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2606发布日期:2022-11-05 07:5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采样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样管。


背景技术:

2.核酸检测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
3.在核酸检测时,常通过采样管收集样本。采集样本时,由之前的单采演变为目前的混采,即由一个拭子头保存在一采样管中演变为多个拭子头保存在同一采样管中。同时,混采的数量逐级增加,如从之前的5混1到10混1,再到20混1,且仍然存在优化的空间。
4.但是,上述采样管,由于同一采样管中拭子头较多,取液枪头在从采样管中取液时,拭子头将对其形成干涉,从而造成取液枪头无法顺利取液,影响检测效率。为了顺利取液,申请号为202110978897.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采样盛装组件,包括采样管件及过滤管件,过滤管件可拆卸地设置于采样管件内,使用时,采样管件盛装样本,再在采样管件内安装过滤管件,通过过滤管件上的过滤孔使得样本进入到过滤管件中。但是,这样的方式,在放样本时首先将过滤管件取下,在采样管件内放入样本后装配过滤管件,再从过滤管件内取液,操作繁琐,检测效率同样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采样管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效率的采样管。
6.一种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包括:
7.管体,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包括底壁及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周壁;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内管内形成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管体在纵长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
8.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管体上,以启闭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
9.其中,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过滤通道。
10.上述采样管,当需要对样本进行检测时,取液枪头通过第二开口伸入第二容纳空间内抽吸保存有样本的样本保存液,此时拭子头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内,受到内管的阻挡,不会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内,不会对取液枪头的取液造成干涉,从而使得取液枪头的取液顺利进行,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本技术提供的采样管,在将拭子头放入第一容纳空间内时,不需要将内管取出,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放样本时首先要将过滤管件取下,在采样管件内放入样本后装配过滤管件,再从过滤管件内取液),操作简单,提高了检测效率。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呈环绕所述内管设置的环状结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及所述内管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呈环绕内管设置的圆环状结构。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及扩口部,所述本体、所述扩口部及所述外管界定形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所述第二开口形成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扩口部的一端;
14.所述扩口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外管的底壁及周壁固定。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管体上时,所述盖体阻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连通。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管上;
17.所述采样管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设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外管之间。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在所述纵长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组过滤通道组;在环绕所述纵长延伸方向的环绕方向上,每组所述过滤通道组包括多个所述过滤通道。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组所述过滤通道组在所述纵长延伸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每组所述过滤通道组所包括的所述过滤通道在所述环绕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底部凸设有用于固定于配套仪器的采样管座上的固定筋。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筋呈十字型凸设于所述外管的底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管的轴测图;
23.图2为图1中所示的采样管的剖视图;
24.图3为图1中所示的采样管的管体的结构图;
25.图4为图1中所示的采样管的爆炸图;
26.图5为图1中所示的采样管的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27.图6为图3中所示的管体的内管的结构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00、采样管;10、管体;11、外管;111、固定筋;12、内管;121、过滤通道;122、本体;123、扩口部;20、盖体;21、罩设部;22、封闭部;30、第一容纳空间;31、第一开口;40、第二容纳空间;41、第二开口;50、密封圈;200、拭子头。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纵长延伸方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6.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样管100,用于收集样本以对样本进行保存。具体地,采样管100中通常添加有样本保存液(样本保存液是病毒采样管中添加的用于保护鼻咽拭子采样后的样本的保护性液体介质,通常叫做病毒保存液,习惯简称为vtm液或utm液。通常核酸检测时,样本采集处不能直接进行核酸检测,需要对拭子采集的样本进行转运送检,就需要添加vtm液),以便于对样本进行保存。
37.采样管100包括管体10和盖体20。盖体20可拆卸地盖设于管体10上,以启闭管体10。
38.参阅图2-图4,管体10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11和内管12,外管11包括底壁及与底壁连接的周壁,外管11与内管12之间界定形成第一容纳空间30,第一容纳空间30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31。内管12内形成第二容纳空间40,第二容纳空间40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开口41。第一开口31与第二开口41位于管体10在纵长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内管12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容纳空间30与第二容纳空间40的过滤通道121,以使样本保存液在第一容纳空间30与第二容纳空间40之间自由流动。过滤通道121可以为过滤孔或过滤槽。
39.具体地,盖体20可拆卸地盖设于管体10上,以启闭第一开口31与第二开口41。
40.在使用采样管100采样时,取下盖体20,将采集有样本的拭子折断后,将拭子头200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30内,由于内管12的限制,也即为由于过滤通道121的尺寸较小,拭子头200不可从第一容纳空间30进入第二容纳空间40,但是样本保存液能够在第一容纳空间
30与第二容纳空间40之间自由流动以保存样本。
41.上述设置,当需要对样本进行检测时,取液枪头通过第二开口41伸入第二容纳空间40内抽吸保存有样本的样本保存液,此时,由于拭子头200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30内,不会对取液枪头的取液造成干涉,从而使得取液枪头取液顺利进行,提了高检测效率。同时,本技术提供的采样管100,在将拭子头200放入第一容纳空间30内时,不需要将内管12取出,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放样本时首先要将过滤管件取下,在采样管件内放入样本后装配过滤管件,再从过滤管件内取液),操作简单,提高了检测效率。
42.一实施例中,第一容纳空间30呈环绕内管12设置的环状结构。
43.一般地,需要对样本进行灭活后检测。当将第一容纳空间30设置为环状结构时,拭子头200能够在环绕纵长延伸方向的环绕方向上依次分布于第一容纳空间30内的不同位置。管体10底部(背向第一开口31及第二开口41的一端)放置于加热设备上时,热量能够通过管体10传导至在环绕方向上分布的各处,以便于各拭子头200受热均匀,且拭子头200位于靠近外管11的周壁的第一容纳空间30内,拭子头200离加热设备更近,更容易受热,以便于对样本加热灭活,这样,灭活能够在采样管100内进行,不需要转管,减少中间环节,从而减少生物危害,最大限度保障安全。
44.外管11及内管12均为圆筒状结构,第一容纳空间30呈环绕内管12设置的圆环状结构。即为,当设置外管11与内管12均为圆筒状结构时,同时设置两者同轴,以便于使第一容纳空间30呈环绕内管12设置的圆环状结构。这样,第一容纳空间30在径向上的尺寸相等,以便于各拭子头200在第一容纳空间30内均布。
45.上述纵长延伸方向为外管11及内管12的轴向,环绕方向为外管11及内管12的周向。
46.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外管11与内管12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如外管11及内管12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椭圆状。
47.一实施例中,参阅图5,外管11远离第一开口31的底部凸设有固定筋111,固定筋111用于将采样管100固定于配套仪器的采样管座上,以便于开盖、关盖及取液枪头从管体10中取液,从而避免采用外部夹持机构夹持管体10取样,使得配套仪器的结构简单,检测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进一步地,采样管座上还可设置加热设备,用于加热灭活。
48.进一步地,固定筋111呈十字型凸设于外管11的底部,这样,采样管座上可以设置十字型的凹槽,十字型固定筋111与十字型的凹槽配合进行固定,以便于加工。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固定筋111的形状不作限定,如固定筋111还可以为一字型等。
49.一实施例中,内管12在轴向上的长度小于外管11。参阅图6,内管12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122及扩口部123,本体122、扩口部123及外管11界定形成第一容纳空间30,第二容纳空间40的第二开口41形成于本体122远离扩口部123的一端。扩口部123远离本体122的一端抵接于外管11的底壁及周壁固定。
50.上述设置,由于内管12包括扩口部123,当将内管12放置于外管11内时,扩口部123与外管11的周壁及底壁均抵接,从而便于内管12稳定固定于外管11内。
51.内管12在纵长延伸方向设置有多组过滤通道组,在环绕纵长延伸方向的环绕方向上,每组过滤通道组包括多个过滤通道121。如此,方便拭子头200采集的样本由样本保存液携带经过滤通道121流向第二容纳空间40,以被取液枪头吸取。
52.过滤通道组在纵长延伸方向上均匀间隔,每组过滤通道组所包括的过滤通道121在周向上均匀间隔。这样设置,一方面,便于过滤通道121的开设;另一方面,在内管12上面对第一容纳空间30的各处均设有过滤通道121,以进一步便于样本经过滤通道121流向第二容纳空间40,以被取液枪头吸取。
53.一实施例中,当盖体20可拆卸地连接于管体10上时,盖体20阻断第一开口31与第二开口41的连通,从而防止拭子头200经第一开口31到第二开口41而进入第二容纳空间40内而干扰取液。参阅图2,盖体20包括罩设部21及封闭部22,罩设部21为一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封闭部22凸设于罩设部21的封闭的一端的内壁上,罩设部21罩设于外管11外,封闭部22设于内管12具有第二开口41的一端,以封闭第二开口41,从而阻断第一开口31与第二开口41的连通。
54.参阅图2及图4,盖体20可拆卸地连接于外管11上,采样管100还包括密封圈50,密封圈50密封设于盖体20的罩设部21与外管11之间,以防止样本保存液泄露至外界,减少生物危害。
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管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6.1、拭子头200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30,样本经过滤通道121流向第二容纳空间40,由于内管12的阻挡拭子头200不可进入第二容纳空间40,则不会对取液枪头产生干涉,从而使得取液枪头取液顺利进行,提高了检测效率。
57.2、在将拭子头200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30时,不需要将内管12取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放样本时需要取出过滤管件的情况,操作简单,提高了检测效率。
58.3、第一容纳空间30呈环绕内管12设置的圆环状结构,管体10底部放置于加热设备上时,热量能够通过管体10传导至在环绕方向上分布的各处,以适合对样本加热灭活,这样,灭活能够在采样管100内进行,不需要转管,减少中间环节,从而减少生物危害,最大限度保障安全。
59.4、外管11远离第一开口31的底部凸设有固定筋111,固定筋111用于将采样管100固定于配套仪器的采样管座上,以便于开盖、关盖及取液枪头从管体10中取液,从而避免采用外部夹持机构夹持管体10取样,使得配套仪器的结构简单,检测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
6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