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化酵母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42654发布日期:2022-07-30 02:2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化酵母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酵母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化酵母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酵母属于真菌类,是一种可食用的、营养丰富的单细胞微生物。酵母菌可以被用来生产调味料。主要为酵母抽提物,又叫酵母味素、酵母精、酵母浸膏,是以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用酵母为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酵母菌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类物质进行降解,再经过一些精制工序得到的粉状或液体状的产品,具有强烈的呈味性能,是一种天然的高级调味品,是继味精(msg)、水解蛋白(hvp、hap)和呈味核苷酸(i+g)之后的第四代调味料。
3.酵母抽提物的生产方法很多,有自溶法、机械破碎法(包括高压匀浆法和高速球磨法)、加酶法等。酵母抽提物生产的工艺流程为:废弃酵母

预处理

酵母泥

破壁、均质

自溶

加热灭酶活

离心分离

酵母抽提液

真空浓缩

喷雾干燥

粉状酵母抽提物。
4.得到的粉状酵母抽提物经过干燥后,经由旋风分离器分离得到粒度均匀的粉体,随后进行过筛、包装。在实际生产中,将得到的粉体进行过筛需要人工转运后向气流筛中投料,但是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外壁需要定期臭氧消毒,在臭氧消毒过程中势必无法进行人工投料操作,从而导致过筛操作被迫中断,影响生产连续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化酵母生产装置;
6.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臭氧消毒过程中投料操作被迫中断影响生产连续性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连续化酵母生产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旋风分离器、中转罐和气流筛,以及放置中转罐的臭氧消毒间,所述中转罐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中转罐进料口,所述中转罐的上端面中央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通过转动轴与沿竖直方向设置于中转罐内的搅拌杆相连,所述搅拌杆的下部设置有搅拌桨和螺杆,所述中转罐的底端中央连接有中转罐出料管,所述中转罐出料管包设于螺杆外侧;
8.所述臭氧消毒间包设在中转罐外,所述旋风分离器穿过臭氧消毒间的上壁,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与中转罐进料口相连,所述中转罐出料管穿过臭氧消毒间的下壁与气流筛的进料口相连;
9.所述臭氧消毒间内设置有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上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臭氧输送管,所述臭氧输送管在臭氧消毒间的顶端内侧沿水平方向弯折,所述臭氧输送管的水平设置部分的下端等间距设置有预设数量的臭氧布洒器。
10.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罐一侧设置有中转罐排空管,所述中转罐排空管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穿设臭氧消毒间的侧壁与外界相通。
11.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罐上端面一侧设置有中转罐出气口,所述中转罐
出气口通过穿设臭氧消毒间的上壁的管路与风机相连。
12.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与风机相连。
13.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与布袋除尘器相连。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旋风分离器和气流筛之间设置一个有特殊内部设计的中转罐,在对工作区域进行臭氧消毒的过程中,不同于常用的人力转运投料,利用中转罐对旋风分离器的分离得到的粉体进行暂存的同时,通过螺杆对气流筛进行物料量稳定的进料,使整个生产过程连续化,不会像常规的人力转运投料因为臭氧消毒而被迫停止投料过筛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5.采用中转罐进行投料而不是常规的人力转运投料,保证了物料在包装前一直在封闭体系中,避免了污染风险,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
16.中转罐中设置有连有螺杆的搅拌装置,保证物料不会因为堆积压力导致难以进入气流筛,同时当气流筛达到处理负荷上限时,停止转动的螺杆也能起到阻止进料的效果,保证气流筛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1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
19.1.旋风分离器;2.风机;3.布袋除尘器;4.臭氧消毒间;5.中转罐;51.搅拌电机;52.中转罐进料口;53.中转罐出气口;54.中转罐排空管;55.空气过滤器;56.搅拌杆;57.搅拌桨;58.中转罐出料管;59.螺杆;6.气流筛;7.臭氧发生装置;71.臭氧输送管;72.臭氧布洒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后”、“左下”、“右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连续化酵母生产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旋风分离器1、中转罐5和气流筛6,以及放置中转罐5的臭氧消毒间4,所述中转罐5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中转罐进料口52,所述中转罐5的上端面中央设置有搅拌电机51,所述搅拌电机51通过转动轴与沿竖直方向设置于中转罐5内的搅拌杆56相连,所述搅拌杆56的下部设置有搅拌桨57和螺杆59,所述中转罐5的底端中央连接有中转罐出料管58,所述中转罐出料管58包设于螺杆59外侧;
22.所述臭氧消毒间4包设在中转罐5外,所述旋风分离器1穿过臭氧消毒间4的上壁,所述旋风分离器1的出料口与中转罐进料口52相连,所述中转罐出料管58穿过臭氧消毒间4的下壁与气流筛6的进料口相连;
23.所述臭氧消毒间4内设置有臭氧发生装置7,所述臭氧发生装置7上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臭氧输送管71,所述臭氧输送管71在臭氧消毒间4的顶端内侧沿水平方向弯折,所述
臭氧输送管71的水平设置部分的下端等间距设置有预设数量的臭氧布洒器72。
24.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罐5一侧设置有中转罐排空管54,所述中转罐排空管54连接有空气过滤器55,所述空气过滤器55穿设臭氧消毒间4的侧壁与外界相通。
25.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罐5上端面一侧设置有中转罐出气口53,所述中转罐出气口53通过穿设臭氧消毒间4的上壁的管路与风机2相连。
26.进一步地,所述旋风分离器1的出气口与风机2相连。
27.进一步地,所述风机2与布袋除尘器3相连。
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续化酵母生产装置,具体工作时,干燥后的物料经过旋风分离器1进行分离,其中颗粒较小的粉尘经过风机2输送到布袋除尘器3进行除尘,其中颗粒较大较重的物料通过中转罐进料口52进入中转罐5暂存,中转罐5设置有搅拌电机51、搅拌杆56和搅拌桨57,对中转罐5内的物料进行翻动,避免物料堆积导致难以进入气流筛6,并且搅拌杆56末端连接有螺杆59,转动中的螺杆59和中转罐出料管58配合,对气流筛6进行物料量稳定的进料,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当气流筛6达到处理负荷上限时,停止转动搅拌杆56,静止的螺杆59也能起到阻止进料的效果,保证气流筛6的正常工作;
29.当需要进行臭氧消毒时,开启臭氧发生装置7,臭氧会通过臭氧输送管71和臭氧布洒器72在臭氧消毒间4内均匀分布,在对臭氧消毒间4的工作区域进行臭氧消毒的过程中,不会像常规的人力转运投料因为臭氧消毒而被迫停止投料过筛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中转罐5进行投料而不是常规的人力转运投料,保证了物料在包装前一直在封闭体系中,避免了污染风险,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
30.在物料进入中转罐5时和物料被搅拌时产生的粉尘会通过中转罐出气口53经过风机2输送到布袋除尘器3进行除尘,同时中转罐排空管54可以维持中转罐5内部压力平衡以保证正常进料出料,与中转罐排空管54相连的空气过滤器55可以保证不引入其他物质导致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