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代苯基苄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3639571发布日期:2023-03-29 01:4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代苯基苄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烷氧基、c
1-c6卤代烷氧基、c
1-c6烷硫基或c
1-c6卤代烷硫基。
6.优选地,通式i中,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氰基、c
1-c4烷基或c
1-c4卤代烷基;n选自0或1;q选自q
1-q7所示基团之一;r3选自c
1-c4烷基或c
1-c4卤代烷基;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1-c4烷基、c
1-c4卤代烷基、c
3-c6环烷基、c
1-c4烷氧基或c
1-c4烷基-nh-;x1、x2、x3、x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
1-c4烷基、c
1-c4卤代烷基、c
1-c4烷氧基、c
1-c4卤代烷氧基、c
1-c4烷硫基或c
1-c4卤代烷硫基。
7.优选地,通式i中,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溴、氰基或甲基;n选自0或1;q选自q
1-q7所示基团之一;r3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或2, 2, 2-三氟乙基;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2, 2, 2-三氟乙基、环丙基、甲氧基、乙氧基、ch3nh-或ch3ch2nh-;x1、x2、x3、x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三氟甲氧基、甲硫基、乙硫基或三氟甲硫基。
8.优选地,通式i中,r1选自氟或甲基;r2选自氯或甲基。
9.优选地,通式i中,r1选自氟;r2选自氯或甲基。
10.上面给出的通式化合物的定义中,汇集所用术语一般代表如下取代基:卤素是指氟、氯、溴或碘;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或不同的丁基、戊基或己基异构体等。
11.卤代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素所取代,例如一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一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一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 2, 2-三氟乙基、七氟异丙基等。
12.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烷基,例如环丙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取代基如甲基、卤素、氰基等。
13.烷氧基:烷基-o-,例如甲氧基(ch3o-)、乙氧基 (ch3ch2o-)、ch3ch2ch2o-、(ch3)2cho-、ch3ch2ch2ch2o-、(ch3)3co-、ch
3 ch2ch2ch2ch2o-等。
14.卤代烷氧基:卤代烷基-o-。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烷氧基部分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素所取代,例如氯甲氧基、二氯甲氧基、三氯甲氧基、氟甲氧基、氯氟甲氧基、三氟乙
氧基等。
15.烷硫基:烷基-s-,例如ch3s-。
16.卤代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硫基,烷硫基部分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素所取代,例如cf3ch2ch2s-。
17.本发明部分通式i化合物如表1所示,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化合物。
18.通式i,,,,,,表1表1
19.注:表1中
“‑”
表示无取代。
20.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可按照以下方案制备,除另有注明外,式中各基团的定义同前(方案一中的lg为cl、br或i)。
21.方案一:由通式ii化合物制备通式i-1化合物(制备n=0的通式i化合物):通式ii化合物与通式iii化合物在适宜的溶剂中,在温度从-10℃到溶剂沸点下反应0.5-48小时可制得通式i-1化合物,反应可在碱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适宜的溶剂可相同或不同的为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氯仿、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四氢呋喃、二噁烷、二乙醚、1, 2-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水、乙腈、n, 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等极性溶剂类或上述溶剂的混合溶剂。适宜的碱可相同或不同的为三乙胺、吡啶、dbu、4-二甲氨基吡啶等有机碱,氢化钠、氢化钾等碱金属氢化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钙等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碳酸氢钠等碱金属碳酸氢盐,甲醇钠、乙
醇钠、乙醇钾、叔丁醇钾、叔丁醇钠等金属醇盐。适宜的催化剂可相同或不同的为碘化钾、碘化钠、氟化钾、氟化钠、溴化钾或溴化钠等。
22.方案二:由通式i-1化合物制备通式i-2化合物(制备n=1的通式i化合物):通式i-1化合物与适宜的氧化试剂反应可制得相应的亚砜化合物,即通式i-2化合物。适宜的氧化试剂可为间氯过氧苯甲酸、双氧水或(偏)高碘酸钠等。反应溶剂选自水、甲醇、乙醇、乙醚、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己烷、苯、甲苯、乙酸乙酯、dmf、四氢呋喃或二氧六环等。反应通常在0-100℃的温度进行。反应时间通常在10分钟-48小时。
23.通式ii化合物可以参照wo2015122396 、cn201580007671a、wo2019167814a1等报道的方法制得。
24.通式iii化合物、氧化试剂及其它试剂通常有市售,也可按照常规方法自制。
25.由于本发明通式i化合物具有意想不到的高杀螨活性,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通式i化合物在农业或其它领域中用作制备杀螨剂药物的用途。尤其是,通式i化合物对下列科的重要品种有活性(所列对象仅用来说明本发明,但绝不限定本发明):叶螨科(二斑叶螨、朱砂叶螨、苹果全爪螨、柑橘叶螨、神泽氏叶螨、山楂叶螨等)、瘿螨科、跗线螨科、走螨科、细须螨科等。
26.由于其积极的特性,上述化合物可有利地用于保护农业和园艺业重要的作物、家畜和种畜,以及人类常去的环境免于害螨的伤害。
27.为获得理想效果,化合物的用量因各种因素而改变,例如所用化合物、预保护的作物、有害生物的类型、感染程度、气候条件、施药方法、采用的剂型等。
28.每公顷10克-5公斤的化合物剂量能提供充分的防治。
29.本发明还包括以通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杀螨组合物。该杀螨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在0.1-99%之间。该杀螨组合物中还包括农业、林业、卫生上可接受的载体。
30.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制剂的形式施用。通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溶解或分散于载体中或配制成制剂以便作为杀螨使用时更易于分散。例如:这些化学制剂可被制成可湿性粉剂、油悬剂、水悬剂、水乳剂、水剂或乳油等。在这些组合物中,至少加入一种液体或固体载体,并且当需要时可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
3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治害螨的方法:将本发明的杀螨组合物施于所述的害螨或其生长介质上。通常选择的较为适宜有效量为每公顷10克到1000克,优选有效量为每公顷20克到500克。
32.对于某些应用,例如在农业上可在本发明的杀螨组合物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其它的杀菌剂、杀虫杀螨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等,由此可产生附加的优点和效果。
33.应明确的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换和改动。
(s, 3h), 2.31 (s, 3h)。
38.实施例3:化合物13的制备按照实施例1所描述的方法,由中间体ii-2(可参照wo2015122396、cn201580007671a、wo2019167814a1等报道的方法制得)和中间体iii-1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13(油状物)。化合物13的核磁数据如下:1h nmr (600 mhz, chloroform-d) δ 8.04 (dd, 1h), 7.72 (dd, 1h), 7.57 (td, 1h), 7.40 (td, 1h), 7.29 (d, 1h), 7.23 (d, 1h), 5.56 (s, 2h), 3.92 (s, 3h), 3.38 (q, 2h)。
39.实施例4:化合物14的制备按照实施例2所描述的方法,由化合物13制备得到化合物14(白色固体)。化合物14的核磁及质谱数据如下:1h nmr (600 mhz, chloroform-d) δ 8.04 (dd, 1h), 7.70 (dd, 1h), 7.65 (d, 1h), 7.58 (td, 1h), 7.45
ꢀ–ꢀ
7.40 (m, 1h), 7.24 (d, 1h), 5.68
ꢀ–ꢀ
5.60 (m, 2h), 3.91 (s, 3h), 3.75
ꢀ–ꢀ
3.65 (m, 1h), 3.41
ꢀ–ꢀ
3.31 (m, 1h)。esi-ms(m/z): 446.98[m+na]
+

[0040]
实施例5:化合物145的制备化合物145的制备化合物145的制备化合物145的制备化合物145的制备按照实施例1所描述的方法,由中间体ii-1和中间体iii-2(中间体iii-2,通过购买得到)制备得到化合物145(黄色固体)。
[0041]
化合物145的核磁数据如下:1h nmr (600 mhz, dmso-d6) δ 7.65 (s, 1h), 7.46
ꢀ–ꢀ
7.42 (m, 1h), 7.33
ꢀ–ꢀ
7.29 (m, 2h), 7.21 (d, 1h), 7.17 (d, 1h), 7.14
ꢀ–ꢀ
7.10 (m, 1h), 4.98 (s, 2h), 3.86
ꢀ–ꢀ
3.79 (m, 5h), 3.60 (s, 3h), 2.29 (s, 3h)。
[0042]
实施例6:化合物146的制备按照实施例2所描述的方法,由化合物145制备得到化合物146(黄色固体)。化合物146的核磁及质谱数据如下:1h nmr (600 mhz, chloroform-d) δ 7.60 (s, 1h), 7.53 (t, 1h), 7.48 (d, 1h), 7.37
ꢀ–ꢀ
7.30 (m, 2h), 7.22
ꢀ–ꢀ
7.16 (m, 1h), 6.96 (d, 1h), 5.09 (s, 2h), 3.84 (s, 3h), 3.71 (s, 3h), 3.39 (s, 1h), 3.30
ꢀ–ꢀ
3.19 (m, 1h), 2.30 (s, 3h)。esi-ms(m/z): 483.08 [m+na]
+

[0043]
实施例7:化合物147的制备化合物147的制备化合物147的制备化合物147的制备化合物147的制备按照实施例1所描述的方法,由中间体ii-2和中间体iii-2制备得到化合物147(白色固体)。化合物147的核磁及质谱数据如下:1h nmr (600 mhz, chloroform-d) δ 7.61 (s, 1h), 7.48
ꢀ–ꢀ
7.44 (m, 1h), 7.35
ꢀ–ꢀ
7.31 (m, 2h), 7.21
ꢀ–ꢀ
7.17 (m, 2h), 7.11 (d, 1h), 5.04 (s, 2h), 3.84 (s, 3h), 3.72 (s, 3h), 3.33 (q, 2h)。esi-ms: m/z487.05 [m+na]
+

[0044]
实施例8:化合物148的制备按照实施例2所描述的方法,由化合物147制备得到化合物148(白色固体)。化合物
148的核磁及质谱数据如下:1h nmr (600 mhz, chloroform-d) δ 7.60 (s, 1h), 7.56
ꢀ–ꢀ
7.51 (m, 2h), 7.39
ꢀ–ꢀ
7.32 (m, 2h), 7.22
ꢀ–ꢀ
7.16 (m, 2h), 5.11 (s, 2h), 3.84 (s, 3h), 3.71 (s, 3h), 3.68
ꢀ–ꢀ
3.59 (m, 1h), 3.37 (s, 1h)。esi-ms(m/z): 503.06 [m+na]
+

[0045]
生物活性测定实施例9:对朱砂叶螨成螨活性测定用本发明化合物进行温室杀螨活性测定。测定的方法如下:根据待测化合物的溶解性,用丙酮或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用0.1%的吐温80溶液配制所需浓度的待测溶液50毫升,丙酮或二甲基亚砜在溶液中的含量不超过10%。
[0046]
取两片真叶菜豆苗,接种朱砂叶螨成螨并调查基数后,用手持喷雾器进行整株喷雾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处理后置于标准观察室,72小时后调查存活螨数,计算死亡率。
[0047]
测试结果如下:药液浓度为100 mg/l时,化合物1、2、13、14、145、146、147、148对朱砂叶螨的致死率均不低于8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