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32476发布日期:2024-02-02 21:5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太阳能电池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电池背板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水、防潮、防尘等性能,可以保证太阳能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非氟太阳能电池背板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技术起源于含氟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技术缺陷,传统含氟太阳能电池背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含氟的有机树脂,该物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人体健康亦有危害。因此,非氟太阳能电池背板应运而生,它不仅环保,而且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2、非氟太阳能电池背板通常采用羟基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等材料代替传统含氟板背板中的含氟有机树脂,对环境相对友好,同时,非氟太阳能电池背板还具有较高的透明度,透光率达到86%以上,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此外,非氟太阳能电池背板还具有较高的耐水、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可以保证太阳能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

3、目前,对于非氟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研究和报道有很多。cn109485965a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包含芯材层,按重量份计,所述芯材层包含以下组分:60~85份的聚烯烃、1~30份的耐热补强树脂、1~5份的增韧剂、1~5份的相容剂、0~20份的无机填料和0~3份的助剂;该发明制得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具有很好的水汽阻隔能力,且同时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可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片背板的加工;但是该发明提供的太阳能背板的耐老化性较差,特别是耐湿热老化性仍有待提高。

4、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急需开发一种具有优异耐老化性能的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通过选用无氟透明涂层和高分子芯材进行搭配,不仅有效避免了含氟材料的使用,保护了环境和人体健康,且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同时与封装胶膜具有较高的粘结力,适合在太阳能电池中应用。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所述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高分子芯材;

4、所述高分子芯材的双侧表面均设置有无氟透明涂层,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5、

6、本发明提供的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为三层夹心结构,芯层为高分子芯材,在高分子芯材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无氟透明涂层,通过选用上述无氟透明涂层和高分子芯材进行搭配,并限定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成膜树脂、功能树脂、填料和固化剂,使得到的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不仅有效避免了含氟材料的使用,还具有质量轻、耐老化性能优异以及透光率高等特点,可以使地面、水面等的反射光穿过背板照射到双面电池片上,增加了太阳光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发电增益,同时与封装胶膜具有较高的粘结力,适合在太阳能电池中应用。

7、其中,所述成膜树脂可以为45重量份、50重量份、55重量份、60重量份或65重量份等。

8、所述功能树脂可以3重量份、4重量份、5重量份、6重量份或7重量份等。

9、所述填料可以为4重量份、6重量份、8重量份、10重量份、12重量份、14重量份或16重量份等。

10、所述固化剂可以为2重量份、4重量份、6重量份、8重量份、10重量份、12重量份、14重量份、17重量份、20重量份或25重量份等。

11、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芯材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芯材、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芯材或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2、优选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厚度为5~20μm,例如7μm、9μm、11μm、13μm、15μm、17μm或19μm等。

13、优选地,所述成膜树脂包括羟基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4、优选地,所述功能树脂包括聚酯树脂、环氧改性聚酯树脂、氢化环氧改性聚酯树脂、酚醛环氧树脂或氢化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5、优选地,所述填料包括功能填料和/或消光填料。

16、优选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中功能填料的含量为1~10重量份,例如2重量份、3重量份、4重量份、5重量份、6重量份、7重量份、8重量份或9重量份等。

17、优选地,所述功能填料包括透明玻璃微球、单分散有机硅微球或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8、优选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中消光填料的含量为1~8重量份,例如2重量份、3重量份、4重量份、5重量份、6重量份或7重量份等。

19、优选地,所述消光填料包括凝胶法二氧化硅消光粉和/或气相二氧化硅消光粉。

20、优选地,所述固化剂包括开放型hdi类固化剂、封闭型hdi类固化剂或ipdi类固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1、优选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助剂。

22、优选地,所述助剂包括流平剂、uv助剂、抗氧剂、催干剂或附着力促进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3、优选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中流平剂的含量为0.3~1重量份,例如0.4重量份、0.5重量份、0.6重量份、0.7重量份、0.8重量份或0.9重量份等。

24、优选地,所述流平剂包括有机硅类化物。

25、优选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中uv助剂的含量为1~3.5重量份;

26、优选地,所述uv助剂包括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脂/甲基-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脂复配物、6,7'-亚甲基双(2-甲基-4h,3,1-苯并噁嗪-4-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或癸二酸双-2,2,6,6-4-甲基-哌啶醇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7、优选地,所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中抗氧剂的含量为0.5~4重量份,例如1重量份、1.5重量份、2重量份、2.5重量份、3重量份或3.5重量份等。

28、优选地,所述抗氧剂包括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乙二醇醚-二(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或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9、优选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中催干剂的含量为0.03~0.3重量份,例如0.05重量份、0.1重量份、0.15重量份、0.2重量份或0.25重量份等。

30、优选地,所述催干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金属羧酸盐催干剂、新癸酸铋催干剂、异辛酸铋催干剂或胺封闭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干剂(胺封闭的dbtdl)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1、优选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中附着力促进剂的含量为0.5~1.5重量份,例如0.7重量份、0.9重量份、1.1重量份或1.3重量份等。

32、优选地,所述附着力促进剂包括γ-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3、优选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溶剂。

34、优选地,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中溶剂的含量为20~40重量份,例如22重量份、24重量份、26重量份、28重量份、30重量份、32重量份、34重量份、36重量份或38重量份等。

35、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环己酮、s-150溶剂油或混合二元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1)将成膜树脂、功能树脂、填料、固化剂和任选助剂在溶剂中混合均匀,加入固化剂进行混合,得到无氟透明涂料;

38、(2)将步骤(1)得到的无氟透明涂料涂覆在高分子芯材的一侧表面,干燥,再将步骤(1)得到的无氟透明涂料涂覆在高分子芯材的另一侧表面,干燥,得到所述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

39、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时间为3~4min,例如3.1min、3.2min、3.3min、3.4min、3.5min、3.6min、3.7min、3.8min或3.9min等。

40、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40~180℃,例如145℃、150℃、155℃、160℃、165℃、170℃或175℃等。

41、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

4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3、(1)本发明提供的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高分子芯材,所述高分子芯材的双侧表面均设置有无氟透明涂层,所述无氟透明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特定份数的成膜树脂、功能树脂、填料和固化剂;相较于传统的氟材料背板,本发明提供的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不仅有效的避免了含氟材料的使用,保护了环境和人体健康,而且透光率有所提高,在400~1000nm波段的透光率为86.54~87.69%,在400~1100nm波段的透光率为86.51~87.89%;相较于玻璃背板,本发明提供的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重量轻,柔韧性好、性能稳定,易于搬运安装、且不易爆裂,更适于轻量化安装;

44、(2)本发明提供的无氟透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工艺简单,流程少,而且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同时与封装胶膜有优异的粘结力,组件美观,还能透射地面等反射过来的太阳光提高发电增益,组件环保、发电效率高,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