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豆激酶菌种培养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6174发布日期:2023-02-28 23:5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豆激酶菌种培养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纳豆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纳豆激酶菌种培养室。


背景技术:

2.纳豆起源于中国古代,自秦汉以来开始制作,由黄豆通过纳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由于近代医学发展,发现纳豆中含有的纳豆激酶具有溶血栓,纳豆激酶菌是纳豆生产的重要菌类,并预防心肌梗塞以及中风的效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因此,纳豆激酶发酵菌剂的制备对于家庭化制备食用纳豆以及纳豆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3.如公开(公告)号为cn102586141b的专利公开一种纳豆激酶发酵菌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纳豆芽孢杆菌的活化、纳豆芽孢杆菌的扩培、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纳豆芽孢杆菌的发酵、纳豆芽孢杆菌的干燥等工艺,其中,纳豆芽孢杆菌的发酵的条件为:接种量为3~6%,发酵温度为35~40℃,发酵罐通气量为200~400l/h,发酵罐搅拌器转速为200~300r/min,该方法对纳豆激酶发酵菌剂的工业化生产、家庭化制备食用纳豆以及纳豆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四季温度的不同,昼夜温度也有不同,会导致菌体质量低,影响后期纳豆的制作,因此,纳豆芽孢杆菌的发酵需要在35~40℃恒温的环境中进行。
4.而现有的家庭化制备食用纳豆通常是利用纳豆机作为培养室,纳豆在恒温条件下的纳豆机中进行发酵,发酵一段时间后,纳豆表面会浮现一种白色的菌种,如申请号为201820478131.4的专利公开一种纳豆机。但是,纳豆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搅拌以使得纳豆更加充分的让氧气混入,而上述技术中的纳豆机缺乏搅拌装置,因此,需要打开纳豆机的盖子进行手动搅拌。但是,上述的纳豆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打开纳豆机的盖子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杂物进入到纳豆中,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使在不接触打开盖子的同时也可以对纳豆进行搅拌装置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纳豆激酶菌种培养室。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豆激酶菌种培养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一种纳豆激酶菌种培养室,包括纳豆机,还包括按压旋转组件、活动组件和搅拌组件;
9.所述纳豆机内部设有加热锅,所述纳豆机顶部设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
10.所述按压旋转组件包括水平杆、垂直杆、外螺纹、连接块、弹簧a、底座、弹簧b、卡扣
和压板;所述水平杆中心与垂直杆顶部固定连接,并在所述垂直杆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块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连接块的内孔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垂直杆下端穿过连接块的内孔并伸出至连接块下方;所述压板固定在垂直杆底部;所述压板底部设有弹簧a,所述弹簧a底部和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弹簧b,所述卡扣内部中空,且所述弹簧b下端和卡扣的筒壁顶面接触,所述卡扣底部同心固定在盖子的通孔处;
11.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保护壳和旋转柱;所述保护壳整体外观呈圆柱状,所述保护壳底部与卡扣卡接配合,所述保护壳内部开设有安置槽a;所述旋转柱套设在安置槽a内并能在所述安置槽a内转动,所述旋转柱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旋转柱的内腔上端,所述底座固定在旋转柱的内腔下端;
12.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和爪牙,所述爪牙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爪牙间隔均匀且对称地固定在搅拌杆下端两侧,所述搅拌杆上端依次穿过盖子中心的通孔、卡扣的中心孔、弹簧b内孔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底部。
13.优选地,所述爪牙呈“c”形弧度。
14.优选地,所述搅拌杆底部设有圆头。
15.优选地,所述卡扣的筒壁顶面开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滑槽,所述卡扣的筒壁的下侧开设有沿其壁周分布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相连通并截面成“l”型槽结构。
16.优选地,所述保护壳的底部设有卡头,所述卡头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相适配。
17.优选地,所述安置槽a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圆洞b;所述安置槽a的底部且沿圆洞b的圆周外围开设有滑槽b;所述安置槽a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圆洞c,所述安置槽a的顶部且沿圆洞c的圆周外围开设有滑槽c。
18.优选地,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滚珠a,所述滚珠a与滑槽c相适配。
19.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滚珠b,所述滚珠b与滑槽b相适配。
20.优选地,所述圆洞b外径略大于搅拌杆。
21.3.有益效果
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3.(1)本实用新型在纳豆机顶部穿设有按压旋转组件,通过人工对水平杆向下受力,垂直组件和螺纹通过连接块和弹簧a向下收缩,同时带动旋转柱在保护壳内旋转,继而使得底盘通过和旋转柱底部连接带动搅拌杆和爪牙旋转,实现了人工可在不接触纳豆培养环境的同时也可以继续对纳豆进行搅拌的问题。
2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块内开设有螺纹槽a,使得水平杆通过人工向垂直杆受力,同时由于垂直杆、外螺纹和弹簧a的连接,实现了垂直杆、外螺纹和弹簧a向下受力的同时带动旋转柱、搅拌杆和爪牙对纳豆进行搅拌。
25.(3)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卡扣和保护壳底部的卡头的设置,使得使用时将保护壳向下按压,使得水平杆、垂直杆、外螺纹、连接块、弹簧a、底座和压板同时向下移动,同时,底座推动搅拌杆和爪牙向下移动,弹簧b被压缩直至卡头滑进第一滑槽中,直至爪牙完全伸入加热锅内,此时当卡头滑到第一滑槽底部,然后转动保护壳,使得卡头滑进第二滑槽中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而使得爪牙保持在加热锅内。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旋转组件和搅拌组件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组件剖面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组件和按压旋转组件剖面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旋转组件运动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5中a的放大示意图;
33.图中标号说明:1、纳豆机;11、盖子;12、加热锅;2、按压旋转组件;21、水平杆;22、垂直杆;23、外螺纹;24、连接块;241、螺纹槽;242、滚珠a;25、弹簧a;26、底座;261、滚珠b;27、弹簧b;28、卡扣;281、第一滑槽;282、第二滑槽;29压板;3活动组件;31、保护壳;32、旋转柱;4、搅拌组件;41、搅拌杆;42、爪牙。
具体实施方式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8.一种纳豆激酶菌种培养室,包括纳豆机1,还包按压旋转组件2、活动组件3和搅拌组件4;
39.纳豆机1内部设有加热锅12,纳豆机1顶部设有盖子11,盖子1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
40.按压旋转组件2包括水平杆21、垂直杆22、外螺纹23、连接块24、弹簧a25、底座26、弹簧b27、卡扣28和压板29;水平杆21中心与垂直杆22顶部固定连接,并在垂直杆22表面设有外螺纹23;连接块24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且连接块24的内孔壁上设有与外螺纹23相适配的螺纹槽241,垂直杆22下端穿过连接块24的内孔并伸出至连接块24下方;压板29固定在垂直杆22底部;压板29底部设有弹簧a25,弹簧a25底部和底座26顶部固定连接,底座26底部设有弹簧b27,卡扣28内部中空,且弹簧b27下端和卡扣28的筒壁顶面接触,卡扣28底部同心固定在盖子11的通孔处;
41.活动组件3包括保护壳31和旋转柱32;保护壳31整体外观呈圆柱状,保护壳31底部
与卡扣28卡接配合,保护壳31内部开设有安置槽a311;旋转柱32套设在安置槽a311内并能在安置槽a311内转动,旋转柱32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连接块24固定在旋转柱32的内腔上端,底座26固定在旋转柱32的内腔下端;连接块24的顶部设有滚珠a242;底座26的底部设有滚珠b261;
42.搅拌组件4包括搅拌杆41和爪牙42,爪牙42设有多个,多个爪牙42间隔均匀且对称地固定在搅拌杆41下端两侧,搅拌杆41上端依次穿过盖子11中心的通孔、卡扣28的中心孔、弹簧b27内孔并固定连接在底座26的底部。
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纳豆机1顶部穿设有按压旋转组件2,通过人工对水平杆21向下受力,垂直杆22和外螺纹23通过连接块24和弹簧a25向下收缩,同时带动旋转柱32在保护壳31内旋转,继而使得底座26通过和旋转柱32底部连接带动搅拌杆41和爪牙42旋转,实现了人工可在不接触打开盖子11的同时也可以对纳豆进行搅拌的问题。
44.具体的,搅拌杆41表面设有的爪牙42呈“c”形弧度;并且搅拌杆41底部设有圆头4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杆41上两边设有多个爪牙42,使得搅拌更均匀。
45.进一步的,安置槽a311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圆洞b313;安置槽a311的底部且沿圆洞b313的圆周外围开设有滑槽b314;安置槽a311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圆洞c315,安置槽a311的顶部且沿圆洞c315的圆周外围开设有滑槽c 316。
46.滚珠a242与滑槽c316相适配;滚珠b261与滑槽b314相适配,使得旋转柱32在保护壳31内固定的同时,也可以让旋转柱32在保护壳31进行旋转更加流畅。
47.值得说明的是,圆洞b313外径略大于搅拌杆4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圆洞b313外径大于搅拌杆41避免了搅拌杆41在升降时对圆洞b313的摩擦。
48.除此之外,螺纹槽241和外螺纹23适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块24内开设有螺纹槽a241,使得水平杆21通过人工向垂直杆22受力,同时由于垂直杆22、外螺纹23和弹簧a25的连接,实现了垂直杆22、外螺纹23和弹簧a25向下受力的同时带动旋转柱32、搅拌杆41和爪牙42对纳豆进行搅拌。
49.工作原理:在未使用状态下,搅拌杆41和爪牙42位于在加热锅12上方,且水平杆21、垂直杆22和外螺纹23高出活动组件3顶部;首先人工把纳豆倒入加热锅12后,通过把加热锅12摆放在纳豆机1内部,调整时间温度后等待纳豆进行加温发酵培养,通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培养,纳豆做好的状态是表面有层白色的菌,通过纳豆机1观察加热锅12中的纳豆代表是否浮现白色菌种,发现纳豆表面已经浮现白色菌种,首先将活动组件3向下受力,使得水平杆21、垂直杆22、外螺纹23、连接块24、弹簧a25、底座26和压板29同时向下移动,同时,底座26推动搅拌杆41和爪牙42向下移动,弹簧b27被压缩直至卡头312滑进第一滑槽281中,直至爪牙42完全伸入加热锅12内,此时当卡头312滑到第一滑槽281底部,然后转动保护壳31,使得卡头312滑进第二滑槽282中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而使得爪牙42保持在加热锅12内;随后通过人工对水平杆21施力,使垂直杆22、外螺纹23和弹簧a25受到向下的力,由于外螺纹23与连接块24上的螺纹槽241相适配,且连接块24和旋转柱32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块24的顶部设有滚珠a242,滚珠a242与滑槽c316相适配,底座26的底部设有滚珠b261,滚珠b261与滑槽b314相适配,因此垂直杆22和外螺纹23受到下压力的同时弹簧a25向下收缩,连接块24、旋转柱32带动滚珠a242和滚珠b261在保护壳31腔内发生旋转,由于搅拌杆41和底座26连接,因此旋转柱32向下发生旋转的同时,搅拌杆41和爪牙42同时对纳豆进行搅拌,当弹簧
a25收缩到极限使得按压旋转组件2无法继续向下受力,继而放松对按压旋转组件2的受力,使得水平杆21对垂直杆22、外螺纹23和弹簧a25向上升起,随后继续对按压旋转组件2受力,使得按压旋转组件2在活动组件3发生旋转,通过按压旋转组件2多次对加热锅12中的纳豆进行搅拌,从而使得拉丝后的激酶菌种和每一颗纳豆均匀包裹,最后将盖子11、按压旋转组件2和活动组件3移走至加热锅12上方,将发酵拉丝成功的纳豆给客户食用。
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