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发酵工艺及其复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9699发布日期:2023-03-03 19:3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发酵工艺及其复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复合发酵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发酵工艺及其复配装置。


背景技术:

2.复合发酵是一种在对乳酸菌制品或其他菌类制品进行制造的过程中所常用的发酵技术。
3.通过对多菌种复合发酵相比对单一菌种发酵后进行混合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乳酸菌制品或其他菌类产品进行生产的效率。
4.现有的复合发酵菌种增强人体抵抗力的效果较弱,且在对菌种进行发酵时的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菌种发酵不完全,现有的复配装置也无法在进行复配的过程中观察混合的情况;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发酵工艺及其复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复合发酵菌种增强人体抵抗力的效果较弱,且在对菌种进行发酵时的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菌种发酵不完全,现有的复配装置也无法在进行复配的过程中观察混合的情况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发酵工艺及其复配装置。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包括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双歧杆菌、哈茨木霉菌、助剂和干燥保护剂;所述乳酸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31%-69%,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10%-16%,所述产朊假丝酵母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20%-40%,所述双歧杆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4%-11%,所述哈茨木霉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6%-14%,所述哈茨木霉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6%-14%,所述助剂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6%-14%,所述干燥保护剂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5%-10%。
7.优选的,所述助剂为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所述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重量比为:1:1,所述微量元素为钙、铁、锰、和铜,所述钙、铁、锰、和铜重量比例为:30%-40%:30%-40%:20%-25%:6%-11%,所述营养元素为维生素和4-邻-(-d-吡喃葡萄糖酰)-d-泛酸,所述维生素和4-邻-(-d-吡喃葡萄糖酰)-d-泛酸重量比例为:1-1.25:0.75-1。
8.优选的,所述干燥保护剂为海藻糖或甘油—生理盐水。
9.优选的,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的发酵工艺包含所述的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该发酵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0.s1:菌种培养:采用提取、斜管培养、平板选种、摇床扩繁和发酵罐发酵制作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双歧杆菌进和哈茨木霉菌;
11.s2:复配:将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双歧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加入
至复配装置的内部,在复配时通过复配装置一侧所设置的观察机构观察混合情况;
12.s3:厌氧发酵:将复配好的菌种植入到肥料中,堆成两米高,五米宽的条跺进行厌氧发酵,直至大分子原料分解,在检验有20%物料能溶于水则厌氧发酵完成;
13.s4:好氧发酵:将厌氧发酵完成的物料重新堆成两米宽,两米高的堆垛,升温至六十五摄氏度至七十摄氏度时翻堆降温,重复该步骤直到发酵完成。
14.优选的,所述s2中的复配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观察机构,所述观察机构包括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一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所述装置主体与观察窗同侧靠近中心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滑块远离挡板的一侧与滑槽内壁之间设置有卡合组件,且滑块的顶端与滑槽内壁顶端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
15.优选的,所述观察窗为钢化玻璃材质,所述挡板底端远离观察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板。
16.优选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卡块,所述卡块胶粘在滑槽内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处,且卡块为橡胶材质,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所述卡槽开设在滑块远离挡板的一侧。
17.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滑块的顶端,且限位槽与限位块卡合,所述限位块的顶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端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固定连接在移动槽内壁的顶端,所述移动槽开设在滑槽内壁的顶端,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移动槽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靠近连接块的一侧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移动槽的内壁上,所述连接块远离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连接块的一侧贯穿装置主体并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外侧,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块。
18.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9.1.本发明通过该复合发酵菌种配方,实现了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乳酸菌通过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特殊酶系、酸菌素等物质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解决了现有的复合发酵菌种增强人体抵抗力的效果较弱问题;
20.2.本发明通过该发酵工艺,实现了标准化发酵,提高菌种的发酵率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菌种进行发酵时的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菌种发酵不完全的问题;
21.3.本发明通过观察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方便在对菌种进行复配时对菌种的混合情况进行观察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复配装置也无法在进行复配的过程中观察混合的情况的问题,方便了对菌种混合的状态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的复配装置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的复配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的复配装置固定组件卡合状态正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装置主体;21、观察窗;22、滑槽;23、滑块;24、挡板;25、拉板;26、卡块;27、卡槽;28、限位槽;29、限位块;31、连接块;32、导轨;33、移动槽;34、复位弹簧;35、连接杆;36、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一
32.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包括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双歧杆菌、哈茨木霉菌、助剂和干燥保护剂;所述乳酸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31%-69%,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10%-16%,所述产朊假丝酵母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20%-40%,所述双歧杆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4%-11%,所述哈茨木霉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6%-14%,所述哈茨木霉菌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6%-14%,所述助剂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6%-14%,所述干燥保护剂按重量计在菌种配方中的百分比为5%-10%;
33.工作时,现有的复合发酵菌种增强人体抵抗力的效果较弱,乳酸菌通过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特殊酶系、酸菌素等物质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多种胞外酶具有不同的催化能力,其在动物或人体的消化道中与原本存在的消化酶类共同发挥作用,使消化道处于健康的平衡状态;产朊假丝酵母菌可以生产人畜可食用的蛋白质;双歧杆菌能抑制人体有害细菌的生长,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合成人体需要的维生素,促进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产生醋酸、丙酸、丁酸和乳酸等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防止便秘以及抑制肠道腐败作用、净化肠道环境、分解致癌物质、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提高抗病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哈茨木霉菌可以产生一部分抗生素,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定植,减轻病原菌的危害。
34.进一步的,所述助剂为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所述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重量比为:1:1,所述微量元素为钙、铁、锰、和铜,所述钙、铁、锰、和铜重量比例为:30%-40%:30%-40%:20%-25%:6%-11%,所述营养元素为维生素和4-邻-(-d-吡喃葡萄糖酰)-d-泛酸,所述维生素和4-邻-(-d-吡喃葡萄糖酰)-d-泛酸重量比例为:1-1.25:0.75-1;
35.工作时,通过添加的微量的元素起到对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进行补充的效果,通过所添加的营养元素对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进行补充。
36.进一步的,所述干燥保护剂为海藻糖或甘油—生理盐水。
37.进一步的,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的发酵工艺包含所述的一种复合发酵菌种配方,该发酵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38.s1:菌种培养:采用提取、斜管培养、平板选种、摇床扩繁和发酵罐发酵制作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双歧杆菌进和哈茨木霉菌;
39.s2:复配:将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双歧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加入至复配装置的内部,在复配时通过复配装置一侧所设置的观察机构观察混合情况;
40.s3:厌氧发酵:将复配好的菌种植入到肥料中,堆成两米高,五米宽的条跺进行厌氧发酵,直至大分子原料分解,在检验有20%物料能溶于水则厌氧发酵完成;
41.s4:好氧发酵:将厌氧发酵完成的物料重新堆成两米宽,两米高的堆垛,升温至六十五摄氏度至七十摄氏度时翻堆降温,重复该步骤直到发酵完成。
42.进一步的,所述s2中的复配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观察机构,所述观察机构包括观察窗21,所述观察窗21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1一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所述装置主体1与观察窗21同侧靠近中心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远离滑槽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4,所述滑块23远离挡板24的一侧与滑槽22内壁之间设置有卡合组件,且滑块23的顶端与滑槽22内壁顶端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
43.工作时,现有的复配装置也无法在进行复配的过程中观察混合的情况,当要对装置主体1内部复配的菌种的混合情况进行观察时,首先将拉板25向上进行拉动,在拉力的作用下拉板25带动挡板24向上进行移动,使与挡板24固定连接在滑块23向上进行移动,当滑块23向上移动至极限后通过固定组件对滑块23和挡板24进行固定,此时可以通过观察窗21对装置主体1的内部进行观察。
44.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21为钢化玻璃材质,所述挡板24底端远离观察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板25;
45.工作时,通过采用钢化玻璃材质的观察窗21起到方便对装置主体1的内部进行观察的效果。
46.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卡块26,所述卡块26胶粘在滑槽22内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处,且卡块26为橡胶材质,所述卡块26与卡槽27卡合,所述卡槽27开设在滑块23远离挡板24的一侧;
47.工作时,在挡板24带动滑块23向上进行动的过程中,开设在挡板24上的卡槽27的内壁对采用橡胶材质的卡块26产生挤压,使卡块26产生弹性形变解除与卡槽27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对滑块23的移动进行限位的效果,当对装置主体1内部的复配的菌种的混合情况观察完成后将挡板24向下拉动恢复至原位时滑块23对卡块26产生挤压,使卡块26产生弹性形变,当滑块23向下移动至极限后滑块23对卡块26的挤压力消失,此时卡块26在自身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状并与卡槽27卡合,起到对挡板24进行限位的效果,使挡板24对观察窗21进行遮挡,防止光线通过观察窗21直射入装置主体1的内部,对装置主体1内部的菌种产生影响。
4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槽28,所述限位槽28开设在滑块23的顶端,且限位槽28与限位块29卡合,所述限位块29的顶端与连接块3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1的顶端与导轨32滑动连接,所述导轨32固定连接在移动槽33内壁的顶端,所述移动槽33开设在滑
槽22内壁的顶端,所述连接块31的一侧与移动槽33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4,所述复位弹簧34靠近连接块31的一侧与连接块31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34远离连接块3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移动槽33的内壁上,所述连接块31远离复位弹簧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5,且连接杆35远离连接块31的一侧贯穿装置主体1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外侧,所述连接杆35远离连接块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块36;
49.工作时,在滑块23向上移动至快到极限时,开设在滑块23顶端的限位槽28的内壁对限位块29底端所开设的斜面产生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限位块29产生移动并带动连接块31同步在移动槽33的内部进行移动,使连接块31对复位弹簧34产生挤压,使复位弹簧34产生弹性形变,当滑块23向上移动至极限后限位槽28的内壁对限位块29的挤压力消失,限位块29完全插入至限位槽28的内部,并在复位弹簧34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与限位槽28卡合,起到对滑块23和挡板24进行固定的效果,当对装置主体1内部的观察完成后将推块36向装置主体1进行推动,在推力的作用下推块36向装置主体1进行移动并通过连接杆35带动连接块31同步进行移动,从而使与连接块31固定连接的限位块29解除与限位槽28之间的卡合,解除对滑块23和挡板24进行固定的效果,此时滑块23和挡板24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恢复至原位。
50.工作原理:现有的复合发酵菌种增强人体抵抗力的效果较弱,乳酸菌通过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特殊酶系、酸菌素等物质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多种胞外酶具有不同的催化能力,其在动物或人体的消化道中与原本存在的消化酶类共同发挥作用,使消化道处于健康的平衡状态;产朊假丝酵母菌可以生产人畜可食用的蛋白质;双歧杆菌能抑制人体有害细菌的生长,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合成人体需要的维生素,促进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产生醋酸、丙酸、丁酸和乳酸等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防止便秘以及抑制肠道腐败作用、净化肠道环境、分解致癌物质、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提高抗病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哈茨木霉菌可以产生一部分抗生素,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定植,减轻病原菌的危害。
51.现有的复配装置也无法在进行复配的过程中观察混合的情况,当要对装置主体1内部复配的菌种的混合情况进行观察时,首先将拉板25向上进行拉动,在拉力的作用下拉板25带动挡板24向上进行移动,使与挡板24固定连接在滑块23向上进行移动,当滑块23向上移动至极限后通过固定组件对滑块23和挡板24进行固定,此时可以通过观察窗21对装置主体1的内部进行观察。
52.在挡板24带动滑块23向上进行动的过程中,开设在挡板24上的卡槽27的内壁对采用橡胶材质的卡块26产生挤压,使卡块26产生弹性形变解除与卡槽27之间的卡合,从而解除对滑块23的移动进行限位的效果,当对装置主体1内部的复配的菌种的混合情况观察完成后将挡板24向下拉动恢复至原位时滑块23对卡块26产生挤压,使卡块26产生弹性形变,当滑块23向下移动至极限后滑块23对卡块26的挤压力消失,此时卡块26在自身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状并与卡槽27卡合,起到对挡板24进行限位的效果,使挡板24对观察窗21进行遮挡,防止光线通过观察窗21直射入装置主体1的内部,对装置主体1内部的菌种产生影响。
53.在滑块23向上移动至快到极限时,开设在滑块23顶端的限位槽28的内壁对限位块29底端所开设的斜面产生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限位块29产生移动并带动连接块31同步在移动槽33的内部进行移动,使连接块31对复位弹簧34产生挤压,使复位弹簧34产生弹性形变,当滑块23向上移动至极限后限位槽28的内壁对限位块29的挤压力消失,限位块29完全插入至限位槽28的内部,并在复位弹簧34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与限位槽28卡合,起到对滑块23和挡板24进行固定的效果,当对装置主体1内部的观察完成后将推块36向装置主体1进行推动,在推力的作用下推块36向装置主体1进行移动并通过连接杆35带动连接块31同步进行移动,从而使与连接块31固定连接的限位块29解除与限位槽28之间的卡合,解除对滑块23和挡板24进行固定的效果,此时滑块23和挡板24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恢复至原位。
5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