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02274发布日期:2024-02-09 12:4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柔性云母复合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柔性云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阻燃性能和电绝缘安全性,现今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热失控防护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组作为新能源汽车能量的储存和输出的核心元件,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2、锂离子电池组中的电极体积会随着电池充放电过程和局部温度改变而发生变化,上述变化会引起单体电芯体积的改变,导致锂离子电池组中的单体电芯间之间相互挤压产生较大的应力影响锂离子电池组的寿命和使用安全。而柔性云母复合材料垫衬于单体电芯间之间可起到缓冲减震隔热作用,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组的寿命和使用安全。但是,柔性云母复合材料依旧存在问题:柔性云母基材表面的耐磨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柔性云母复合材料易出现掉粉问题,不仅会影响无尘车间的作用环境,不利于产品的品控,最终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组的寿命和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包括柔性云母基材,所述柔性云母基材是由有机硅树脂和云母组合物通过热压工艺制成;所述柔性云母基材表面一体热压形成有沟壑区域;所述柔性云母基材表面形成的沟壑区域内填充有纳米陶瓷填料;纳米陶瓷填料包括纳米α相氧化铝、纳米四方相氧化锆、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钇、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氮化铝、纳米氮化硅、纳米氮化锆、纳米硼化锆、氮化钛晶须、氮化硅晶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纳米陶瓷填料的粒径为20-800nm;位于所述柔性云母基材表面形成的沟壑区域内的纳米陶瓷填料经过激光扫描烧结形成“陶瓷固化键桥”,所形成的“陶瓷固化键桥”使得相邻云母组合物之间连接在一起,不易发生摩擦脱落。

4、本技术具有优良防火阻燃安全性能、绝缘抗击穿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和一定的柔韧性,用于汽车电芯可提升整车的热失控防护安全性能。

5、优选的,所述柔性云母基材的厚度控制在0.20-1.0mm,胶含量控制在10-16wt%;所述云母组合物是由经过表面改性剂处理的云母粉和增韧填料以质量比(90-98):(2-10)组成;所述云母组合物中的云母粉为金云母粉、白云母、黑云母、氟金云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韧填料为芳纶短纤、玻纤短纤、γ-氧化铝纤维、硼酸铝晶须中的至少一种。

6、优选的,所述云母组合物中云母粉粒度为30-60μm;所述增韧填料中的芳纶短纤、玻纤短纤、γ-氧化铝纤维的长度为10-500μm,所述硼酸铝晶须的粒度为0.3-10μm;所述云母组合物中的表面改性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乙烯基硅烷、钛酸酯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7、优选的,所述柔性云母基材的厚度控制在0.20-0.40mm,胶含量控制在12-14wt%;所述云母组合物中的云母粉为金云母粉、氟金云母以质量比(3-4):1组成;所述云母组合物是由经过表面改性剂处理的云母粉和增韧填料以质量比(94-96):(4-6)组成;所述增韧填料为芳纶短纤、硼酸铝晶须以质量比(90-98):(2-10)组成;所述芳纶短纤的细度为2-3dtex且长度为0.2-0.4mm的凯夫拉芳纶短纤;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kh570、乙烯基硅烷kh-151、钛酸酯偶联剂kr 138s以质量比(1-4):(1-4):(0.5-2)组成。

8、本技术中的柔性云母基材具有良好的阻燃防火性和绝缘抗击穿安全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柔韧性,满足柔性云母基材是三维异形件制造的要求,起到更好的热失控防护效果。

9、优选的,所述纳米陶瓷填料是由40-60份平均粒径为10-200nm的纳米α相氧化铝、5-20份平均粒径为50-200nm的纳米四方相氧化锆、1-3份平均粒径为50-200nm的纳米氧化镁、1-3份平均粒径为20-50nm的纳米二氧化硅、1-3份平均粒径为50-500nm的纳米氮化铝、1-3份平均粒径为20-800nm的纳米氮化硅、0.2-0.5份的氮化钛晶须、0.2-0.5份的氮化硅晶须组成;所述氮化钛晶须、氮化硅晶须的长度为5-20μm,长径比20-40。

10、通过优化纳米陶瓷填料及其粒径可保证所制备的柔性云母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且兼具一定的柔韧性,可用于三维异形件的制造的要求,拓展其使用范围。

11、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树脂是由100份的甲基苯基硅树脂、25-60份有机溶剂、0.3-0.6份的二乙烯三胺、40-60份的聚硅氧烷交联剂、1-3份的纳米级玻态陶瓷化粉制成;所述聚硅氧烷交联剂为jnc公司的fm-3321型双末端二胺型反应性硅酮、fm-3325型双末端二胺型反应性硅酮、fm-7721型双末端二烯型反应性硅酮、fm-7725型双末端二烯型反应性硅酮中的至少一种。

12、优选的,所述聚硅氧烷交联剂是由jnc公司的fm-3325型双末端二胺型反应性硅酮、fm-7721型双末端二烯型反应性硅酮以摩尔比(3-4):1组成。

13、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计量准确的聚硅氧烷交联剂、甲基苯基硅树脂、占二乙烯三胺总质量40-60%的二乙烯三胺加入反应釜,磁力搅拌转速在60-120rpm下升温至60-65℃保温100-160s,通过冰盐浴降温至0-4℃后加入有机溶剂,以80-160rpm搅拌5-10min,然后加入剩余的二乙烯三胺以40-60rpm搅拌100-160s即可得有机硅树脂,所得有机硅树脂的存储温度控制在0-4℃为宜。

14、本技术对有机硅树脂进行了优化设计不仅满足了其粘结稳定性和阻燃防火性的要求,同时还满足了所制备的柔性云母基材可用于三维异形件的制造的要求,拓展其使用范围。

1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16、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步骤一,进行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同时采用表面处理剂对云母组合物进行表面处理;

18、步骤二,将制备的机硅树脂和经过表面处理剂处理的云母组合物混合均匀制得模铸云母浆料,将模铸云母浆料转置至热压成型模具中,加热除去模铸云母浆料中的有机溶剂成分,然后采用不锈钢制模压板进行整平模压处理得预制件,所述不锈钢制模压板的模压面形成有井字槽,所述预制件表面形成有井字形沟渠区域;

19、步骤三,将配制的纳米陶瓷填料与高纯氮气以(0.1-2):(98-99.9)混合形成沉积气体,所得沉积气体流速0.3-0.5m/s,所述沉积气体的输送管与预制件之间所形成的沉降区域运动方式为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移动速度为4-8cm/s,对预制件表面进行全覆盖沉降处理;

20、步骤四,第一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80±0.5℃,压力为0.20-0.25mpa,持续热压时间为60±2s;第二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30±0.5℃,压力为0.50-0.6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120±2s;第三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80±0.5℃,压力为0.80-1.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150±5s;第四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20±0.5℃,压力为0.50-0.6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60±5s,冷却至80-85℃后进行激光烧结处理得高耐磨型柔性云母复合材料。

21、本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相对简单,生产操作难度小,工艺易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可保证同批次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工业化生产制造和优化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2、优选的,所述激光烧结处理参数:激光直径0.02-0.08mm,激光功率120-240w,扫描速率0.2-0.4mm/s,激光扫描路径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进行1-2次全覆盖激光烧结处理,冷却至室温得高耐磨型柔性云母复合材料。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改善柔性云母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同时也保证了同批次产品质量稳定性,便于获得更好的市场认可度,有利于后期的开发、销售。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5、1、本技术具有优良防火阻燃安全性能、绝缘抗击穿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和一定的柔韧性,用于汽车电芯可提升整车的热失控防护安全性能。

26、2、本技术对有机硅树脂进行了优化设计不仅满足了其粘结稳定性和阻燃防火性的要求,同时还满足了所制备的柔性云母基材可用于三维异形件的制造的要求,拓展其使用范围。

27、3、本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相对简单,生产操作难度小,工艺易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可保证同批次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工业化生产制造和优化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8、实施方式

29、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

30、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内。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要素: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虽然相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了解以下术语,但仍陈述以下定义以有助于说明本发明所公开的主题。

31、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包含”与“包括”、“含有”或“特征在于”同义,并且是包括端点在内或是开放式的,并且不排除额外的未叙述的要素或方法步骤。“包含”是权利要求语言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意思指存在所述要素,但也可以增加其它要素并且仍形成在所述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构造或方法。

32、实施例

33、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包括柔性云母基材和复合于柔性云母基材表面的发泡材料,柔性云母基材未复合发泡材料的表面一体热压形成有沟壑区域,沟壑区域内填充有纳米陶瓷填料。位于柔性云母基材表面形成的沟壑区域内的纳米陶瓷填料经过激光扫描烧结形成“陶瓷固化键桥”,所形成的“陶瓷固化键桥”使得相邻云母组合物之间连接在一起,不易发生摩擦脱落,有效提升了整体的耐磨损性能。

34、纳米陶瓷填料包括纳米α相氧化铝、纳米四方相氧化锆、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钇、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氮化铝、纳米氮化硅、纳米氮化锆、纳米硼化锆、氮化钛晶须、氮化硅晶须中的至少一种。纳米陶瓷填料的粒径为20-800nm。

35、优选地,纳米陶瓷填料是由40-60份平均粒径为10-200nm的纳米α相氧化铝、5-20份平均粒径为50-200nm的纳米四方相氧化锆、1-3份平均粒径为50-200nm的纳米氧化镁、1-3份平均粒径为20-50nm的纳米二氧化硅、1-3份平均粒径为50-500nm的纳米氮化铝、1-3份平均粒径为20-800nm的纳米氮化硅、0.2-0.5份的氮化钛晶须、0.2-0.5份的氮化硅晶须组成;所述氮化钛晶须、氮化硅晶须的长度为5-20μm,长径比20-40。

36、柔性云母基材是由有机硅树脂和云母组合物通过热压工艺制成。柔性云母基材的厚度控制在0.20-1.0mm,胶含量控制在10-16wt%。优选地,柔性云母基材的厚度控制在0.20-0.40mm,胶含量控制在12-14wt%。

37、云母组合物是由经过表面改性剂处理的云母粉和增韧填料以质量比(90-98):(2-10)组成。

38、云母组合物中的云母粉为金云母粉、白云母、黑云母、氟金云母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填料为芳纶短纤、玻纤短纤、γ-氧化铝纤维、硼酸铝晶须中的至少一种。云母组合物中云母粉粒度为30-60μm。增韧填料中的芳纶短纤、玻纤短纤、γ-氧化铝纤维的长度为10-500μm。硼酸铝晶须的粒度为0.3-10μm。云母组合物中的表面改性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乙烯基硅烷、钛酸酯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39、优选地,云母组合物中的云母粉为金云母粉、氟金云母以质量比(3-4):1组成。云母组合物是由经过表面改性剂处理的云母粉和增韧填料以质量比(94-96):(4-6)组成。增韧填料为芳纶短纤、硼酸铝晶须以质量比(90-98):(2-10)组成。芳纶短纤的细度为2-3dtex且长度为0.2-0.4mm的凯夫拉芳纶短纤(常州市耀邦摩擦材料厂定制)。表面改性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kh570、乙烯基硅烷kh-151、钛酸酯偶联剂kr 138s以质量比(1-4):(1-4):(0.5-2)组成。

40、有机硅树脂是由100份的甲基苯基硅树脂、25-60份有机溶剂、0.3-0.6份的二乙烯三胺、40-60份的聚硅氧烷交联剂、1-3份的纳米级玻态陶瓷化粉制成;所述聚硅氧烷交联剂为jnc公司的fm-3321型双末端二胺型反应性硅酮、fm-3325型双末端二胺型反应性硅酮、fm-7721型双末端二烯型反应性硅酮、fm-7725型双末端二烯型反应性硅酮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聚硅氧烷交联剂是由jnc公司的fm-3325型双末端二胺型反应性硅酮、fm-7721型双末端二烯型反应性硅酮以摩尔比(3-4):1组成。

41、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计量准确的聚硅氧烷交联剂、甲基苯基硅树脂、占二乙烯三胺总质量40-60%的二乙烯三胺加入反应釜,磁力搅拌转速在60-120rpm下升温至60-65℃保温100-160s,通过冰盐浴降温至0-4℃后加入有机溶剂,以80-160rpm搅拌5-10min,然后加入剩余的二乙烯三胺以40-60rpm搅拌100-160s即可得有机硅树脂,所得有机硅树脂的存储温度控制在0-4℃为宜。

42、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3、步骤一,进行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同时采用表面处理剂对云母组合物进行表面处理;

44、步骤二,将制备的机硅树脂和经过表面处理剂处理的云母组合物混合均匀制得模铸云母浆料,将模铸云母浆料转置至热压成型模具中,热压成型模具的模温调整至75-78℃除去模铸云母浆料中的有机溶剂成分,然后采用不锈钢制模压板进行整平模压处理得预制件,所述不锈钢制模压板的模压面形成有井字槽,所述预制件表面形成有井字形沟渠区域;

45、步骤三,将配制的纳米陶瓷填料与高纯氮气以(0.1-2):(98-99.9)混合形成沉积气体,所得沉积气体流速0.3-0.5m/s,所述沉积气体的输送管与预制件之间所形成的沉降区域运动方式为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移动速度为4-8cm/s,对预制件表面进行全覆盖沉降处理;

46、步骤四,第一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80±0.5℃,压力为0.20-0.25mpa,持续热压时间为60±2s;第二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30±0.5℃,压力为0.50-0.6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120±2s;第三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80±0.5℃,压力为0.80-1.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150±5s;第四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20±0.5℃,压力为0.50-0.6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60±5s,冷却至80-85℃后进行激光烧结处理,激光烧结处理参数:激光直径0.02-0.08mm,激光功率120-240w,扫描速率0.2-0.4mm/s,激光扫描路径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进行1-2次全覆盖激光烧结处理,冷却至室温得高耐磨型柔性云母复合材料。

47、实施例1: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包括柔性云母基材,柔性云母基材是由有机硅树脂和云母组合物通过热压工艺制成,厚度控制在0.40mm±0.02mm,胶含量控制在14wt%。云母组合物中的云母粉为平均粒度在30-60微米的金云母粉、氟金云母以质量比4:1组成。云母组合物是由经过表面改性剂处理的云母粉和增韧填料以质量比95:5组成;增韧填料为芳纶短纤、硼酸铝晶须以质量比96:4组成。芳纶短纤的细度为2.02dtex且长度为0.30mm的凯夫拉芳纶短纤。表面改性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kh570、乙烯基硅烷kh-151、钛酸酯偶联剂kr 138s以质量比2:2:1组成。有机硅树脂选为日本信越的kr-242a有机硅树脂(固含量50%)。

48、柔性云母基材表面一体热压形成有沟壑区域,柔性云母基材表面形成的沟壑区域内填充有纳米陶瓷填料。纳米陶瓷填料是由45份平均粒径为50nm的纳米α相氧化铝(超威纳米型号cw-al2o3-002)、15份平均粒径为500nm的纳米四方相氧化锆(超威纳米型号cw-zro2-002)、1份平均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镁(超威纳米型号cw-mgo-001)、1份平均粒径为20nm的纳米二氧化硅(超威纳米型号cw-sio2-001)、2份平均粒径为50nm的纳米氮化铝(超威纳米型号cw-aln-001)、3份平均粒径为20nm的纳米氮化硅(超威纳米型号cw-si3n4-001)、0.2份的氮化钛晶须、0.3份的氮化硅晶须组成。其中,氮化钛晶须(型号am-tin-w-01,亚美纳米)、氮化硅晶须(型号am-si3n4-w-2,亚美纳米)的长度为10-20μm,长径比20-40。位于柔性云母基材表面形成的沟壑区域内的纳米陶瓷填料经过激光扫描烧结形成“陶瓷固化键桥”,所形成的“陶瓷固化键桥”使得相邻云母组合物之间连接在一起,不易发生摩擦脱落。

49、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用高耐磨型云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50、步骤一,采用表面处理剂对云母组合物进行表面处理:

51、配制表面处理液:4g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kh570、4g乙烯基硅烷kh-151、2g钛酸酯偶联剂kr 138s溶于1000ml的去离子水中的表面处理液;

52、同时平均粒度在30-60微米的金云母粉、氟金云母以质量比4:1混合得云母粉,称取50g云母粉置于500ml的表面处理液中进行1.0h超声波分散处理,沥出低温烘干得表面改性剂处理云母粉;

53、芳纶短纤、硼酸铝晶须以质量比96:4混合得增韧填料,称取2.5g增韧填料置于100ml的表面处理液中进行1.0h超声波分散处理,沥出低温烘干得表面改性剂处理增韧填料,经过表面改性剂处理的云母粉和增韧填料以质量比95:5组成混合得成品云母组合物;

54、步骤二,将280g的日本信越的kr-242a有机硅树脂(固含量50%)和步骤一中制备的经过表面处理剂处理的云母组合物860g混合均匀制得模铸云母浆料,将模铸云母浆料转置至热压成型模具中,热压成型模具的模温调整至120℃除去模铸云母浆料中的有机溶剂成分(甲苯和异丙醇),然后采用不锈钢制模压板进行整平模压处理得预制件,所述不锈钢制模压板的模压面形成有井字槽,井字槽槽深5.0微米相邻槽痕之间间隔100微米,模压温度78℃,压力0.6mpa,即可在预制件表面形成有井字形沟渠区域;

55、步骤三,将配制的纳米陶瓷填料与高纯氮气以0.6:98-99.4混合形成沉积气体,所得沉积气体流速0.3m/s,所述沉积气体的输送管与预制件之间所形成的沉降区域运动方式为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移动速度为4cm/s,对预制件表面进行全覆盖沉降处理;

56、步骤四,第一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80±0.5℃,压力为0.2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60s;第二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30±0.5℃,压力为0.6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120s;第三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80±0.5℃,压力为0.8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150s;第四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20±0.5℃,压力为0.5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60s,冷却至80℃后进行激光烧结处理,激光烧结处理参数:激光直径0.04mm,激光功率150w,扫描速率0.2mm/s,激光扫描路径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进行1次全覆盖激光烧结处理,冷却至室温得高耐磨型柔性云母复合材料。

57、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有机硅树脂是由100份的甲基苯基硅树脂、30份有机溶剂-甲醇、0.38份的二乙烯三胺、40份的聚硅氧烷交联剂、1.12份的纳米级玻态陶瓷化粉制成。聚硅氧烷交联剂为jnc公司的fm-3325型双末端二胺型反应性硅酮、fm-7721型双末端二烯型反应性硅酮以摩尔比3:1组成。

58、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计量准确的45g的fm-3325型双末端二胺型反应性硅酮、15g的fm-7721型双末端二烯型反应性硅酮、100g甲基苯基硅树脂(固含量为50%)、0.2g二乙烯三胺加入反应釜,磁力搅拌转速在80rpm下升温至65℃保温120s,通过冰盐浴降温至0-4℃后加入有机溶剂,以80rpm搅拌5min,然后加入剩余的二乙烯三胺以60rpm搅拌120s即可得基质有机硅树脂,所得基质有机硅树脂的存储温度控制在0-4℃为宜。

59、步骤二,将280g的日本信越的kr-242a有机硅树脂(固含量50%)和步骤一中制备的经过表面处理剂处理的云母组合物860g混合均匀制得模铸云母浆料,将模铸云母浆料转置至热压成型模具中,热压成型模具的模温调整至75℃除去模铸云母浆料中的有机溶剂成分(甲苯和异丙醇),然后采用不锈钢制模压板进行整平模压处理得预制件,所述不锈钢制模压板的模压面形成有井字槽,井字槽槽深5.0微米相邻槽痕之间间隔100微米,模压温度78℃,压力0.6mpa,即可在预制件表面形成有井字形沟渠区域。

60、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激光烧结处理参数:激光直径0.04mm,激光功率150w,扫描速率0.3mm/s,激光扫描路径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进行1次全覆盖激光烧结处理,冷却至室温得高耐磨型柔性云母复合材料。

61、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激光烧结处理参数:激光直径0.04mm,激光功率150w,扫描速率0.4mm/s,激光扫描路径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进行1次全覆盖激光烧结处理,冷却至室温得高耐磨型柔性云母复合材料。

62、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激光烧结处理参数:激光直径0.04mm,激光功率150w,扫描速率0.4mm/s,激光扫描路径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进行2次全覆盖激光烧结处理,冷却至室温得高耐磨型柔性云母复合材料。

63、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步骤三,将配制的纳米陶瓷填料与高纯氮气以0.6:98-99.4混合形成沉积气体,所得沉积气体流速0.4m/s,所述沉积气体的输送管与预制件之间所形成的沉降区域运动方式为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移动速度为6cm/s,对预制件表面进行全覆盖沉降处理。

64、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步骤三,将配制的纳米陶瓷填料与高纯氮气以0.6:98-99.4混合形成沉积气体,所得沉积气体流速0.5m/s,所述沉积气体的输送管与预制件之间所形成的沉降区域运动方式为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移动速度为8cm/s,对预制件表面进行全覆盖沉降处理。

65、实施例8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纳米陶瓷填料是由45份平均粒径为200nm的纳米α相氧化铝、15份平均粒径为50nm的纳米四方相氧化锆、1份平均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镁、1份平均粒径为20nm的纳米二氧化硅、2份平均粒径为500nm的纳米氮化铝、3份平均粒径为800nm的纳米氮化硅、0.2份的氮化钛晶须、0.3份的氮化硅晶须组成。

66、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步骤四,第一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80±0.5℃,压力为0.2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60s;第二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30±0.5℃,压力为0.6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120s;第三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80±0.5℃,压力为0.8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150s;第四次热压成型处理,压板温度为120±0.5℃,压力为0.50mpa,持续热压时间为60s,冷却至室温得高耐磨型柔性云母复合材料。

67、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激光烧结处理参数:激光直径0.04mm,激光功率150w,扫描速率0.1mm/s,激光扫描路径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进行1次全覆盖激光烧结处理,冷却至室温得高耐磨型柔性云母复合材料。

68、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激光烧结处理参数:激光直径0.04mm,激光功率150w,扫描速率0.6mm/s,激光扫描路径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进行2次全覆盖激光烧结处理,冷却至室温得高耐磨型柔性云母复合材料。

69、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步骤三,将配制的纳米陶瓷填料与高纯氮气以0.6:98-99.4混合形成沉积气体,所得沉积气体流速0.25m/s,所述沉积气体的输送管与预制件之间所形成的沉降区域运动方式为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移动速度为10cm/s,对预制件表面进行全覆盖沉降处理。

70、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步骤三,将配制的纳米陶瓷填料与高纯氮气以0.6:98-99.4混合形成沉积气体,所得沉积气体流速0.55m/s,所述沉积气体的输送管与预制件之间所形成的沉降区域运动方式为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移动速度为4cm/s,对预制件表面进行全覆盖沉降处理。

71、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纳米陶瓷填料是由45份平均粒径为50nm的纳米α相氧化铝、15份平均粒径为500nm的纳米四方相氧化锆、1份平均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镁、1份平均粒径为20nm的纳米二氧化硅、5.5份的钾长石(一等品)组成。

72、性能检测试验如下:导热系数测试方法:按照gb/t 10295-2008测试方法进行测定。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按照ul94 v-0阻燃测试标准进行测定。击穿电压测试方法:按照astmd149-09测试方法进行测定。胶含量测试:按照gb/t 5019.2-2009第8.4.5条“有机硅胶粘剂无补强的材料(不溶性胶粘剂)”进行测试。密度测试:gb/t 5019.2-2009云母制品试验方法,第6条“密度”进行密度测定。耐磨性能测试方法如下:耐磨强度的测试方法:按照gbt3960-2016 塑料 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方法测试。

73、柔韧性测试方法:测试样品尺寸为长度40cm,宽度20cm,将实施例1-6和对比例1-8中柔性云母基材分别置于直径12cm的钢辊上进行弯曲测试,柔性云母基材绕卷于钢辊进行弯折,当柔性云母基材弯曲点附近发生破裂则记录位于钢辊中心水平面上方的柔性云母基材与钢辊中心水平面形成的锐角记作a1,位于钢辊中心水平面下方的柔性云母基材与钢辊中心水平面形成的锐角记作a2,所得a1+ a2的角度为柔性云母基材的最大弯曲角度。

74、表1是实施例1-6和对比例1-8中柔性云母基材的测试参数表

75、结合实施例1-6和对比例1-8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2和对比例1且结合实施例2和实施例8可看出,采用自制的有机硅树脂所制备的柔性云母基材具有更优异的柔韧性。

76、结合实施例1-6和对比例1-8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3-5与对比例2-3可看出,制备过程中激光烧结处理参数:激光直径0.02-0.08mm,激光功率120-240w,扫描速率0.2-0.4mm/s,激光扫描路径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进行1-2次全覆盖激光烧结处理为宜,可保证所制备的柔性云母基材具有更较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性能。

77、结合实施例1-6和对比例1-8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6-7与对比例4-5可看出,制备过程中纳米陶瓷填料与高纯氮气以(0.1-2):(98-99.9)混合形成沉积气体,所得沉积气体流速0.3-0.5m/s,所述沉积气体的输送管与预制件之间所形成的沉降区域运动方式为沿所得预制件长度方向运动,移动速度为4-8cm/s,对预制件表面进行全覆盖沉降处理为宜,可保证所制备的柔性云母基材具有更较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性能。

7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优良防火阻燃安全性能、绝缘抗击穿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和一定的柔韧性,用于汽车电芯可提升整车的热失控防护安全性能。

7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