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29108发布日期:2023-12-21 02:0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具体涉及一种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白芍为毛崀科芍药的根,具有抗炎、免疫调节、解毒保肝、抗诱变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白芍总苷也是第一个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炎免疫调节药,且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等特点。芍药苷作为白芍总苷的主要药效成分,药理效果显著,但其口服生物利用率低,起效慢,这也为其用药推广带来了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人员以芍药苷为原料,进行衍生化改造,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其中优选的衍生物芍药苷-6'-o-苯磺酸酯表现出良好的药学活性。

2、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的过程当中,新杂质的发现和制备往往对于该药物品种的质量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未知结构杂质的确定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其含量极少,信号极弱,还会被非杂质的主要信号所干扰。

3、而芍药苷-6'-o-苯磺酸酯在制备过程中其杂质来源于多种途径,如原料带入、生成副产物、生成降解杂质等,他们的结构和性质也不尽相同,因此其除去方式以及难度也有所不同。芍药苷其结构中具有多个活性基团(如羟基),发生副反应产生杂质的数量较多,部分杂质含量极少,进行富集、纯化、结构鉴定的难度极大;部分杂质与主成分结构、极性极为相近,更增加了分离纯化的难度。目前,芍药苷-6'-o-苯磺酸酯的相关研究集中于几家单位,药效部分研究较多,结构、杂质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然而这些杂质对芍药苷-6'-o-苯磺酸酯的质量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因此研究芍药苷-6'-o-苯磺酸酯中相关杂质的纯化方法,并制备高纯度的杂质用作杂质对照品,对产品的开发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确定一种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的化学结构,应用于芍药苷-6’-o-苯磺酸酯生产中的杂质定性及定量分析,从而可以提高芍药苷-6’-o-苯磺酸酯的质量标准,为芍药苷-6’-o-苯磺酸酯的安全用药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的制备方法,能够稳定地制备和供应该杂质,为相关研究与对照提供基础。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一种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具有如下所示化学结构:

5、

6、一种上述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比例向芍药苷中加入有机金属催化剂、缚酸剂、苯磺酰氯,在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终止后浓缩反应产物,并经过重结晶截取滤液,提纯分离后获得所述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

7、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

8、s1:按比例向所述芍药内酯苷中加入所述有机金属催化剂、所述缚酸剂、所述苯磺酰氯,在所述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终止后浓缩反应产物得到混合物1;

9、s2:将所述混合物1溶解于良溶剂后,加入不良溶剂进行析晶,过滤,母液浓缩后得到混合物2;

10、s3:混合物2用制备液相纯化得到所述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

11、优选的,步骤s1中,用tlc监控反应进程,之后通过加入有机相和水相的方式终止反应并进行萃取;所述有机相为乙酸乙酯;所述有机相与所述芍药内酯苷的体积质量比为2.5~7.5ml:1g,所述水相与所述芍药内酯苷的体积质量比为5~15ml:1g。

12、反应温度室温,反应时间2~5h。反应的进程是最好采用人为控制终止反应的方式。如果不终止反应,反应时间过长的话副反应产生的杂质就会变多。加入水和乙酸乙酯搅拌就是在终止反应,同时进行萃取,搅拌之后静置分层取有机层。s2中反应结束后,一般会有副产物、有机盐、缚酸剂以及未完全反应的底物存在,使用乙酸乙酯和水进行萃取获得萃取液,能有效除去部分副产物和其他杂质,从而得到混合物1中该芍药苷-6’-o-苯磺酸酯杂质的含量更高。

13、s1步骤合成出的混合物1中,此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含量仅为0.3%~0.6%,需要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

14、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混合物1与所述良溶剂的体积质量比为8~16ml:1g,所述混合物1与所述不良溶剂的体积质量比为5~8ml:1g;所述良溶剂包括乙酸异丙酯、乙酸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不良溶剂包括正己烷、石油醚、异丙醚、异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5、相应的,滤渣为主成分芍药苷-6'-o-苯磺酸酯,含有的此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就会显著减少,从而达到纯化主成分的目的。

16、s2步骤精制后得到的混合物2中,此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含量也仅为30%~50%,虽然相比混合物1有了显著提高,但仍无法满足定性等研究的需要,需要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

17、优选的,步骤s3中,制备液相纯化的具体操作为:

18、s3-1:色谱柱为c18柱,采用等度洗脱,其中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其中体积比甲醇:水=65~75:25~35,流速10~20ml/min;柱温10~40℃;所述混合物2采用甲醇配制成供试品,进样浓度为0.1~200mg/ml,进样量0.1~2ml,收集富含所述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的流分,浓缩后得到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粗品;

19、s3-2:色谱柱为c18柱,采用等度洗脱,其中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其中体积比乙腈:水=30~35:65~70,流速10~12ml/min;柱温10~40℃;所述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粗品采用乙腈配制成供试品,进样浓度为0.1~10mg/ml,进样量0.1~0.5ml,收集富含所述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的流分,浓缩后得到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粗品。

20、因为s2步骤精制母液浓缩得到的混合物2成分较为复杂,此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纯度相对不算很高,仅为30%~50%,一次制备液相纯化无法得到98%以上纯度样品,故使用两次制备液相纯化,第一次先用含较多有机相的洗脱剂快速洗脱,除去和此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极性差异较大的成分,再进行较为精细的制备,最终得到含量达到98%以上的此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能满足各项检测及成为对照品的要求。

21、优选的,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2~5h;所述苯磺酰氯的用量为所述芍药内酯苷质量的20%~60%,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苯磺酰氯的用量为所述芍药内酯苷质量的25%~40%;所述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用量为所述芍药内酯苷质量的0.05%~20%,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用量为所述芍药苷质量的0.5%~5.0%,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用量为所述芍药苷质量的0.6%~3.0%;所述缚酸剂与所述芍药内酯苷的摩尔比为1~2:1,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缚酸剂与所述芍药内酯苷的摩尔比为1.2~1.6:1;所述反应溶剂与所述芍药内酯苷的体积质量比为2~10ml:1g;所述芍药内酯苷的纯度大于98%。

22、优选的,所述有机金属催化剂包括c1~c4的烷基卤化锡、芳基卤化锡、c1~c4的烷基氧化锡、c1~c4的烷基硫化锡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有机金属催化剂选自选自二甲基二氯化锡、二乙基二氯化锡、二叔丁基二氯化锡、二苯基二氯化锡、二甲基氧化锡、二甲基硫化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缚酸剂包括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反应溶剂包括乙腈、四氢呋喃、丙酮、吡啶、甲基乙基酮、n,n’-二甲基甲酰胺、1,4-二氧六环、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23、一种上述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的应用,作为标准品或对照品用于芍药苷-6'-o-苯磺酸酯原料和/或制剂中的含量分析与质量控制。

24、优选的,所述质量控制为利用色谱柱进行洗脱除去所述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

25、由于在合成步骤中利用色谱柱洗脱对该杂质进行了提纯,获知其包括极性在内的相关信息,确定了其在正反色谱柱中的贮留流份,可以方便地利用这一性质将其除去。

2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一种芍药苷苯磺酸酯类杂质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用此方法可以制备高纯度的杂质用作杂质对照品,对芍药苷-6'-o-苯磺酸酯产品的开发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8、2、本发明通过以合成、分离的手段制备并验证了该杂质的结构,为芍药苷-6’-o-苯磺酸酯杂质检测定量及定性分析提供了参比或对照。

29、3、本发明通过合成该新结构杂质,获知其部分性质特征,并针对已知的特征提供了一种除去该新杂质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