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6440发布日期:2023-11-22 15:3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具体为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1、n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的简称,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通常nk细胞的活性在20岁左右达到峰值后下降,如果nk细胞的活性降低,其灭杀癌细胞的功能也会减弱,nk细胞疗法基于此理论产生,nk细胞疗法就是将nk细胞在体外大量培养、活化后再注射回体内,nk细胞的培养为悬浮培养,因此nk细胞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晃动,以避免nk细胞堆积并影响其生长及繁殖。

2、目前使用圆周式摇床对nk细胞进行旋转晃动的方法较为成熟,但是目前部分圆周式摇床所使用的夹具在安装时,工作人员需要拧动若干螺栓,其安装步骤较繁琐,并且目前部分圆周式摇床在对存放有nk细胞的试管或烧瓶进行夹持时,依靠夹具与试管或烧瓶之间接触的摩擦力以及试管或烧瓶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力对试管或烧瓶的位置进行限制,此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烧瓶或试管发生倾斜的现象,从而易对nk细胞的培养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拉伸机构的设置,可便于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安装,同时本装置还可对试管和烧瓶的位置进行限制,以便增加nk细胞在培养时的安全性,解决了目前部分圆周式摇床在使用时,工作人员不便对夹具进行安装,且存放有nk细胞的烧瓶或试管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包括圆周式摇床本体、旋转底座、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连接杆,所述旋转底座设置于圆周式摇床本体的顶部,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横杆设置于立柱的表面,所述横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数量均为若干个,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内壁均与横杆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伸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框,所述拉伸机构的一端与导向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夹持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槽,第一开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槽,第二开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定位机构。

3、优选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拉伸板和拉伸弹簧,所述拉伸板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设置于导向框的内部,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拉伸板一侧的表面和导向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伸板的表面与导向框的内壁滑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框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框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与连接杆的表面相接触,第一开槽开设于第一固定框的底部。

5、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转盘、第一转轴和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转盘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的顶部,所述第一定位板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的底部,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一转轴的表面均与第一开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顶部与连接杆的表面相接触。

6、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框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框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与连接杆的表面相接触,第二开槽开设于第二固定框的底部。

7、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转盘、第二转轴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转盘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的顶部,所述第二定位板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的底部,所述第二转盘和第二转轴的表面均与第二开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的顶部与连接杆的表面相接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通过拉伸机构的设置,当工作人员停止拉动第一夹持板时,在拉伸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便可安装于横杆上,同时本装置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的设置,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可分别对试管和烧瓶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增加试管和烧瓶在带动其内部nk细胞旋转晃动时的相对稳定性,以便增加nk细胞在培养时的安全性,解决了目前部分圆周式摇床在使用时,工作人员不便对固定烧瓶等所用的夹具进行安装,并且解决了目前部分圆周式摇床在使用时,存放有nk细胞的烧瓶或试管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包括圆周式摇床本体(1)、旋转底座(2)、第一夹持板(5)、第二夹持板(6)和连接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2)设置于圆周式摇床本体(1)的顶部,所述旋转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13),横杆(14)设置于立柱(13)的表面,所述横杆(1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6)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6)的数量均为若干个,所述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6)的内壁均与横杆(14)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夹持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伸机构(7),所述第二夹持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框(10),所述拉伸机构(7)的一端与导向框(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夹持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固定机构(8)和第二固定机构(9),所述第一固定机构(8)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槽,第一开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定位机构(3),所述第二固定机构(9)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槽,第二开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定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机构(7)包括拉伸板(71)和拉伸弹簧(72),所述拉伸板(71)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72)设置于导向框(10)的内部,所述拉伸弹簧(72)的两端分别与拉伸板(71)一侧的表面和导向框(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伸板(71)的表面与导向框(10)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8)包括第一固定框(81)和第一固定板(82),所述第一固定板(82)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框(8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框(81)的表面与滑槽(12)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82)的表面与连接杆(11)的表面相接触,第一开槽开设于第一固定框(8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包括第一转盘(31)、第一转轴(32)和第一定位板(33),所述第一转盘(31)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32)的顶部,所述第一定位板(33)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32)的底部,所述第一转盘(31)和第一转轴(32)的表面均与第一开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33)的表面与滑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33)的顶部与连接杆(11)的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9)包括第二固定框(91)和第二固定板(92),所述第二固定板(92)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框(91)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框(91)的表面与滑槽(12)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92)的表面与连接杆(11)的表面相接触,第二开槽开设于第二固定框(91)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4)包括第二转盘(41)、第二转轴(42)和第二定位板(43),所述第二转盘(41)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42)的顶部,所述第二定位板(43)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42)的底部,所述第二转盘(41)和第二转轴(42)的表面均与第二开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43)的表面与滑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43)的顶部与连接杆(11)的表面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NK细胞培养旋转装置,包括圆周式摇床本体、旋转底座、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连接杆,所述旋转底座设置于圆周式摇床本体的顶部,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横杆设置于立柱的表面,所述横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数量均为若干个;本技术通过拉伸机构的设置,可便于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安装,同时本装置还可对试管和烧瓶的位置进行限制,以便增加NK细胞在培养时的安全性,解决了目前部分圆周式摇床在使用时,工作人员不便对夹具进行安装,且存放有NK细胞的烧瓶或试管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强,陈梦梦,张冰,张高峰,赵毅,周阳,邹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