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T细胞受体嵌合构建体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55005发布日期:2023-04-18 14:5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抗体/T细胞受体嵌合构建体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抗体/t细胞受体嵌合构建体及其用途,包括治疗及诊断疾病。以ascii文本档案形式提交序列表以ascii文本档案提交的以下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电脑可读形式(crf)的序列表(档案名称:750042000340seqlist.txt,记录日期:2016年10月20日,大小:104kb)。


背景技术:

1、t细胞介导免疫为发展出抗原(ag)-特异性t淋巴细胞来消除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恶性细胞的适应性过程。其也可涉及自体抗原的异常识别,导致自体免疫性炎症疾病。t淋巴细胞的ag特异性是基于t细胞受体(tcr)对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于ag递呈细胞(apc)上递呈的独特抗原肽的识别(broere等人,principles ofimmunopharmacology,2011)。由于在胸腺中成熟后的发育选择,各t淋巴细胞于细胞表面上表达独特的tcr。tcr以两种形式存在:αβ杂二聚体或γδ杂二聚体。t细胞于细胞表面上表达αβ形式或γδ形式的tcr。四条链α/β/γ/δ都具有由高度多态的“免疫球蛋白可变区”样n端域及“免疫球蛋白恒定区”样第二域组成的特征性细胞外结构。这些域各自具有特征性域内二硫桥。恒定区最靠近细胞膜,其后为连接肽、跨膜区及短胞质尾。杂二聚tcr的2条链之间的共价键是由位于短连接肽序列内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该短连接肽序列桥接细胞外恒定域与跨膜区,该半胱氨酸残基与所配对的tcr链半胱氨酸残基在对应位置形成二硫键(thet cell receptor factsbook,2001)。

2、αβ及γδtcr与非多态膜结合cd3蛋白质结合以形成功能性八聚tcr-cd3复合体,由tcr杂二聚体及三个二聚信号传导模块cd3δ/ε、cd3γ/ε及cd3ζ/ζ或ζ/η组成。各亚单元的跨膜域中的可电离残基形成将复合体固定在一起的极性相互作用网。关于t细胞活化,tcr的n端可变区识别于靶细胞表面上递呈的肽/mhc复合体,而cd3蛋白质则参与信号转导(call等人,cell.111(7):967-79,2002;the t cell receptor factsbook,2001)。

3、αβtcr也称作常规tcr,于大部分淋巴细胞上表达且由糖基化多态α及β链组成。不同的αβtcr可区分嵌入于尺寸及形状相对恒定的mhcii(大部分表达于apc细胞表面上)及mhci(于所有有核细胞上表达)分子的表面中的不同肽。γδtcr尽管在结构上类似于αβtcr,但以与mhc递呈无关的方式识别携带糖、核苷酸或磷光体的抗原(the t cell receptorfactsbook,2001;girardi等人,j.invest.dermatol.126(1):25-31,2006;hayes等人,immunity.16(6):827-38,2002)。

4、细胞表面蛋白质仅构成细胞蛋白质的一小部分且这些蛋白质的大部分并非肿瘤特异性的。相比之下,突变的或致癌肿瘤相关的蛋白质通常位于细胞内、为细胞核的、细胞质的或分泌性的。大部分细胞内蛋白质作为蛋白质分解代解及mhc分子递呈的正常过程的一部分而暴露于细胞表面上。细胞内蛋白质通常通过蛋白酶体或内体/溶酶体降解,且所得特异性肽片段结合至mhci类/ii类分子。这些肽/mhc复合体呈现于细胞表面,其中其经由肽/mhc tcr相互作用提供t细胞识别标靶(scheinberg等人,oncotarget.4(5):647-8,2013;cheever等人,clin.cancer res.15(17):5323-37,2009)。

5、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在免疫学及肿瘤生物学方面的根本性进展以及大量肿瘤抗原的鉴别促成了基于细胞的免疫疗法领域的显著进展。在基于细胞的免疫疗法领域中,t细胞疗法占据重要位置,其目标为通过将自体性及离体扩增的t细胞转移给患者来治疗癌症,且已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抗肿瘤响应(blattman等人,science.305(5681):200-5,2004)。举例而言,在黑素瘤患者中,包括庞大的侵袭性肿瘤,在多个部位施用天然产生的经离体扩增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可介导在50-70%范围内的客观响应率(rosenberg等人,nat.rev.cancer.8(4):299-308,2008;dudley me等人,j.clin.oncol.23(10):2346-57,2005)。

6、til疗法的普遍应用的主要限制为难以产生具有抗肿瘤潜力的人类t细胞。作为替代方法,可经由t细胞工程化将外源性高亲和力tcr引入患者的正常自体性t细胞中。这些细胞至淋巴缺乏患者中的授受性转移已显示可介导例如黑素瘤、结肠直肠癌及滑膜肉瘤的癌症的癌症消退(kunert r等人,front.immunol.4:363,2013)。最新的i期临床试验使用针对滑膜肉瘤的抗ny-eso-1tcr,报导66%的整体响应率且在一名接受t细胞疗法的患者中达成完全响应(robbins pf等人,clin.cancer res.21(5):1019-27,2015)。

7、tcr工程化t细胞疗法的优点之一为其可靶向潜在细胞内肿瘤特异性蛋白质的整个阵列,其经由mhc递呈经处理及传递至细胞表面。另外,tcr为高度敏感的且可仅由一些抗原肽/mhc分子活化,其又可触发细胞溶解性t细胞响应,包括细胞因子分泌、t细胞增殖及限定靶细胞的细胞溶解。因此,相比于抗体或小分子疗法,经tcr工程化的t细胞因为其以细胞内靶抗原的极少拷贝杀伤靶细胞的能力而特别有价值(kunert r等人,front.immunol.4:363,2013)。

8、然而,不同于治疗性抗体,其多半经由杂交瘤或呈现技术发现,标靶特异性tcr的鉴别要求自患者t细胞建立靶肽/mhc特异性tcr克隆且筛选出具有最佳靶抗原结合亲和力的正确α-β链组合。经常在自患者t细胞克隆tcr之后采用噬菌体/酵母呈现来进一步增强tcr的标靶结合亲和力。整个过程要求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且耗时(kobayashi e等人,oncoimmunology.3(1):e27258,2014)。tcr探索过程中的难处极大地阻碍了经tcr工程化的t细胞疗法的普遍应用。其也受到治疗相关的毒性的妨碍,尤其是针对于肿瘤细胞上过度表达且也于健康细胞上表达的抗原的tcr,或识别脱靶肽/mhc复合体的tcr(rosenberg sa等人,science.348(6230):62-8,2015)。

9、近年来已研发出一种不同的方法来使t细胞参与靶向癌症免疫疗法。此新方法称作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其合并单克隆抗体的敏锐的靶向特异性与由细胞毒性t细胞提供的强力细胞毒性及长期持久性。car是由识别细胞表面抗原的细胞外域、跨膜区及细胞内信号传导域构成。细胞外域由来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及轻链的抗原结合可变区组成,其融合成单链可变片段(scfv)。细胞内信号传导域含有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的活化基序(itam),例如来自cd3ζ或fcrγ的那些,及一或多个共刺激信号传导域,例如来自cd28、4-1bb或ox40的那些(barrett dm等人,annu.rev.med.65:333-47,2014;davila ml等人,oncoimmunology.1(9):1577-1583,2012)。移植至t细胞表面上的car对靶抗原的结合可触发与tcr-肽/mhc复合体相互作用无关的t细胞效应功能。因此,具有car的t细胞可重新定向以攻击多种细胞,包括不匹配t细胞上的tcr的mhc类型但表达靶细胞表面抗原的那些细胞。此方法克服了mhc限制性tcr识别的约束且避免了经由抗原递呈或mhc分子表达障碍所致的肿瘤逃逸。临床试验已显示car-t疗法在神经母细胞瘤(louis cu等人,blood.118(23):6050-6056,2011)、b-all(maude,sl等人,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1:16:1507-1517,2014)、cll(brentjens,rj,et al.blood 118:18:4817-4828,2011)及b细胞淋巴瘤(kochenderfer,jn,et al.blood 116:20:4099-4102,2010)中在临床上具有相当大的抗肿瘤活性。在一个研究中,报导用cd19-cart疗法治疗的30位患有b-all的患者中90%的完全缓解率(maude,sl等人,同前文献)。

10、迄今为止的大部分(若非全部)car研究都针对具有高细胞表面表达的肿瘤抗原。为靶向低拷贝数细胞表面肿瘤抗原及细胞内肿瘤抗原,其代表95%的所有已知的肿瘤特异性抗原,需要研发更强力且更有效的经工程化的细胞疗法(cheever等人,clin.cancerres.15(17):5323-37,2009)。

11、已作出若干尝试来工程化具有抗体特异性与t细胞受体效应功能的嵌合受体分子。参见例如kuwana,y等人,biochem.biophys.res.commun.149(3):960-968,1987;gross,g等人,proc.natl.acad.sci.usa.86:10024-10028,1989;gross,g&eshhar,z,faseb j.6(15):3370-3378,1992;美国专利第7,741,465号。迄今为止,这些嵌合受体中无一者用于临床使用,且需要针对在人类t细胞中具有改良表达及功能的抗体-tcr嵌合受体的新颖设计。

12、本文所提及的所有公开案、专利、专利申请及公开专利申请的内容在此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实现思路

0、发明概述

1、在一个方面中,本技术提供一种构建体(例如经分离构建体),其包含与t细胞受体模块融合的抗体部分(例如fab样抗原结合模块)(该构建体在本文中也称作“抗体-tcr嵌合分子”或“abtcr”)。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btcr包含特异性结合至靶抗原的fab样抗原结合模块及能够招募至少一个tcr相关信号传导模块的t细胞受体模块(tcr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靶抗原为包含肽及mhc蛋白质(例如mhc i类蛋白质或mhc ii类蛋白质)的复合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靶抗原为细胞表面抗原。

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特异性结合至靶抗原的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其中该abtcr包含:a)第一多肽链,其包含第一抗原结合域及第一t细胞受体域(tcrd),该第一抗原结合域包含vh及ch1抗体域,该第一t细胞受体域(tcrd)包含第一tcr亚单元的第一跨膜域;及b)第二多肽链,其包含第二抗原结合域及第二tcrd,该第二抗原结合域包含vl及cl抗体域,该第二tcrd包含第二tcr亚单元的第二跨膜域,其中第一抗原结合域的vh及ch1域与第二抗原结合域的vl及cl域形成特异性结合至靶抗原的fab样抗原结合模块,且其中第一tcrd与第二tcrd形成能够招募至少一个tcr相关信号传导模块的t细胞受体模块(tcr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多肽链及第二多肽链经由一或多个二硫键连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fab样抗原结合模块包含在第一多肽链中的ch1域中的残基与第二多肽链中的cl域中的残基之间的二硫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多肽链进一步包含在第一抗原结合域与第一tcrd之间的第一肽接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多肽链进一步包含在第二抗原结合域与第二tcrd之间的第二肽接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肽接头和/或第二肽接头的长度分别为约5至约50个氨基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靶抗原为细胞表面抗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胞表面抗原选自下组:蛋白质、糖及脂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胞表面抗原为cd19、ror1、ror2、bcma、gprc5d或fcrl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靶抗原为包含肽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蛋白质的复合体。

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特异性结合至靶抗原的abtcr,其包含:a)第一多肽链,其包含第一抗原结合域及第一tcrd,该第一抗原结合域包含vh抗体域,该第一tcrd包含第一tcr亚单元的第一跨膜域;及b)第二多肽链,其包含第二抗原结合域及第二tcrd,该第二抗原结合域包含vl抗体域,该第二tcrd包含第二tcr亚单元的第二跨膜域,其中第一抗原结合域的vh域与第二抗原结合域的vl域形成特异性结合至靶抗原的抗原结合模块,其中第一tcrd与第二tcrd形成能够招募至少一个tcr相关信号传导模块的t细胞受体模块(tcrm),且其中靶抗原为包含肽及mhc蛋白质的复合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多肽链进一步包含在第一抗原结合域与第一tcrd之间的第一肽接头且第二多肽链进一步包含在第二抗原结合域与第二tcrd之间的第二肽接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肽接头分别包含来自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亚单元的恒定域或其片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肽接头分别包含ch1、ch2、ch3、ch4或cl抗体域或其片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肽接头分别包含cα、cβ、cγ或cδtcr域或其片段。

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的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第一tcrd进一步包含tcr亚单元中在第一跨膜域n端的第一连接肽或其片段。第二tcrd进一步包含tcr亚单元中在第二跨膜域n端的第二连接肽或其片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crm包含在第一连接肽中的残基与第二连接肽中的残基之间的二硫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tcrd进一步包含第一tcr细胞内域,其包含在第一跨膜域c端的tcr细胞内序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tcrd进一步包含第二tcr细胞内域,其包含在第二跨膜域c端的tcr细胞内序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btcr以约0.1pm至约500nm的平衡解离常数(kd)结合至靶抗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cr相关信号传导模块选自下组:cd3δε、cd3γε及ζζ。

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第一多肽链进一步包含第一附属细胞内域,其包含在第一跨膜域c端的共刺激细胞内信号传导序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多肽链进一步包含第二附属细胞内域,其包含在第二跨膜域c端的共刺激细胞内信号传导序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多肽链进一步包含在第一抗原结合域n端的第一信号传导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多肽链进一步包含在第二抗原结合域n端的第二信号传导肽。

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其中靶抗原为包含肽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蛋白质的复合体,该肽源自选自下组的蛋白质:wt-1、afp、hpv16-e7、ny-eso-1、prame、ebv-lmp2a、hiv-1及psa。

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a)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α链,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β链;b)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β链,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α链;c)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γ链,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δ链;或d)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δ链,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γ链。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提供一种核酸,其编码abtcr的第一及第二多肽链。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提供一种复合体,其包含abtcr及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tcr相关信号传导模块:cd3δε、cd3γε及ζ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复合体为包含abtcr及cd3δε、cd3γε及ζζ的八聚物。

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提供一种效应细胞,其递呈abtcr于其表面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效应细胞包含编码abtcr的核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效应细胞不表达第一tcr亚单元和/或第二tcr亚单元。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γ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δ;或b)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δ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γ;且效应细胞为αβ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γ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δ;或b)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δ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γ;且效应细胞为αβ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效应细胞经修饰以阻断或减少第一内源性tcr亚单元和/或第二内源性tcr亚单元的表达。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α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β;或b)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β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α;且效应细胞为经修饰以阻断或减少tcrα和/或tcrβ的表达的αβ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γ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δ;或b)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δ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γ;且效应细胞为经修饰以阻断或减少tcrγ和/或tcrδ的表达的γδt细胞。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提供一种效应细胞,其递呈abtcr于其表面上,其中该效应细胞为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细胞选自下组: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及抑制t细胞。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提供一种效应细胞,其递呈abtcr于其表面上,其中该效应细胞包含a)第一载体,其包含在第一启动子控制下编码abtcr的第一多肽链的第一核酸序列;及b)第二载体,其包含在第二启动子控制下编码abtcr的第二多肽链的第二核酸序列。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提供一种效应细胞,其递呈abtcr于其表面上,其中该效应细胞包含载体,其包含a)在第一启动子控制下编码abtcr的第一多肽链的第一核酸序列;及b)在第二启动子控制下编码abtcr的第二多肽链的第二核酸序列。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提供一种效应细胞,其递呈abtcr于其表面上,其中该效应细胞包含载体,其包含a)编码abtcr的第一多肽链的第一核酸序列及编码abtcr的第二多肽链的第二核酸序列,其中第一及第二核酸序列是在单一启动子的控制下。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提供一种效应细胞,其递呈abtcr于其表面上,其中abtcr的第一多肽链的表达与abtcr的第二多肽链的表达相差超过两倍。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杀伤递呈靶抗原的靶细胞的方法,其包含使靶细胞与表达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的abtcr的效应细胞接触,其中abtcr特异性结合至靶抗原。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杀伤递呈靶抗原的靶细胞的方法,其包含使靶细胞与效应αβt细胞接触,该效应αβt细胞包含特异性结合至靶抗原的abtcr,其包含:a)第一多肽链,其包含第一抗原结合域及第一tcrd,该第一抗原结合域包含vh抗体域,该第一tcrd包含第一tcr亚单元的第一跨膜域;及b)第二多肽链,其包含第二抗原结合域及第二tcrd,该第二抗原结合域包含vl抗体域,该第二tcrd包含第二tcr亚单元的第二跨膜域,其中第一抗原结合域的vh域与第二抗原结合域的vl域形成特异性结合至靶抗原的抗原结合模块,其中第一tcrd与第二tcrd形成能够招募至少一个tcr相关信号传导模块的t细胞受体模块(tcrm),且其中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γ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δ,或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δ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多肽链进一步包含在第一抗原结合域与第一tcrd之间的第一肽接头且第二多肽链进一步包含在第二抗原结合域与第二tcrd之间的第二肽接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肽接头分别包含来自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亚单元的恒定域或其片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肽接头分别包含ch1、ch2、ch3、ch4或cl抗体域或其片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肽接头分别包含cα、cβ、cγ或cδtcr域或其片段。

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的靶细胞杀伤方法中的任一者,该接触为体内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接触为体外的。

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的abtcr及药物上可接受的载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编码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中的任一者的abtcr的核酸及药物上可接受的载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表达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的abtcr的效应细胞及药物上可接受的载剂。

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治疗有需要个体的靶抗原相关疾病的方法,其包含向个体施用有效量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表达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的abtcr的效应细胞。

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治疗有需要个体的靶抗原相关疾病的方法,其包含向个体施用有效量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效应αβt细胞,该效应αβt细胞包含特异性结合至靶抗原的abtcr,其包含:a)第一多肽链,其包含第一抗原结合域及第一tcrd,该第一抗原结合域包含vh抗体域,该第一tcrd包含第一tcr亚单元的第一跨膜域;及b)第二多肽链,其包含第二抗原结合域及第二tcrd,该第二抗原结合域包含vl抗体域,该第二tcrd包含第二tcr亚单元的第二跨膜域,其中第一抗原结合域的vh域与第二抗原结合域的vl域形成特异性结合至靶抗原的抗原结合模块,其中第一tcrd与第二tcrd形成能够招募至少一个tcr相关信号传导模块的t细胞受体模块(tcrm),且其中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γ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δ,或第一tcr亚单元为tcrδ且第二tcr亚单元为tcr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多肽链进一步包含在第一抗原结合域与第一tcrd之间的第一肽接头且第二多肽链进一步包含在第二抗原结合域与第二tcrd之间的第二肽接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肽接头分别包含来自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亚单元的恒定域或其片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肽接头分别包含ch1、ch2、ch3、ch4或cl抗体域或其片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肽接头分别包含cα、cβ、cγ或cδtcr域或其片段。

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以上所述治疗靶抗原相关疾病的方法中的任一者,该靶抗原相关疾病为癌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癌症选自下组:肾上腺皮质癌、膀胱癌、乳腺癌、子宫颈癌、胆管癌、结肠直肠癌、食道癌、神经胶母细胞瘤、神经胶质瘤、肝细胞癌、头颈癌、肾癌、淋巴瘤、白血病、肺癌、黑素瘤、间皮瘤、多发性骨髓瘤、胰脏癌、嗜铬细胞瘤、浆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卵巢癌、前列腺癌、肉瘤、胃癌、子宫癌及甲状腺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靶抗原相关疾病为病毒感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病毒感染是由选自以下的病毒引起:巨细胞病毒(cmv)、埃-巴二氏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b型肝炎病毒(hbv)、卡波西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sarcomaassociatedherpesvirus;kshv)、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传染性软疣病毒(mcv)、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htlv-1)、hiv(人类免疫缺乏病毒)及c型肝炎病毒(hcv)。

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治疗有需要个体的靶抗原相关疾病的方法,其包含向个体施用有效量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编码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的abtcr的核酸。

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富集异质性细胞群体中表达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的abtcr的效应细胞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含a)使异质性细胞群体与包含靶抗原或其中所含的一或多个表位的配体接触,形成效应细胞与配体结合的复合体;及b)自异质性细胞群体中分离复合体,从而产生针对效应细胞富集的细胞群体。

2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核酸文库,其包含编码多个根据以上所述abtcr(例如经分离abtcr)中的任一者的abtcr的序列。

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筛选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中的任一者的核酸文库中编码对靶抗原具有特异性的abtcr的序列的方法,其包含:a)将核酸文库引入至多个细胞中,使得abtcr表达于多个细胞的表面上;b)将多个细胞与包含靶抗原或其中所含的一或多个表位的配体一起温育;c)收集结合至配体的细胞;及d)自步骤c)中所收集的细胞中分离编码abtcr的序列,从而鉴别对靶抗原具有特异性的abtcr。

27、还提供本文所述构建体中的任一者的制造方法、制品及适合于本文所述方法的试剂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