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37476发布日期:2023-03-29 01:0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紫苏籽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是唇形科紫苏属下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是极富贵州民族特色的传统作物,紫苏籽油因富含α-亚麻酸被医学界冠予“植物脑黄金”的美名,是替代“深海鱼油”的理想植物油。近年来,随着α-亚麻酸促进大脑发育和抗击癌症的功效在医学界的广泛认同,国内外该类产品的供需缺口逐年加剧。紫苏籽油是陆生植物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作物,其含量高达70%,还富含角鲨烯、甾醇及β-谷甾醇、维生素e,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的重要作物之一,也是健康中国的重要食用植物油。
3.现行紫苏籽油加工采用“蒸炒-压榨”,需采用一系列精炼工序清除紫苏籽油中所含固体杂质、游离脂肪酸、磷脂、胶质、蜡、色素、异味等,这种传统六脱高温精炼方法:即脱酸、脱胶、脱色、脱臭、脱水、蜡,紫苏籽油多次高温精炼和氢氧化钠强碱反应,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受热分解,油中的功能营养物质角鲨烯、谷甾醇、维生素e等大量流失,造成现行加工紫苏籽油亚麻酸含量一般只有58-65%,精炼方法还造成油品损失较多,影响紫苏籽油整体质量、功效、风味等。该方法也区别于相关的中国专利200910104798.3《一种紫苏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其方法也严重破坏紫苏籽油的亚麻酸含量和角鲨烯、谷甾醇等功能营养性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在提升紫苏籽油亚麻酸含量的同时,还可以生产高角鲨烯、高谷甾醇等营养功能物质的紫苏籽油,保留药食同源的特色与价值,人们通过食用紫苏籽油来获取有利于身心健康功能的营养性物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选择海拔高度在900-1800米的低温冷凉区域作为紫苏的种植基地,紫苏成熟后收获紫苏籽并晒干;
8.s2.将晒干的紫苏籽采购入库,并在1-3天内进行低温烘干,去除杂质,杂质量控制在紫苏籽总质量的1%以内,装袋,得到紫苏籽原料;
9.s3.将紫苏籽原料存储于低温干燥的仓库中,与地面保持10厘米的距离,与墙面保持30厘米的距离进行堆放;
10.s4.低温冷榨方法:
11.1)调质:调节紫苏籽原料含水量,得到调质好的紫苏籽;
12.2)低温冷榨:在调质好的紫苏籽中加入新鲜紫苏粕进行压榨,压榨温度为5-25℃,
将样品压制成饼状;
13.3)压榨出的毛油粗滤后在0-4℃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冷藏,然后进行精滤,得到的特级紫苏油继续进行第二次冷藏;
14.4)精量灌装:灌装用260ml小口玻璃瓶(玻璃瓶瓶颈内口直径小于15mm),将紫苏油精量灌装至瓶口颈部,尽量减少瓶中空气残留,防止紫苏籽油氧化,延长保质期。
15.进一步地,s1中,所述低温冷凉区域夏季温度为18-32℃,正常温度为18-29℃,最高温度在22-32℃之间。
16.进一步地,s2中,所述晒干的紫苏籽的含水量为8-10%;所述低温烘干具体是:在55℃温度下将紫苏籽烘干至含水量为7%以内,烘干时间为6-10小时。
17.进一步地,s3中,所述低温干燥的温度为5-10℃。夏季时控制温度在0-10℃。
18.进一步地,s4的步骤1)中,控制紫苏籽含水率的方法为:对紫苏籽喷入雾状水分,均匀喷洒,边洒边搅拌混匀,水的加入量为紫苏籽质量的2-3%。
19.进一步地,s4的步骤2)中,所述新鲜紫苏粕的加入量为紫苏籽质量的20-30%。低温压榨次数一般为压榨2-3次,压榨饼中残油率为10%以下即可。
20.进一步地,s4的步骤3)中,所述第一次冷藏的时间为5-7天;所述精滤是指用滤布+滤油纸的方式进行过滤。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的生产方法得到的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可同时高效提高亚麻酸、谷甾醇和角鲨烯的含量,工艺全程低温,全程采用纯物理方式,防止长时间高温和化学精炼造成营养功能物质流失及破坏,产品绿色环保,工艺低碳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24.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25.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26.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27.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28.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29.十多年来,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为了发展紫苏产业,开展了紫苏遗传育种应用研究,收集整理省内和国内紫苏资源1000余份,已选育优质高产高油紫苏新品种奇苏2号、奇苏3号,并通过贵州省省级审定,在贵州、重庆、云南、湖南等地进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12万余亩,并通过2019-2021年栽培示范及产业基地筛选,分别在低海拔思南塘头,中等海拔德江平原、中高海拔开阳、长顺、安顺西秀区、赫章、盘州等区域建立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奇苏3号等种植的区域,集成一套适应在中高900-1800米海拔区域紫苏高亚麻酸栽培技术。在紫苏籽加工方面,为保留紫苏籽药食同源特色,通过不断摸索试验,从紫苏籽订单基地建设、种植回收、低温烘干、低温储藏、低温压榨、低温冷藏、低温精滤、低温储藏、精量灌装等,集成一套紫苏籽油精深加工方法,全程纯物理加工,禁用高温加热、化学精炼或“六脱”精油工艺等,并通过不断提升和完善,获得高亚麻酸、高角鲨烯、高谷甾醇等特点的紫苏籽油新产品。2022年制定高亚麻酸、高角鲨烯、高谷甾醇等的特级紫苏籽油技术标准。
3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推动贵州山地特色紫苏产业的发展,推动紫苏籽油加工高值化发展,为人们提供高ω-3脂肪酸(α-亚麻酸为ω-3脂肪酸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的同时,还提供角鲨烯、谷甾醇等药食同源的功能性营养物质,以满足人民健康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具体方案如下:
31.一种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s1.选择贵州(贵州是立体气候,只有达到一定的高海拔才有夏季的低温冷凉气候)海拔高度在900-1800米的低温冷凉气候区域作为紫苏的种植基地,紫苏成熟后收获紫苏籽并晒干;夏季生长环境正常气温18-29℃,最高气温22-32℃范围的低温冷凉区域。该条件下,一是有利于提高紫苏籽的产量,一般亩产180-200斤;二是有利于提高紫苏籽ω-3亚麻酸的含量积累,生产的紫苏籽油中α-亚麻酸67-70%,最高达71.8%。紫苏籽成熟后,生产出高α-亚麻酸紫苏籽原料,选择晴天及时收获,收获的紫苏籽及时晒干扬净,将水分降到8-10%(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防止紫苏籽生秧发霉;
33.s2.将晒干的紫苏籽采购入库,并在1-3天内采用低温烘干机(三久牌cpr165型低温粮食干燥机)进行低温烘干,因其含有大量的灰尘、泥砂、杂质等,采用重力分级去石机tqsf100a进行清理,去除紫苏籽中的灰分、泥砂、小籽粒、杂质等,获得干净、均匀的紫苏籽原料;最后采用编织袋定量包装100斤/袋,这样获得干净干燥的紫苏籽原料,显著增强紫苏籽的氧化稳定性,防止霉烂变质;
34.s3.为长期安全储藏,将紫苏籽原料存储于低温干燥的仓库中,与地面保持10厘米的距离,与墙面保持30厘米的距离进行堆放;
35.s4.低温冷榨方法:
36.1)调质:调节紫苏籽原料含水量,得到调质好的紫苏籽;
37.2)低温冷榨:在调质好的紫苏籽中加入新鲜紫苏粕进行压榨,压榨温度为5-25℃,将样品压制成饼状;
38.3)为更好地保留紫苏油的天然性活性功能成分,提高紫苏籽油的纯天然营养物质,紫苏籽压榨出的毛油粗滤后放在0-4℃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冷藏储藏罐容积1-3吨(储藏罐一般不宜过大,根据日加工紫苏籽油的数量及规模来选择储藏罐大小),然后用0-4℃的
冷藏紫苏籽油进行精滤(环境温度不高于20℃),得到的特级紫苏油继续进行第二次冷藏;
39.4)精量灌装:灌装用260ml小口玻璃瓶(玻璃瓶瓶颈内口直径小于15mm),将紫苏油精量灌装至瓶口颈部,尽量减少瓶中空气残留,防止紫苏籽油氧化,延长保质期。
4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s2中,所述晒干的紫苏籽的含水量为8-10%,紫苏籽水分含量偏高,不仅容易发生发霉、结块,不易安全储藏,还严重影响紫苏籽含油率及品质。所述低温烘干具体是:在55℃温度下将紫苏籽烘干至含水量为7%以内,烘干时间为6-10小时。更优选为6小时。
41.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s3中,所述低温干燥的温度为5-10℃。夏季时控制温度在0-10℃。提高紫苏籽的储藏质量和储藏时间。
42.紫苏籽调质技术:是指将干燥紫苏籽进入压榨之前进行水分的调节,以使压榨紫苏籽适合压榨取油的要求,提高出油率和出油品质。
43.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s4的步骤1)中,紫苏籽的调质其实是一个水分湿润过程,控制紫苏籽含水率的方法为:对紫苏籽喷入雾状水分,均匀喷洒,遍洒边搅拌混匀,水的加入量为紫苏籽质量的2-3%。让紫苏籽均匀吸收水分,使得紫苏籽表皮纤维素与蛋白吸收水分膨胀和软化,降低油脂分子与蛋白质间的亲和力,有利于紫苏籽压榨。
44.低温混饼压榨技术:是指将调质好的紫苏籽在较低环境温度(5-25℃)条件下加入新鲜紫苏粕进行压榨。
45.紫苏籽颗粒较小,粗纤维含量22%左右,粗蛋白20%左右,含油率45%左右,其亚麻酸含量67-70%;硬度为370.687力/g,为花生仁硬度的9.72%(花生仁硬度3814.241力/g);脆性为504.843,为花生仁脆性的13.58%(花生仁脆性3716.934力/g);淀粉质量分数为1.51%,为花生仁淀粉质量分数的13.56%(花生仁淀粉质量分数11.13%);因此,在压榨过程中受硬度、脆性、淀粉质量等物性的因素影响,难以建立起压力。故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s4的步骤2)中,所述新鲜紫苏粕的加入量为紫苏籽质量的20-30%(初始压榨时先用于单螺旋冷热两用小榨机制取紫苏饼粕),有利于压榨和提高出油率,压榨环境温度5-25℃(气温高于25℃容易造成酸值升高,气温低于5℃出油率低),入榨水分在11%左右,出饼口温度小于60℃,压榨饼中蛋白质未变形,出油的综合油温低于40℃;低温压榨一般反复压榨2-3次,压榨饼中残油率在10%以内即可。压榨采用低温,原料和压榨设备不经任何加热加温处理,保证物料和设备的冷态纯物理天然性状,防止高温对亚麻酸破坏,防止高温产生反式脂肪酸、苯并芘、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4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s4的步骤3)中,所述第一次冷藏的时间为5-7天,使紫苏籽油中的杂质、蜡烛等不溶物质充分凝聚,最后再进行精度过滤。
47.精度过滤采用板框过滤机,用“滤布+滤油纸”精滤(滤油纸采用精致棉混合木浆,克重270克/平方,精度3-5微米);精度过滤泵采用“chl卧式多级不锈钢离心泵,扬程10-15m”(一般不采用齿轮泵,防止齿轮破坏凝聚的杂质,影响过滤质量和品质),过滤机压强不超过0.35mpa,精度过滤要保持过滤泵冷态,防止过滤泵发热(过滤泵发热是由于过滤纸上杂质累积太厚,急需更换过滤纸),精度过滤除去毛油杂质和蜡质等大分子物质,获得纯净、金黄、透亮的天然紫苏籽油,精度过滤获得的天然紫苏籽油即为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特级紫苏油需用304不锈钢油罐在0-4℃低温库中冷储藏等待灌装。
48.紫苏籽油经低温精度过滤后获得的纯天然特级紫苏籽油,产品具有色泽天然金黄
透亮,气味清香纯正,无异味;产品经检测分析: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苯并芘、黄曲霉毒素等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均符合压榨紫苏籽油(ls/t3254-2017)技术标准,且α-亚麻酸≥65%,维生素e总量(α-生育酚当量)≥90mg/kg,谷甾醇含量≥3000mg/kg,角鲨烯≥90mg/kg,符合q/yycx 0005s-2022标准。特级紫苏籽油因营养功能丰富,每人每天需求量小,一般3-5ml,灌装采用260ml、110ml等小瓶口(瓶口内直接小于15mm)玻璃瓶精量灌装至瓶口颈部,满足一个家庭(3人)20-30天食用,一般不采用大容量瓶灌装,防止开封后因长时间未食用完而氧化变质;本发明还采用便携式3ml小玻璃瓶精量灌装,满足人体一天特级紫苏籽油3ml的基本需求。精量灌装紫苏籽油需没过瓶肩,液面到瓶口与瓶肩中部位置。灌装完成后包装成盒,形成特级紫苏籽油产品,有利于运输及销售。
49.表1为q/yycx 0005s-2022标准。
50.表1特、优级紫苏籽油营养声称指标
[0051][005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的生产方法得到的高亚麻酸谷甾醇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
[0053]
本发明实施例选择的紫苏籽种子为“奇苏3号”,地点为贵州长顺、赫章、盘州等中高海拔低温冷凉区域。
[0054]
本发明所述的“常温”,是指25℃。
[0055]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进行说明。
[0056]
实施例1
[0057]
特级紫苏籽油
[0058]
(1)2021年3月在贵州长顺1123米低温冷凉高海拔区域订单生产紫苏籽300亩,夏季正常气温19-29℃,最高气温23-32℃范围的低温冷凉区域,2021年10月紫苏籽收获后,立即将紫苏籽晒干扬净,将水分降到8%。
[0059]
(2)紫苏籽收购入库后,3天内采用三久牌cpr165型低温粮食干燥机,在低温55℃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6小时,将水分慢慢降低到6.5%,紫苏籽烘干后,采用重力分级去石机tqsf100a进行清理,去除紫苏籽中的灰分、泥砂、小籽粒、杂质等,获得干净、均匀的紫苏籽原料,采用编织袋定量包装100斤/袋。
[0060]
(3)将干净干燥的紫苏籽原料储藏于7℃冷库中,离地、离墙堆放。
[0061]
(4)低温冷榨工艺技术
[0062]
(4.1)2021年11月,选取紫苏籽3000斤,在初冬季5-10℃环境温度中进行压榨,对紫苏籽均匀喷入雾状水分调质,调入紫苏籽质量2.5%的水分,入榨时紫苏籽水分含量控制在11%左右。
[0063]
(4.2)对调质好的紫苏籽混入紫苏籽质量25%的新鲜紫苏饼粕进行压榨;出饼口温度46℃,出油的综合油温34℃;低温压榨反复压榨3次,得油1050斤,压榨饼中残油率10%以内即可。
[0064]
(4.3)压榨好的紫苏籽毛油置于1吨储油罐,在0℃的冷库中低温冷藏5天,再采用板框过滤机精度过滤,精度过滤采用“棉滤布+滤油纸”精滤,油泵采用卧式多级不锈钢离心泵chl2-10lswsc;滤油纸采用精致棉混合木浆纸,克重270克/平方,精度3-5微米;精度过滤获得纯净、金黄、透亮的紫苏籽油;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储藏于0-4℃低温冷库中的304不锈钢油罐等待灌装。
[0065]
(4.4)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采用260ml玻璃瓶灌装,获得紫苏油产品。
[0066]
实施例2
[0067]
特级紫苏籽油制备方法
[0068]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4)为:
[0069]
(4.1)2022年2月,选取紫苏籽2000斤,在初春季15-20℃环境温度中进行压榨,对紫苏籽均匀喷入雾状水分调质,调入水分2.7%,入榨时紫苏籽水分含量控制在11%左右。
[0070]
(4.2)对调质好的紫苏籽混入25%新鲜紫苏饼粕进行压榨;出饼口温度48℃,出油的综合油温35℃;低温压榨反复压榨3次,得油670斤,压榨饼中残油率10%以内。
[0071]
(4.3)压榨好的紫苏籽毛油置于1吨储油罐,在0℃的冷库中低温冷藏5天,再采用板框过滤机精度过滤,精度过滤采用“棉滤布+滤油纸”精滤,油泵采用卧式多级不锈钢离心泵chl2-10lswsc;滤油纸采用精致棉混合木浆纸,克重270克/平方,精度3-5微米;精度过滤获得纯净、金黄、透亮的紫苏籽油;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储藏于0-4℃低温冷库中的304不锈钢油罐等待灌装。
[0072]
(4.4)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采用3ml小玻璃瓶灌装,获得3ml紫苏籽油产品。
[0073]
实施例3
[0074]
特级紫苏籽油
[0075]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
[0076]
步骤(1)为:2021年4月在贵州盘州1645米低温冷凉高海拔区域订单示范生产紫苏籽10亩,夏季正常气温17-27℃,最高气温21-31℃范围的低温冷凉区域,2021年10月紫苏籽收获后,立即将紫苏籽晒干扬净,将水分降到8%。
[0077]
步骤(4)为:
[0078]
(4.1)2022年2月,选取紫苏籽1000斤,在初春季5-12℃环境温度中压榨,对紫苏籽均匀喷入雾状水分调质,调入水分2.7%,入榨时紫苏籽水分含量控制在11%左右。
[0079]
(4.2)对调质好的紫苏籽混入25%新鲜紫苏饼粕进行压榨;出饼口温度46℃,出油的综合油温34℃;低温压榨反复压榨3次,得油338斤,压榨饼中残油率10%以内。
[0080]
(4.3)压榨好的紫苏籽毛油置于1吨储油罐,在0℃的冷库中低温冷藏5天,再采用板框过滤机精度过滤,精度过滤采用“棉滤布+滤油纸”精滤,油泵采用卧式多级不锈钢离心泵chl2-10lswsc;滤油纸采用精致棉混合木浆纸,克重270克/平方,精度3-5微米;精度过滤获得纯净、金黄、透亮的紫苏籽油;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储藏于0-4℃低温冷库中的304不锈钢油罐等待灌装。
[0081]
(4.4)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采用260ml玻璃瓶灌装,获得紫苏油产品。
[0082]
对比例1
[0083]
(1)2019年3月,在贵州思南县塘头镇396米低热海拔区域,订单生产紫苏籽50亩,夏季正常气温23-33℃,最高气温30-35℃范围的低热海拔区域,2019年9月紫苏籽收获后,立即将紫苏籽晒干扬净,将水分降到8.5%。
[0084]
(2)紫苏籽收购入库后,3天内采用三久牌cpr165型低温粮食干燥机,在低温55℃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6小时,将水分慢慢降低到6.5%,紫苏籽烘干后,采用重力分级去石机tqsf100a进行清理,去除紫苏籽中的灰分、泥砂、小籽粒、杂质等,获得干净、均匀的紫苏籽原料,采用编织袋定量包装100斤/袋。
[0085]
(3)将干净干燥的紫苏籽原料常温保存,离地离墙堆放。
[0086]
(4)低温冷榨工艺技术
[0087]
(4.1)2020年4月,选取紫苏籽3000斤,在春季10-20℃环境温度中进行压榨,对紫苏籽均匀喷入雾状水分调质,调入3.0%水分,入榨时紫苏籽水分含量控制在11%左右。
[0088]
(4.2)对调质好的紫苏籽混入25%新鲜紫苏饼粕进行压榨;出饼口温度47℃,出油的综合油温35℃;低温压榨一般反复压榨3次,得油910斤,压榨饼中残油率10%以内。
[0089]
(4.3)压榨好的紫苏籽毛油置于1吨储油罐,在0℃的冷库中低温冷藏5天,再采用板框过滤机精度过滤,精度过滤采用“棉滤布+滤油纸”精滤,油泵采用卧式多级不锈钢离心泵chl2-10lswsc;滤油纸采用精致棉混合木浆纸,克重270克/平方,精度3-5微米;精度过滤获得纯净、金黄、透亮的紫苏籽油;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储藏于0-4℃低温冷库中的304不锈钢油罐等待灌装。
[0090]
(4.4)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采用110ml苏油宝玻璃瓶灌装,获得紫苏油产品。
[0091]
对比例2
[0092]
冷榨紫苏籽油
[0093]
(1)2019年3月,在贵州德江县平原镇854米中海拔区域,订单生产紫苏籽150亩,夏季正常气温21-31℃,最高气温28-33℃范围的中高海拔区域,2019年9月紫苏籽收获后,立即将紫苏籽晒干扬净,将水分降到8.5%。
[0094]
(2)紫苏籽收购入库后,3天内采用三久牌cpr165型低温粮食干燥机,在低温55℃条件下进行烘干,通过6小时,将水分慢慢降低到6.5%,紫苏籽烘干后,采用重力分级去石机tqsf100a进行清理,去除紫苏籽中的灰分、泥砂、小籽粒、杂质等,获得干净、均匀的紫苏籽原料,采用编织袋定量包装100斤/袋。
[0095]
(3)将干净干燥的紫苏籽原料常温保存,离地离墙堆放。
[0096]
(4)低温冷榨工艺技术
[0097]
(4.1)2020年4月,选取紫苏籽2000斤,在春季10-20℃环境温度中进行压榨,对紫苏籽均匀喷入雾状水分调质,调入3.0%水分,入榨时紫苏籽水分含量控制在11%左右。
[0098]
(4.2)对调质好的紫苏籽混入25%新鲜紫苏饼粕进行压榨;出饼口温度47℃,出油的综合油温35℃;低温压榨一般反复压榨3次,得油622斤,压榨饼中残油率10%以内。
[0099]
(4.3)压榨好的紫苏籽毛油置于1吨储油罐,在0℃的冷库中低温冷藏5天,再采用板框过滤机精度过滤,精度过滤采用“棉滤布+滤油纸”精滤,油泵采用卧式多级不锈钢离心泵chl2-10lswsc;滤油纸采用精致棉混合木浆纸,克重270克/平方,精度3-5微米;精度过滤获得纯净、金黄、透亮的紫苏籽油;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储藏于0-4℃低温冷库中的304不锈
钢油罐等待灌装。
[0100]
(4.4)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采用110ml苏油宝玻璃瓶灌装,获得紫苏油产品。
[0101]
对比例3
[0102]
冷榨紫苏籽油
[0103]
(1)2021年3月,在贵州安顺西秀区旧州镇1432米中冷凉高海拔区域订单生产紫苏籽30亩,夏季正常气温21-30℃,最高气温28-31℃范围的中高海拔区域,2019年9月紫苏籽收获后,农户惜晒未及时晒干,采用常温阴干,水分含量控制在13.0%。
[0104]
(2)略。
[0105]
(3)将未干燥的紫苏籽原料常温储藏,离地离墙堆放。
[0106]
(4)低温冷榨工艺技术
[0107]
(4.1)2020年3月,选取紫苏籽2000斤,在春季10-20℃环境温度中进行压榨,入榨水分11-13%左右。
[0108]
(4.2)对调质好的紫苏籽混入25%新鲜紫苏饼粕进行压榨;出饼口温度47℃,出油的综合油温35℃;低温压榨一般反复压榨3次,得油560斤,压榨饼中残油率10%以内。
[0109]
(4.3)压榨好的紫苏籽毛油置于1吨储油罐,在0℃的冷库中低温冷藏5天,再采用板框过滤机精度过滤,精度过滤采用“棉滤布+滤油纸”精滤,油泵采用卧式多级不锈钢离心泵chl2-10lswsc;滤油纸采用精致棉混合木浆纸,克重270克/平方,精度3-5微米;精度过滤获得纯净、金黄、透亮的紫苏籽油;精度过滤的紫苏籽油储藏于0-4℃低温冷库中的304不锈钢油罐等待灌装。
[0110]
对比例4
[0111]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4)为:采用炒制-压榨工艺,具体是先用炒锅将紫苏籽加热炒制到135℃,然后用榨油机压榨,出饼口温度130℃,油温达80℃,生产出的紫苏籽油颜色加深变黑,有明显异味和嗅味,酸值、过氧化值升高,必须精炼脱磷、脱酸、脱色、脱臭产品才能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同时受高温影响,亚麻酸含量受高温影响含量变低2-3个百分点。
[0112]
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制备的紫苏籽油进行检测,结果如表2、表3所示。
[0113]
表2种植海拔高度与亚麻酸、甾醇、角鲨烯含量对照分析表
[0114][0115]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海拔高度种植对紫苏籽油亚麻酸含量影响较大,低海拔亚麻酸含量低,高海拔亚麻酸含量相对较高,同时对角鲨烯,谷甾醇、维生素含量均有影响。
[0116]
表3紫苏籽低温烘干水分含量与储藏方式对酸值与过氧化值的影响
[0117][0118]
从3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水分含量和储藏方式对紫苏籽油质量有很大影响,低温烘干低水分储藏,有利于提高紫苏籽油品质;常温高水分(没有低温烘干)储藏,会影响紫苏籽油的品质,严重者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进一步说明,因为对比例3制备的紫苏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基本指标不合格,因此没有深入检测其表1中的功能营养指标)。
[0119]
从表2、表3还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备的产品符合特级紫苏籽油标准(q/yycx 0005s-2022),其他指标均符合紫苏籽油(ls/t3254-2017)技术标准。对比例1制备的产品符合冷榨紫苏籽油标准(q/yycx 0002s-2020),达不到特级紫苏籽油标准(q/yycx 0005s-2022)。对比例2制备的产品符合冷榨紫苏籽油标准(q/yycx 0002s-2020),达不到特级紫苏籽油标准(q/yycx 0005s-2022)。对比例3制备的产品基本指标不符合紫苏籽油(ls/t3254-2017)技术标准,其他功能营养指标未检测。
[0120]
通过多次实例分析,该技术是药食同源紫苏籽油质量和品质的一次重大提升,一是提升紫苏籽油ω-3含量,保存品质含量稳定;二是特升紫苏籽油功能营养物质:谷甾醇、角鲨烯、维生素e等;三是工艺全程低温,全程纯物理,防止长时间高温和化学精炼造成营养功能物质流失及破坏,产品绿色环保,工艺低碳环保。品质指标主要表现以下三方面:
[0121]
(一)高ω-3:特级紫苏籽油亚麻酸含量≥65%,产品检测亚麻酸67-70%,比同行高5-10个百分点(普通紫苏油亚麻酸57-64%)。
[0122]
(二)高谷甾醇:特级紫苏籽油谷甾醇含量≥3000mg/kg,产品检测谷甾醇含量3000-3433mg/kg,谷甾醇是一种药物,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用于ⅱ型高脂血症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每食用10ml特级紫苏籽油相当于30mg谷甾醇功能性物质。
[0123]
(三)高角鲨烯:特级紫苏籽油角鲨烯含量≥90mg/kg,产品检测角鲨烯110-170mg/kg,普通加工及六脱精炼紫苏籽油角鲨烯含量未见报道。角鲨烯具有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性功能、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
[0124]
通过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不同海拔高度种植对紫苏籽油亚麻酸含量影响较大,低海拔亚麻酸含量低,高海拔亚麻酸含量相对较高,同时对角鲨烯,谷甾醇、维生素含量均有影响。
[01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