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提取白桦茸多糖和桦褐孔菌素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81256发布日期:2023-05-17 09:0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时提取白桦茸多糖和桦褐孔菌素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提取白桦茸菌多糖和桦褐孔菌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白桦茸属多孔菌科、纤孔菌属,是十分珍稀而又名贵的药用真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褐菌目、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白桦茸以野生为主,主要生长在北半球的寒带地区。现代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中主要化学成分为粗多糖、三萜类、叶酸衍生物、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甾醇类、多酚类和生物碱类化学等成分。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桦茸药物作用十分广泛。研究资料表明,白桦茸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力、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及抗寄生虫等多种药理作用,且长期使用桦褐孔菌未出现任何毒副作用。白桦茸提取物更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研究提取纯化白桦茸中主要成分对于预防和治疗人类某些疾病提供了一定参考。

2、白桦茸多糖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抗老化和免疫赋活等作用。有研究表明白桦茸菌多糖具有抗胰腺癌的作用,对于该药用菌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桦褐孔菌素的提取研究比较少,主要局限在桦褐孔菌素不稳定,容易分解,工艺摸索比较困难,无法产业化推广。

3、cn101391958a公开了一种药用真菌桦褐孔菌功效成分桦褐孔菌素的提取分离方法。是以浓度为0.5~2%的盐酸溶液对桦褐孔菌进行脱盐处理后,中和盐酸。分别采用乙醇、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逐级萃取分离。本提取分离方法包括桦褐孔菌中盐分的脱盐处理,使用65~95%的乙醇溶液对脱盐后的桦褐孔菌提取后,有机溶剂30~50%的石油醚、33~65%的醋酸乙酯、65~90%的正丁醇进行逐级提取分离,最终获得桦褐孔菌素。但本发明人通过重复此技术,发现获取的桦褐孔菌素纯度较低。

4、cn109337953a公布了一种桦褐孔菌素d的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经过桦褐孔菌粗粉制备、酵母菌发酵液配制、桦褐孔菌发酵液制备、桦褐孔菌发酵提取物制备、桦褐孔菌发酵萃取物制备、桦褐孔菌素d提取物制备等步骤得到桦褐孔菌素d提取物。该桦褐孔菌素d提取物中桦褐孔菌素d的含量较高。

5、虽然该工艺可获得桦褐孔菌素d含量34~36%(hplc)的产品,但桦褐孔菌素d(3-羊毛甾-8,24-二烯-21-醛)的结构式为:

6、

7、分子式为c30h46o2,cas no.107176-31-8,分子量438.68。

8、且提取的产物中,成分比较多的是多种的黄酮、多糖的混合产品,桦褐孔菌素d的纯度不够高。

9、而本发明中针对要提取的化合物为桦褐孔菌素fuscoporine,分子式为c20h14o9,分子量398。与桦褐孔菌素d结构不同。现有技术中尚无高纯度的桦褐孔菌素的提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同时获得白桦茸多糖和桦褐孔菌素的提取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3、一种同时提取白桦茸多糖和桦褐孔菌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白桦茸破碎、醇提、固液分离,得到白桦茸多糖和澄清的提取液;

5、s2、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调ph值2.0~3.0,静置、弃去沉淀,得澄清液;

6、s3、将澄清液加入到大孔吸附树脂中,洗脱,收集洗脱液,经减压浓缩、萃取,得到萃取液;再将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桦褐孔菌素。

7、优选的,步骤s1中是将白桦茸破碎为直径0.5cm以下,能全部过30目筛的碎末。

8、粒径太大不能提取完全,合适的粒径会提高收率和转化率。

9、优选的,步骤s1中醇提分为三次,具体为:

10、1、将白桦茸碎末用45%~50%乙醇在80~85℃提取,将提取液固液分离,得到上清液1;

11、2、将上清液1减压浓缩后,加乙醇至55%~60%,静置后固液分离,得上清液2;

12、3、将上清液2加乙醇至80%~85%,静置后再后进行固液分离。

13、以上百分比均为乙醇的质量浓度。

14、第一次45~50%乙醇提取有效物质,第二次用合适浓度的乙醇沉淀除杂,第三次用合适浓度的乙醇可以得到高含量多糖。

15、优选地,所述醇提是加入乙醇进行微波辅助提取。

16、传统热提取是以热传导、热辐射等方式由外向里进行,而微波辅助提取是里外同时加热,效率高。由于微波可以穿透式加热,提取的时间大大节省。

17、微波能有超常的提取能力,同样的原料用常规方法需两、三次提净,在微波下可一次提净,减少了溶剂的消耗。

1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减压浓缩是指真空减压浓缩至brix20~30,固液分离为过滤或离心。

19、真空减压浓缩至brix20~30,便于后续过程除杂和固液分离。

20、优选地,所述调ph值为用质量浓度为10~15%的硫酸溶液调配。

21、采用低浓度硫酸溶液调配ph可以防止强酸调配过程中局部骤热,导致有效成分降解和分化。

22、优选地,步骤s3中将澄清液加入到大孔吸附树脂中的流速为1~3bv/h;洗脱速度为1~3bv/h,洗脱剂用量为5.5~7.5bv。

23、根据所选树脂的应用情况选择合适的上柱、洗脱和脱附流速,确保能全部吸附,能吧杂质洗脱干净,减少有效成分流失,最终完全脱附有效成分。流速过大过小均有不利的影响。

24、优选地,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201x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113大孔弱酸性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001x7na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2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001x7na(732)阳离子交换树脂。

26、通过多次试验重复确认,桦褐孔菌素能被强碱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完全吸附,这种吸附柱再生也比较容易,成本也比较低。

27、优选的,所述洗脱具体为:先用水洗脱大孔吸附树脂至无色,再用解吸液以洗脱。

28、优选的,所述解吸液为2mol/l的氨水溶液。

29、通过多次试验重复确认,采用氨水能比较容易的脱附有效成分,脱附液回收溶剂比较容易实现,氨水易挥发,大大降低了终产品中的杂质溶剂残留量。而其他的碱性溶液虽然也能脱附有效成分,但脱附效果不如这个浓度的氨水。且容易留下杂质残留。

30、优选的,所述萃取液为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50:50:1)。

31、经过多次重复试验,根据桦褐孔菌素特性,从多种溶剂中选择此配比的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的混合溶剂,萃取效率较高。

32、且这些溶剂比较常见,极性相差不大,毒性低,不仅萃取率高,残留量小,还对环境友好。

33、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

34、本发明是先采用45%~50%乙醇水溶液对白桦茸进行微波辅助提取,提取率高,减少了溶剂的消耗。得到提浓缩取液,经过醇提取液经回收乙醇后,再进行醇沉处理,并冷藏一定时间,可使杂质沉淀而除去。调节含醇量达55%~60%可除去淀粉、无机盐等杂质,而当含醇量达80%~85%时白桦茸多糖可以沉淀下来收集,粗多糖干计含量可以达到70%~80%。除杂后的提取液通过调酸后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再用氨水溶液进行脱附分离,得到一定纯度桦褐孔菌素,经萃取后提纯桦褐孔菌素。本发明的方法提取物中桦褐孔菌素的含量能达到60~70%。本发明制备出的产品白桦茸菌多糖和桦褐孔菌素主要用于药品原料,对白桦茸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还有利于促进中药材资源的高值化,并有益于人类的健康事业发展。

35、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36、1、本发明可以同时提取得到白桦茸菌多糖和桦褐孔菌素,提取连贯性好,工艺简单,工艺要求低,适合工业推广。

37、2、本发明通过一次醇沉祛除杂质,二次纯沉收集沉淀,沉淀物主要是白桦茸菌多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变废为宝,使沉淀渣资源化,提高了白桦茸的经济效益;

38、3、本发明采取微波辅助提取,在短时间内使得白桦茸中的有效成分快速充分溶出,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对活性物质的结构保护,而且不会引入新的有机杂质,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也减少环境污染。

39、4、本发明中加酸调节ph值至2.0~3.0,主要对活性成分桦褐孔菌素起保护作用,防止制备过程中降解,提高了终产品的稳定性。所制备的提取物纯度稳定,重复率高,桦褐孔菌素含量在60~70%之间。

40、5、本发明工艺合理、溶剂均可以重复使用,工艺成本很低,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41、6、本发明的溶剂使用是在封闭条件下进行,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经济环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