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57009发布日期:2023-08-06 15:21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孔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多孔材料是一种在结构中含有大量空隙的材料,与普通致密材料相比,其具有密度低、重量轻以及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并且根据孔径大小可分为一下三类:孔径小于2nm的微孔、孔径在2nm-50nm之间的介孔、孔径大于50nm的大孔。其中微孔以及介孔材料比表面积高,孔径狭窄,在催化、吸附分离以及能源存储等领域广泛应用。

2、基于此,多孔微球由于其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细胞相容性,且对人体无害,因此,其被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以同向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核心,制备出粒径较为均匀、粒径较小的微球,并可通过调整乳液/连续相间的流速比例达到控制微球大小的效果,使用价值高。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高分子微球,其对细胞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并且不影响细胞的生长代谢。

3、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4、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孔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5、将透明质酸及其盐与聚乙二醇混合,经水浴加热后,制得油相;以水为溶剂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制得内水相;并将油相与内水相混合,制得乳液;以水为溶剂配制聚乙烯醇溶液,制得连续相;

6、将乳液和连续相分别泵入微流控装置中,且微流控装置中装配同向结构的微流控芯片,制得微球,再将微球放置在碱液中浸泡,制得多孔微球。

7、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而得的多孔高分子微球。

8、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孔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一方面,本申请中,该多孔高分子微球以同向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主要微流控装置进行制备,通过此方法不仅能够使得微球大小较为统一,而且,还可通过调整流速比(乳液/连续相)对微球大小进行控制,适用性更强的同时,微球制备效果较好。

10、另一方面,制备而得的多孔高分子微球以聚乙二醇作为接枝骨架,以透明质酸及其盐作为接枝单体,共同形成大分子物质,并以该大分子物质形成的乳液作为油相,以海藻酸钠溶液为内水相,以聚乙烯醇溶液为连续相,配合形成具有较高生物相容性、细胞相容性的多孔高分子微球,并且对细胞活性无毒性作用,因此,该多孔高分子微球可用于整形美容填充植入物、药物载体、细胞培养支架、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类器官等领域,使用价值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孔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乳液和连续相分别泵入微流控装置中时,所述乳液的流速为0.03ml/min-0.08ml/min,所述连续相的流速为1.5ml/min-3ml/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乳液进行超声,且所述超声的频率为50khz-55khz,所述超声的时间1h-4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透明质酸与聚乙二醇的混合过程中进行搅拌,所述搅拌的速度为50rpm-70rpm,搅拌时间为24h-4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浴加热的温度为5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的ph值为8.0-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溶液的浓度为0.5w/v%~3w/v%,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6w/v%~9w/v%,且透明质酸及其盐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例为(1.5-2.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油相与乳化剂混合后,再与内水相混合,制得乳液,且乳化剂与油相的比例为(0.05-0.08):1g/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span80或tween 80。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多孔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多孔高分子微球。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孔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微球以同向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主要微流控装置进行制备,通过此方法不仅能够使得微球大小较为统一,而且,还可通过调整流速比(乳液/连续相)对微球大小进行控制,适用性更强的同时,微球制备效果较好。以上述方法制备而得的微球以聚乙二醇作为骨架,以透明质酸作为单体,共同形成交联物质,并以该大分子物质形成的乳液作为油相,以海藻酸钠溶液为内水相,以聚乙烯醇溶液为连续相,配合形成具有较高生物相容性、细胞相容性的多孔高分子微球,因此,该多孔高分子微球可用于整形美容填充植入物、药物载体、细胞培养支架、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类器官等领域,使用价值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莉,余建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基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