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79692发布日期:2023-04-19 00:1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方法。


背景技术:

1、橡胶与织物的粘合是橡胶制品制备常遇到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在织物上涂胶浆或混炼胶中加粘合剂,其中常用的粘合体系是间甲白体系,但间甲白体系胶浆中白炭黑不易分散,制备时间长,同时单一在织物上涂胶浆或混炼胶中加粘合剂,橡胶与织物的粘合强度往往过低,通常在2~5n/mm,很难达到高强度粘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粘合方法使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强度大于7n/mm。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在锦纶织物的表面依次进行涂覆胶黏剂、干燥、压延橡胶混炼胶和硫化;

5、所述胶黏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间苯二酚10份,粘合剂a5~20份,氨基碳烯酸0.5~10份和溶剂30~1000份,所述氨基碳烯酸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6、

7、式i中,r1和r2独立地为烃基或氢,且所述r1和/或r2中含有碳碳双键;

8、所述橡胶混炼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橡胶100份,氧化锌0~7份,硬脂酸0~5份,防老剂0~10份,间苯二酚1~10份,白炭黑1~70份,粘合剂a1~15份和硫化剂0.5~5份,且所述氧化锌、硬脂酸和防老剂的质量份数不为0。

9、优选地,所述胶黏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间苯二酚10份,粘合剂a12份,氨基碳烯酸2~5份和溶剂200份。

10、优选地,所述氨基碳烯酸为4-氨基-5-己烯酸或2-氨基-8-壬烯酸。

11、优选地,所述橡胶混炼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橡胶100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2份,防老剂4份,间苯二酚2.5份,白炭黑30份,粘合剂a3份和硫化剂2.5份。

12、优选地,所述硫化剂为硫磺或过氧化物硫化剂。

13、优选地,所述橡胶包括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硅橡胶、丁苯橡胶和硅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14、优选地,所述防老剂包括防老剂rd、防老剂4020、防老剂4010na、防老剂mb、防老剂mbz、防老剂nbc、防老剂2246、防老剂2246s、防老剂246、防老剂sp、防老剂6ddp、防老剂uop588、防老剂uop788、防老剂dd、防老剂aw和防老剂d中的一种或多种。

15、优选地,所述干燥后的涂覆量为1~50g/m2。

16、优选地,所述橡胶混炼胶的负载量为50~10000g/m2。

17、优选地,所述硫化的温度为100~180℃,时间为3~60min,压力为10~25mpa。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锦纶织物的表面依次进行涂覆胶黏剂、干燥、压延橡胶混炼胶和硫化;所述胶黏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间苯二酚10份,粘合剂a5~20份,氨基碳烯酸0.5~10份和溶剂30~1000份,所述氨基碳烯酸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19、

20、式i中r1和r2独立地为烃基或氢,且所述r1和/或r2中含有碳碳双键;

21、所述橡胶混炼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橡胶100份,氧化锌0~7份,硬脂酸0~5份,防老剂0~10份,间苯二酚1~10份,白炭黑1~70份,粘合剂a1~15份和硫化剂0.5~5份,且所述氧化锌、硬脂酸和防老剂的质量份数不为0。

2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方法,通过氨基碳烯酸对锦纶织物表面进行改性,氨基碳烯酸中的氨基和羧基与锦纶织物表面的氨基和羧基相互形成羧酸铵离子键或氢键,氨基碳烯酸中不饱和双键通过硫化与橡胶结合,改性后的锦纶织物与橡胶的强度极大地增加,同时,通过在橡胶混炼胶中添加粘合剂a,橡胶混炼胶的粘合体系与锦纶织物上附着的粘合体系相互渗透,从而使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强度进一步提高,粘合强度达到7n/mm以上。

24、且本发明通过溶剂对胶黏剂和橡胶混炼胶的粘合体系进行均匀分散,使粘合体系渗透在锦纶织物表面和内部,粘合方法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间苯二酚10份,粘合剂a12份,氨基碳烯酸2~5份和溶剂2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碳烯酸为4-氨基-5-己烯酸或2-氨基-8-壬烯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混炼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橡胶100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2份,防老剂4份,间苯二酚2.5份,白炭黑30份,粘合剂a3份和硫化剂2.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剂为硫磺或过氧化物硫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包括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硅橡胶、丁苯橡胶和硅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包括防老剂rd、防老剂4020、防老剂4010na、防老剂mb、防老剂mbz、防老剂nbc、防老剂2246、防老剂2246s、防老剂246、防老剂sp、防老剂6ddp、防老剂uop588、防老剂uop788、防老剂dd、防老剂aw和防老剂d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后的涂覆量为1~50g/m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混炼胶的负载量为50~10000g/m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的温度为100~180℃,时间为3~60min,压力为10~25mpa。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方法,通过氨基碳烯酸对锦纶织物表面进行改性,氨基碳烯酸中的氨基和羧基与锦纶织物表面的氨基和羧基相互形成羧酸铵离子键或氢键,氨基碳烯酸中不饱和双键通过硫化与橡胶结合,改性后的锦纶织物与橡胶的强度极大地增加,同时,通过在橡胶混炼胶中添加粘合剂A,橡胶混炼胶的粘合体系与锦纶织物上附着的粘合体系相互渗透,从而使橡胶与锦纶织物的粘合强度进一步提高,粘合强度达到7N/mm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全海源,张居印,潘荣辉,金文斐,刘亚楠,易荣,周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化工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