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804542发布日期:2023-01-04 00:3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精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属于保健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黄精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古人认为黄精“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并称其为“血气双补之王”。黄精为“药食同源”中药,能够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其主要成分糖类、多酚类、黄酮等。现代研究表明黄精在抗氧化、降糖、调节免疫等方面有较好疗效。
3.葡萄酒已有悠久的使用历史,葡萄酒中的多酚类成分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护、预防肥胖、预防癌症等作用。
4.保健酒不仅是传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保健酒市场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态势之中。因此,利用黄精等中药材为原料辅以葡萄酒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葡萄酒,实现葡萄酒和中草药的结合,开发成新型功能性健康食品,不仅能够扩大葡萄酒的应用范围,还能促进中药大品种向产业链后端延伸,提高中药材附加值增强中药产业竞争力。
5.在保健酒的制备工艺中,若采用将中药材与葡萄酒共同发酵的方式,则其发酵过程变化复杂,不易形成稳定的工艺,因此,现有技术中在以黄精等中药材为原料制备保健葡萄酒时,多采用先发酵制成葡萄酒,然后再用葡萄酒浸提中药材的工艺(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986765b一种养生药膳保健酒的生产方法”)。然而,浸提工艺的关键是如何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多地溶入酒中,因此,浸提工艺中各种工艺参数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黄精葡萄酒尚缺乏成熟的浸提工艺,用常规的浸提工艺难以获得黄精有效成分含量高的黄精葡萄酒产品。此外,目前对于药材种类、基酒和具体工艺条件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开发更优的黄精葡萄酒浸提工艺,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对黄精葡萄酒浸提工艺的各项工艺条件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在这些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能够制成多糖含量显著提高的黄精葡萄酒产品。
7.一种黄精葡萄酒,它是将黄精在葡萄酒基酒中浸提后得到的;
8.其中,所述葡萄酒基酒和黄精的液料比为(8-12):1,所述浸提的次数为2-4次,所述浸提的温度为60-70℃,每次浸提的时间为30-50min。
9.优选的,所述黄精是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10.优选的,所述黄精为清蒸黄精。
11.优选的,所述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为8-15
°

12.优选的,所述黄精葡萄酒的总多糖含量为26mg/ml-30mg/ml。
13.优选的,所述葡萄酒基酒和黄精的液料比为10:1。
14.优选的,所述浸提的次数为2次。
15.优选的,所述浸提的温度为60℃。
16.优选的,所述葡萄酒基酒和黄精的液料比为10:1,所述浸提的次数为2次,所述浸提的温度为60℃,每次浸提的时间为30min。
17.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黄精葡萄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黄精在葡萄酒基酒中浸提,即得;
18.其中,所述葡萄酒基酒和黄精的液料比为(8-12):1,所述浸提的次数为2-4次,所述浸提的温度为60-70℃,每次浸提的时间为30-50min。
19.本发明中,所述液料比为用量的比例关系而不是具体的用量,液料比的单位为ml/g。
20.本发明针对黄精葡萄酒的浸提,对液料比、浸提次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工艺中,在保证保存了原酒中的营养成分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溶出黄精的多糖成分,同时将其他成分转化为多糖,使得得到的黄精葡萄酒的有效成分总多糖含量显著提升,增加了保健效果。本发明的方法为保健新型葡萄酒提供了新的产品类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1.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22.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23.图1为葡萄糖标准曲线;
24.图2为液料比对总多糖提取影响;
25.图3为提取温度对总多糖提取影响;
26.图4为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实施例和实验例中,所用的试剂和材料无特别说明的均为市售品。
28.实施例1
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黄精葡萄酒,其制备原料为:
30.清蒸黄精(黄精药材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教研室龙飞副教授为多花黄精);清蒸黄精按照授权专利zl201810049671.5制备;
31.葡萄酒基酒:红葡萄酒(四川省鹰哥酒业有限公司,10
°
)。
32.制备方法如下:
33.方法如下:
34.将清蒸黄精在葡萄酒基酒中浸提后得到的;
35.其中,所述葡萄酒基酒和清蒸黄精的液料比为10:1(葡萄酒基酒50ml,清蒸黄精
5g),所述浸提的次数为2次,所述浸提的温度为60℃,每次浸提的时间为30min。
36.实施例2
37.本实施例的黄精葡萄酒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葡萄酒基酒和黄精的液料比为8:1(葡萄酒基酒40ml,清蒸黄精5g),所述浸提的次数为4次,所述浸提的温度为70℃,每次浸提的时间为30min。
38.实施例3
39.本实施例的黄精葡萄酒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葡萄酒基酒和黄精的液料比为12:1(葡萄酒基酒60ml,清蒸黄精5g),所述浸提的次数为2次,所述浸提的温度为60℃,每次浸提的时间为30min。
40.下面通过实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验例中未具体说明的实验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41.实验例1工艺条件优化
42.一、实验方法
43.1、实验设计
44.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浸提次数对黄精葡萄酒产品中的总多糖含量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
45.2、黄精葡萄酒产品中的总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
46.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7.精密称定葡萄糖对照品18.0m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取制成浓度为0.18mg/ml的葡萄糖对照品。
48.2)苯酚溶液配制
49.精密称定5.00g苯酚,倒入干净烧杯内,加入少量蒸馏水加热溶解,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制成浓度为5%的苯酚溶液。
50.3)供试品制备
51.将清蒸黄精在葡萄酒基酒中浸提,即得黄精葡萄酒,过滤后定容至葡萄酒基酒的原体积。取0.25ml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作为供试品。
52.4)显色及波长测定
53.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各1ml,置于10ml的干燥洁净试管,分别加蒸馏水至2ml,摇匀后置于冰水浴中,加入5.00%苯酚溶液1ml,摇匀后加入7ml浓硫酸,摇晃。沸水浴10min,再冰浴5分钟,取出备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00~700nm波长范围扫描,结果在487nm处有最大吸收。
54.5)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55.分别取对照品溶液0.2ml、0.3ml、0.4ml、0.5ml、0.6ml加入蒸馏水至2ml,于冰水浴中加入5%苯酚溶液1ml,摇匀,加入7ml浓硫酸,摇匀。沸水浴10min后冰浴5min,恢复室温,以相应显色剂为空白对照,于487nm测定吸光度。结果见图1:以吸光度为横坐标(x),葡萄糖含量为纵坐标(y)作葡萄糖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1479x-0.0041,r2=0.9969,证明葡萄糖含量在0.036~0.108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a线性光线良好。
56.二、实验结果
57.1、单因素试验
58.1)液料比对黄精葡萄酒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59.在提取时间30min、温度60℃、提取次数1次时,探究液料比8:1、10:1、12:1、14:1、16:1ml/g对黄精葡萄酒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称取5.00g的清蒸黄精,按液料比8:1、10:1、12:1、14:1、16:1ml/g加入基酒,于60℃水浴,提取30min、提取1次。过滤后定容至100ml,稀释400倍后作供试品,显色,在487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见表1及图2:
60.表1不同液料比实验结果
[0061][0062]
由表1和图2可知,随提取溶剂量增加多糖总量先升高后降低,料液比12:1ml/g时,多糖提取量最高。故选择12:1ml/g为料液比的提取比例。
[0063]
2)提取温度对黄精葡萄酒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0064]
在提取时间为30min、液料比为12:1ml/g、提取次数1次时,称取清蒸黄精5.00g,加入基酒60ml,分别于40℃、50℃、60℃、70℃、80℃水浴中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30min,过滤后定容至100ml,稀释400倍后作供试品,显色,以相应显色剂为空白对照,于487nm条件下测定,记录吸光度,计算总多糖含量,实验结果见表2、图3:
[0065]
表2不同提取温度试验结果
[0066][0067]
由表2和图3可知,随提取温度的升高总多糖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温度为70℃时总多糖含量最高,故选择70℃为提取温度。
[0068]
3)提取次数对黄精葡萄酒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0069]
称取清蒸黄精2.00g,加入基酒24ml,于70℃水浴中提取30min,设置提取次数为1次、2次、3次、4次、5次,过滤后分别合并滤液并定容至100ml,稀释400倍后作供试品,显色,于487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总多糖含量。实验结果见表3、图4:
[0070]
表3不同提取次数实验结果
[0071][0072]
由表3和图4可知,随提取次数增加的总多糖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提取次数为3次时多糖总量最大,故选择提取3次。
[0073]
2、正交试验
[0074]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液料比(因素a)、提取温度(因素b)、提取次数(因素c)为影响因素,使用spss软件设计正交试验(l9(33)),并以总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黄精葡萄酒的最佳浸提工艺参数。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4,实验结果见表5:
[0075]
表4 l9(33)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0076][0077]
表5黄精葡萄就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l9(33)与分析
[0078]
[0079][0080]
由表5通过直观分析法可知影响黄精葡萄酒总多糖含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c>a>b,即提取次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工艺最佳组合为a1b1c1,即料液比为10:1ml/g、提取2次、提取温度为60℃。
[0081]
3、验证实验
[0082]
按优选的制备工艺,即液料比10:1ml/g、提取次数2次、提取温度60℃,制备三批样品,将所得滤液定容至100ml,稀释400倍作为供试品,测定总多糖含量,试验结果见表6:
[0083]
表6验证试验结果
[0084]
样品123平均总多糖含量(mg/ml)28.9828.8428.9328.92
[0085]
由表6可知,按优化工艺提取的黄精葡萄酒品质稳定,平均总多糖含量为28.92mg/ml,重复性好,易于控制,方便操作。
[0086]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原料清蒸黄精的总多糖含量为5.6mg/ml,红葡萄酒的总多糖含量为5.02mg/ml,而经过本发明的浸提工艺后,总多糖的含量大大增加,远远大于一加一的效果,达到了28.93mg/ml。这表明在本技术的工艺中,黄精和红葡萄酒中的其它物质能够转化为多糖,增加了保健效果。
[0087]
通过上述实施例和实验例可以看到,本发明对黄精葡萄酒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合适的工艺参数组合,能够制备得到总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工艺参数组合的黄精葡萄酒。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溶出黄精的多糖成分,同时将其他成分转化为多糖,使得得到的黄精葡萄酒的有效成分总多糖含量显著提升,增加了保健效果,因而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