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2232发布日期:2023-11-30 03:3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加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样本采集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样结构。


背景技术:

1、痰液是目前微生物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标本类型之一,其对于临床场景中肺部感染的诊断,病原菌的明确,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痰培养、痰查结核核酸、痰细菌核酸检测等各种检测方法中都需要对痰液标本进行处理。

2、在相关技术中,工作人员通常需要打开痰杯,再用无菌棉签蘸取痰杯中的痰液,并将该无菌棉签在培养皿中涂抹,或者工作人员使用加样器吸取痰液并进行后续操作。无论是用无菌棉签蘸取痰液还是用加样器吸取痰液,针对未经碱液碱化的痰液,尤其是浓痰,工作人员进行取样和接种的操作都十分困难,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复杂,长期大量地取样和接种会造成工作人员疲劳,工作效率降低,又因为痰液容易拉丝,所以在取样时又存在造成环境污染和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3、因此,在本领域中存在样本容易拉丝,造成环境污染和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样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样本容易拉丝,造成环境污染和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样结构,包括:容器本体,具有样本腔;盖体,可开合地盖设在容器本体上;加样管,穿设于盖体,加样管具有取样通道,加样管的底部设置有与取样通道连通的取样口;切割结构,设置在加样管的下端并位于取样口的上方,切割结构能够对样本腔内的样本进行切割。

3、进一步地,切割结构包括设置在加样管的侧壁上的主体部以及设置在主体部外周的多个切割齿。

4、进一步地,切割齿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者矩形。

5、进一步地,切割齿与主体部呈角度设置并朝向样本腔的底壁延伸。

6、进一步地,切割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加样管的直径。

7、进一步地,样本腔的底壁为下凹面。

8、进一步地,容器本体具有口部,盖体包括顶板及围板,围板连接在顶板的外周并向下延伸,口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围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结构配合的第二螺纹结构。

9、进一步地,盖体包括顶板及围板,围板连接在顶板的外周并向下延伸,围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齿。

10、进一步地,加样管包括吸管和连接在吸管上方的吸囊,取样通道设置在吸管和吸囊内,其中,吸管位于样本腔内,吸囊位于盖体外。

11、进一步地,吸管上具有刻度尺。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盖体可开合地盖设在容器本体上,加样管穿设于盖体,当盖体盖合在容器本体上时,使得在加样管的底部设置的取样口可以处于样本腔中,加样管可通过取样口对样本腔中的样本进行取样;切割结构能够对样本腔内的样本进行切割。使用时,盖体设置在容器本体上方,此时取样口处于样本腔中,接着工作人员可以操作切割结构对样本腔中的样本进行切割,待到切割操作完成后,工作人员使用加样管,样本通过取样口进入取样通道后并暂时保存于取样通道中,取样结束后,工作人员打开盖体,将加样管移动至需要接种的结构处。如此设置,工作人员可在样本腔中就对容易拉丝的样本进行切割,并在样本腔中完成取样操作,工作人员在取样时以及打开盖体后,样本都不易在环境中外泄。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样本容易拉丝,造成环境污染和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结构(40)包括设置在所述加样管(30)的侧壁上的主体部(4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41)外周的多个切割齿(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齿(42)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者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齿(42)与所述主体部(41)呈角度设置并朝向所述样本腔(11)的底壁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齿(42)的长度(l)大于或等于所述加样管(30)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腔(11)的底壁为下凹面(11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0)具有口部,所述盖体(20)包括顶板(21)及围板(22),所述围板(22)连接在所述顶板(21)的外周并向下延伸,所述口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围板(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配合的第二螺纹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0)包括顶板(21)及围板(22),所述围板(22)连接在所述顶板(21)的外周并向下延伸,所述围板(2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齿(2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管(30)包括吸管(33)和连接在所述吸管(33)上方的吸囊(34),所述取样通道(31)设置在所述吸管(33)和所述吸囊(34)内,其中,所述吸管(33)位于所述样本腔(11)内,所述吸囊(34)位于所述盖体(20)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33)上具有刻度尺(3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样结构,其中,加样结构包括:容器本体,具有样本腔;盖体,可开合地盖设在容器本体上;加样管,穿设于盖体,加样管具有取样通道,加样管的底部设置有与取样通道连通的取样口;切割结构,设置在加样管的下端并位于取样口的上方,切割结构能够对样本腔内的样本进行切割。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样本容易拉丝,造成环境污染和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文,刘薇,高慧双,于波,陆伟伟,李祥,付琪瑶,徐飞,宁永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