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霉菌株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7278141发布日期:2024-03-12 21:1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霉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青霉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之一,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食品、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微生物资源是重要的资源宝库,微生物具有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丰富多样的代谢产物的巨大潜力,是重要的先导化合物来源。在医药领域微生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目前抗生素类药物导致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强,不能完全杀死致病菌,反而导致多种类耐药性致病菌的产生,耐药性产生导致药物的治疗作用就会大幅下降,亟需推动对细菌以及耐药性细菌有作用的特效药物研究。因此,从微生物中筛选具有抗细菌感染的新结构化合物是解决微生物耐药性的一个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霉菌株及其应用,所述青霉btbu20211037菌株可以代谢产生一种新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青霉菌株,所述青霉菌株为青霉btbu20211037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608。

4、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青霉菌株制备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5、

6、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青霉btbu20211037菌株接种于大米培养基培养,得到发酵产物;(2)将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和萃取,减压浓缩得到粗提物;(3)将粗提物进行正相硅胶柱分离,采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系和二氯甲烷-甲醇体系进行梯度洗脱,按照组分的流出顺序,分别得到a~o馏分;(4)g馏分馏分进行葡聚糖凝胶柱分离,采用二氯甲烷-甲醇体系进行洗脱,洗脱液经薄层色谱分析合并,分别得到g1-g10馏分;(5)将g3馏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所述化合物。

7、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提取用到的提取溶剂为乙酸乙酯和甲醇混合液。

8、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系中正己烷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依次为50:50、20:80、5:95、2:98、0:100。

9、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二氯甲烷-甲醇体系中二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依次为99:1、98:2、97:3、96:4、93:7、90:10、85:15、80:20、50:50、0:100。

10、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二氯甲烷-甲醇体系中二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为2:1。

11、优选的,步骤(5)中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条件包括:色谱柱为c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超纯水体系,梯度洗脱程序为0~30min,流动相中乙腈的体积百分含量由45%匀速增加至80%。

12、本发明提供所述的化合物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霉tbu20211037菌株,所述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40608。本发明利用青霉btbu20211037菌株,通过发酵、提取和萃取、分离、层析得到一种新化合物,该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12.5μg/ml。



技术特征:

1.一种青霉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青霉菌株为青霉btbu20211037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608。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霉菌株制备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3.权利要求2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提取用到的提取溶剂为乙酸乙酯和甲醇混合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系中正己烷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依次为50:50、20:80、5:95、2:98、0:10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二氯甲烷-甲醇体系中二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依次为99:1、98:2、97:3、96:4、93:7、90:10、85:15、80:20、50:50、0:100。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二氯甲烷-甲醇体系中二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为2:1。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条件包括:色谱柱为c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超纯水体系,梯度洗脱程序为0~30min,流动相中乙腈的体积百分含量由45%匀速增加至80%。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青霉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青霉菌株为青霉BTBU20211037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608。本发明利用青霉BTBU20211037菌株,通过发酵、萃取、分离、层析得到一种新化合物,该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12.5μg/mL。

技术研发人员:宋福行,徐秀丽,张新婉,李红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工商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