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83227发布日期:2024-02-20 21:3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荧光分子探针,涉及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胰腺组织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分为两种类型: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和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pet)。pdac约占胰腺癌的90%,其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且常常在晚期才被发现,使得治疗难度增加。因此,早期诊断对于pc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另有研究发现长期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可能增加罹患胰腺癌的风险。cp引起的反复炎症和组织损伤可能会导致细胞基因异常和腺癌前病变的形成,从而增加pc的发生几率。因此,在患有cp的患者中,密切监测并及早识别pc的特征至关重要。活组织检查是诊断cp的金标准,但由于该病对其临床应用的限制,实际情况下常依据临床表现、胰腺功能学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给予诊断,由于功能学测试检验结果不稳定且特异性差,故很少被临床采用。近红外光区域的荧光成像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有效避免生物分子对激发光和荧光信号的吸收和散射,增加生物体内的组织穿透深度;可降低生物组织背景荧光的干扰,得到高信噪比的图像;采用长波长、低频率的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对生物组织的光损伤也较小。因此,具有不同结构与功能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开发一直是疾病诊断成像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其中小分子近红外荧光探针因其结构尺寸小、易于功能化修饰、设计合成简单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2、碳酸酐酶ix(caix)是一种跨膜、缺氧诱导的锌金属酶,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氢盐和质子,这种酸碱调节功能对于维持促进恶性细胞存活和生长的碱性细胞内ph值以及放大促进其侵袭和转移的细胞外酸中毒至关重要,表达ca ix的癌细胞通常代表异质性肿瘤中最具临床侵袭性的成分,使ca ix成为关键的生物标志物和主要的治疗靶点。癌前纤维化是一种由慢性炎症、组织损伤或其他病理状态引起的异常纤维化反应,也被认为是肿瘤发展的早期事件之一,并且在癌症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通过探究ca ix在癌前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检测和定位分析,从而达到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的目的。

2、本发明近红外荧光分子探的信噪比高、选择性好,能用于慢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4、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在有机溶剂中,将式ⅱ所示的化合物和et3n混合,将体系抽真空并充入n2,然后加入4-(2-氨基乙基)苯磺酰胺混合,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醚,分离沉淀,即得到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7、

8、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式ⅱ所示的化合物、et3n和4-(2-氨基乙基)苯磺酰胺的摩尔比为1:1.5~2.5:1.5~2.5,具体可为1:2:2。

9、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80~89℃,时间可为1.5~3h;具体可为85℃下搅拌2小时。

10、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11、所述醚为乙醚。

12、本发明中,将所述体系抽真空并充入n2的处理具体可重复3次;

13、所述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室温为本领域公知的常识,具体为可为10~30℃。

14、本发明中,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纯化的方法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具体可为硅胶柱层析,具体为ch2cl2:ch3oh=5:1纯化,得蓝色粉末状产物。

15、本发明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应用于制备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中。

16、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其活性成分为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17、本发明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应用于制备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产品中。

18、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的近红外荧光分子主要用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该探针制备方法简单,检测机理明确,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ⅱ所示的化合物、et3n和4-(2-氨基乙基)苯磺酰胺的摩尔比为1:1.5~2.5:1.5~2.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80~89℃,时间为1.5~3h。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6.权利要求1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中的应用。

7.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8.权利要求1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作为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将式Ⅱ所示的化合物和Et3N混合,将体系抽真空并充入N2,然后加入4‑(2‑氨基乙基)苯磺酰胺混合,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醚,分离沉淀,即得到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的近红外荧光分子主要用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该探针制备方法简单,检测机理明确,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王逸舒,马晓冬,王立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