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制剂

文档序号:37587655发布日期:2024-04-18 12:16阅读:7来源:国知局
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制剂

本发明涉及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评估,具体是涉及一种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制剂。


背景技术:

1、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炎症及免疫细胞浸润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巨噬细胞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和发展过程,巨噬细胞在不同因素诱导下呈现不同的表型、功能,即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机体内外周血、滑膜和滑液巨噬细胞倾向于m1型促炎性巨噬细胞极化。极化后m1型巨噬细胞分泌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系列、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等,激活成纤维细胞和破骨细胞,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造成关节软骨破坏。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极化”失衡机制与环rna(circrna)、小rna(mirna)及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有关。因此,从circrna/mirna角度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极化”具有重要意义。

2、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如关节肿胀、晨僵、疼痛等症,其分子机理是促炎、抑炎等细胞因子网络紊乱,致使关节炎症增加而出现上述症状。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呈现“脾虚湿盛、痰瘀痹阻”的特征。“脾虚”在“痹证”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有如下五种作用:①脾失运化,水液不化停聚成痰。②脾运不足,生化乏源,气血亏虚。③脾气不充,卫外不固,易受湿困。④湿滞积聚,日久生瘀,气血运行不畅而使痰湿兼血瘀,最终痰瘀互结,痹阻经络、关节致关节疼痛、肿胀缠绵难愈甚至关节变形。⑤湿邪常与寒、热夹杂,寒性凝滞,侵犯经脉,使血行迟缓,甚至凝滞不通;热邪循环入血,煎熬血液使血行塞滞成瘀;气虚、推动血行无力,则血流不畅,日久成瘀。痰湿日久与瘀血夹杂而致痰瘀互结,关节痹阻。

3、本课题组前期通过提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pbmc),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circrnas,通过circrnas基因测序并结合geo数据库发现circ_0066715(cblb)的差异表达相对较大,通过rnahybrid预测发现circ_0066715与mir-486-5p存在潜在位点,故本研究选取了两者。同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呈现脾虚湿盛和痰瘀互结的特点。“脾虚”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以此探讨circ-cblb/mir-486-5p在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制剂,研究circ-cblb/mir-486-5p在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并形成评估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制剂,具体是,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mir-486-5p、circ-cblb表达水平的制剂,能够作为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评估。

4、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软骨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目前该病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误诊、误治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并最终导致早期死亡。circrna是一类新型的内源性表达ncrna,它是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ircrna相比于其他cernas,与有相应结合位点的mirna结合更为紧密,进而可以影响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因此也被称为“超级海绵”。circrna与mirna的串扰也被证实是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其机制是circrna竞争性地与mirna结合,从而参与滑膜组织和pbmc中下游基因的调控。

5、本发明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评分采用vas评分和das28评分评估,关节症状和脾虚证候积分采用分级量化法评估,免疫炎症指标采用相关仪器检测,炎症细胞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通路基因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通过受试者曲线来评估circ-cblb和mir-486-5p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预测效果。结果发现:

6、(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ir-486-5p、cd14+cd86+、esr、crp、rf、anti-ccp-ab、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与健康者,circ-cblb、cd14+cd163+、il-4、il-10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者。

7、(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irc-cblb表达水平,与cd14+cd163+呈正相关,与mir-48 6-5p、cd14+cd86+呈负相关;mir-486-5p表达水平与cd14+cd163+呈负相关,与cd14+cd86+呈正相关;cd14+cd86+与cd14+cd163+呈负相关;esr与circ-cblb呈负相关,与mir-486-5p、cd14+cd86+、crp呈正相关;crp与circ-cblb、cd14+cd163+呈负相关,与cd14+cd86+、esr呈正相关。

8、(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irc-cblb表达水平与关节压痛、晨僵、少气懒言、食后腹胀积分呈负相关;mir-486-5p表达水平与关节压痛、食欲减退积分呈正相关。

9、(4)roc曲线显示:circ-cblb方面,esr、crp、vas、das28 auc分别为0.662(p=0.032),0.658(p=0.035),0.516(p=0.830),0.791(p=0.000)。mir-486-5p方面,esr、crp、vas、das28 auc分别为0.566(p=0.385),0.511(p=0.883),0.592(p=0.223),0.727(p=0.003)。

10、因此,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irc-cblb、mir-486-5p的异常表达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极化标志物、免疫炎症、疾病活动度、关节症状及脾虚证候有关,且circ-cblb的低水平表达和mir-486-5p的高水平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技术特征:

1.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制剂,其特征在于,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mir-486-5p、circ-cblb表达水平的制剂,能够作为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评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制剂,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mir-486-5p、circ-cblb表达水平。


技术总结
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制剂,涉及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评估技术领域,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miR‑486‑5p、circ‑CBLB表达水平的制剂,能够作为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评估。研究发现: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irc‑CBLB、miR‑486‑5p的异常表达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极化标志物、免疫炎症、疾病活动度、关节症状及脾虚证候有关,且circ‑CBLB的低水平表达和miR‑486‑5p的高水平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万磊,李舒,王坤,刘健,黄传兵,张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