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制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2588发布日期:2023-10-22 10:0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NK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制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尤其涉及nk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1、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简称 nk 细胞)是先天淋巴样细胞的一个亚群,是对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具有直接和间接靶向抑制肿瘤细胞的能力,而肿瘤源性分子、肿瘤基质细胞和肿瘤细胞可以抑制这种过程,最终促进肿瘤的进展和多步转移过程。基于nk细胞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关键作用,很多科研人员把它作为治疗肿瘤疾病的一个前瞻性靶点。同时,nk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具有肿瘤归巢能力,且其含有部分nk细胞的活性物质,可以发挥抗肿瘤的功能。

2、ev是细胞间通讯的关键介质,在免疫反应的调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ev包括外泌体、微泡和凋亡小体,携带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和遗传信息,包括mirna。其作为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关键中介,因其体积小、免疫原性低、操作相对易用性和稳定性而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重大临床潜力。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成分,目前主要用于疾病诊断。由于外泌体的产量比较低,至今还无法大量制备,严重制约着其作为药品的产业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人脐带血nk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的制备及应用。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nk细胞的细胞外囊泡在制备治疗肿瘤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nk细胞的细胞外囊泡为人脐带血nk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所述肿瘤为乳腺癌,所述产品为食品或药品。

4、人脐带血nk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1:分血。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6、步骤2:补液。通过增加nk细胞培养体积,扩大培养规模。

7、步骤3:装袋。nk细胞从培养瓶装入培养袋进一步扩增培养。

8、步骤4:将培养有细胞的培养袋与一装有新鲜培养基的培养袋混合,然后分为两袋进行进一步扩增培养。

9、步骤5:收集nk细胞的培养上清。

10、步骤6:制备浓缩的细胞外囊泡。将经过多次扩增培养细胞过程的培养基取出,制备浓缩的细胞外囊泡。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的具体操作为:

12、(1)用10ml移液管将脐带血注入50ml 离心管中,室温 2000 rpm 离心10分钟。利用临床孕妇产后直接丢弃的脐带血为材料,获得有部分医学价值的人脐带血nk细胞以及人脐带血nk细胞的活性因子,有效避免医学伦理问题。

13、(3) 在此期间准备2支盛有15 ml ficoll的离心管和1支用于盛装血浆的离心管,并将管盖拧松。

14、(4) 用10 ml移液管将上层血浆转入新的50 ml离心管中,不须完全吸尽血浆,因界面层含有较多白细胞,过度吸取血浆,可能造成白细胞丢失。

15、(5) 用生理盐水1:1稀释血细胞沉(生理盐水:全血体积=1:1),用移液管吹打混匀。

16、(6) 将血细胞悬液缓慢加载到 ficoll 层上,要求使分层保持清晰,每管约40ml。室温1600 rpm离心20分钟。

17、(7) 检查离心后情况,正常情况下应共有四层,最上一层为盐水、血浆;其下一层为交界层细胞,主要由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第三层为 ficoll;最下一层是沉淀的红细胞和粒细胞。

18、(8) 用10 ml 移液管先吸弃最上层大部分液体,尽量吸取第二层交界细胞层,转移到50 ml离心管中,一般每两管ficoll分离到的细胞并至一管,但每管细胞悬液不得超过20 ml。用生理盐水补充至45 ml,颠倒混匀,室温2000 rpm离心10分钟。

19、(9) 倾去上清,用10 ml生理盐水悬浮细胞沉淀,补生理盐水至 45 ml,颠倒混匀后,取其中500μl 细胞悬液于1.5 ml ep管中计数,室温2000 rpm离心10分钟。

20、(10) 弃上清并用约50 ml的rpmi-1640培养基重悬单个核细胞,按照1-1.5×106的密度平铺t225 培养瓶中。

21、(11) 加1ml滋养层细胞。

22、(12)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然后将内有细胞悬液的培养瓶放入co2培养箱培养。

2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通过增加nk细胞培养体积,扩大培养规模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的具体操作为:

24、(1)培养3天后,观察细胞状态,若是含较多的细胞团且有分散的细胞,添加血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和长势,向t225培养瓶内添加50 ml rpmi-1640培养基。

25、(2)培养5天后,观察细胞状态,若含有较多的细胞团或是分散的细胞,添加血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和长势,向t225培养瓶内添加适量200 ml rpmi-1640培养基。

2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nk细胞从培养瓶装入培养袋进一步扩增培养的具体操作为:

27、(1)培养7天后,观察细胞状态,若含有较多分散的细胞、培养基偏黄,装袋至rpmi-1640培养基终体积900 ml,并加入4ml滋养层细胞,用10 ml 注射器按照抽取5 ml细胞悬液计数。

2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将培养有细胞的培养袋与一装有新鲜培养基的培养袋混合,然后分为两袋进行进一步扩增培养的具体步骤为:

29、(1)培养10天后,观察细胞状态,用10 ml注射器按照抽取5 ml细胞悬液计数,若是细胞密度大于2×106,按照细胞混悬液1:1的比例进行均分袋,向两个培养袋装rpmi-1640培养基共1500 ml。

30、(2)培养13天后,观察细胞状态,若含较多分散的细胞,用10 ml注射器抽取5 ml的细胞悬液计数,若细胞密度大于2×106,向两个培养袋中共补rpmi-1640培养基1200 ml。

3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中收集nk细胞的培养上清的具体步骤为:

32、(1)培养16天,回收900 ml细胞培养上清。

33、(2)培养17天,回收900 ml细胞培养上清。

34、(3)培养18天,回收900 ml细胞培养上清。

35、(4)培养19天,回收900 ml细胞培养上清。

3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6中制备浓缩的细胞外囊泡的具体步骤为:

37、(1)用500 ml去离子水冲洗所述切向流浓缩仪器,清除管道中的气泡;

38、(2)将待浓缩的上清液放在容器中,上清液在蠕动泵的作用下通过切向流膜包,一部分从滤液排出管排出,一部分通过循环管继续参与浓缩;

39、(3)由上清液需要浓缩的倍数计算需要浓缩出上清液的含量,最终得到浓缩到相应浓度的细胞培养上清液。

40、切向流浓缩仪器(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tff)实现了人脐带血nk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浓缩工艺。与离心浓缩或死端过滤装置相比,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高浓度的上清液,且膜包可反复使用。

4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42、(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培养人脐带血nk细胞过程中的上清液,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操作简单,细胞外囊泡不仅具有外泌体的特性,其产量比外泌体大十余倍,从而打通了外泌体不能量产的瓶颈。

43、(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最大缩短了人脐带血nk细胞上清液的制备时间,最大限度提升了人脐带血nk细胞来源的活性因子的产量,便于后期的大规模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44、(3)本发明不添加任何动物源蛋白组分,最大限度提升了人脐带血nk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的临床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