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香型藜麦酒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1746发布日期:2024-03-18 18:1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藏香型藜麦酒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酒酿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藏香型藜麦酒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我国白酒种类繁多,地方性白酒各具特色,藏家酩醯酒就是其中的一种。藏家酩醯酒酿造工艺多样,并且家庭自酿风味别致;藏酒以青稞为原料,性干味平,柔软而稍甜,后劲力大,一般只有二三十度,有些地区在发酵青稞时添加酒曲、中药材使酒香浓郁。

2、明末清初,天祝出现了规模性的酿造坊,最著名的是“华藏烧坊”,它位于佛教名刹华藏寺旁,该地有一药水神泉,被称为“华藏神泉”,用神泉之水酿造的华锐藏酒,就已闻名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我公司于1992年在原“华藏烧坊”基础上,为弘扬酒类文化,传承藏酒酿造术,展现藏族古酒珍醇,倾力开发藏香型白酒系列,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勾兑调味新方法,促进了藜麦藏酒生产工艺更加完善,质量更加稳定。

3、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复合淀粉高膳食纤维,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胚芽占种子的30%,且具有营养活性,优质藜麦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6%-22%(牛肉20%),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富含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且易于吸收,尤其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钙、镁、磷、钾、铁、锌、硒、锰、铜等矿物质营养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b族维生素和e族维生素、胆碱、甜菜碱、叶酸、α-亚麻酸、β-葡聚糖等多种有益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含量高达7.1%,胆固醇为0,不含麸质,低脂,低热量(305kcal/100g),低血糖(gi升糖值35,血糖标准为55),其种子颜色有白、黑、红等几种,营养成分相差不大,其中白色口感最好,黑、红色口感相对差些,籽粒也较小。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

4、藜麦胚芽占比极高,具有营养活性,很多谷物不具备该特性;具备营养活性是种子胚芽、胚乳、种皮组织结构完整新鲜的标志,具有萌发能力,种子内的酶一直保持活性,各类营养成份处于最新鲜的状态。由于藜麦营养活性强,成熟后,种子遇到下雨就会在穗上发芽,营养成份极大降低,失去营养活性。因此,藜麦的采收时间需要把控。

5、近年来,藜麦酒的酿造受到众多酒厂的重视,但是现有的藜麦酒采用的原料和酿造方法单一,造成成品藜麦酒的风味、色泽、口感不佳,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尤其是忽视了藜麦皮的保健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藏香型藜麦酒的制备工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藏香型藜麦酒的制备工艺,以藜麦、青稞、高粱为原料,以藏曲糖化发酵,按藏族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生产工艺生产的藜麦藏酒;

3、a、首先清蒸辅料,时间为60分钟,然后出甑辅料,冷凉后备用;

4、b、选料:选取红色或白色,颗粒大,饱满均匀的藜麦作为原料;

5、c、粉碎:将藜麦、青稞、高粱、藏曲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粉状通过20目筛备用;

6、d、润粮:将粉碎后的藜麦、青稞、高粱平堆在润粮场地,加入25%~35%的凉水,翻拌均匀,无干面、无疙瘩,使原料吸水膨胀,以利于糊化;

7、e、拌合配料:按渣次不同,分层出窖,分甑配料,配料为藜麦、青稞、高粱、母糟、辅料,其比例为0.35:0.25∶0.20:8∶0.20,翻拌均匀,然后在配料表面撒一层辅料备用;

8、f、装甑:将配好的物料装甑,甑内物料中间低,四周高,上甑时间为30分钟;

9、g、蒸粮蒸酒:蒸馏时要缓汽蒸酒,中温流酒,大汽追尾,断花摘酒,掐头去尾,流酒速度为3~4公斤/分钟,流酒温度为30℃,流酒时间为15~20分钟;然后大汽蒸粮,时间为45分钟,使出甑粮醅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大渣、二渣、底渣配料后循环利用,小渣不配料成下次丢糟,丢糟成饲料;

10、h、打量水:量水温度为85℃,在粮醅出甑前迅速加入占粮食重量70%的量水,然后将粮醅送至凉床;

11、i、出甑扬凉:冬季粮醅凉至20~22℃,夏季凉至15~18℃,然后停止鼓风机鼓风加入占青稞重量20%的藏曲粉翻拌堆积,再和堆拌匀堆积成粮糟;

12、j、入窖发酵:入窖后的粮糟要踩紧,用竹竿隔层,隔层高度为50公分,然后将丢糟踩紧拍光,最后封窖,封窖泥厚为10cm,发酵时间为60~90天,并做好发酵情况原始记录;

13、k、出窖及养窖:分层起窖,按丢糟、小渣、大渣、二渣、底渣分别起出;用己酸菌淋壁养窖,然后在窖内撒1.5~2.0公斤藏曲粉;

14、l、将步骤g中的酒分级贮存,勾兑、调味、陈酿、罐装、包装入库;

15、所述藏曲为藜麦藏曲;

16、所述藜麦藏曲是由藜麦、青稞、小麦、高粱、豌豆、大麦、玉麦及藏药材制成,其重量比为0.25∶0.20∶0.20∶0.20:0.05∶0.05∶0.048:0.002;可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17、a、选料:按上述重量比选取藜麦、青稞、小麦、高粱、豌豆、大麦、玉麦及藏药材,要求小麦符合gb1351的规定;大麦为淡黄色,颗粒饱满均匀,气味正常,无霉变、无虫蛀;藜麦符合gb/t 13359颗粒大,籽粒饱满均匀、成熟、干净的红藜或者白藜;玉麦乳白色,颗粒饱满均匀,气味正常,无霉变、无虫蛀;豌豆符合gb/t10460规定,产于高原地区;藏药材质量要求杂质少且干燥,并无霉烂变质现象;

18、b、润料:首先在按重量比选取的藜麦、青稞、小麦、高粱、豌豆、大麦、玉麦原料中加入占整个原料重量6%~10%的水,再加入按重量比粉碎后的藏药材,然后翻拌均匀,堆积4~5个小时;

19、c、粉碎:将润料后的原料用钢磨磨成“烂心不烂皮”的“梅花瓣”,即麦子的皮为片状,心子为粉状,达到“手捏成团不沾手”;片状占65%~75%,粉状占25%~35%;

20、d、拌料:将粉碎后的原料加37%~38%的水进行拌料,夏季用冷水,其余季节用40~50℃热水;

21、e、装模踩曲:将拌合好的曲料,装入曲模,要求四周低中间高,四角踩紧,踩好后的曲胚排列在踩曲场上;

22、f、入室安曲:在曲房地面撒一层1cm厚的新鲜稻壳,将曲胚侧放,每三块曲胚为一组,形状为≡ⅲ≡,曲胚距四周墙壁15cm~20cm,最后在曲胚面上盖15~30cm厚的稻草保温,再在稻草上撒上水关闭门窗,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

23、g、保温培菌:入室后曲胚逐步升温,经1~2天后曲胚温度升到38℃时,曲皮表面长出许多白色斑点,这时需要翻曲胚,使曲胚通气、降温、调整水分,中间发酵温度控制在45~50℃之间;

24、h、翻曲、收堆:第一阶段1~3天中第一次翻曲,曲胚温度为38℃~40℃,4~7天中翻曲,曲胚温度为45℃,同时应随时开启门窗降温排潮;第二阶段8~14天为堆积后的温度控制,此时曲胚温度为45~50℃之间,仍然是每3天翻一次曲胚;15~21天为排潮期,每3天倒堆一次,此时堆曲的层数逐渐增加,22~28天此时曲已堆的很高,曲已成成品,此时要求门窗各开一半,把曲中最后的水分逐渐排去,使曲干燥,2天后入库。

25、i、出曲入库贮存:贮曲房要跟曲房相近,曲贮存6个月后用于生产。

26、母糟为酒醅,辅料为稻壳;丢糟为窖帽;藏药材为当归、党参、虫草之一或任意混合。

27、所述藏药材为当归、党参、虫草,其比例为1∶1:0.01,粉碎成粉状备用。

28、所述水取自高原雪山水系,要符合gb5749的规定。

29、所述步骤d中的曲模内径:长为34cm,宽为20cm,高为4.5cm,每盒可装曲料4~4.5公斤。

30、所述曲房宽为3.6m,长为5~6m,面积为18~21.6m2,高为3m。

31、所述翻曲步骤为将曲块的上下层位置进行调换,并将每块曲的上下面进行调换,将破碎曲收集放在曲堆的上面。

32、所述辅料为稻壳;母糟为酒醅;丢糟为窖帽,其为酒窖内最上面的一层酒糟,蒸酒后即成为饲料。

33、所述酒为半成品酒,将半成品酒分级贮存、陈酿得到成品酒,成品酒灌装、包装出厂。

34、所述陈酿步骤中的贮存期限分别为两次贮存,初次贮存期为基酒酒龄不少于4年,调味酒酒龄不少于8年;初次贮存期完成的半成品酒调味后,进行再贮存,再贮存期为一年。

35、本发明所述一种藏香型藜麦酒的制备工艺,其有益效果在于:继承了传统的藏族民间古老而独特的藏曲工艺及白酒的酿造工艺,又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酿造时用“华藏神泉”之水,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矿物元素,这些微量矿物质对酿酒微生物如霉菌、酵母菌等生长繁殖和生物酶的代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糖化发酵生香产酒,能增加酒的健康元素。采用高温润粮,续渣混蒸,晾堂堆积,窖泥封顶,出窖酒醅分层缓慢蒸馏,分段量质摘酒,分级贮存、勾兑、调味、陈酿,使藜麦藏酒纯正,具有己酸乙酯为主,乙酸乙酯为副自然协调的复合香气,口味甘冽爽口,酒体谐调,柔绵醇和,余味悠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