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743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业灌溉用的喷水装置。
现有的农业灌溉机械,一般为水桶挑水手工洒水,目前市场上也无此类喷水装置销售,因而遇到天大旱或需灌溉的面积太大时,不能适时对农作物进行洒水灌溉,造成农作物减产等不必要的损失;另一种是田间面积大、需灌溉的,一般采用水管接至田间进行对农作物喷水,但由于水管需用很长以及移动性不好,也造成投资过大及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随时移动及喷洒方便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包括机动车、水箱、机械箱、电源、电水泵、分水件、硬管、喷杆主管和高压喷头及喷杆架;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电源,供电于电水泵,作为电水泵的动力源;所述的电水泵,从水箱里抽水及把水增压,增压的水经由一个二路的分水管分成位于水箱左右两侧的两路增压水,每路增压水各与位于水箱相应侧的一个多路分水件的进水口相连,每路出水口分别接到固定在喷杆架上的相应的硬管上;分布在喷杆主管左右两侧的硬管中的增压水全部接到喷杆主管中,从在喷杆主管背水箱的一面安装适宜多的高压喷头处喷出,喷杆主管上的喷头的喷水方向背着水箱向外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点为增压的水由一个二路分水管分成位于水箱左右两侧的两路增压水,每路增压水与位于水箱相应侧的一个十二路分水件的进水口相连,十二路分水件的十二个出水口的每一出水口分别通过接咀接入软管与固定在喷杆架上的十二根硬管相连,在喷杆架上的十二根硬管其中六根位于喷杆主管一侧,另六根位于喷杆主管另一侧,左右侧各有的一根硬管形成一对,从而喷杆主管上的硬管有六对;每对由一个二路的接头把水接入喷杆主管里;在喷杆主管靠水箱的另一面安装适宜多的高压喷头,喷头的进水端经空心的紧固螺丝直接穿进喷杆主管内,固定在喷杆主管上的喷头的喷水方向背着水箱向外没置。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点为十二路分水件由上部和下部组成,上部为进水端,下部为出水端,下部的中心设有锥尖向上且周边设有十二路的分水板,在各分水板的中心点处往下部直接钻透有一个出水洞,每个出水洞中插有一接咀,为进水端的上部与为出水端下部由螺牙紧固而成。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点为喷杆架上的十二根硬管和喷杆主管由6根连接铁固定在喷杆架,并分布于喷杆主管的两侧;十二根硬管成放射状等距对称排列在喷杆主管两侧形成等腰三角形状,等腰三角形状的喷杆架的底端设有活动轴,活动轴的两端分别置于水箱同侧面相应处设有的两活动槽中,而使喷杆架转动向外展开或向内与机械箱靠合。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点为喷杆架的底端设有活动轴和展杆弹簧,活动轴的两端分别置于水箱同侧面相应处设有的两活动槽中。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点为机械箱内设有拉绳转动轴、滑轮及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拉绳转动轴上,另一端经滑轮固定在喷杆架的连接铁上。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点为喷杆架上的喷杆主管共分六个不同的位置且各套上一个接头,每个接头的二路接头各套在喷杆主管左右侧的一根硬管上,喷杆主管上的六个接头共套根硬管,喷杆主管的尾端成逐步缩小且稍微向内弯入,位于喷杆主管最上方的第一个喷头其设置方向与喷杆主管下段平行设置,且角度为0度,依序往下设置的喷头与之相间7度夹角设置,每个喷头相间距为15厘米设置。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点为机械箱内设有的钢丝绳有四根,每两根用于拼合水箱一侧的喷杆架,转盘固定在拉绳转动轴的一端上;每一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拉绳转动轴上,另一端经滑轮固定在喷杆架的连接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且该喷水器的喷头数量多,喷洒范围大,移动性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杆主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12路分水件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12路分水件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1)机动车(图中所示的为机动车的车斗1,作为装载水箱用);2)水箱2;3)机械箱3;4)电源(可利用车头的动力和发电机发电);5)电水泵5;6)增压管6;7)分压管7;8)分水件8;9)接咀9;10)软管10;11)硬管11;12)接头12;13)喷杆主管13;14)连接铁14;15)活动轴15;16)活动槽16;17)转动轴17;18)转盘18;19)钢丝绳19;20)滑轮20;21)展杆弹簧21;22)高压喷头22;23)喷水方向23;24)喷杆架;所述的电源,供电于电水泵5,作为电水泵5的动力源;所述的电水泵5,其作用为从水箱2里抽水及把水增压,增压的水经增压管6,增压管6固定于水箱2背面,水箱2置于机动车的车斗1中,如
图1所示,增压管6经由一个二路的分水管分成位于水箱2左右两侧的两路增压水,每路增压水经分压管7与位于水箱2相应侧的一个多路分水件的进水口相连,多路分水件可采用12路分水件8,十二路分水件8由上部和下部组成,上部为进水端,下部为出水端,下部的中心设有锥尖向上且周边设有十二路的分水板,在各分水板的中心点处往下部直接钻透有一个出水洞,每个出水洞中插有一接咀9,为进水端的上部与为出水端下部由螺牙紧固而成,详见图4。12路分水件8的每路出水口分别通过接咀9和软管10与固定在喷杆架上的相应根硬管11连接,详见
图1;当在喷杆架上的硬管为十二根硬管时,其中六根位于喷杆架上的喷杆主管13一侧,另六根位于喷杆主管13的另一侧,详见
图1、图2,位于喷杆主管13两侧的硬管的每两根(取分布在喷杆主管13左右同位置处的硬管各一根)出水端分别通过二路的接头12固定在喷杆主管13上,接头12左右各有一个进水口,喷杆架上的喷杆主管13共分六个不同的位置且各套上一个接头,每个接头的二路接头各套在喷杆主管13左右侧的一根硬管上,喷杆主管13上的六个接头共套12根硬管,详见图3,使得分布喷杆主管13左右两侧的十二根硬管的增压水通过每个接头12的进水口全部汇聚到喷杆主管13的中空管道中,以平衡喷杆主管13中的各段的水压差异,详见
图1、图2。在喷杆主管13背水箱的一面即靠水箱的反面处安装适宜的多个高压喷头22,即多个高压喷头22的喷水方向23是朝外而不朝向水箱,高压喷头的进水端通过空心的紧固螺帽直接穿入喷杆主管13里而紧固在喷杆主管13的外皮之上,喷杆主管13上的喷头的出水端背着水箱向外设置,详见
图1、图2。
喷杆架上的十二根硬管11和喷杆主管13由6根连接铁14固定在喷杆架,并分布于喷杆主管13的两侧;十二根硬管成放射状等距对称排列在喷杆主管13两侧形成等腰三角形状,等腰三角形状的喷杆架的底端设有活动轴15,活动轴的两端分别置于水箱同侧面相应处设有的两活动槽16中,而使喷杆架转动向外展开或向内与机械箱3靠合。
机械箱3内设有拉绳转动轴17、转盘18、滑轮20及钢丝绳19,机械箱内设有的钢丝绳19有四根,每两根用于拼合水箱2一侧的喷杆架,每一钢丝绳19一端固定在拉绳转动轴17上,另一端经滑轮20固定在喷杆架的连接铁上。转盘18设在机械箱3外,固定于拉绳转动轴17近车前的一端,在水箱的正面边的上方位置。位于转盘18下方即水箱的前方适应处设有带链饼及配有链条的摇式搅手,通过转盘18和链饼套上链条而摇转搅手,使拉绳转动轴17转动,而收紧钢丝绳或倒转放松钢丝绳,从而带动喷杆架的向外展出或向内靠合机械箱边。而由于12路分水件8的十二个出水口的每一出水口分别经接咀9接入软管10与固定在喷杆架上的十二根硬管11相连,软管的灵活展合操作及随直、随弯作用,因而喷杆架能灵活展合,从而且使喷杆架靠在机械箱3旁,并可通过拉绳转动轴17的倒反转动放松钢丝绳和依靠喷杆架的底端设有的展杆弹簧21的自动外展的弹性而使喷杆架向外展开,以达到我们对机械操作的实际要求,详见
图1、图2。
为了保证喷杆主管13的尾端的水压不减弱和尾端多喷头设置方向不受前边喷头的遮拦而阻挡喷水效果,所以喷杆主管13的尾端不但要逐步修小而且还要稍微向内弯入。为了保证整支喷杆主管13的所有喷头所喷出的水能够平衡一致,使所喷的范围湿度相同,所有喷头的设置方向非常重要,位于喷杆主管13最上方的第一个喷头其设置方向与喷杆主管13下段平行设置,且角度为0度,然后依序往下设置的喷头与之相间7度夹角设置,即相邻喷头间相间7度夹角设置,每个喷头相间距为15厘米设置。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包括机动车、水箱(2)、机械箱(3)、电源、电水泵(5)、分水件、硬管(11)、喷杆主管(13)和高压喷头(22)及喷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供电于电水泵(5),作为电水泵(5)的动力源;所述的电水泵(5),从水箱(2)里抽水及把水增压,增压的水经由一个二路的分水管分成位于水箱(2)左右两侧的两路增压水,每路增压水各与位于水箱(2)相应侧的一个多路分水件的进水口相连,每路出水口分别接到固定在喷杆架上的相应的硬管(11)上;分布在喷杆主管(13)左右两侧的硬管中的增压水全部接到喷杆主管(13)中,从在喷杆主管(13)背水箱的一面安装适宜多的高压喷头(22)处喷出,喷杆主管(13)上的喷头的喷水方向背着水箱向外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征在于增压的水由一个二路分水管分成位于水箱左右两侧的两路增压水,每路增压水与位于水箱相应侧的一个十二路的分水件(8)的进水口相连,十二路分水件(8)的十二个出水口的每一出水口分别通过接咀(9)接入软管(10)与固定在喷杆架上的十二根硬管(11)相连,在喷杆架上的十二根硬管其中六根位于喷杆主管(13)一侧,另六根位于喷杆主管(13)另一侧,左右侧各有的一根硬管形成一对,从而喷杆主管(13)上的硬管有六对;每对由一个二路的接头(12)把水接入喷杆主管(13)里;在喷杆主管(13)靠水箱的另一面安装适宜多的高压喷头(22),喷头的进水端经空心的紧固螺丝直接穿进喷杆主管(13)内,固定在喷杆主管(13)上的喷头的喷水方向背着水箱向外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征在于十二路分水件(8)由上部和下部组成,上部为进水端,下部为出水端,下部的中心设有锥尖向上且周边设有十二路的分水板,在各分水板的中心点处往下部直接钻透有一个出水洞,每个出水洞中插有一接咀(9),为进水端的上部与为出水端下部由螺牙紧固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征在于喷杆架上的十二根硬管(11)和喷杆主管(13)由6根连接铁(14)固定在喷杆架,并分布于喷杆主管(13)的两侧;十二根硬管成放射状等距对称排列在喷杆主管(13)两侧形成等腰三角形状,等腰三角形状的喷杆架的底端设有活动轴(15),活动轴的两端分别置于水箱同侧面相应处设有的两活动槽(16)中,而使喷杆架转动向外展开或向内与机械箱(3)靠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征在于喷杆架的底端设有活动轴(15)和展杆弹簧(21),活动轴的两端分别置于水箱同侧面相应处设有的两活动槽(16)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征在于机械箱(3)内设有拉绳转动轴(17)、滑轮(20)及钢丝绳(19),钢丝绳(19)一端固定在拉绳转动轴(17)上,另一端经滑轮(20)固定在喷杆架的连接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征在于喷杆架上的喷杆主管(13)共分六个不同的位置且各套上一个接头,每个接头的二路接头各套在喷杆主管(13)左右侧的一根硬管上,喷杆主管(13)上的六个接头共套(12)根硬管,喷杆主管(13)的尾端成逐步缩小且稍微向内弯入,位于喷杆主管(13)最上方的第一个喷头其设置方向与喷杆主管(13)下段平行设置,且角度为0度,依序往下设置的喷头与之相间7度夹角设置,每个喷头相间距为15厘米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其特征在于机械箱内设有的钢丝绳(19)有四根,每两根用于拼合水箱(2)一侧的喷杆架,转盘(18)固定在拉绳转动轴(17)的一端上;每一钢丝绳(19)一端固定在拉绳转动轴上,另一端经滑轮(20)固定在喷杆架的连接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包括电水泵、水箱、喷杆主管和喷头;特点为电水泵从水箱抽水及增压后分成位于水箱左右两侧的两路增压水,每路增压水与位于水箱相应侧的一个多路分水件进水口相连,分水件的各出水口接到固定在喷杆架上的相应根硬管上,硬管中的增压水接到喷杆主管中,而从在喷杆主管背水箱的一面安装适宜多的高压喷头处喷出,喷头的喷水方向背着水箱向外设置。故喷洒范围大,移动性好。
文档编号B05B3/00GK2488602SQ0124980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6日
发明者傅联侨 申请人:傅联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