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高强度聚脂薄膜和丙烯酸树脂贴合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9007发布日期:2023-03-08 09:5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高强度聚脂薄膜和丙烯酸树脂贴合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贴合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高强度聚脂薄膜和丙烯酸树脂贴合胶。


背景技术:

2.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但未经处理的bopet膜表面能较低,使用过程中存在镀铝层或油墨容易脱落的现象”,难以满足高档包装的要求,故必须进行改性处理,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是电晕处理法,薄膜经电晕处理后,可满足印刷、镀铝等二次加工的需要,但电晕膜存在退化效应,在潮湿气候下或保存时间较长时表面张力严重衰减致使镀铝层脱落,其次,现有中丙烯酸树脂贴合胶的粘合性和拉伸强度较差;
3.因此对于现有聚脂薄膜和丙烯酸树脂贴合胶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改进型高强度聚脂薄膜和丙烯酸树脂贴合胶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聚脂薄膜和丙烯酸树脂贴合胶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高强度聚脂薄膜和丙烯酸树脂贴合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改进型高强度聚脂薄膜,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7.s11、在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80%的溶剂、1/4的混合单体及2/6引发剂;
8.s12、开动搅拌器升温至85℃,待反应体系出现稳定回流后,开始滴加剩余混合单体和2/3的引发剂,约3h滴完,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1h;
9.s13、再补加剩余的溶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液,继续保温反应3h,得到粘稠共聚物溶液;
10.s14、降温至65℃,剧烈搅拌下,滴加三乙胺调节树脂的ph值7~9;
11.s15、然后加人适量的蒸馏水,调节固含量为46%,即得丙烯酸乳液胶;
12.s16、再将丙烯酸乳液胶稀释至一定浓度,然后用不锈钢涂布棒对薄膜进行均匀涂布,并在130℃的烘箱中烘15mi n,即得到涂布膜;
13.s17、然后将涂覆处理的涂布膜置于真空镀铝机中进行镀铝,得到高强度聚脂薄膜。
1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15中,丙烯酸乳液胶呈半透明淡蓝色乳光。
15.一种丙烯酸树脂贴合胶,包括配方组成: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6.0-8.5%,甲基丙烯酸甲酯:55%,甲基丙烯酸丁酯:12%,氯丁橡胶:3%,乙二醇-顺酐不饱和聚酯树脂:1%,聚苯乙烯:35%,气溶胶:0.8%,石蜡:0.3%,双异羟丙基对甲基苯胺:0.5%,对苯二酚:0.007%。
1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7.s21、按照配比依次准确称量各物料;
18.s22、然后将配比后的物料进行混合,放置在釜中进行均匀搅拌,压力控制在0.1—0.25mpa压力下;
19.s23、搅拌完成后,进行固化,温度控制在25℃,固化时间控制在18h,最得到丙烯酸树脂贴合胶。
2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22中,在搅拌的同时加入3%过氧化苯甲酰的dop溶液。
2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丙烯酸树脂贴合胶的外观:乳白色液体,ph值:5.4~6.8,粘度:1600~2000mpas,有效成分:53.0
±
2.6%。
22.一种改进型高强度聚脂薄膜和丙烯酸树脂贴合胶,将镀铝完成后的涂布膜铺展在加工台上,将丙烯酸树脂贴合胶均匀的涂覆在高强度聚脂薄膜上,并辊压紧实。
2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压辊方式为加热式压辊操作,压辊温度控制在200℃。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本发明通过对聚脂薄膜和丙烯酸树脂贴合胶进行改良,在设计共聚物结构时,将软硬链段加入适量的功能单体增加树脂的极性和粘接性能,以满足聚酯涂覆改性的要求,通过以mma为硬单体,提高聚脂薄膜的硬度和拉伸强度,以ea为软单体使聚合物易于流动及附着力高等性能,通过改变两者的配比来调整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从而提高聚脂薄膜耐热性和柔顺性,同时通过对丙烯酸树脂贴合胶进行准确配比称量和配制工艺,提高丙烯酸树脂贴合胶的粘合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实施例:
3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2.一种改进型高强度聚脂薄膜,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33.步骤一:在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80%的溶剂、1/4的混合单体及2/6引发剂;
34.步骤二:开动搅拌器升温至85℃,待反应体系出现稳定回流后,开始滴加剩余混合单体和2/3的引发剂,约3h滴完,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1h;
35.步骤三:再补加剩余的溶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液,继续保温反应3h,得到粘稠共聚物溶液;
36.步骤四:降温至65℃,剧烈搅拌下,滴加三乙胺调节树脂的ph值7~9;
37.步骤五:然后加人适量的蒸馏水,调节固含量为46%,即得丙烯酸乳液胶;
38.在步骤五中,丙烯酸乳液胶呈半透明淡蓝色乳光。
39.步骤六:再将丙烯酸乳液胶稀释至一定浓度,然后用不锈钢涂布棒对薄膜进行均匀涂布,并在130℃的烘箱中烘15mi n,即得到涂布膜;
40.步骤七:然后将涂覆处理的涂布膜置于真空镀铝机中进行镀铝,得到高强度聚脂薄膜;
41.其中,原料主要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丙烯酸乙酯(ea)均为化学纯,减压蒸馏提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工业级;过氧化苯甲酰(bpo),异丙醇、氨水,分析纯;
42.聚合过程中引人含羧基、羟基等极性基团的单体,可增加树脂的极性,提高树脂粘接性能;并且在羧基和羟基共同作用下,可使丙烯酸树脂的水溶性变好。随着极性单体含量的增加,涂膜的表面张力增加,涂布膜与铝层的附着力增大;但含量增至一定程度后涂膜的表面张力无显著变化,反会导致涂膜的耐水性降低结果;
43.当功能单体含量达到16%时,涂膜的表面张力已达最大值,继续增加功能单体含量不会提高涂膜的表面张力,反而会使树脂吸水率增加,降低涂膜耐水性,此外,功能单体的配比对涂膜性能也存在影响,aa与hema相比,由于羧基比羟基的极性更强,似乎aa与hema的质量比越大涂膜的表面张力越高,但事实上这种变化并不明显,反而对涂膜的附着力影响较大,如下表:
44.aa/hema0.81.01.31.51.82.0附着力(n/15mm)2.63.5432.52吸水率%11.21110121413
45.此外,由于合成的乳液用于塑料薄膜表面改性,故该共聚物要有一定的柔顺性以适应收卷、镀铝及复合等各种变形,同时还要有足够高的粘接力和表面张力保持能力防止镀铝层的脱落,因此,在设计共聚物结构时,将软硬链段加入适量的功能单体增加树脂的极性和粘接性能,以满足聚酯涂覆改性的要求;
46.通过以mma为硬单体,赋予胶膜硬度和拉伸强度,以ea为软单体使聚合物易于流动及附着力高等性能,通过改变两者的配比来调整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从而获得耐热性及柔顺性良好的涂膜,如下表:
[0047][0048][0049]
由上表得知:随着mma用量的增加,产物的表面张力变化不大,但胶膜由软变硬甚至出现细微裂纹导致粘接力降低,若软单体占软硬组分的60wt%时,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低,胶膜容易发粘,生产中,聚酯膜涂布后要成卷储存,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若低于45℃时,易引起层间粘连,所以软硬组分配比为6:4比较合适;
[0050]
其中,ea与mma的质量比为6:4时,胶膜具有一定的柔顺性、且耐热性能及粘接性能较好,可满足收卷、镀铝等各种变形的要求;功能单体(aa和hema)占单体总量的16%,且w(aa)/w(hema)=1.25,引发剂为单体总量的1.2%时,聚合物的分子量适中,胶膜的表面张力高、粘结能力强,涂布效果好。
[0051]
一种丙烯酸树脂贴合胶,包括配方组成: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6.0-8.5%,甲基丙烯酸甲酯:55%,甲基丙烯酸丁酯:12%,氯丁橡胶:3%,乙二醇-顺酐不饱和聚酯树脂:1%,聚苯乙烯:35%,气溶胶:0.8%,石蜡:0.3%,双异羟丙基对甲基苯胺:0.5%,对苯二酚:0.007%;
[0052]
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53]
1)按照配比依次准确称量各物料;
[0054]
2)然后将配比后的物料进行混合,放置在釜中进行均匀搅拌,压力控制在0.1—0.25mpa压力下;
[0055]
进一步的,在搅拌的同时加入3%过氧化苯甲酰的dop溶液;
[0056]
3)搅拌完成后,进行固化,温度控制在25℃,固化时间控制在18h,最得到丙烯酸树脂贴合胶。
[0057]
其中,丙烯酸树脂贴合胶的外观:乳白色液体,ph值:5.4~6.8,粘度:1600~2000mpas,有效成分:53.0
±
2.6%;
[0058]
主要用于铁、铜、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粘接;用于有机玻璃等材料的粘接;用于聚碳酸酯等材料的粘接;其中,剪切强度:金属材料>23.0mpa,有机玻璃>11mpa,聚碳酸酯》15mpa;粘接铝合金和碳钢中,其抗剪切强度:≥30mpa。
[0059]
此外,将改进型高强度聚脂薄膜和丙烯酸树脂贴合胶合成,通过将镀铝完成后的涂布膜铺展在加工台上,将丙烯酸树脂贴合胶均匀的涂覆在高强度聚脂薄膜上,并辊压紧实,得到最终合成产物。
[0060]
本发明工作流程:首先,对改进型高强度聚脂薄膜进行制备,制备过程中,先在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80%的溶剂、1/4的混合单体及2/6引发剂;然后,开动搅拌器升温至85℃,待反应体系出现稳定回流后,开始滴加剩余混合单体和2/3的引发剂,约3h滴完,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1h;再补加剩余的溶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液,继续保温反应3h,得到粘稠共聚物溶液;然后,降温至65℃,剧烈搅拌下,滴加三乙胺调节树脂的ph值7~9;加人适量的蒸馏水,调节固含量为46%,即得丙烯酸乳液胶;其次,再将丙烯酸乳液胶稀释至一定浓度,然后用不锈钢涂布棒对薄膜进行均匀涂布,并在130℃的烘箱中烘15mi n,即得到涂布膜;然后,将涂覆处理的涂布膜置于真空镀铝机中进行镀铝,得到高强度聚脂薄膜;其次,再对丙烯酸树脂贴合胶进行制备,在制备过程期间,按照配比依次准确称量各物料: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6.0-8.5%,甲基丙烯酸甲酯:55%,甲基丙烯酸丁酯:12%,氯丁橡胶:3%,乙二醇-顺酐不饱和聚酯树脂:1%,聚苯乙烯:35%,气溶胶:0.8%,石蜡:0.3%,双异羟丙基对甲基苯胺:0.5%,对苯二酚:0.007%,然后将配比后的物料进行混合,放置在釜中进行均匀搅拌,压力控制在0.1—0.25mpa压力下,在搅拌的同时加入3%过氧化苯甲酰的dop溶液,待搅拌完成后,对其进行固化,温度控制在25℃,固化时间控制在18h,得到丙烯酸树脂贴合,最后将镀铝完成后的涂布膜铺展在加工台上,将丙烯酸树脂贴合胶均匀的涂覆在高强度聚脂薄膜上,并辊压紧实;整个操作流程简单便捷,与现有的贴合胶相比较,本发明通过设计对现有聚脂薄膜和贴合胶进行改进,提高了现有聚脂薄膜和贴合胶的硬度、拉伸强度和粘合性。
[006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