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乳头细胞体外分离的纯化方法

文档序号:37860323发布日期:2024-05-07 19:3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毛乳头细胞体外分离的纯化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细胞,具体涉及一种毛乳头细胞体外分离的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1、脱发是临床常见疾病,虽不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而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s, dpcs)是毛囊形态学发生的关键,被认为是促进毛发再生的重要种子细胞来源之一[1]。小鼠是毛发疾病及再生研究的重要模型和工具[2],但传统的小鼠dpcs分离培养方法效率低、来源有限且极易老化,严重限制了毛囊再生及毛发相关疾病研究的发展[3]。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更快速、高效的新方法。

2、[1]hwang d, lee h, lee j, et al. micro-current stimulation haspotential effects of hair growth-promotion on human hair follicle-derivedpapilla cells and animal model[j]. int j mol sci, 2021, 22 (9)..

3、[2]hu s, li z, lutz h, et al. dermal exosomes containing mir-218-5ppromote hair regeneration by regulating beta-catenin signaling[j]. sci adv,2020, 6 (30): eaba1685.

4、[3]stenn k s, paus r. controls of hair follicle cycling[j]. physiolrev, 2001, 81 (1): 449-494.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乳头细胞体外分离的纯化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毛乳头细胞体外分离的纯化方法,该纯化方法包括:将离体小鼠的毛囊置于dmem培养基中进行消化,并加入等体积全培养基终止消化,离心,弃上清液,收集组织块并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吹打混匀,种植于培养板上,在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4、进一步地,dmem培养基含0.1% 胶原酶nb4。

5、进一步地,全培养基由血清、青-链霉素溶液、dmem培养基配制。

6、进一步地,消化的温度为37℃,时间为30-45min。

7、进一步地,离心的转速为1500-2000r/min,时间为8-10min。

8、进一步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10ng/ml。

9、进一步地,细胞培养箱中含5%的co2,温度为37℃。

10、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第一、本发明的培养基中添加10ng/ml的bfgf,显著缩短了dpcs的迁移和生长融合时间,提高了纯化效率,也有利于维持dpcs的生物学功能。

12、第二、本发明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精细解剖、酶消化及细胞培养体系优化,建立了分离培养小鼠dpcs的改良新方法,以显微弯剪充分剪碎毛乳头组织后用胶原酶消化,组织分解更充分,不但提高了贴壁率,而且接种密度实际上远高于传统方法,可获取更多数量、更好功能的dpcs,是一种更快速、高效的dpcs分离培养方法,为将来毛囊发育、再生及毛发相关疾病研究提供可靠的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毛乳头细胞体外分离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纯化方法包括:将离体小鼠的毛囊置于dmem培养基中进行消化,并加入等体积全培养基终止消化,离心,弃上清液,收集组织块并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吹打混匀,种植于培养板上,在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em培养基含0.1% 胶原酶nb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培养基由血清、青-链霉素溶液、dmem培养基配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的温度为37℃,时间为30-4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的转速为1500-2000r/min,时间为8-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10ng/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箱中含5%的二氧化碳,温度为37℃。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乳头细胞体外分离的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离体小鼠的毛乳头部位,联合胶原酶消化,并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优化培养体系,建立体外分离的纯化方法;以光镜下观察、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特异性染色及荧光定量PCR鉴定DPCs的ALP mRNA表达水平;与传统方法比较,本发明的毛乳头基本全部贴壁,并可更快迁出及生长融合,所获得的细胞数量是传统方法的5.85倍;且改良方法的毛乳头细胞具有更强的ALP活性,尤其是第5代细胞更为明显;改良方法可获取更多数量、并具有较好功能的小鼠毛乳头细胞,为开展毛囊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细胞来源。

技术研发人员:何晶,林享玉,祝佳铭,沈辰云,朱亮,陈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济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