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7345712发布日期:2024-03-18 18:2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尤其是一种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新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是一种有机合成新方法。使用传统方法难以实现或不能发生的反应,采用此新方法能使反应顺利进行。因此,关于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是研究的重点。五氮胍盐(pn),是陈俊丰教授团队在2011年报道的一种sp2杂化氮中心、胍为骨架的不对称相转移催化剂(j.am.chem.soc.,2011,133,2828)。目前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如专利wo2012057709a1的公开,主要是将手性乙二胺通在三乙胺作用下,和三光气反应合成咪唑啉;然后将生成的咪唑啉在氢化钠作用下与碘甲烷发生氮烷基化反应,随后再与草酰氯反应得到咪唑鎓盐。咪唑鎓盐与氨反应合成三氮胍,随后将三氮胍与咪唑鎓盐组合生成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

2、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步骤繁琐,操作不简洁,反应条件不够温和。而且该方法在中间步骤进行氮烷基化反应,对于后期催化剂进行其他的修饰极其不便。并且咪唑鎓盐不易储存,对空气和水敏感,影响反应效率。因此,本发明研究出一种新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当前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合成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新合成方法。

2、本发明提供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新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3、s1、以手性1,2-二苯基-1,2-乙二胺和溴化氰作为反应物,在溶剂乙腈中反应温度70-90℃条件下反应10-14h,得到手性2-亚胺咪唑啉鎓盐。

4、该步骤具体方法是:首先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手性1,2-二苯基-1,2-乙二胺,将溴化氰的乙腈溶液在氮气氛围下,于0℃下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升温到80-90℃条件下反应10-14h,反应结束后将溶剂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手性2-亚胺咪唑啉鎓盐。

5、s2、另取手性1,2-二苯基-1,2-乙二胺与3,5-二叔丁基溴苄作为反应物,在溶剂乙腈中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10-14h,得到手性仲胺。

6、该步骤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手性1,2-二苯基-1,2-乙二胺和碳酸钾,加入乙腈溶解;将3,5-二叔丁基溴苄的乙腈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容器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14h,反应结束后分离提纯,得到手性仲胺。

7、s3、步骤s2制得的手性仲胺与硫光气在二氯甲烷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室温搅拌反应0.5-2h,得到手性硫脲。

8、该步骤的具体方法是:将步骤s2得到的手性仲胺和碳酸钾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水将其溶解,在0℃下将硫光气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反应容器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0.5-2h,反应结束后分离提纯得到手性硫脲。

9、s4、将步骤s3制得的手性硫脲溶于甲苯中,加入草酰氯,在70-90℃反应8-12h,制得中间物;将中间物与步骤s1制得的手性2-亚胺咪唑鎓盐在溶剂乙腈中温度70-90℃下反应1-3h,制得五氮胍盐中间体nh-pn。

10、该步骤具体是:将步骤s3得到的手性硫脲加入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氛围下,加入甲苯将其溶解,然后加入草酰氯,在70-90℃反应8-12h,反应结束后将甲苯减压浓缩;然后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步骤s1制备的手性2-亚胺咪唑啉鎓盐,在氮气氛围下加入乙腈溶解,再加入三乙胺,在70-90℃下反应1-3小时,然后降到室温下搅拌过夜,分离提纯,得到五氮胍盐中间体nh-pn。

11、s5、将步骤s4得到的五氮胍盐中间体nh-pn、碳酸钾和溴化苄类化合物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2-26h,反应结束后分离提纯,得到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pn。所述溴化苄类化合物选自4-氟-2-硝基溴苄、2-硝基-4-氰基溴苄、2-氰基-5-氟溴苄、2-氰基溴苄、3,5-双三氟甲基溴苄中的一种。根据选择的溴化苄类化合物种类不同,可以进一步制备出不同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pn。

12、优选的是,步骤s1中,反应条件为:在温度80℃条件下反应12h。

13、优选的是,步骤s2中,反应条件为:室温下搅拌反应12h。

14、优选的是,步骤s3中,反应条件为:室温下搅拌反应1h。

15、优选的是,步骤s4中,手性硫脲与草酰氯反应制备中间物的反应条件为80℃反应10h。中间物与手性2-亚胺咪唑鎓盐反应的条件为80℃下反应2h。

16、优选的是,步骤s5中,反应条件为:室温下搅拌反应24h。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8、(1)与现有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反应步骤简洁,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可以更高效的得到目标产物。

19、(2)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反应中生成咪唑鎓盐的方法,避免了其在储存过程和实验操作中的损耗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效率。

20、(3)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合成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骨架,再进行氮烷基化反应合成相应的手性催化剂,对于催化剂的后期修饰更加的方便,极大的缩减了对催化剂后期修饰的时间和成本。

21、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苄类化合物选自4-氟-2-硝基溴苄、2-硝基-4-氰基溴苄、2-氰基-5-氟溴苄、2-氰基溴苄、3,5-双三氟甲基溴苄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是:首先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手性1,2-二苯基-1,2-乙二胺,将溴化氰的乙腈溶液在氮气氛围下,于0℃下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升温到80-90℃条件下反应10-14h,反应结束后将溶剂减压浓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手性2-亚胺咪唑啉鎓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是:首先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手性1,2-二苯基-1,2-乙二胺和碳酸钾,加入乙腈溶解;将3,5-二叔丁基溴苄的乙腈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容器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14h,反应结束后分离提纯,得到手性仲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是:将步骤s2得到的手性仲胺和碳酸钾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水将其溶解,在0℃下将硫光气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反应容器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0.5-2h,反应结束后分离提纯得到手性硫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是:将步骤s3得到的手性硫脲加入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氛围下,加入甲苯将其溶解,然后加入草酰氯,在70-90℃反应8-12h,反应结束后将甲苯减压浓缩;然后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步骤s1制备的手性2-亚胺咪唑啉鎓盐,在氮气氛围下加入乙腈溶解,再加入三乙胺,在70-90℃下反应1-3h,然后降到室温下搅拌过夜,分离提纯,得到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nh-pn。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是:将步骤s4得到的五氮胍盐中间体nh-pn、碳酸钾和溴化苄类化合物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2-26h,反应结束后分离提纯,得到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pn。

8.一种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合成方法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步骤S1、以手性1,2‑二苯基‑1,2‑乙二胺和溴化氰作为反应物,在溶剂乙腈中加热反应,得到手性2‑亚胺咪唑啉鎓盐;S2、另取手性1,2‑二苯基‑1,2‑乙二胺与3,5‑二叔丁基溴苄作为反应物,在溶剂乙腈中反应,得到手性仲胺;S3、手性仲胺与硫光气在二氯甲烷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手性硫脲;S4、将手性硫脲溶于甲苯中,加入草酰氯,加热反应,制得中间物;中间物与手性2‑亚胺咪唑鎓盐在乙腈中温度70‑90℃下反应,制得五氮胍盐中间体NH‑PN,随后进一步与不同种类苄溴反应,制备不同取代的五氮胍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PN。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反应步骤简洁,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可以更高效的得到目标产物。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槐麟阁,王富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