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002801发布日期:2023-11-16 17:0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自然界中大约有15种楝科地黄连属植物分布在斯里兰卡、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其其他地区,其中有8种及1个变种在中国有分布。先前针对该种类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经成功分离出一系列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包括柠檬苦素类、三萜类、黄酮类、木质素类、甾醇类、倍半萜和二萜等。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如抗炎作用、抑肿瘤作用、抗烟草花叶病毒作用、拒食素作用。

2、矮陀陀(munronia pinnata(wall.)w.theob)(synonyms:m.henryi harms,m.pumila wight,and m.sinica diels)属于楝科植物的其中一员,是一种生长在南中国温带区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课题组在前期已经从矮陀陀中分离出许多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

3、目前,未见有报道关于矮陀陀中含有甘遂烷型三萜类环化合物成分的研究,也未见矮陀陀中甘遂烷型三萜类环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的相关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2、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所述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munropene a、munropene b、munropene c的其中一种结构,所述munropene a如式(ⅰ)所示,所述munropene b如式(ⅱ)所示,所述munropene c如式(ⅲ):

3、

4、一种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为munropene a,所述munropene 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s1:取干燥矮陀陀粉末按料液比1kg:10~15l加入95%乙醇并在室温浸泡提取2~4次,每3天1次,滤液合并、过滤、浓缩,得到浸膏,随后将浸膏依次经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与水依次分别萃取,水层经其重量45~55倍量的大孔树脂柱层析,依次用20%~80%乙醇各2.0~3.0l洗脱,收集40%乙醇部分洗脱液,得到fr3;

6、s2:取fr3经其重量100倍量的硅胶柱层析,采用二氯甲烷-甲醇以体积比80:20~100:0各1.0~2.0l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每10~15ml收集1试管,每试管经tlc点板观测合并含有相同组分洗脱液,得到fr3.1~fr3.20共20个馏分;

7、s3:取fr3.3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高效液相色谱柱,经乙腈-水-甲酸以体积比18:82:0.1为流动相进行纯化,在保留时间20~25min得到munropene a。

8、一种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为munropene b,所述munropene b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s1:取干燥矮陀陀粉末按料液比1kg:10~15l加入95%乙醇并在室温浸泡提取2~4次,每3天1次,滤液合并、过滤、浓缩,得到浸膏,随后将浸膏依次经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与水依次分别萃取,水层经其重量45~55倍量的大孔树脂柱层析,依次用20%~80%乙醇各2.0~3.0l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部分再次经其重量100倍量的凝胶柱层析,用100%甲醇继续洗脱1.0~2.0l,得到fr2;

10、s2:取fr2经其重量100倍量的c18柱层析,采用甲醇-水以体积比30:70~50:50各1.0~1.5l进行梯度洗脱,每10~15ml收集1试管,每试管经tlc点板观测合并含有相同组分洗脱液,得到fr2.1~fr2.7共7个馏分;

11、s3:取fr2.1经其重量100倍量的硅胶柱层析,采用二氯甲烷-甲醇以体积比4:1洗脱850~950ml,每10~15ml收集1试管,每试管经tlc点板观测合并含有相同组分洗脱液,获得fr2.1.1~fr2.1.5等5个组分;

12、s4:取fr2.1.2经高速逆流色谱法,采用1.5~2.5l的二氯甲烷-甲醇-水以体积比2:2:1为流动相反推制备,每20~25ml流动相收集为1试管,经tlc点板合并相同组分,获得fr2.1.2.1~fr2.1.2.6等6个组分,其中组分fr2.1.2.3为单体化合物,即munropene b。

13、一种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为munropene c,所述munropene c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s1:取干燥矮陀陀粉末按料液比1kg:10~15l加入95%乙醇并在室温浸泡提取2~4次,每3天1次,滤液合并、过滤、浓缩,得到浸膏,随后将浸膏依次经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与水依次分别萃取,水层经其重量45~55倍量的大孔树脂柱层析,依次用20%~80%乙醇各2.0~3.0l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部分再次经其重量100倍量的凝胶柱层析,用100%甲醇继续洗脱1.0~2.0l,得到fr2;

15、s2:取fr2经其重量100倍量的c18柱层析,采用甲醇-水以体积比30:70~50:50各1.0~1.5l进行梯度洗脱,每10~15ml收集1试管,每试管经tlc点板观测合并含有相同组分洗脱液,得到fr2.1~fr2.7共7个馏分;

16、s3:取fr2.3经高速逆流色谱法,采用550~650ml的二氯甲烷-甲醇-水以体积比2:2:1为流动相,每10~15ml收集1试管,每试管经tlc点板观测合并含有相同组分洗脱液,得到fr2.3.1~fr2.3.3共3个馏分;取fr2.3.3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制备柱,采用乙腈-水-甲酸以体积比23:77:0.1为流动相,在保留时间10~15min制备纯化得到munropene c。

17、本发明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及优点:

18、1.本发明从矮陀陀中提取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munropene a~c对结肠癌细胞显示出特异性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对其他类型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表明从矮陀陀中提取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有希望开发成新的针对治疗结肠癌。

19、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且质量稳定;本发明原材料在国内充足,价格适宜,使其规模化生产没有太高的成本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munropene a、munropene b、munropene c的其中一种结构,所述munropene a如式(ⅰ)所示,所述munropene b如式(ⅱ)所示,所述munropene c如式(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munropene 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干燥矮陀陀粉末按料液比1kg:10~15l加入95%乙醇并在室温浸泡提取2~4次,每3天1次,滤液合并、过滤、浓缩,得到浸膏,随后将浸膏依次经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与水依次分别萃取,水层经其重量45~55倍量的大孔树脂柱层析,依次用20%~80%乙醇各2.0~3.0l洗脱,收集40%乙醇部分洗脱液,得到fr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munropene b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干燥矮陀陀粉末按料液比1kg:10~15l加入95%乙醇并在室温浸泡提取2~4次,每3天1次,滤液合并、过滤、浓缩,得到浸膏,随后将浸膏依次经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与水依次分别萃取,水层经其重量45~55倍量的大孔树脂柱层析,依次用20%~80%乙醇各2.0~3.0l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部分再次经其重量100倍量的凝胶柱层析,用100%甲醇继续洗脱1.0~2.0l,得到fr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munropene c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干燥矮陀陀粉末按料液比1kg:10~15l加入95%乙醇并在室温浸泡提取2~4次,每3天1次,滤液合并、过滤、浓缩,得到浸膏,随后将浸膏依次经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与水依次分别萃取,水层经其重量45~55倍量的大孔树脂柱层析,依次用20%~80%乙醇各2.0~3.0l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部分再次经其重量100倍量的凝胶柱层析,用100%甲醇继续洗脱1.0~2.0l,得到fr2;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结肠癌药物方面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Munropene A、Munropene B、Munropene C的其中一种结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Munropene A~C对结肠癌细胞显示出特异性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对其他类型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表明从矮陀陀中提取的甘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有希望开发成新的针对治疗结肠癌。

技术研发人员:羊学荣,刘培源,李典鹏,卢凤来,韦玉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