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移动采集的PCR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0163发布日期:2023-03-24 20:0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部移动采集的PCR仪的制作方法
一种顶部移动采集的pcr仪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部移动采集的pcr仪。


背景技术:

2.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就目前常用的技术,可以将一段基因复制为原来的一百亿至一千亿倍,根据dna扩增的目的和检测的标准不同,可在pcr仪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荧光信号采集系统以及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进而利用同位素、荧光素等进行标记,使用引物和荧光探针同时与模板特异性结合扩增,从而用于判断检体中是否会表现某遗传疾病的图谱、传染病的诊断、基因复制以及亲子鉴定等。
3.而为了提高采集效率,现有设备一般在采集试管的顶部设置可移动的光学采集模块,通过可移动的光学采集模块大大提高单次的检测效率,然而由于光学采集模块的移动会产生一定的振动,继而会影响到试管的稳定性,以及试管在装入到样品槽中是否装配到位,装配入槽的深浅不一,进而也影响的试管的位置稳定性和采集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顶部移动采集提高采集效率和稳定性的pcr仪。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部移动采集的pcr仪,包括底座和采集装置,底座在上端面设置有样品槽和水平滑轨;采集装置位于底座的上方,采集装置包括滑动支架、下压组件和采集组件,滑动支架可水平移动地设置在水平滑轨上,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支架和下压驱动模块,下压驱动模块与下压支架连接,下压驱动模块驱动下压支架在滑动支架上沿竖直方向朝向或远离样品槽移动,采集组件包括光学采集模块和水平移动模块,水平移动模块与光学采集模块连接并驱动光学采集模块在滑动支架上沿水平方向移动,光学采集模块朝向样品槽。
6.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位于样品槽上方可移动的采集装置,不仅可以方便试管的更换,且从试管的上方进行可水平的光学采集,可提高样品的单次采集效率,再者通过下压驱动模块驱动下压支架在滑动支架上沿竖直方向朝向或远离样品槽移动,进而可利用下压支架实现对样品槽上的试管的压持,进而提高试管盖与试管的密封性,减少冷凝现象,以及提高试管与试管座的贴合性,在提高导热性能的同时提升检测效率,以及更进一步提高光学采集模块的采集精度。
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下压支架包括横向平板,横向平板贯穿设置有采集窗口,采集窗口位于样品槽的上方,光学采集模块位于采集窗口的上方。
8.由上可见,通过横向平板可对试管的外边缘进行压持,进而提高试管的位置稳定性,光学采集模块则可透过采集窗口进行采集检测。
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下压支架还包括横向压板和压持弹性件,横向压板贯穿设置
有多个透孔,横向压板位于横向平板的下方,多个透孔位于采集窗口的下方,压持弹性件弹性抵接在横向压板和横向平板之间。
10.由上可见,通过可弹性移动的横向压板,以及利用透孔与单个试管孔位一一对应,在平稳弹性压持的同时,亦可更进一步地提高位置稳定性。
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横向压板设置有导杆,横向平板设置有导孔,导杆穿过导孔,导杆位于横向平板上方的一端设置卡部,压持弹性件采用弹簧,弹簧套在导杆外侧。
12.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横向压板在朝向横向平板的端面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限位柱,限位柱可与横向平板邻接。
13.由上可见,利用导杆的下限位以及限位柱的上限位,并配合弹簧的套设布置,进而使整个下压支架的结构更为稳定。
1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下压组件还包括下压凸轮和复位弹性件,下压驱动模块驱动下压凸轮转动,下压凸轮的凸轮面与横向平板连接,复位弹性件连接在横向平板和滑动支架之间。
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下压支架还包括纵向支架,横向平板固定连接在纵向支架的下端部上,纵向支架在上端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柱,滑动支架设置有导槽,导柱穿过导槽,下压凸轮位于纵向支架在上端部,下压凸轮的凸轮面与纵向支架邻接。
16.由上可见,利用下压凸轮的凸轮面以及复位弹性件的复位,进而可驱动横向平板或纵向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并配合导柱穿过导槽,进而使纵向支架的竖直移动更为稳定。
1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纵向支架在上端部设置有标志物,滑动支架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标志物可移动至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位处。
18.由上可见,通过标志物与位置传感器的配合,从而对纵向支架以及横向平板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
1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采集装置还包括上壳,上壳包围在滑动支架、下压组件和采集组件的外周并与滑动支架连接。
20.由上可见,通过上壳的包围,继而避免外部光线影响到光学采集模块的采集,以提高检测精度。
2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水平移动模块包括x移动模块和y移动模块,x移动模块设置在滑动支架上,y移动模块设置在x移动模块上,光学采集模块设置在y移动模块上。
22.由上可见,通过x移动模块和y移动模块的配合,继而光学采集模块能够平稳地且精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提高对每个试管的采集效率以及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pcr仪实施例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pcr仪实施例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pcr仪实施例中采集装置的结构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pcr仪实施例中采集装置的分解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pcr仪实施例中下压组件的分解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pcr仪实施例在压持状态下沿y轴方向的剖视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pcr仪实施例在压持状态下沿x轴方向的剖视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pcr仪实施例在解锁状态下沿x轴方向的剖视图。
31.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2.参照图1至图8,pcr仪包括底座1和采集装置2,底座1在上端面设置有样品槽11和两个水平滑轨13,两个水平滑轨13分别位于样品槽11的两侧,样品槽11用与放置pcr试管12,pcr试管可为pcr 96孔板,采集装置2可沿水平滑轨13移动地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采集装置2移动至如图1位置时,则可更换pcr 96孔板,采集装置2移动至如图2位置时,采集装置2则对pcr试管进行光学采集。
33.采集装置2包括上壳21、滑动支架22、下压组件和采集组件,滑动支架22呈n型布置,即包括两个侧架和连接在两个侧架之间的横架,滑动支架22的两个侧架安装在两个水平滑轨13上并可沿水平方向移动。
34.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支架23、下压驱动模块240、下压凸轮241和多个复位弹性件239,下压支架23包括横向平板231、两个纵向支架238、横向压板234和压持弹性件236,横向平板231贯穿设置有采集窗口232,横向压板234贯穿设置有多个透孔245,透孔245的位置与pcr试管的孔位对应布置,横向压板234位于横向平板231的下方,多个透孔245位于采集窗口232的下方,横向压板234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杆235,横向平板231设置有多个导孔233,一个导杆235穿过一个导孔233并与导孔233间隙配合,导杆235位于横向平板231上方的一端设置卡部2351,卡部2351位于横向平板231的上方并在其上设置有卡环,以实现横向压板234的下限位,压持弹性件236采用弹簧,弹簧套在导杆235外侧,压持弹性件236弹性抵接在横向压板234和横向平板231之间,继而横向压板234可相对于横向平板231沿竖直方向弹性移动。横向压板234在朝向横向平板231的端面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个限位柱237,限位柱237可与横向平板231邻接,限位柱237的布置方式具有多种,限位柱237可呈螺柱配合螺母的方式,通过调节螺母的行程,继而实现对横向压板234的上限位。在横向压板234朝上的一侧设置有透光的电热膜246,在对试管内的试液加热时,并配合电热膜的加热,从而可以防止冷凝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采集的稳定性,且还能通过电热膜进行辅助加热。
35.横向平板231固定连接在两个纵向支架238的下端部上,两个纵向支架238位于横向平板231的两侧,每侧纵向支架238在上端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导柱242,纵向支架238在上端部设置有标志物243,标志物243包括两个不同高度的挡板,滑动支架22设置有多个导槽222,一个导柱242穿过一个导槽222并与导槽222间隙配合,下压驱动模块240采用旋转电机,下压驱动模块240固定连接在滑动支架22上,下压驱动模块240驱动下压凸轮241转动,下压凸轮241位于纵向支架238在上端部,下压凸轮241的凸轮面与纵向支架238邻接,复位弹性件239采用拉簧,多个复位弹性件239沿竖直方向布置连接在横向平板231和滑动支架22之间,利用凸轮面的行程变换继而实现对横向平板231和纵向支架238沿竖直方向的驱动。滑动支架22的上方设置有多个位置传感器223,标志物243可移动至位置传感器223的检测位处,继而实现对纵向支架238的移动行程进行检测。
36.水平移动模块包括x移动模块251和y移动模块252,x移动模块251和y移动模块252
分别包括螺杆和滑块,滑块与螺杆螺纹配合移动,x移动模块251设置在滑动支架22上,y移动模块252设置在x移动模块251上,光学采集模块253设置在y移动模块252上,利用其较为常规的x轴移动和y轴移动继而实现光学采集模块253的水平移动,光学采集模块253可采用基于菲涅尔透镜搭配mppc(硅光电倍增管)的光路系统。上壳21包围在滑动支架22、下压组件和采集组件的外周并与滑动支架22连接。
37.滑动支架22设置有连接部221,连接部221可与直线气缸连接,继而实现滑动支架22的移动,参照图6和图7,当采集装置2移动至样品槽11的上方时,多个透孔245位于试管的上方,光学采集模块253位于采集窗口232的上方,通过驱动下压凸轮241转动,继而实现横向平板231和横向压板234的朝下移动,继而横向压板234弹性压持pcr试管12以及试管盖,继而驱使孔板与试管座的紧密贴合,然后随着光学采集模块253的水平移动可分别朝向各个试管14进行光学采集,参照图8,采集完毕后,随着驱动下压凸轮241转动,可实现横向平板231和横向压板234的朝上移动,继而横向压板234与pcr试管12分离,并随着采集装置2的水平后退,便可将pcr试管12取走。
38.当然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案的较佳实施例,在具体应用中可具有更多变化,如下压驱动模块还可采用常规的位置驱动装置,如直线气缸等,其亦可实现驱动下压支架23沿竖直方向朝向或远离样品槽11移动,另外对横向平板或纵向支架的连接或驱动同样能够实现本案的发明目的。
39.由上可见,通过位于样品槽上方可移动的采集装置,不仅可以方便试管的更换,且从试管的上方进行可水平的光学采集,可提高样品的单次采集效率,再者通过下压驱动模块驱动下压支架在滑动支架上沿竖直方向朝向或远离样品槽移动,进而可利用下压支架实现对样品槽上的试管的压持,进而提高试管盖与试管的密封性,减少冷凝现象,以及提高试管与试管座的贴合性,在提高导热性能的同时提升检测效率,以及更进一步提高光学采集模块的采集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