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

文档序号:33020414发布日期:2023-01-20 18:2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2.厌氧微生物绝大多数为细菌,很少数是放线菌,极少数是支原体,厌氧真菌尚见于个别的报道。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人类生活的环境和人体本身就生存有种类众多的厌氧微生物,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厌氧培养指把微生物置于与分子态氧隔绝状态下所进行的培养,适用于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
3.目前在对厌氧微生物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培育装置内的液体进行检测,以了解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但是在进行取液的过程中,氧气会从取液管中进入培养装置,进而导致整个培育装置内厌氧微生物接触氧气死亡,由此可见,我们亟需一种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对厌氧微生物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培育装置内的液体进行检测,以了解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但是在进行取液的过程中,氧气会从取液管中进入培养装置,进而导致整个培育装置内厌氧微生物接触氧气死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具备无氧取液的操作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对厌氧微生物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培育装置内的液体进行检测,以了解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但是在进行取液的过程中,氧气会从取液管中进入培养装置,进而导致整个培育装置内厌氧微生物接触氧气死亡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部设置有取液机构,所述取液机构外部设置有稳定机构;
8.当需要抽取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内的液体时,此时通过取液机构进行抽取培育装置内的液体,在通过稳定机构避免碰到主体,造成摇晃,完成抽取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内的液体和保护培育装置内厌氧微生物的操作。
9.所述取液机构包括取液管,所述取液管外部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取液管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部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连接管底部固定连接有收液瓶,所述收液瓶左侧固定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左侧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10.当需要抽取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内的液体时,此时通过将收液瓶放在取液管的底部,进而再通过打开第二控制阀使得取液管插入收液瓶的内部,然后再通过真空泵对准抽气管,进而打开第三控制阀,再通过启动真空泵抽取收液瓶和第一控制阀外部的取液管内的空气,进而使得收液瓶形成真空,进而再通过打开第一控制阀使得取液管将主体内的液
体流入收液瓶内,从而完成取液的操作,停止取液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避免液体流出,再关闭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封闭收液瓶,从而完成取液的操作,达到避免取液时氧气进入培养装置的效果。
11.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
12.当培养装置晃动时,此时通过支撑架支撑主体,再通过减震垫减小主体的震动,再通过固定框包裹住主体对主体进行固定,再通过防护框固定住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框的外部固定连接,进而再通过减震弹簧进一步减小主体的震动,从而完成保护培养装置的操作。
13.优选的,所述取液管固定连通在主体左侧的底部,所述取液管贯穿防护框并延伸至防护框的外部,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防护框的左侧。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取液管固定连通在主体左侧的底部使得主体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取液管向外流出,再通过取液管贯穿防护框并延伸至防护框的外部,使得取液管可以将液体输送至收液瓶处。通过第一控制阀位于固定框的左侧可以更好的控制液体流出。
15.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长宽与主体相适配。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的顶部与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进而支撑主体,再通过固定框的长宽与主体相适配使得固定框更好的固定主体。
17.优选的,所述取液管大小与连接管内部大小相适配,所述取液管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
18.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减震弹簧呈矩形阵列分布。
19.优选的,所述取液管贯穿连接管并延伸至连接管内部的顶部,所述收液瓶设置为透明状。
20.优选的,所述防护框长宽大于固定框,所述防护框高度与固定框相适配。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该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通过设置有取液管、收液瓶和第一控制阀等装置相互配合,具体为通过将收液瓶放在取液管的底部,进而再通过打开第二控制阀使得取液管插入收液瓶的内部,然后再通过真空泵对准抽气管,进而打开第三控制阀,再通过启动真空泵抽取收液瓶和第一控制阀外部的取液管内的空气,进而使得收液瓶形成真空,进而再通过打开第一控制阀使得取液管将主体内的液体流入收液瓶内,从而完成取液的操作,停止取液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避免液体流出,再关闭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封闭收液瓶,从而完成取液的操作,达到避免取液时氧气进入培养装置的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对厌氧微生物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培育装置内的液体进行检测,以了解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但是在进行取液的过程中,氧气会从取液管中进入培养装置,进而导致整个培育装置内厌氧微生物接触氧气死亡的问题。
23.2、该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通过设置有支撑架、减震弹簧和固定框等装置相互配合,具体为通过支撑架支撑主体,再通过减震垫减小主体的震动,再通过固定框包裹住主体
对主体进行固定,再通过防护框固定住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框的外部固定连接,进而再通过减震弹簧进一步减小主体的震动,从而完成保护培养装置的操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稳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28.其中:1、主体;2、取液机构;3、稳定机构;21、取液管;22、第一控制阀;23、连接管;24、第二控制阀;25、收液瓶;26、抽气管;27、第三控制阀;31、支撑架;32、减震垫;33、防护框;34、减震弹簧;35、固定框;20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4,一种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外部设置有取液机构2,取液机构2外部设置有稳定机构3;
31.当需要抽取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内的液体时,此时通过取液机构2进行抽取培育装置内的液体,在通过稳定机构3避免碰到主体1,造成摇晃,完成抽取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内的液体和保护培育装置内厌氧微生物的操作。
32.取液机构2包括取液管21,取液管21外部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2,取液管21底部设置有连接管23,连接管23外部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4,连接管23 底部固定连接有收液瓶25,收液瓶25左侧固定连通有抽气管26,抽气管26 左侧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7;
33.当需要抽取厌氧微生物培育装置内的液体时,此时通过将收液瓶25放在取液管21的底部,进而再通过打开第二控制阀24使得取液管21插入收液瓶 25的内部,然后再通过真空泵对准抽气管26,进而打开第三控制阀27,再通过启动真空泵抽取收液瓶25和第一控制阀22外部的取液管21内的空气,进而使得收液瓶25形成真空,进而再通过打开第一控制阀22使得取液管21将主体1内的液体流入收液瓶25内,从而完成取液的操作,停止取液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22,避免液体流出,再关闭第二控制阀24和第三控制阀27,封闭收液瓶25,从而完成取液的操作,达到避免取液时氧气进入培养装置的效果。
34.稳定机构3包括支撑架31,支撑架31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32,支撑架31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33,防护框3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34,减震弹簧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5;
35.当培养装置晃动时,此时通过支撑架31支撑主体1,再通过减震垫32减小主体1的震动,再通过固定框35包裹住主体1对主体1进行固定,再通过防护框33固定住减震弹簧34,通过减震弹簧34的一端与固定框35的外部固定连接,进而再通过减震弹簧34进一步减小主体1的震动,从而完成保护培养装置的操作。
36.具体的,取液管21固定连通在主体1左侧的底部,取液管21贯穿防护框33并延伸至防护框33的外部,第一控制阀22位于防护框33的左侧。
3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取液管21固定连通在主体1左侧的底部使得主体1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取液管21向外流出,再通过取液管21贯穿防护框33 并延伸至防护框33的外部,使得取液管21可以将液体输送至收液瓶25处。通过第一控制阀22位于固定框35的左侧可以更好的控制液体流出。
38.具体的,支撑架31的顶部与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框35的长宽与主体1相适配。
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31的顶部与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进而支撑主体1,再通过固定框35的长宽与主体1相适配使得固定框35更好的固定主体1。
40.具体的,取液管21大小与连接管23内部大小相适配,取液管2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201。
4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取液管21大小与连接管23内部大小相适配使得取液管21插入连接管23时更加密封,通过取液管2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201进而挡住液体中的杂质。
42.具体的,减震弹簧34设置有多个,多个减震弹簧34呈矩形阵列分布。
4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减震弹簧34设置呈矩形阵列分布进而更全面的对主体1进行减震。
44.具体的,取液管21贯穿连接管23并延伸至连接管23内部的顶部,收液瓶25设置为透明状。
4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取液管21贯穿连接管23并延伸至连接管23内部的顶部使得第二控制阀24关闭时不会被取液管21挡住,再通过收液瓶25 设置为透明状进而可以观察收集液体的多少。
46.具体的,防护框33长宽大于固定框35,防护框33高度与固定框35相适配。
4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框33长宽大于固定框35且高度与固定框35 相适配进而可以更好的稳定固定框35。
48.在使用时,通过将收液瓶25放在取液管21的底部,进而再通过打开第二控制阀24使得取液管21插入收液瓶25的内部,然后再通过真空泵对准抽气管26,进而打开第三控制阀27,再通过启动真空泵抽取收液瓶25和第一控制阀22外部的取液管21内的空气,进而使得收液瓶25形成真空,进而再通过打开第一控制阀22使得取液管21将主体1内的液体流入收液瓶25内,从而完成取液的操作,停止取液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22,避免液体流出,再关闭第二控制阀24和第三控制阀27,封闭收液瓶25,从而完成取液的操作,达到避免取液时氧气进入培养装置的效果。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