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及其热能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19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及其热能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及其热能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和世界各国保护动物意识的加强,特别是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天然皮革的使用正在逐年减少。合成革是天然皮革的最佳替代品,目前合成革生产线流程是将基布依次经过预凝固、压轧、涂布、再凝固、水洗,然后直接使用循环导热油通过烘干烫平轮及30m大型烘箱烘干得到成品,由于在烘干过程中热能消耗巨大,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能源循环利用的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及其热能循环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其工艺流程如下a.选择基材采用具有一定撕裂强度的弹力针织布;b.对选择后的基材进行预凝固将弹力针织布浸渍在30%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内进行凝固;c.对凝固后的基材进行压轧后涂布工作浆所述的工作浆按以下重量份配制聚氨酯100份、二甲基甲酰胺80 90份、纸浆粉5 10份、水洗助剂1 3份、流手剂0. 1 0.2份、色浆颜色可调;d.对基材进行再凝固将涂有工作浆的基材浸渍在22% 25%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进行凝固;e.经过凝固后的基材经水洗槽水洗去除表面残留的工作浆;f.经水洗后将半成品先通过小型烘箱浙干部分水蒸汽,然后再经过35m大型烘箱烘干,得到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及其热能循环装置用小型烘箱取代了烫平轮,使得大型烘箱的部分热能被循环利用,设计简单合理,维持了良好的烘干效率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风管的剖视图。图中1.小型烘箱,2.大型烘箱,3.风管,4.硅酸铝岩棉,5.玻纤布,6.铝箔。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一种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装置,采用小型烘箱1取代烫平轮,将传统的 30m烘箱延长至将35m,并将大型烘箱2依次分成7个区,其中大型烘箱2的第6区、第5区或第4区通过风管与小型烘箱1相连通,第5区通过风管与第2区相连通。利用高温区使风机把原本直排的第6区、第5区或第4区的热风引到小型烘箱1,将第5区的热风引到第 2区,从而达到热能的循环利用,这样可以降低直接消耗导热油20万大卡/h,由于第6区烘箱温度最高,所以将第6区与小型烘箱相连通效率最高;由于合成革烘干线开始进湿革时,湿度低最后高,所以利用35m大型烘箱2的高温区160°C 170°C通过风管3使风机把原本直排的热风引到小型烘箱1,可以表面烘干湿度 80°C,其效果与烫平轮相当,同时还能节省15万大卡/h热能。其次,风管3外壁上包覆有硅酸铝岩棉4,硅酸铝岩棉4上裹有玻纤布5,玻纤布5外缠绕有铝箔6,其硅酸铝岩棉4的厚度为5 10cm。一种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其工艺流程如下选择基材采用具有一定撕裂强度的弹力针织布作为基布;对选择后的基材进行预凝固将弹力针织布浸渍在30%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内进行凝固;对凝固后的基材进行压轧后涂布工作浆所述的工作浆按以下重量份配制聚氨酯100份、二甲基甲酰胺80 90份、纸浆粉5 10份、水洗助剂1 3份、流手剂0. 1 0. 2份、色浆颜色可调;对基材进行再凝固将涂有工作浆的基材浸渍在22% 25%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进行凝固;经过凝固后的基材经水洗槽水洗;经水洗后将半成品先通过小型烘箱1浙干部分水蒸汽,然后再经过35m大型烘箱2烘干,得到成品。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工艺流程如下a.选择基材采用具有一定撕裂强度的弹力针织布;b.对选择后的基材进行预凝固将弹力针织布浸渍在30%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内进行凝固;c.对凝固后的基材进行压轧后涂布工作浆所述的工作浆按以下重量份配制聚氨酯 100份、二甲基甲酰胺80 90份、纸浆粉5 10份、水洗助剂1 3份、流手剂0. 1 0. 2 份、色浆颜色可调;d.对基材进行再凝固将涂有工作浆的基材浸渍在22% 25%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进行凝固;e.经过凝固后的基材经水洗槽水洗;f.经水洗后将半成品先通过小型烘箱(1)浙干部分水蒸汽,然后再经过35m大型烘箱(2)烘干,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将35m大型烘箱(2)依次分成7个区,利用高温区使风机把原本直排的第6区、第5区或第4区的热风引到小型烘箱(1),将第5区的热风引到第2区。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的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水洗槽相连接的小型烘箱(1)和与小型烘箱(1)相连接的35m大型烘箱O),所述的大型烘箱( 从右至左依次分为7个区,其中大型烘箱(2) 的第6区、第5区或第4区通过风管C3)与小型烘箱(1)相连通,第5区通过风管C3)与第 2区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管(3)外壁上包覆有硅酸铝岩棉,硅酸铝岩棉(4)上裹有玻纤布(5),玻纤布外缠绕有铝箔 (6),其硅酸铝岩棉(4)的厚度为5 IOcm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及其热能循环装置,包括小型烘箱和大型烘箱,大型烘箱从右至左依次分为7个区,其中大型烘箱的高温区通过风管与小型烘箱相连通,高温区与低温区相连通,其工艺流程是将基布依次经过预凝固、压轧、涂布、再凝固、水洗,经水洗后将半成品先通过小型烘箱沥干部分水蒸汽,然后再经过大型烘箱烘干,得到成品。本发明的PU合成革湿法烘干线热能循环系统及其热能循环装置用小型烘箱取代了烫平轮,使得大型烘箱的部分热能被循环利用,设计简单合理,维持了良好的烘干效率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文档编号B05D3/04GK102493213SQ20111035866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傅一非, 李良军, 相建霞, 苏明, 黄昌明 申请人:万桦(常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