的流动相自动合成方法的流程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吡非尼酮的核磁1hnmr谱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吡非尼酮的核磁
13
c 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是申请人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7]
图1为本发明药物吡非尼酮的流动相自动合成方法的流程图。
[0038]
实施例1:一种药物吡非尼酮的流动相自动合成方法
[0039]
a.取1l 3-氧代戊酸乙酯(1.012kg,7.02mol)与0.77l苯胺(0.78kg,8.424mol),加入5l容器搅拌半小时,过滤,烘干后,获得1.32kg固体产物,即3-氧代-n-苯基戊酰胺。
[0040]
b.调节微通道反应器的温度为25-30℃;所述微通道反应器中装载有非均相催化剂,所述非均相催化剂由壳聚糖加入醋酸铜水溶液搅拌反应,之后洗涤干燥制得。
[0041]
c.将a中制得产物全部溶解于5l thf中,得溶液1。同时向b所述微通道反应器中通入两种溶液,分别为前述溶液1,流量为5ml/min,以及溶液2:37wt%的福尔马林,流量为0.63ml/min(3-氧代-n-苯基戊酰胺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得到5-甲基-1-苯基吡啶-2,4(1h,3h)-二酮的thf和水的混合溶液。
[0042]
d.将c中溶液加入过量的硼氢化钠(400g,约10.6mol),室温搅拌4h,过滤,使用乙酸乙酯萃取,留取有机相。
[0043]
e.将d中有机相使用乙酸乙酯与正己烷体积比例为1:18柱分离,获得产物吡非尼酮湿品。
[0044]
f.旋干溶剂,称重,得到产物1.212kg,6.54mol,总产率93.16%。
[0045]
产物吡非尼酮核磁谱图见图2、图3,数据如下:
[0046]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7.55-7.46(m,2h),7.47-7.36(m,2h),7.14(dt,j=2.7,1.0hz,1h),6.64(d,j=9.4hz,1h),2.13(d,j=1.0hz,3h).
[0047]
13
c nmr(100mhz,chloroform-d)δ161.85,142.70,141.24,135.45,129.43,128.46,126.70,121.60,114.93,17.1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