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51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涂装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涂装线的生产中,白车身的输送都是靠抱具和滑橇来完成,尤其是在前处理和电泳过程中,抱具的使用相当的普遍。通常情况下,这一类的抱具都是抱底的,依靠抱具上的定位栓、柱、销等来定位,防止白车身在生产过程中滑移和坠落。
在汽车涂装的生产过程中,因为工艺复杂,工序多,所以设备的转换和衔接也比较多,这就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前处理和电泳生产过程中,白车身需要进的槽子多,所以上坡和下坡的阶段较多。通常抱具上的定位栓、柱、销很难保证白车身在抱具上的稳定性,尤其是在上下坡和上下升降机的时候,极有可能发生车身滑移、翻落事件。这对生产的正常运作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通常的抱具都是在支承板上设置定位栓、柱或销,正对车身底盘上的工艺孔或其他结构,从而实现车身的定位。这样的结构在车身保持水平时,尚可发挥作用,保持车身的稳定性,一旦车身发生倾斜,这样的结构就显得不够牢靠,车身滑移、坠落的几率增大。在涂装车间的前处理和电泳工序中,车身需要进入船形槽浸泡,在水平段还需要经受高压槽液的喷淋冲洗。在进出槽过程中,车身倾斜的角度较大,极可能滑落,而且还受到槽液向上的浮力作用;在水平段,车身会受到各个方向的冲击力作用,因此车身在抱具上极其不稳定,对正常的涂装生产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对汽车车身自动上锁和解锁的汽车车身锁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车身在涂装生产中稳定和安全的汽车车身锁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包括抱具,该抱具设有抱臂,其还包括施力机构,抱具还包括支撑于抱臂上的锁止组件,施力机构驱动锁止组件与汽车车身锁固一体或脱离。
所述的锁止组件包括锁杆及支架,支架支撑在抱臂上,支架设有定位槽,锁杆穿过该定位槽,施力机构驱动锁杆相对定位槽移动。
所述的施力机构为挡体,挡体上设有导引面,锁止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杆和滑块,滑动连杆一端与锁杆枢转连接,滑块设于滑动连杆另一端,滑块与导引面接触。
所述的挡体包括与抱具的运动方向的交角为锐角的倾斜部,导引面为倾斜部的侧表面。
还包括解锁挡体,该解锁挡体的延伸方向与抱具的运动方向的夹角呈锐角,支杆可沿该解锁挡体表面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施力机构控制锁止组件的运动,实现了对于汽车车身的自动上锁和解锁;2)通过锁止组件与汽车车身固定一体,使汽车车身在涂装过程中更加稳定,保证了涂装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的左部分抱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的抱具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的第二锁止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的第二锁止组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的第一锁止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的第一锁止组件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的第二锁止组件与底座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至图1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的底座的三个方向的视图。
图12至图1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上锁过程示意图。
图15及图16是解锁时抱具下降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17及图18是解锁时支杆刚接触解锁挡体时的示意图。
图19及图20是解锁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抱具1和底座3、4。抱具1固定安装在流程线的悬链上,当需要锁住车身时抱具则固定在汽车车身上,底座3、4是固定在生产流程线上。
抱具1包括本体和锁止组件,本体大致呈倒“U”型,其包括左、右两部分2,该左、右部分2是相对于抱具中心线A所在的中心平面对称,且左、右部分2均包括两条平行的抱臂21,各抱臂21均大致呈“L”型,该两抱臂21的上部通过上横梁22连接一体,其下部通过下横梁23连接一体,锁止组件通过支撑臂固定支撑在该下横梁23的两端。锁止组件包括第一锁止组件25和第二锁止组件24,该第一锁止组件25包括定位柱251和两平行的第一支撑臂250,两第一支撑臂250固定安装在下横梁23的一端,定位柱251突伸设置于该第一支撑臂250的上表面。第二锁止组件24包括第二支撑臂240、支座241、定位销26、支架242、水平锁杆245、滑动连杆246、滑块248和支杆249。第二支撑臂240具有两个,两者之间相互平行,且该第一、第二支撑臂250、240向同一方向延伸。支座241通过第二支撑臂250而固定支撑在下横梁23的另一端。支架242具有两个,其间隔一定距离且均竖直安装于支座241的上表面,各个支架242面向支座的一侧均贯穿形成有通槽243,从而使该两支架242的截面大致呈倒“U”型,且于其中一支架242的通槽243的上方形成有与该通槽243以隔壁隔开的定位槽244,水平锁杆245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其头端沿水平方向依次穿过该定位槽244和另一支架的通槽243,其末端枢转连接在滑动连杆246的头端,滑动连杆246竖直向下延伸,其末端连接滑块248,该滑块248大致呈圆柱形。该滑动连杆246的中部通过一个支点247转动支撑在支座241上,从而滑动连杆246可以该支点247为旋转中心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从而通过其头端带动水平锁杆245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定位销26设置于支座241的上表面并邻近于水平锁杆245的头端。该第二锁止组件24可具有支杆249,该支杆249邻近于滑块248位置并向垂直于滑动连杆246方向延伸,且该支杆249延伸方向与水平锁杆245延伸方向相垂直。
请参阅图9至图11,底座3与第二锁止组件24配合使用,其固定安装在生产车身的流程线上,该底座3的上表面突伸设置有锁止挡体,该锁止挡体包括间隔一定距离且呈错开排列的第一、第二挡体31、32,该第一、第二挡体31、32之间形成供第二锁止组件的滑块滑动的滑槽34。第一挡体31包括第一平直部311及与该平直部311呈钝角的第一倾斜部312,第二挡体32包括与第一平直部311平行的第二平直部321,及与该第二平直部321呈钝角的第二倾斜部322,且第一、第二平直部311、321平行对正,该两者之间的距离适合于滑块248通过,第一、第二倾斜部312、322的延伸方向与抱具的运动方向的交角为锐角。第一倾斜部312向底座中心线的方向向内延伸,第二倾斜部322向远离底座中心线的方向向外张开延伸。该第一倾斜部312和第二倾斜部322的内侧形成有导引面,该导引面与第二锁止组件24的滑块248接触。
请结合参阅图12至图14,当锁住该汽车车身时,定位销26对正汽车的发动机舱底部的工艺孔,定位柱251正对车身底盘后悬架限位块,然后定位销26插入工艺孔,定位柱251扣住限位块,车身就被抱具定位。第二锁止组件24的滑块248在悬链和抱具的带动下沿水平方向进入滑槽34,滑块248在前进过程中接触到第一挡体31后,在第一挡体31的阻力和悬链的推力的联合作用下,滑块248在贴着第一挡体310的导引面前行的同时又向反向于抱具中心平面的方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滑动连杆246会带动水平锁杆245向抱具的中心平面的方向伸出,从而穿过车身底盘下护板上的工艺孔,锁住车身。锁止完成后,滑块248和抱具一起在悬链的带动下离开底座,沿生产流程方向继续前行。
请结合参阅图15至图20,解锁时,抱具抱着车身从升降机上落下,进行抱具到滑橇的转换,在此下降过程中,滑动连杆246上的支杆249会接触到解锁挡体42,该解锁挡体42支撑在支座41上,且该解锁挡体42斜向上延伸,从而使该解锁挡体42的延伸方向与抱具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抱具沿图16所示的箭头方向向下移动时,支杆249会顺着解锁挡体42表面的轮廓线运动,在解锁挡体的推力作用下,滑块248在向下移动的同时沿解锁挡体42的表面斜向上移动(即向抱具的中心平面运动),此种情况下,滑动连杆246带动水平锁杆245反向于抱具的中心平面方向退出车身上的工艺孔,由此车身被解锁,从而汽车车身顺利落到滑橇上,然后抱具升起,与车身分离,转换则顺利完成。上述的锁止挡体和解锁挡体为施力机构,其在汽车车身需要上锁或解锁时驱动水平锁杆穿入或退出车身上的工艺孔,实现对车身上锁或解锁。
在涂装生产中,汽车车尾部分可使用现有技术结构,也可通过仅具有定位柱或定位销的锁止组件而将抱具定位在车尾。车头部分由于在进槽和出槽过程中是主要的受力部分,所以可以通过第一、第二锁止组件分别抱住车头两侧而将车头锁住,而为了使车头两侧受力更加均匀及更加稳定的锁住车头,可以将第一锁止组件替换为第二锁止组件,即通过对称设置的两水平锁杆来锁住车头部分。
当然,该施力机构也可不为上述的锁止挡体或解锁挡体,其可在流程线上设置感应器,当需对车身上锁时,感应器发出控制信号并控制施力机构(如通过电机传动连杆),施力机构作用于水平锁杆,而使水平锁杆穿过底盘上的工艺孔,实现水平方向上对车身锁止。当需要解锁时,则感应器发出控制信号使水平锁杆退出车身的工艺孔,实现车身解锁。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包括抱具,该抱具设有抱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力机构,抱具还包括支撑于抱臂上的锁止组件,施力机构驱动锁止组件与汽车车身锁固一体或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组件包括锁杆及支架,支架支撑在抱臂上,支架设有定位槽,锁杆穿过该定位槽,施力机构驱动锁杆相对定位槽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力机构为挡体,挡体上设有导引面,锁止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杆和滑块,滑动连杆一端与锁杆枢转连接,滑块设于滑动连杆另一端,滑块与导引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体包括与抱具的运动方向的交角为锐角的倾斜部,导引面为倾斜部的侧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体包括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挡体和第二挡体,该第一、第二挡体之间形成滑槽,滑块于该滑槽内移动,第一、第二挡体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倾斜部,且第一倾斜部向内倾斜延伸,第二倾斜部向外张开倾斜延伸。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组件还包括支杆,该支杆设于滑动连杆上并位于滑块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挡体,该解锁挡体的延伸方向与抱具的运动方向的夹角呈锐角,支杆可沿该解锁挡体表面移动。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连杆的中部通过支点转动支撑在支座上。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组件还包括支撑在抱臂上的定位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自动锁止机构包括抱具和施力机构,该抱具设有抱臂,抱具还包括支撑于抱臂上的锁止组件,施力机构驱动锁止组件与汽车车身锁固一体或脱离。所述的锁止组件包括锁杆及支架,支架支撑在抱臂上,支架设有定位槽,锁杆穿过该定位槽,施力机构驱动锁杆相对定位槽移动。所述的施力机构为挡体,挡体上设有导引面,锁止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杆和滑块,滑动连杆一端与锁杆枢转连接,滑块设于滑动连杆另一端,滑块与导引面接触。通过施力机构控制锁止组件的运动,实现了对汽车车身的自动上锁和解锁;通过锁止组件与汽车车身固定一体,使汽车车身在涂装过程中更加稳定,保证了涂装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B05C11/00GK2726737SQ20042006119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8日
发明者张鹏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