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骨架部分包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2083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骨架部分包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胶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部分包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金属骨架部分包胶通常依赖于手工操作,采用手动用毛笔涂刷或手 动浸浆,但由于手工操作的精确度低,从而容易导致涂胶尺寸不准确的问题,进一步导致产 品的合格率低,且生产效率也受到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骨架部分包胶装置,具有包胶尺寸准确、生产 效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骨架部分包胶装置,包括液体槽、容器以及液体泵,其中,所述液体槽用 一定高度的隔层隔开为浸胶槽和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管道与容器连接,所述浸胶槽通 过管道和液体泵与容器连接,构成液体循环系统。所述隔层高度可以根据所要浸胶的高度设定,浸胶槽中高于隔层的多余的液体溢 出至溢流槽,继而通过管道进入溢流槽下方的容器,容器中的液体通过管道和液体泵循环 进入浸胶槽,从而构成一个液体循环系统,保持浸胶槽内的液面恒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金属骨架部分包胶时胶黏剂高度尺寸得不到控制的问题,采用 微型液体泵使胶黏剂处于循环状态,从而保持浸胶槽内的液面高度恒定,进一步保证了成 品的合格率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金属骨架部分包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体槽;2、容器;3、液体泵;4、隔层;5、浸胶槽;6、溢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骨架部分包胶装置,包括液体槽1、容器2以及 液体泵3,其中,所述液体槽1用一定高度的隔层4隔开为浸胶槽5和溢流槽6 ;所述溢流槽 6通过管道与容器2连接,所述浸胶槽5通过管道和液体泵3与容器2连接,构成液体循环 系统。将需要包胶的金属骨架置于浸胶槽5中,隔层4的高度与需要浸胶的高度一致,高 于隔层4的高度的胶液溢流至溢流槽6,继而通过管道进入容器2,再通过微型液体泵3循环进入浸胶槽5,以维持浸胶槽5中的液面恒定,从而保证了加工精度,进一步保证了产品 的合格率;利用传统手工操作时,平均每人8小时生产1000只左右金属骨架,平均合格率为 80%,利用本实施例进行加工后,平均每人8小时生产3500只左右金属骨架,大幅提高了生
产效率。
权利要求1. 一种金属骨架部分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槽、容器以及液体泵,其中,所述 液体槽用隔层隔开为浸胶槽和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管道与容器连接,所述浸胶槽通过 管道和液体泵与容器连接,构成液体循环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金属骨架部分包胶装置,包括液体槽、容器以及液体泵,其中,所述液体槽用一定高度的隔层隔开为浸胶槽和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管道与容器连接,所述浸胶槽通过管道和液体泵与容器连接,构成液体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金属骨架部分包胶时胶黏剂高度尺寸得不到控制的问题,采用微型液体泵使胶黏剂处于循环状态,从而保持浸胶槽内的液面高度恒定,进一步保证了成品的合格率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05C3/09GK201900079SQ201020599438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0日
发明者陈亮 申请人:宁国市正道橡塑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