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盐透明度合格的细菌学蛋白胨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84588发布日期:2023-09-09 12:0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磷酸盐透明度合格的细菌学蛋白胨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基原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盐透明度合格的细菌学蛋白胨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与其他诸蛋白胨相比,细菌学蛋白胨在微生物培养基中使用最广,所以它是向微生物培养提供氮营养源不可或缺的重要产品。

2、在蛋白胨的生产过程中,原料常选自牲畜的屠宰加工的副产物(如牛骨骼和附着的肉、筋膜及其他,猪胰脏等),这些原料中除了含有蛋白质等主要成分外,还含有生命所需要的一些矿物质,如碱土金属等。由于细菌学蛋白胨规定磷酸盐透明度必须合格,而蛋白胨中的一些属于碱土金属离子的存在,致使蛋白胨溶液加热后,生成磷酸盐不溶物。这就使得在细菌学蛋白胨生产实践中,既要维持蛋白胨产品来源于原料中的生命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又要消除产品中表现为透明度检验时致使生成磷酸盐不溶物的碱土金属的存在。

3、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本发明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盐透明度合格的细菌学蛋白胨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将动物鲜骨进行浸泡、清洗,得到净化鲜骨;

3、(2)将动物胰脏绞碎,并加入酒精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间隔搅拌,得到复活胰酶;

4、(3)将所述净化鲜骨进行蒸煮提取,得到蛋白质骨汤;采用所述复活胰酶对所述蛋白质骨汤进行消化,完成后加酸调节ph并加热微沸,使汤液中不溶物呈最佳分离态;

5、(4)将分离态汤液弃去浮油和沉淀,得到滤清液;

6、(5)向所述滤清液加入营养成分,并再次调整ph,过滤后得到二次滤清液;

7、(6)对所述二次滤清液进行浓缩并喷雾干燥,即得所述磷酸盐透明度合格的细菌学蛋白胨。

8、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对本发明的过程进行说明:

9、利用牲畜屠宰的鲜牛骨等副产物为原料,取代用肉类为原料生产细菌学蛋白胨,其经济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鲜牛骨来源更广泛,且成本低,现实中,人们都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这种生产方法。

10、优选地,实践表明,鲜牛骨营养丰富。也正因为此,其作为原料在投入蛋白胨生产前,因客观限制,需经历剔骨、包装冷冻以及运输装卸等诸多环节,这些场合都会或长或短暴露在开放的自然环境中,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一旦污染鲜骨表面,伴随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会迅速由表及里滋生腐败。发生这种情况一般往往无感知,而细菌生长代谢的产物一般是水溶的,可无阻拦进入生产系统,一旦进入终端产品,会对培养基中蛋白胨的营养价值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11、在蛋白胨生产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原料腐败因素的负面影响,采用挥发性盐基氮检测项目,发现可以准确地测定鲜骨原料污染腐败的程度。为此,优选地,在步骤(1)中,将鲜牛骨进行浸泡2~3h,并进行加热清洗,直至挥发性盐基氮值≤20mg/100g,得到净化鲜骨;所述加热温度不超过70℃。需要强调的是,“挥发性盐基氮值≤20mg/100g”,这一安全限值,系本发明首次提出,否则,产品的微生物检验指标无法得到确保。

12、在实际生产中,到场的猪胰脏(胰腺)多为冻品,消化酶在此状态下蛰伏无活性,使用前须经复活制备。为此,优选地,在步骤(2)中,将冻品猪胰脏绞碎,并加入浓度为97%的酒精,在30~40℃温室内每隔2h搅拌一次,持续8~12h;接着置温室不变,加入30~40℃的温水,每隔2h搅拌一次,再持续8~12h,得到复活胰酶;其中,所述冻品猪胰脏与所述酒精的重量比为1:0.25~0.3;所述冻品猪胰脏与所述水的重量比为1:4~5。需要强调的是,对冻品猪胰脏的复活制备工艺也是本发明生产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13、随后,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消化的时间为3~6h,消化的温度为49~51℃。当富含蛋白质的骨汤用所述复活胰酶消化结束后,采取依受热不溶蛋白质,在汤液中的最佳分离等电点为准,来决定加入盐酸量的这一方法,用变化的等电点,取代了以往固定等电点的办法,此举是本发明的首创。

14、众所周知,无论是消化酶胰脏,还是底物蛋白质,均来自大自然的生命体,毫无疑问受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因素的影响;因此,胰酶在消化蛋白质后,总有未消化的不溶大分子产物,会形成未知的各种变化。消化结束,加入盐酸调整汤液的ph值,即不溶蛋白质分离的等电点,也应是随机变化的,而不会是固定不变的。发明人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等电点的变动范围一般在ph4~6之间。

15、优选地,发明人在实践中反复总结得出如下验证方法:消化临近结束时从汤液中取样并平分为3份,取推测可能的最佳ph值,加入盐酸调整,然后剩余2份,围着该假设最佳ph值的两端,一个取较其高的某个点,另一个取其较低的某个点,也分别加入盐酸调整到位;然后3个样品同时加热煮沸,接着用同样方式过滤之,比较三个样品的过滤清液,如果预设的ph值样品滤清液最透明,则一次就找准了汤液应加酸调整的最佳ph值;若是预设ph值两端的其中某一样液体较透明,则应以此为中点,再取其ph两端的某个点,重复上述的比较操作,直到找准最佳最透明的ph值为止。

16、实践证明,运用此验证方法,能够找准加入汤液中的恰当盐酸量,为后序的顺利过滤,以及保证产品的透明度打下了关键的基础。

17、完成准确地等电点调酸后,可立即升温微沸,令汤液中受热不溶的大分子物分离。需要强调的是,此时汤液中可能存在的游离碱金属离子(尽管生产系统中是严格控制带入碱金属离子的),会与暂处稳定态的、受热不溶大分子发生络合,该受热不溶大分子物是清除汤液中游离碱金属离子的重要絮凝剂。该絮凝物在汤液中极不稳定,稍微剧烈沸腾就会导致碱金属离子释放到液体中,其将和其他水溶物一样不受过滤阻拦,直到存在于产品中,从而影响产品的透明度。

18、优选地,除去分离态汤液的浮油和沉淀物,分离状的汤液是难滤物质,无论采用逐级过滤,或是在助滤剂加持下的深层过滤,均是为了方便过滤而已,相比之下,确定最终合适的过滤介质孔隙直径大小才是最重要的。客观要求它既不能太大影响产品的透明度;又不能太小影响收率和效率。发明人经反复试验证明,认为这个最终过滤介质的孔隙直径应≤1.0μm是合理的。

19、优选地,经反复验证,用鲜牛骨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蛋白胨,含硫氨基酸缺乏,影响细菌的产硫化氢试验。实践中摸索出,调整该滤清液的营养成分,加入胱氨酸0.5~0.8wt.‰(占总固形物的比例),摒弃以往加入毛发盐酸浸泡液的复杂工序,大大简化了生产程序。

20、优选地,在最终的喷雾干燥环节,将浓缩完毕的滤清液高压雾化,与145~155℃左右的热空气在喷雾塔内混合,瞬间蒸发水分成气体,所含固形物干燥成粉末颗粒,即得所述细菌学蛋白胨。需要强调的是,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单位时间、单位液体所耗用的热气流立方数是巨大的,不可忽视料液所接触的空气未净化问题,即进入加热器的环境空气必须洁净,否则会导致蛋白胨产品透明度项目检查不合格。经发明人反复验证,该空气的净化须满足十万级以上标准。

21、另外,本发明所述生产方法中使用的水均为去离子水或软水。

22、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是,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得到的细菌学蛋白胨。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4、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通过原料净化提取、胰酶消化、调酸分离、分级过滤、浓缩并喷雾干燥等步骤,实现了大规模可复制生产磷酸盐透明度合格的细菌学蛋白胨,改变了现阶段不可控的、难以实现每批都能生产出磷酸盐透明度合格的细菌学蛋白胨这一弊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