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1970发布日期:2023-12-21 19:1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植物秸秆回收利用,尤其涉及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设备越来越普及,人们越来喜欢追求能够给我们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便捷的装置,秸秆微贮即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是农作物秸秆提高其营养价值的秸秆处理方法,目前在秸秆发酵装置,是利用粉碎机将秸秆粉碎然后加入发酵剂混合,需要将混合的秸秆拿出放置窖内储存发酵,不能实现粉碎搅拌混合和储存发酵一体化,不仅不够方便而且发酵秸秆的效率不高。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20212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植物秸秆回收利用化工装置,包括秸秆回收反应器1的顶部设有搅拌主轴10和调解液通管7,调解液通管7的顶部安装有通过法兰连接的调解液存储箱8,调解液通管7的中部嵌套安装有计量阀22,秸秆从秸秆输料板2进入秸秆打碎机构3中进行有效的粉碎处理,调解液能促进秸秆的打碎与反应,打碎后的秸秆会在酶促板安装架14顶部多个酶促反应板5对碎料进行有效的分解,分解后的秸秆会在驱动电机9的带动下控制搅拌主轴10对轴联器12底部的搅拌子轴13以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监控器11能对反应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此种秸秆回收反应器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而且能大大的提高反应效率,为人们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装置。

3、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植物秸秆回收利用化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利用搅拌主轴和搅拌子轴对秸秆混合反应,没有实现对秸秆的粉碎搅拌混合以及发酵储存一体化,从而导致发酵秸秆的效率不够理想,同时也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端内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一侧输出端上外部设有皮带轮机构,所述皮带轮机构另一侧内部设有第四转杆,且第四转杆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侧外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且第三转杆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和第四转杆外部均套设有滚刀,所述滚刀底部设有搅拌仓,且搅拌仓两侧外部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杆一端外部通过皮带轮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一端外部惯穿搅拌仓固定连接有搅拌轮,所述第二转杆另一端外部通过皮带轮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一端外部惯穿搅拌仓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顶端外部开设有矩形凹槽。

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水管。

5、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一侧外部与外壳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一侧外部开设有喷雾管,且喷雾管底端外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8、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层。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设置转动轮和矩形凹槽,首先闭合外部电源启动电动机,同时电动机驱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皮带轮机构转动,皮带轮机构带动第四转杆转动,此时第四转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由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四转杆与第三转杆带动滚刀转动,将秸秆和发酵剂从进料口倒入装置中,利用滚刀将秸秆粉碎,此时粉碎之后秸秆落入搅拌仓中,此刻第三转杆利用皮带轮机构带动第二转杆,第二转杆带动搅拌轮转动,能够有效的对落入的秸秆和发酵剂搅拌混合,此时通过第二转杆利用皮带轮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带动转动轮转动,通过在搅拌仓底部开设有与转动轮直径相同的通孔,使转动轮在通孔内转动,能够有效的使外壳底部的封闭,防止空气进入外壳内部导致秸秆发霉影响发酵,同时利用在转动轮外部开设有矩形凹槽,可使掉落在矩形凹槽内的秸秆因为离心力均匀的甩到外壳底部,当秸秆粉碎完成之后矩形凹槽朝上,使秸秆在封闭的外壳底部发酵,通过使秸秆粉碎混合搅拌以及发酵储存一体化,减少工序流程,能够提高发酵秸秆的效率;

11、2、通过设置喷雾管,利用转动轮上的矩形凹槽将秸秆甩到外壳底部,利用水泵抽出水箱中的水以及其它混合液到喷雾管中,经过通孔向外壳底部喷射,使水以及混合液均匀的洒在秸秆上,可以增加秸秆的湿度,有助于促进秸秆发酵;

12、3、通过设置保温层,在外壳底部设置有保温层,能够有效的对储存在外壳底部的秸秆进行保温处理,避免外壳内的秸秆随着外部的温度变化,从而导致秸秆发酵失败以及发酵缓慢。



技术特征:

1.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端内部开设有进料口(7),所述外壳(1)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一侧输出端上外部设有皮带轮机构(4),所述皮带轮机构(4)另一侧内部设有第四转杆(9),且第四转杆(9)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9)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一侧外部设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5),且第三转杆(5)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5)和第四转杆(9)外部均套设有滚刀(20),所述滚刀(20)底部设有搅拌仓(14),且搅拌仓(14)两侧外部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杆(5)一端外部通过皮带轮机构(4)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3),且第二转杆(3)一端外部惯穿搅拌仓(14)固定连接有搅拌轮(12),所述第二转杆(3)另一端外部通过皮带轮机构(4)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2),且第一转杆(2)一端外部惯穿搅拌仓(14)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9),所述转动轮(19)顶端外部开设有矩形凹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7),所述水箱(17)顶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水管(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7)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5),且水泵(15)一侧外部与外壳(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5)一侧外部开设有喷雾管(18),且喷雾管(18)底端外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层(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端内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一侧输出端上外部设有皮带轮机构,所述皮带轮机构另一侧内部设有第四转杆,且第四转杆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侧外部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相比较现有装置而言,本技术通过利用滚刀将秸秆粉碎,利用搅拌轮搅拌秸秆和发酵剂,通过转动轮外部的矩形凹槽将混合好的秸秆传送到密封的外壳底部发酵,通过喷雾管喷出水混合物增加秸秆的湿度,利用保温层防止发酵的秸秆跟随外部温度变化,使秸秆发酵的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洪浩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坤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