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33712651发布日期:2023-04-01 00:3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红托竹荪(ganoderma lucidum karst)是一种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均较高的药用食用菌,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珍贵的中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托竹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保肝解毒、改善心血管系统、抗病毒等功效。红托竹荪的药效成份主要有红托竹荪多糖类、三萜类、核苷类、氨基酸等,另还含有钼、锌、锰、铁、硒、钡等多种微量元素。大型仿野生栽培的红托竹荪不仅产量与药用价值高于一般小红托竹荪,而且具有观赏收藏价值。目前南方地区红托竹荪菌袋生产普遍使用固体菌种,采用固体菌种的缺点是:菌种本身生长期长,400g干料的菌袋需80~90天才能长满,原种栽培种一起计算需要近半年的时间。而液体菌种具有生长周期短(300l液体菌种培养仅需8~10天即可达到用于生产的标准)、菌龄一致、发育均一和整齐健壮等特点,克服了固体菌种的不足。
3.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及生产栽培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液体菌种技术不成熟,培养基营养成份不合理,造成菌液成品率低、死亡率与污染率很高,根本原因在于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缓慢的天性(常规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为0.05~0.08cm/10天),另外,现有的液体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方法均是照搬其它食用菌,不适合红托竹荪;
5.(2)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大量酵母膏、蛋白胨等成份,因此培养基成本高;
6.(3)红托竹荪原产贵州,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对栽培原料进行本地化处理,以适应本地条件并降低原料成本。
7.灵芝(ganoderma lucidum karst)是一种药用、营养价值均较高的药用食用菌,其药效成份主要包括灵芝多糖类、三萜类、核苷类、氨基酸等。研究表明,灵芝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改善心血管系统、抗病毒等功效。灵芝传统椴木栽培上普遍采用青岗木、枫木等木材,随着林业上保护森林限止采伐政策的实施,椴木栽培面临无材料来源处境,因此寻找质高价低的代料栽培原料是灵芝栽培研究的重点之一。
8.综上,如何提供一种菌丝生长期短、产量高、原料本地化的红托竹荪、黄灵芝的液体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是利用板蓝根废渣与巨菌草为主要成份,进行固液交错培养的红托竹荪与黄灵芝培养基开发,并利用板蓝根废渣、巨菌草进行食用菌栽培方面的应用,以充分利用板蓝根废渣及巨菌草资源,为灵芝、红托竹荪等食用菌提供价廉质优的栽培代料。
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包括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和巨菌草;
12.所述食用菌为红托竹荪、黄灵芝。
13.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板蓝根(isatis tinctoria)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生长迅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近年南方许多地区林下经济及乡村振兴的主要推广种植品种。板蓝根种植量大,每年加工后产生许多废渣,这些废渣中含有大量木质素、纤维素与矿质元素。目前板蓝根废渣通常大部分被当做垃圾扔掉或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板蓝根在食用菌栽培上的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14.巨菌草(jujun grass)为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狼尾草属,原产地在北非目前在中国大面积获得成功,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含丰富的纤维素与植物蛋白,在食用菌栽培上尚无报道。
15.本发明以板蓝根废渣、巨菌草为对象,通过不同材料组合试验,研制了低成本高产的高效培养基。其中,板蓝根是近年来栽培较多的中药材,它的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加之发酵中又产生大量的双糖、单糖及蛋白质,将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做为培养材料可降低培养基成本;巨菌草更是易于生长且蛋白质与纤维素含量高的作物,通常用于制做动物饲料,因此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与巨菌草结合,营养利用率会有累加效应。
16.进一步的,所述板蓝根废渣为板蓝根经提取后剩余的废渣;
17.所述巨菌草为巨菌草的叶片和茎秆晒干至含水量《10%后处理而成的巨菌草粉。
18.进一步的,所述巨菌草为田间自播种起生长2个月后采收的巨菌草叶片与茎杆,晒至含水量低于10%后,经粉碎处理所得的巨菌草粉。
19.进一步的,所述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20.(1)菌株活化方法: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菌、酿酒酵母菌按质量比1:2:1比例混合,得混合菌粉;加入培养液(混合菌粉与培养液的质量体积为1.5:1000g/ml),28~32℃、120rpm摇床振荡培养48小时活化,之后培养至培养液580nm下od值达到1~1.2,得活化菌液;
21.所述培养液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红糖1%、海藻糖1%、kh2po41.5%和vb15mg/l,ph值6.0~6.5。
22.(2)将活化菌液按150ml/kg的比例加入提前24小时预湿的板蓝根废渣(预湿后含水量达50~55%),混匀,堆好后盖塑料布密封,第3、7、12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后用塑料布密封,累积发酵时间15~20天。
23.进一步的,包括母种活化培养基、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
24.所取得的有益效果:针对食用菌红托竹荪、灵芝栽培中存的的问题及板蓝根加工产生大量废渣的问题,本发明以板蓝根废渣为材料进行了食用菌栽培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以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为主要材料,添加适量巨菌草,可以提高红托竹荪、灵芝的产量与品质,并缩短生长周期。据此,本发明研制了相应的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及配套的高产栽培培养基,该培养基可以替代原有的以棉籽壳、桑枝、玉米芯、竹屑为主要成份的培养配方,同时可以提高食用菌产量与品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部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板蓝根废渣的利用率,变废为宝。为了增加食用菌培养料的有机质含量,在板蓝根废渣为主的培养料中添加了不同比例的巨菌草并对板蓝根废渣进行了发酵处理,通过精心筛选,得到高产优质培
养基。
25.进一步的,所述母种活化培养基包括马铃薯、巨菌草、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琼脂粉;
26.所述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包括马铃薯、巨菌草、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
27.所述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包括黑豆粉、巨菌草、蛋白胨、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肌醇和食品消泡剂;
28.所述栽培种培养基包括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玉米芯、米糠、石膏粉和磷酸二氢钾。
29.进一步的,当食用菌为红托竹荪时,所述母种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马玲薯100.0g/l、巨菌草120.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50.0g/l、磷酸二氢钾3.0g/l、硫酸镁1.5g/l、柠檬酸0.5g/l、赤砂糖20.0g/l、葡萄糖5.0g/l和琼脂粉7.0g/l,ph值6.0~6.5;
30.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31.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32.②
马玲薯切片、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双层纱布过滤,留滤汁;
33.③
将称好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赤砂糖、葡萄糖、柠檬酸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34.④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最后加入琼脂粉。
35.所述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马玲薯100.0g/l、巨菌草120.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80.0g/l、磷酸二氢钾2.0g/l、硫酸镁1.0g/l、柠檬酸0.5g/l、赤砂糖20.0g/l和葡萄糖5.0g/l,ph值6.0~6.5;
36.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37.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38.②
马玲薯切片、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过滤,去渣,留滤汁;
39.③
将称好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赤砂糖、葡萄糖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40.④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
41.所述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黑豆粉180.0g/l、巨菌草120.0g/l、蛋白胨2.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50.0g/l、磷酸二氢钾3.0g/l、硫酸镁1.4g/l、柠檬酸0.5g/l、赤砂糖20.0g/l、葡萄糖5.0g/l和肌醇0.05g/l,且每1000g发酵罐液体培养基中包括食品消泡剂0.1ml,ph值6.0~6.5;
42.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43.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44.②
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过滤,去渣,留滤汁;
45.③
将称好的黑豆粉、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赤砂糖、葡萄糖、肌醇、
食品消泡剂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46.④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
47.所述栽培种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550.0g/l、巨菌草230.0g/l、玉米芯100.0g/l、米糠100.0g/l、石膏粉10.0/l和磷酸二氢钾10.0g/l。
48.按以下步骤配制:
49.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50.②
将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玉米芯、米糠、石膏粉混合拌均;
51.③
磷酸二氢钾在水中溶解;
52.④




混合,并加水至混合物中,最终使培养基含水量达60~65%。
53.进一步的,当食用菌为黄灵芝时,所述母种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马玲薯200.0g/l、巨菌草40.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20.0g/l、蛋白胨2.0g/l、磷酸二氢钾3.0g/l、硫酸镁1.5g/l、蔗糖25.0g/l和琼脂粉7.0g/l,ph值6.0~6.5;
54.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55.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56.②
马玲薯、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过滤,去渣,留滤汁;
57.③
将称好的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蔗糖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58.④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最后加入琼脂粉。
59.所述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马玲薯200.0g/l、巨菌草40.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20.0g/l、蛋白胨2.0g/l、磷酸二氢钾3.0g/l、硫酸镁1.5g/l和蔗糖25.0g/l,ph值6.0~6.5;
60.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61.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62.②
马玲薯切片、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过滤,去渣,留滤汁;
63.③
将称好的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蔗糖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64.④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
65.所述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黑豆粉100.0g/l、巨菌草60.0g/l、蛋白胨3.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25.0g/l、磷酸二氢钾3.0g/l、硫酸镁1.4g/l、蔗糖25.0g/l和肌醇0.05g/l,且每1000g发酵罐液体培养基中包括食品消泡剂0.1ml,ph值6.0~6.5;
66.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67.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68.②
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过滤,去渣,留滤汁;
69.③
将称好的黑豆粉、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蔗糖、肌醇、食品消泡剂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70.④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
71.所述栽培种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660.0g/l、巨
菌草200.0g/l、玉米芯70.0g/l、米糠50.0g/l、石膏粉10.0g/l和磷酸二氢钾10.0g/l。
72.按以下步骤配制:
73.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74.②
将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玉米芯、米糠、石膏粉混合拌均;
75.③
磷酸二氢钾在水中溶解;
76.④




混合,并加水至混合物中,最终使培养基含水量达60~65%。
77.一种食用菌的培养方法,采用上述的培养基培养;
78.采用母种活化培养基用于活化食用菌固体母种的培养,采用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用于食用菌一级液体母种的培养,采用发酵罐液体培养基用于液体菌种的培养,采用栽培种培养基用于栽培种/出菇袋的培养。
79.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还建立了上述培养基的配套使用方法及培养方法。
80.在利用适量的板蓝根废渣与巨菌草结合改善培养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固体与液体二相交错培养方法进行红托竹荪、黄灵芝的培养,同时培养基中添加了适量的柠檬酸以平衡渗透压,防止液体培养初期搅拌对红托竹荪、黄灵芝细胞的伤害,以提高成活率进而提高生长速度。应用本发明的培养体系可以替代原有的液体菌种配方,并使发酵罐发酵成功率达100%,菌袋接种成活率100%,缩短菌丝生产周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81.进一步的,当食用菌为红托竹荪时,具体步骤如下:
82.(1)向母种活化培养基中接入固体母种,25~28℃黑暗培养10~15天,得活化红托竹荪固体母种;
83.(2)向培养容器中加入母种活化培养基(培养基厚度1~2mm),待其凝固后接入活化红托竹荪固体母种,26~28℃黑暗培养6~7天;之后加入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搅拌4~6小时,速度900rpm;然后静置培养3天,再次搅拌4~6小时,速度900rpm;从中取菌液加入新的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1ml菌液/100ml培养基),摇床培养9~10天,摇速120rpm,得到红托竹荪一级液体母种;
84.(3)将发酵罐液体培养基装于发酵罐,接入红托竹荪一级液体母种于28℃下培养,维持罐压0.03~0.05mpa,气磊压力表0.15mpa,培养时间10~15天,得到液体菌种;
85.(4)将栽培种培养基分装于塑料袋中,接种液体菌种,栽培种培养基与液体菌种的质量体积比为50:1g/ml,28℃下培养60~65天,得栽培种。
86.进一步的,当食用菌为红托竹荪时,具体步骤如下:
87.(1)将配好的母种活化培养基分装于1000ml的三角瓶,每瓶装培养基500ml,121℃灭菌60分钟;灭菌后无菌条件下把培养基倒入培养皿(9cm),待培养基凝固后接入1.0cm
×
1.0cm
×
1.0cm大小的实验室保存的固体母种,25~28℃下黑暗培养10~15天,得到活化红托竹荪固体母种;
88.(2)将配好的母种活化培养基分装于1000ml的三角瓶,每瓶装培养基500ml,121℃灭菌60分钟;灭菌后无菌条件下把培养基倒入500ml三角瓶,培养基厚度1~2mm即可,待培养基凝固后接入活化红托竹荪固体母种,26~28℃黑暗培养6~7天;
89.(3)将配好的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分装于1000ml的三角瓶,每瓶装培养基500ml,121℃灭菌60分钟;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将培养基倒入(2)中已培养6~7天的菌种瓶中,搅拌4~6小时,速度900rpm;然后静置培养3天,再次搅拌4~6小时,速度900rpm;从中
取菌液加入新的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1ml菌液/100ml培养基),摇床培养9~10天,摇速120rpm,得到红托竹荪一级液体母种;
90.(4)将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分装于400l的发酵罐,每罐装培养液300l,121℃灭菌120分钟,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每罐接入500ml红托竹荪一级液体母种,26~28℃下培养;培养期间维持罐压0.03~0.05mpa,气泵压力表0.15mpa;培养时间10~15天,得到液体菌种;
91.(5)将配好的栽培种培养基分装于40cm
×
17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干料400g,用窝口机窝口后,用带透气膜的盖封口,120℃下消毒灭菌240分钟,取出,菌袋冷却至室温后移入接种室接种。每培养袋接入8ml液体菌种;接种后的菌袋在22~26℃下培养35~40天,得到长满菌丝的红托竹荪栽培种。
92.进一步的,当食用菌为黄灵芝时,具体步骤如下:
93.(1)向母种活化培养基中接入固体母种,25~28℃黑暗培养7~10天,得活化黄灵芝固体母种;
94.(2)向含有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接入活化黄灵芝固体母种,26~28℃黑暗培养2~3天,之后搅拌4~6小时,速度700rpm;从中取菌液加入新的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0.5ml菌液/100ml培养基),摇床培养6~8天,摇速140rpm,得到黄灵芝一级液体母种;
95.(3)将发酵罐液体培养基装于发酵罐,接入黄灵芝一级液体母种于28℃下培养,维持罐压0.03~0.05mpa,气磊压力表0.15mpa,培养时间7~8天,得到液体菌种;
96.(4)将栽培种培养基分装于塑料袋中,接种液体菌种,栽培种培养基与液体菌种的质量体积比为50:1g/ml,30~35天得到出菇袋。
97.进一步的,当食用菌为黄灵芝时,具体步骤如下:
98.(1)将配好的母种活化培养基分装于1000ml的三角瓶,每瓶装培养基500ml,121℃灭菌60分钟;灭菌后无菌条件下把培养基倒入培养皿(9cm),待培养基凝固后接入1.0cm
×
1.0cm
×
1.0cm大小的实验室保存的固体母种,25~28℃下黑暗培养7~10天,得到活化黄灵芝固体母种;
99.(2)向含有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接入活化黄灵芝固体母种,26~28℃黑暗培养2~3天,之后搅拌4~6小时,速度700rpm;从中取菌液加入新的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0.5ml菌液/100ml培养基),摇床培养6~8天,摇速140rpm,得到黄灵芝一级液体母种;
100.(3)将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分装于400l的发酵罐,每罐装培养基300l,121℃灭菌120分钟,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每罐接入500ml黄灵芝一级液体母种,26~28℃下培养;培养期间维持罐压0.03~0.05mpa,气泵压力表0.15mpa;培养时间7~8天,得到液体菌种;
101.(4)将栽培种培养基分装于分装于70cm
×
22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干料700g,用窝口机窝口后,用带透气膜的盖封口,120℃下消毒240分钟,取出,菌袋冷却至室温后移入接种室接种。每培养袋接入14ml液体菌种;接种后的菌袋在22~26℃下培养30~35天,得到长满菌丝的灵芝出菇袋。
102.进一步的,还包括出菇管理。
103.红托竹荪的出菇管理按以下步骤进行:
104.红托竹荪出菇袋菌丝长满袋后,继续在培养室放置10~15天,使菌丝达到生理成
熟,移到出菇棚,撕去塑料袋,将菌包平放于消毒过地面,每个菌包之间距离为10~20cm,4500~5000个菌袋/亩,每个菌包重量700g。菌包在地面摆放好后,先用消毒过的填土培养料填满菌包之间的空间,然后覆土,覆土层6~8cm厚;出菇期间菇房温度22~28℃,空气湿度80~90%,覆盖营养土的菌包菇蕾未出土之前,每隔6~8天淋一次水;覆土后50~60天开始有菇蕾形成,当50%以上菌包都有菇蕾形成后,3天淋一次透水,直至采收(菇蕾到子实体成熟需30~35天);每批采后停止喷水7~10天。共采4次。
105.黄灵芝的出菇管理按以下步骤进行:
106.将长满菌丝的菌袋放于地面消毒好的大棚,打开袋口一头,在菌袋表面盖一层塑料地膜5~7天,其间室温控制在22~25℃,每天掀开薄膜二次以通风换气,每次掀开时间10分钟;5~7天菌丝表面出现黄色斑点时,说明后熟作用完成,打开袋的另一头,将袋竖放,在菌袋向上的表面覆土,土层1~2cm厚,覆土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每隔3~4天淋一次水,菇房温度控制在28~35℃,空气湿度80~90%;当50%以上菌袋都有菇蕾形成后,3天淋一次透水,直至采收;每批采后停止喷水5~7天。
107.上述的培养基在促进食用菌的生长、缩短食用菌的生长周期、提高食用菌质量中的应用。
10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09.(1)红托竹荪采用固体菌种培养时,母种生长需15天、原种生长需80~90天(菌瓶规格:25
×
20cm)、栽培种生长需80~90天(菌瓶规格:25
×
20cm)共175~195天;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后,红托竹荪一级液体母种需15~17天、发酵罐液体菌种生长需10~15天,栽培种生长需60~65天,共95~112天,比对照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总生物转化率57.7%。
110.(2)红托竹荪采用固体菌种培养时,接种效率为490袋/6人/小时,菌袋污染率4.2%。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后,接种效率为1270袋/6人/小时,菌袋污染率1.5%,接种效率比对照提高159.2%;菌袋污染率下降64.2%。
111.(3)本发明所建立的黄灵芝液体菌种配方较对照液体培养菌丝产量高,用种量少于对照,相对节约了成本,同时生长周期缩短。采用固体母种、原种生产栽培种时,从固体母种、固原种、固体栽培种到出菇菌袋长满,黄灵芝需106~110天,本发明液体菌种菌种生产栽培种再生产出菇袋的方法后,灵芝生长时间缩短为45~54天。
具体实施方式
112.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13.本发明所需药剂为常规实验药剂,采购自市售渠道;未提及的实验方法为常规实验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114.实施例1
115.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16.(1)菌株活化方法: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菌、酿酒酵母菌按质量比1:2:1混合,得
混合菌粉;加入培养液(混合菌粉与培养液的质量体积为1.5:1000g/ml),28~32℃、120rpm摇床振荡培养48小时活化,之后培养至培养液580nm下od值达到1~1.2,得活化菌液;
117.所述培养液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红糖1%、海藻糖1%、kh2po41.5%和vb15mg/l,ph值6.0~6.5。
118.(2)将活化菌液按150ml/kg的比例加入提前24小时预湿的板蓝根废渣(预湿后含水量达50~55%),混匀,堆好后盖塑料布密封,第3、7、12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后塑料布密封,累积发酵时间15~20天。
119.红托竹荪所用培养基包括包括母种活化培养基、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
120.所述母种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马玲薯100.0g/l、巨菌草120.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50.0g/l、磷酸二氢钾3.0g/l、硫酸镁1.5g/l、柠檬酸0.5g/l、赤砂糖20.0g/l、葡萄糖5.0g/l和琼脂粉7.0g/l,ph值6.0~6.5;
121.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122.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123.②
马玲薯切片、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双层纱布过滤,留滤汁;
124.③
将称好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赤砂糖、葡萄糖、柠檬酸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125.④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最后加入琼脂粉。
126.所述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马玲薯100.0g/l、巨菌草120.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80.0g/l、磷酸二氢钾2.0g/l、硫酸镁1.0g/l、柠檬酸0.5g/l、赤砂糖20.0g/l和葡萄糖5.0g/l,ph值6.0~6.5;
127.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128.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129.②
马玲薯切片、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过滤,去渣,留滤汁;
130.③
将称好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赤砂糖、葡萄糖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131.④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
132.所述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黑豆粉180.0g/l、巨菌草120.0g/l、蛋白胨2.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50.0g/l、磷酸二氢钾3.0g/l、硫酸镁1.4g/l、柠檬酸0.5g/l、赤砂糖20.0g/l、葡萄糖5.0g/l和肌醇0.05g/l,还包括食品消泡剂0.1ml,ph值6.0~6.5;
133.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134.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135.②
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过滤,去渣,留滤汁;
136.③
将称好的黑豆粉、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赤砂糖、葡萄糖、肌醇、食品消泡剂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137.④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
138.所述栽培种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550.0g/l、巨菌草230.0g/l、玉米芯100.0g/l、米糠100.0g/l、石膏粉10.0/l和磷酸二氢钾10.0g/l。
139.按以下步骤配制:
140.①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141.②
将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玉米芯、米糠、石膏粉混合拌均;
142.③
磷酸二氢钾在水中溶解;
143.④




混合,并加水至混合物中,最终使培养基含水量达60~65%。
144.红托竹荪的培养方法如下:
145.(1)将母种活化培养基分装于1000ml的玻璃瓶,每瓶培养基500ml,120℃灭菌60分钟,灭菌后无菌条件下将培养基分装至9cm培养皿,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接入1.0cm
×
1.0cm
×
1.0cm大小的固体母种,25~28℃黑暗培养10~15天,得活化红托竹荪固体母种。
146.(2)将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分装于1000ml的玻璃瓶,每瓶培养基500ml,120℃灭菌60分钟,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待用。
147.(3)将母种活化培养基分装于500ml三角瓶中(铺满瓶底0.1~0.2cm厚度即可),消毒灭菌,之后待培养基凝固,接入活化红托竹荪固体母种(接种块大小约为0.5cm
×
0.5cm
×
0.5cm),26~28℃黑暗培养6~7天,菌丝开始在新培养基生长;在无菌条件下,向培养瓶内加入灭过菌的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加入量为100ml/瓶,每瓶同时放一个磁力搅拌棒;将培养瓶在磁力搅拌器上撑拌4~6小时,速度900rpm;静置培养3~4天,之后再用磁力搅拌器上撑拌4~6小时,速度900rpm;从中取菌液加到新鲜的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中(1ml菌液/100ml培养基),然后移到摇床上培养,摇速120rpm,培养9~10天,得到菌丝密度占培养基80%的红托竹荪一级液体母种。
148.(4)将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分装于450l的发酵罐,每罐装培养基300l,120℃下60分钟,灭菌后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接入1000ml红托竹荪一级液体母种,28℃下培养,维持罐压0.03~0.05mpa,气磊压力表0.15mpa,培养时间10~15天,得到菌丝球密度占80%的液体菌种。
149.(5)发酵罐液体培养基接种培养24小时后,每隔12小时从取样口取样平板涂布培养以测定有无杂菌感染,并测菌液的od值(580nm)以检测有无细菌感染。
150.(6)将配好的栽培种培养基分装于40cm
×
60cm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干料4000g,扎好袋口,在120℃下消毒灭菌240分钟,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待用;移入接种室接种,每袋接入80ml液体菌种,28℃下培养,培养时间60~65天,得到长满菌丝的栽培种。
151.(7)红托竹荪出菇袋菌丝长满袋后,继续在培养室放置10~15天,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移到出菇棚,撕去塑料袋,将菌包平放于消毒过地面,每个菌包之间距离为10~20cm,4500~5000个菌袋/亩,每个菌袋重量700g。菌包在地面摆放好后,先用消毒过的填土培养料填满菌袋之间的空间,然后覆土,覆土层6~8cm厚;出菇期间菇房温度22~28℃,空气湿度80~90%,覆盖营养土的菌袋菇蕾未出土之前,每隔6~8天淋一次水;覆土后50~60天开始有菇蕾形成,当50%以上菌袋都有菇蕾形成后,3天淋一次透水,直至采收;每批采后停止喷水7~10天。共采4次。
152.结果:第一潮菇887.7kg/亩;第二潮菇755.0kg/亩;第三潮菇290.4kg/亩;第四潮
菇87.0kg/亩;共采收四潮,产量合计2020.1kg/亩,总生物转化率57.7%。
153.(每亩地5000个菌袋,每个菌袋700g培养料,共计培养料:3500kg,生物转化率=总亩产量/每亩培养料干重*100%)
154.实施例2红托竹荪传统栽培种与本发明培养基产量与品质对比
155.培养基配方1(记作ck1):板蓝根废渣88.0%、米糠10.0%、石膏粉1.0%、过磷酸钙1.0%;
156.培养基配方2(记作ck2):竹木屑88.0%、米糠10.0%、石膏粉1.0%、过磷酸钙1.0%;
157.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55.0%、巨菌草23.0%、玉米芯10.0%、米糠10.0%、石膏粉1.0%、磷酸二氢钾1.0%。
158.参照实施例1做好液体菌种培养基,按实施例1的方法培养液体菌种并接入栽培种培养基(即步骤(1)~(6)同实施例1,仅步骤(6)所用培养基不同)。在栽培种培养基中培养,其间调查菌袋长满所需时间,然后按实施例1将菌袋埋于土中进行出菇管理,调查产量并测定子实体蛋白质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159.表1培养基对出菇袋菌丝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子实体品质的影响
[0160][0161]
注:*1每个处理1亩地,每亩5000个菌袋,每袋重700g;3次重复;*2生物转化率(%)=亩产量(g)/5000个菌袋*每袋重量(700g);*3子实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
[0162]
从表1可看出,本发明栽培种培养基菌丝长满菌袋时间明显比二个对照缩短,同时亩产量、生物转化率、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另外2个处理。
[0163]
实施例3黄灵芝传统液体母种菌丝生长量与本发明培养基菌丝生长量比较
[0164]
传统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配方1(记作ck1):马玲薯20.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蔗糖2.5%;
[0165]
传统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配方2(记作ck2):马玲薯20.0%,蛋白胨3.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蔗糖2.5%;
[0166]
本发明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配方:马玲薯20.0%、巨菌草屑4.0%、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2.0%、蛋白胨0.2%、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蔗糖2.5%。
[0167]
参照实施例1步骤(1)得到活化黄灵芝固体母种,按照上述分组制备液体培养基,并装瓶(1000ml的三角玻璃瓶,每瓶培养液500ml),灭菌,然后取活化黄灵芝固体母种接,培养瓶在25~28℃培养室培养5~7天,之后将菌液在4000rpm离心,除上清液,称菌丝沉淀物重量。结果如表2所示。
[0168]
表2不同成份液体培养基菌丝生长比较
[0169][0170]
注:*每处理10瓶,3次重复。表4同。
[0171]
从表2可看出,本发明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量比传统培养液有明显提高,菌丝球形成时间也早于传统配方。
[0172]
实施例4红托竹荪传统二级发酵菌液接种栽培种与本发明培养基接种栽培种对栽培种成品率及菌袋长满时间的影响
[0173]
传统红托竹荪发酵培养基配方1(记作ck1):马玲薯20.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蔗糖2.5%;
[0174]
传统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配方2(记作ck2):马玲薯20.0%,黄豆粉10%、蛋白胨3.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蔗糖2.5%;
[0175]
本发明发酵罐液体培养基配方:黑豆粉18.0%、巨菌草屑12.0%、蛋白胨0.2%、板蓝根废渣发酵物5.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4%、柠檬酸0.05%、赤砂糖2.0%、葡萄糖0.5%、肌醇0.005%、食品消泡剂0.1ml(1000ml)。
[0176]
所有步骤同实施例1,仅发酵罐培养阶段的培养基不同。
[0177]
表3传统二级发酵菌液接种栽培种与本发明培养基接种栽培种对栽培种成品率及菌袋长满时间、产量
[0178][0179]
从表3可看出,本发明所采用的发酵罐液体培养基播种后所产生的效果在成品率、产量及品质方面高于对照,菌丝长满菌袋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
[0180]
实施例5
[0181]
黄灵芝所用培养基包括包括母种活化培养基、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
[0182]
所述母种活化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马玲薯200.0g/l、巨菌草40.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20.0g/l、蛋白胨2.0g/l、磷酸二氢钾3.0g/l、硫酸镁1.5g/l、蔗糖25.0g/l和琼脂粉7.0g/l,ph值6.0~6.5;
[0183]
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0184]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0185]

马玲薯、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过滤,去渣,留滤汁;
[0186]

将称好的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蔗糖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0187]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最后加入琼脂粉。
[0188]
所述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马玲薯200.0g/l、巨菌草40.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20.0g/l、蛋白胨2.0g/l、磷酸二氢钾3.0g/l、硫酸镁1.5g/l和蔗糖25.0g/l,ph值6.0~6.5;
[0189]
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0190]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0191]

马玲薯切片、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过滤,去渣,留滤汁;
[0192]

将称好的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蔗糖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0193]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
[0194]
所述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黑豆粉100.0g/l、巨菌草60.0g/l、蛋白胨3.0g/l、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25.0g/l、磷酸二氢钾3.0g/l、硫酸镁1.4g/l、蔗糖25.0g/l和肌醇0.05g/l,还包括食品消泡剂0.1ml,ph值6.0~6.5;
[0195]
每1000ml按以下步骤配制:
[0196]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0197]

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混合,加水600ml,煮至沸腾,维持沸腾10~20分钟,过滤,去渣,留滤汁;
[0198]

将称好的黑豆粉、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蔗糖、肌醇、食品消泡剂加入滤汁,混合搅拌溶解;
[0199]

加水定容使培养基体积达1000ml,ph值调至6.5~7.0。
[0200]
所述栽培种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660.0g/l、巨菌草200.0g/l、玉米芯70.0g/l、米糠50.0g/l、石膏粉10.0g/l和磷酸二氢钾10.0g/l。
[0201]
按以下步骤配制:
[0202]

按质量称取各组分;
[0203]

将板蓝根废渣发酵产物、巨菌草、玉米芯、米糠、石膏粉混合拌均;
[0204]

磷酸二氢钾在水中溶解;
[0205]





混合,并加水至混合物中,最终使培养基含水量达60~65%。
[0206]
一种黄灵芝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207]
(1)将配好的母种活化培养基分装于1000ml的三角瓶,每瓶装培养基500ml,121℃灭菌60分钟;灭菌后无菌条件下把培养基倒入培养皿(9cm),待培养基凝固后接入1.0cm
×
1.0cm
×
1.0cm大小的实验室保存的固体母种,25~28℃下黑暗培养7~10天,得到活化黄灵芝固体母种;
[0208]
(2)向含有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接入活化黄灵芝固体母种,26~28℃黑暗培养2~3天,之后搅拌4~6小时,速度700rpm;从中取菌液加入新的一级液体母种培养
基(0.5ml菌液/100ml培养基),摇床培养6~8天,摇速140rpm,得到黄灵芝一级液体母种;
[0209]
(3)将发酵罐液体培养基分装于400l的发酵罐,每罐装培养基300l,121℃灭菌120分钟,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每罐接入500ml黄灵芝一级液体母种,26~28℃下培养;培养期间维持罐压0.03~0.05mpa,气泵压力表0.15mpa;培养时间7~8天,得到黄灵芝液体菌种;
[0210]
(4)将配好的栽培种培养基分装于分装于70cm
×
22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干料700g,用窝口机窝口后,用带透气膜的盖封口,120℃下消毒240分钟,取出,菌袋冷却至室温后移入接种室接种。每培养袋接入14ml液体菌种;接种后的菌袋在22~26℃下培养30~35天,得到长满菌丝的灵芝出菇袋。
[0211]
(5)出菇管理
[0212]
将长满菌丝的菌袋放于地面消毒好的大棚,打开袋口一头,在菌袋表面盖一层塑料地膜5~7天使之适应新的环境并完成后熟作用,其间室温控制在22~25℃,每天掀开薄膜二次以通风换气,每次掀开时间10分钟;完成后熟作用后,打开袋的另一头,将袋竖放,在菌袋向上的表面覆土,土层1~2cm厚,覆土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每隔3~4天淋一次轻水,菇房温度控制在28~35℃,空气湿度80~90%。当50%以上菌袋都有菇蕾形成后,3天淋一次透水,直至采收;每批采后停止喷水5~7天。
[0213]
结果: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50.2%,第二潮菇生物转化率22.7%,第三次采收生物转化率11.3%,共采收三潮,总生物转化率84.2%。
[0214]
生物转化率(%)=(一潮菇产量+二潮菇产量+三潮菇产量)/每袋培养料干重。
[0215]
实施例6黄灵芝现有出菇袋培养基与本发明培养基对出菇袋生物转化率、子实体品质(蛋白质、多糖、灵芝三萜含量)比较试验
[0216]
培养基配方1(记ck1):板蓝根废渣88.0%、米糠10.0%、石膏粉1.0%、过磷酸钙1.0%;
[0217]
培养基配方2(记ck2):杂木屑88.0%、米糠10.0%、石膏粉1.0%、过磷酸钙1.0%;
[0218]
本发明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板蓝根废渣发酵物66.0%、巨菌草屑20.0%、玉米芯7.0%、米糠5.0%、石膏粉1.0%、磷酸二氢钾1.0%。
[0219]
参照实施例5做好出菇袋培养基,并装袋(30cm
×
17cm的聚丙烯塑料袋),窝口机窝口,无机化纤棉封口,每袋装干料约400g,消毒,然后接入二级液体菌体,接种后菌袋里22~26℃下培养15~20天。按实施例5进行出菇管理。
[0220]
表4不同处理培养基出菇袋生物学表现比较
[0221][0222][0223]
注:*1.生物转化率计算:生物转化率(%)=(一潮菇产量+二潮菇产量+三潮菇产
量)/每袋培养料干重;2.子实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2.子实体多糖含量测定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3.子实体灵芝三萜含量测定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
[0224]
从表4可看出,本发明所采用的栽培种培养基的总生物转化率明显高于另外2个现有培养基,子实体蛋白质、多糖、灵芝三萜含量与对照相比也有所提高。
[0225]
实施例7黄灵芝传统液体母种菌丝生长量与本发明培养基菌丝生长量比较
[0226]
传统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配方1(记作ck1):马玲薯20.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蔗糖2.5%;
[0227]
传统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配方2(记作ck2):马玲薯20.0%,蛋白胨3.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蔗糖2.5%过碳酸钙1%、石膏粉1.0%;
[0228]
本发明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配方:马玲薯20.0%、巨菌草屑4.0%、板蓝根废渣发酵物2.0%、蛋白胨0.2%、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蔗糖2.5%,ph值6.0~6.5。
[0229]
参照实施例5做好液体菌种培养基,并装瓶(1000ml的三角玻璃瓶,每瓶培养液500ml),灭菌,然后取固体母种接种,培养瓶在25~28℃培养室培养5~7天,之后将菌液在4000rpm离心,除上清液,称菌丝沉淀物重量。
[0230]
表5不同成份液体培养基菌丝生长比较
[0231][0232]
注:*每处理10瓶,3次重复。表4同。
[0233]
从表5可看出,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级液体母种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量比传统培养液有明显提高,菌丝球形成时间也早于传统配方。
[0234]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23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