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8066发布日期:2023-02-04 04:1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药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为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装置。


背景技术:

2.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科学实验培养,由于培养皿反复使用频繁,其培养药物微生物的容器不能过多混合,需要将皿器清洗,但是现有的培养箱内部是单个的放置的,每次用完后需要单个拿出来分别清理,非常不方便使用,导致使用清洗麻烦,多次人工操作清洗比较耗费时间,因此需要在该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培养箱内部是单个的放置的,每次用完后需要单个拿出来分别清理,非常不方便使用,导致使用清洗麻烦,多次人工操作清洗比较耗费时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装置,包括培养箱、侧翼机箱、挡板和废水箱,所述培养箱内部左侧的上方嵌入设置有侧翼机箱,所述培养箱内部下方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培养箱下方固定连接有废水箱;
5.所述培养箱包括固定支杆、托盘、培养皿和加热装置,所述固定支杆均固定连接在培养箱内部上方,所述托盘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杆上方,所述培养皿均固定连接在托盘上方,所述加热装置固定连接在培养箱内部下方的中间,且加热装置上方与挡板固定连接设置;
6.所述侧翼机箱包括小型旋转电机、电机轴、控制机箱、水箱、水泵、抽水管和分流支管,所述小型旋转电机均固定连接在侧翼机箱内部的上下两侧,所述电机轴均活动连接在小型旋转电机右侧中部,且电机轴右端均与固定支杆活动套接设置,所述控制机箱固定连接在侧翼机箱左侧,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侧翼机箱下方,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水箱内部下方的中间,所述抽水管活动套接在水泵上方,且抽水管右侧管体贯穿于培养箱内部左侧,所述分流支管活动套接在抽水管右端管口上;
7.所述废水箱包括第一排水管、净水板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均贯穿设置在废水箱内部上方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排水管顶部管口均与培养箱内部下方的左右两侧贯穿设置,所述净水板均固定连接在废水箱内部中间,所述第二排水管贯穿设置在废水箱右侧下方。
8.进一步的:所述托盘均与培养皿呈配套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内部由多根加热管并排间隔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支管为“u形”状结构设置,其上方活动套接设有第一水喷头,
且第一水喷头与下层培养皿相对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支管下方由弯形管和第二水喷头设置,且第二水喷头与上层培养皿相对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分流支管上方的第一水喷头位置之间为倾斜对位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净水板内部均采用活性炭颗粒填充而成设置。
14.有益效果:
15.(1)该装置中设置有托盘,通过托盘均与培养皿呈配套设置,使其方便将培养皿放置在固定支杆上,便于在培养箱内部培养药物微生物进行使用。
16.(2)通过分流支管为“u形”状结构设置,其上方活动套接设有第一水喷头设置,使其在培养皿培养使用完后,由水泵将水箱内的清水经抽水管抽到分流支管处,其第一水喷头将下层培养皿进行冲洗干净,电机轴转动可以带动固定支杆上的培养皿翻转,方便清洗干净。
17.(3)通过分流支管下方由弯形管和第二水喷头设置,使其分流出去的清水会由弯形管和第二水喷头运送至上层培养皿处清洗,达到培养皿处均能快速清洗干净,达到避免人工清洗麻烦。
18.(4)通过净水板内部均采用活性炭颗粒填充而成设置,使其清洗的废水会从培养箱内部下方的两侧经第一排水管排入到废水箱,由净水板将其废水净化、吸附处理,避免排出污染水源。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与废水箱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与废水箱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1-3中:培养箱1、固定支杆101、托盘102、培养皿103、加热装置104、侧翼机箱2、小型旋转电机201、电机轴202、控制机箱203、水箱204、水泵205、抽水管206、分流支管207、挡板3、废水箱4、第一排水管401、净水板402、第二排水管403。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装置,包括培养箱1、侧翼机箱2、挡板3和废水箱4,培养箱1内部左侧的上方嵌入设置有侧翼机箱2,培养箱1内部下方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挡板3,培养箱1下方固定连接有废水箱4;
24.培养箱1包括固定支杆101、托盘102、培养皿103和加热装置104,固定支杆101均固定连接在培养箱1内部上方,托盘102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杆101上方,培养皿103均固定连接在托盘102上方,加热装置104固定连接在培养箱1内部下方的中间,且加热装置104上方与挡板3固定连接设置;
25.侧翼机箱2包括小型旋转电机201、电机轴202、控制机箱203、水箱204、水泵205、抽水管206和分流支管207,小型旋转电机201均固定连接在侧翼机箱2内部的上下两侧,电机轴202均活动连接在小型旋转电机201右侧中部,且电机轴202右端均与固定支杆101活动套接设置,控制机箱203固定连接在侧翼机箱2左侧,水箱204固定连接在侧翼机箱2下方,水泵
205固定连接在水箱204内部下方的中间,抽水管206活动套接在水泵205上方,且抽水管206右侧管体贯穿于培养箱1内部左侧,分流支管207活动套接在抽水管206右端管口上;
26.废水箱4包括第一排水管401、净水板402和第二排水管403,第一排水管401均贯穿设置在废水箱4内部上方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排水管401顶部管口均与培养箱1内部下方的左右两侧贯穿设置,净水板402均固定连接在废水箱4内部中间,第二排水管403贯穿设置在废水箱4右侧下方。
27.本实施例优选的,托盘102均与培养皿103呈配套设置,通过托盘102均与培养皿103呈配套设置,使其方便将培养皿103放置在固定支杆101上,便于在培养箱1内部培养药物微生物进行使用。
28.本实施例优选的,加热装置104内部由多根加热管并排间隔设置,通过加热装置104内部由多根加热管并排间隔设置,使得在培养皿103培养使用过程中,由加热装置104内部的加热管产生热量向培养箱1内散发,保持培养箱1内有一个良好的培养恒温,适合一些喜温微生物培养。
29.本实施例优选的,分流支管207为“u形”状结构设置,其上方活动套接设有第一水喷头,且第一水喷头与下层培养皿103相对设置,通过分流支管207为“u形”状结构设置,其上方活动套接设有第一水喷头设置,使其在培养皿103培养使用完后,由水泵205将水箱204内的清水经抽水管206抽到分流支管207处,其第一水喷头将下层培养皿103进行冲洗干净,电机轴202转动可以带动固定支杆101上的培养皿103翻转,方便清洗干净。
30.本实施例优选的,分流支管207下方由弯形管和第二水喷头设置,且第二水喷头与上层培养皿103相对设置,通过分流支管207下方由弯形管和第二水喷头设置,使其分流出去的清水会由弯形管和第二水喷头运送至上层培养皿103处清洗,达到培养皿103处均能快速清洗干净,达到避免人工清洗麻烦。
31.本实施例优选的,挡板3与分流支管207上方的第一水喷头位置之间为倾斜对位设置,通过挡板3与分流支管207上方的第一水喷头位置之间为倾斜对位设置,使得第一水喷头喷出的清水会射在挡板3处,由挡板3反射到下层培养皿103处,增加对培养皿103的清洗力度。
32.本实施例优选的,净水板402内部均采用活性炭颗粒填充而成设置,通过净水板402内部均采用活性炭颗粒填充而成设置,使其清洗的废水会从培养箱1内部下方的两侧经第一排水管401排入到废水箱4,由净水板402将其废水净化、吸附处理,避免排出污染水源。
33.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托盘102均与培养皿103呈配套设置,使其方便将培养皿103放置在固定支杆101上,便于在培养箱1内部培养药物微生物进行使用,培养皿103培养使用过程中,由加热装置104内部的加热管产生热量向培养箱1内散发,保持培养箱1内有一个良好的培养恒温,适合一些喜温微生物培养,同时,在培养皿103培养使用完后,由水泵205将水箱204内的清水经抽水管206抽到分流支管207处,其第一水喷头将下层培养皿103进行冲洗干净,电机轴202转动可以带动固定支杆101上的培养皿103翻转,方便清洗干净,其分流出去的清水会由弯形管和第二水喷头运送至上层培养皿103处清洗,达到培养皿103处均能快速清洗干净,达到避免人工清洗麻烦,最后,清洗的废水会从培养箱1内部下方的两侧经第一排水管401排入到废水箱4,由净水板402将其废水净化、吸附处理,避免排出污染水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