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潺槁树中分离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7206777发布日期:2024-03-05 14:4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个从潺槁树中分离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个从潺槁树中分离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是一种基于肝脏脂肪堆积同时又至少结合了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功能障碍等3项之一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脂肪在肝脏组织的异位、过量蓄积导致的肝脏脂肪变性是mafld的良性开始,该阶段没有明显的肝损伤,可以被逆转,但10-20%的单纯性脂肪肝可以进展为nash,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硬化和hcc,未来可能成为肝移植的首要原因。由于mafld的发病原因极其复杂,关于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系统阐明。长期以来,早期提出的“二次打击理论”被广泛接受,其中肝细胞中脂质积聚是第一次打击,肝脏脂质沉积发展的关键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由肝细胞脂质积聚引起的脂肪变性增加了肝脏对其他危害因素的易感性,即为第二次打击,进而导致肝细胞损伤,炎症及纤维化。随着近些年对mafld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二次打击理论”不足以解释mafld中复杂的分子机制和代谢变化,“二次打击理论”逐渐被“多重打击理论”所取代。“多重打击理论”认为多种致病因素如肠道菌群失调、营养因素、炎症反应、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ir和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等,它们以平行或按次序以某种协同方式作用于遗传易感对象以诱发mafld。“多重打击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对mafld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但其发病机制仍需不断深入研究

2、潺槁树(樟科)是一种樟科木姜子属常绿乔木,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北美和南美洲亚热带。在中国,它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云南等地。潺槁树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它的叶子、根和树皮作为传统药物,具有除湿热、消炎、消毒、止血、止痛等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

2、

3、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上述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潺槁树皮,干燥切块,使用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得到潺槁树总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总提取液;取所得总提取液,加入硫酸溶液调ph=2~3,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去掉上层有机相,回收下层,下层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10~11,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去掉下层,回收上层有机相,减压浓缩,得乙酸乙酯萃取总浸膏,即总生物碱部分;

5、(2)取所得总浸膏,进行硅胶柱层析,使用不同比例的二氯甲烷-丙酮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二氯甲烷-丙酮=20:1比例洗脱下来的洗脱液进行浓缩,干燥;干燥所得流份,采用sephadex lh-20进行纯化,甲醇为洗脱剂,每50ml接为一个流份,共得35个流份,分别编号为fr.2b1-fr.2b35;

6、(3)对所得流份fr.2b25-fr.2b29合并,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纯化,即得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

7、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提取剂为分析纯的甲醇和/或体积浓度95%乙醇;所述的步骤(2)中,硅胶柱层析所用硅胶粒径为200-300目;所述步骤(2)中,浓缩采用减压浓缩,干燥采用真空冷冻干燥。

8、进一步,所述步骤(2)所述二氯甲烷-丙酮体积比为依次为100:0、20:1、10:1、4:1、2:1、1:1。

9、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柱为ymc-pack ods-a柱,洗脱剂的体积比为22:78的乙腈-含0.5%甲酸和0.1%三乙胺水溶液,流速为2ml/min,洗脱时间为40min;该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为36.2min。

10、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以上所述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在制备改善棕榈酸诱导的min6细胞活力降低的制剂上的应用。

11、进一步,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的min6细胞为小鼠胰岛β细胞株。

12、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以上所述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在制备降低棕榈酸诱导的正常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升高的制剂上的应用。

13、进一步,所述的应用中,正常肝细胞为人肝正常细胞hl-7702细胞。

14、进一步,所述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的浓度为0.39-50μm。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本发明的所述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是从潺槁树中分离得到的结构新颖的化合物。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其具有显著改善棕榈酸诱导的min6细胞活力降低,对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外,体外细胞实验还表明,其具有显著降低棕榈酸诱导的正常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升高,确证其具有显著的降脂效果。



技术特征:

1.一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i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提取剂为分析纯的甲醇和/或体积浓度95%乙醇;所述的步骤(2)中,硅胶柱层析所用硅胶粒径为200-300目;所述步骤(2)中,浓缩采用减压浓缩,干燥采用真空冷冻干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所述二氯甲烷-丙酮体积比为依次为100:0、20:1、10:1、4:1、2:1、1: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柱为ymc-pack ods-a柱,洗脱剂的体积比为22:78的乙腈-含0.5%甲酸和0.1%三乙胺水溶液,流速为2ml/min,洗脱时间为40min;该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为36.2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在制备改善棕榈酸诱导的min6细胞活力降低的制剂上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的min6细胞为小鼠胰岛β细胞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在制备降低棕榈酸诱导的正常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升高的制剂上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中,正常肝细胞为人肝正常细胞hl-7702细胞。

10.如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子阿姨,所述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的浓度为0.39-50μ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医药领域,公开一个从潺槁树中分离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一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该化合物从潺槁树中提取、分离得到,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其具有显著改善棕榈酸诱导的MIN6细胞活力降低,对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外,体外细胞实验还表明,其具有显著降低棕榈酸诱导的正常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升高,确证其具有显著的降脂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云,刘辰鹏,张小坡,周媛媛,陈德力,董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