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久痹正虚的药酒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8246393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久痹正虚的药酒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久痹正虚的药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痹”有闭阻不通之义,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不能畅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纤维织炎和神经痛等病,均属中医“痹证”范畴;其中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其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0003]痹证发生主要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其中尤以风寒湿三者杂至而致病者为多。病机主要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病程日久者,可出现痰瘀痹阻气血及肝肾亏虚,导致久痹正虚。证候为骨节疼痛,时轻时重,腰膝软痛,形瘦无力。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0004]现针对病程日久迀延形成久痹正虚的药物,往往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0005]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久痹正虚的药酒及其应用,针对久痹正虚的病因病机,散寒祛风、除湿止痛,见效快,疗效好,制备简单,用药方便。
[0006]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久痹正虚的药酒,其原料包括混合物料和白酒,混合物料按重量份包括:独活9_11份,寄生19-21份,杜仲9_11份,牛膝9_11份,秦充9-11份,防风9-11份,茯苓9-11份,川芎7-9份,人参14-16份,甘草7_9份,当归14-16份,芍药9_11份,肉桂4-6份,干地黄19-21份,细辛4-6份,红花7_9份,制川乌5_7份,附子5_7份,独活和白酒的质量体积比(g/L)为9-11:1.9-2.1 ;
[0007]制备过程中,将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秦充、防风、茯苳、川;、人参、甘草、当归、芍药、肉桂、干地黄、细辛、红花、制川乌和附子清洗干净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至50-60目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加入白酒中浸泡7-8日得到治疗久痹正虚的药酒。
[0008]优选地,寄生、牛膝、杜仲的重量比为19.3-20.5:9.4-10.5:9.1-10.8份。
[0009]优选地,其原料包括混合物料和白酒,混合物料按重量份包括:独活9.2-10.2份,寄生 19.3-20.5 份,杜仲 9.1-10.8 份,牛膝 9.4-10.5 份,秦艽 9.5-10.4 份,防风 9.6-10.1份,茯苓9.8-10.3份,川芎7.7-8.6份,人参14.6-15.6份,甘草7.4-8.9份,当归14.3-15.5份,芍药9.4-10.3份,肉桂4.2-5.5份,干地黄19.7-20.2份,细辛4.4-5.5份,红花7.8-8.4份,制川乌5.6-6.7份,附子5.9-6.2份,独活和白酒的质量体积比(g/L)为9.5-10.5:2。
[0010]优选地,其原料包括混合物料和白酒,混合物料按重量份包括:独活10份,寄生20份,杜仲10份,牛膝10份,秦艽10份,防风10份,茯苓10份,川芎8份,人参15份,甘草8份,当归15份,苟药10份,肉桂5份,干地黄20份,细辛5份,红花8份,制川乌6份,附子6份,独活和白酒的质量体积比(g/L)为5:1。
[0011]优选地,白酒的酒精含量为40-60wt%。
[0012]优选地,制备过程中,将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秦艽、防风、茯苓、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肉桂、干地黄、细辛、红花、制川乌和附子清洗干净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至55目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加入白酒中浸泡7-8日得到治疗久痹正虚的药酒。
[001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治疗久痹正虚的药酒在制备治疗坐骨神经痛药物中的应用。
[0014]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味辛、苦,性温,归肾经、膀胱经。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现代研宄,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0015]寄生,又称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0016]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主治腰脊酸疼,足膝瘘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0017]牛膝,为苋科草本植物川牛膝或牛膝的根。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祛瘀通经疗伤,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水通淋的功效。用于瘀滞经闭,产后瘀痛,跌扑伤痛;腰膝酸痛,足膝萎软无力;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头痛晕眩;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及尿血。
[0018]秦艽,为龙胆科草本植物秦艽、麻黄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根。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味苦、辛,性平。归胃、肝、胆经。能祛除风湿,退黄胆,除虚热。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0019]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生用。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风瘆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0020]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0021]茯苳,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现代医学研宄: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0022]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味辛,性温,归胆经、肝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23]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瘘、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L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0024]甘草,味甘,性平,归胃经、肺经、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0025]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血虚体弱,跌打损伤瘀痛,痈肿血滞疼痛,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经络不利,润肠通便,尤其是血虚肠燥便秘。
[0026]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味苦、酸,性微寒。入肝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手足拘挛疼痛等症,以及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
[0027]肉桂,为樟科植物菌桂树的树皮。味辛、甘,性大热。入肝、肾、脾经。能温中补阳,散寒止痛。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食少溏泄,脘腹冷痛,寒痹腰痛,经行腹痛,久病体弱、气哀血少,阴疽色白、漫肿不溃或久溃不敛之症。
[0028]干地黄,又称生地黄或生地,为地黄的块根。晒干入药。味甘,性寒。入心、肝、肾、小肠经。能滋阴凉血,用于热病发斑瘆、身热舌绛,或热病伤阴、低热不退、舌红、口干、唇燥,以及血热妄行等症。
[0029]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细辛或细辛的全草。味辛,性温。入心、肺、肝、肾经。具有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主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0030]红花,菊科本草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序。味辛,性温。归肝、心经。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症瘕结块,疮痈肿痛,跌仆伤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经闭腹痛,产后瘀痛,以及斑瘆色暗。
[0031]制川乌,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h (或蒸6-8h)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味辛、苦,性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萎同用。
[0032]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肥大块根。味辛,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能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以及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
[0033]白酒,味辛、性温,能通血脉,行药势;酒的主要成份为乙醇,乙醇是较好的有机溶剂,上述中药经白酒浸泡后,药物中的有效成份被浸提出来,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达到祛除风湿、止痛除病和保健之目的。
[0034]本发明针对久痹正虚的病因病机,以独活为君药,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以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益气扶脾,诸药作为佐药,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以秦艽、防风,除风祛湿止痛,以肉桂、细辛、制川乌、附子,发散风寒,温中止痛,以红花活血祛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