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及其在草莓病害的鉴定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3816206发布日期:2023-04-19 16:44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及其在草莓病害的鉴定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株及草莓病害鉴定,具体涉及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及其在草莓病害的鉴定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近两年来,草莓种植区出现了一种新症状的病害,国内多地包括北京、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浙江、甘肃、云南、河南等大部分草莓种植区均有发现,并随着种苗的运输等因素逐渐在国内蔓延开来,已严重影响我国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新发现的这种病害发病大都出现在草莓现蕾之后,此时已经错过最佳补苗阶段,再加上此病害一旦发病,发病面积就很大,因此死苗造成的损失将无法弥补。

2、目前,这种新症状病害还没有正式的名称,国内还没有机构严格按照植物病害认定的科赫法则做出确切答案,莓农大多称其为“空心病”或“断头病”。

3、根据田间观察的结果,当草莓的根部被病原菌侵染后,短缩茎发生病变,内部呈现水烫状,逐渐发生液化,最终会出现空心的状态;其叶片背部会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块,点状发生,逐步增多,汇聚成片。发病严重时,整个植株萎蔫,短缩茎用手轻轻一掰就会断掉。本发明将此种病害称为空心病。

4、由于空心病在叶片上的表现症状,有人推断此病是由黄单胞菌[1-2]侵染而发生的,实际应该叫细菌性角斑病。但是,国外几十年前就发现有角斑病的存在,却很少有此病菌能够造成短缩茎空心症状的报道。还有人分析,国内莓农育苗和种植过程中打老叶次数频繁,一旦没有及时喷药预防病原菌感染,劈叶产生伤口就给了黄单胞菌侵染短缩茎的可乘之机,导致草莓基部出现空心症状。

5、查询文献与资料发现,国外还没有空心病这一新病害的相关报道,而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阶段,甚至连引发此病症的病原菌都没有确切报道。仅有宁志怨[3]进行了相关研究,其文章中认为安徽草莓空心病病原菌是 fusarium solani,但是这一结果还有待商榷。可以说,目前对于空心病以及其病原菌的科学研究十分欠缺,且也没有发现棒孢新拟盘多毛孢菌会引发草莓空心病的相关报道,所以本发明将是棒孢棒状拟盘多毛孢菌导致草莓空心病的首次报道,为草莓空心病这一新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及其在草莓病害的鉴定中的应用,为草莓空心病这一新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奠定基础。

2、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该菌株的名称为:棒孢新拟盘多毛孢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cmsf-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40205;保藏日期2022年5月26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3、该菌株的形态学特征为:分子孢子盘的直径约为150-250μm,黑色散生在菌落表面,表皮发生不规则开裂散发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纺锤形或长梭形,18–26×6.5–8.5 μm ,整个孢子呈现直或者略微弯曲的状态,一共有5个细胞,4个隔膜,分隔处缢缩不明显。

4、基部细胞长4-5μm,颜色透明,三角锥形;中间3个细胞颜色较深,多位褐色,3个细胞长分别为4.5–5.4μm、5.4–6.5μm、4.3–5.7μm;顶端细胞长为3.2–4.5μm,形状为圆锥形,颜色透明。基部细胞具有1-2根无色附属着丝,管状,长为21-30μm;顶端有1根不分支的附属丝,无色透明。本发明所述棒孢新拟盘多毛孢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cmsf-1,从草莓空心病病株中分离纯化所得,经基因检测分析,属于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了所述棒孢新拟盘多毛孢作为对照品在用于鉴定草莓空心病病害方面的应用。

6、实验结果显示:棒孢新拟盘多毛孢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cmsf-1,是一种草莓病害空心病的致病菌,可以通过形态学方法进行鉴定,对该菌的鉴定以试剂盒提取方法效果较好。通过its 基因序列可以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

7、本发明所述菌株为棒孢新拟盘多毛孢 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cmsf-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40205,保藏日期为2022年5月26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技术特征:

1.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名称为:棒孢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cmsf-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40205,保藏日期为2022年5月26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其特征在于:所述cmsf-1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为pda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胰蛋白胨,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佳培养条件为黑暗培养。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作为对照品在用于鉴定草莓空心病病害方面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株及草莓病害鉴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及其在草莓病害的鉴定中的应用,为草莓空心病这一新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奠定基础。该菌株的名称为:棒孢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CMSF‑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40205。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对该菌的鉴定以试剂盒提取方法效果较好。通过ITS基因序列可以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梁宏,黄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