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

文档序号:3777838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采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
背景技术
:
微生物驱油包括外源微生物驱油和内源微生物驱油两种,但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在油藏中注入激活剂,这些激活剂能够将油藏中的内源菌和注入的外源菌激活并大量增殖产生生物聚合物、生物表活剂、有机酸和生物气等代谢产物,利用微生物及代谢产物与岩石和流体作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大部分老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后,一方面由于多年的注水开发,另一方面由于实施微生物驱油藏注入的激活剂被油藏近井地带的内源微生物大量消耗,导致近井地带采收率较高、剩余油少、含油饱和度低。由于大部分激活剂在油藏近井地带被消耗,而只有少量的激活剂能够运移至油藏深部,导致油藏深部的驱油功能菌得不到有效激活,从而使油藏深部残余油较多、含油饱和度较高、采出程度较低。一方面导致注入的激活剂在近井地带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导致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幅度不大,该问题也是部分实施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效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利用微胶囊将激活剂包埋后注入,从而可以避免激活剂在注入井井筒附近被消耗掉。但是通常制备出的微胶囊直径都在几十到几百微米的范围,很难随注入一起渗透到地层深处,容易造成地层的堵塞,而且该方法成本较高不适合进行现场应用。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防止注入井近井地带中功能菌群对注入的激活剂过量消耗,使激活剂到达油藏深处激活油藏内部驱油功能菌,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一种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根据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标准进行试验区块筛选。B、其次根据试验区块油藏地质情况进行调剖剂筛选和优化,并对试验区块进行现场调剖,调剖剂由凝胶、聚合物微球和核桃粉组成,质量浓度分别为4.5 5.0%、1.5 2.0%和0.5 1.0%,调剖剂注入总量按下式计算:
权利要求
1.一种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根据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标准进行试验区块筛选; B、其次根据试验区块油藏地质情况进行调剖剂筛选和优化,并对试验区块进行现场调剖,现场调剖处理半径为8 10m,调剖剂由凝胶、聚合物微球和核桃粉组成,质量浓度分别为 4.5 5.0%、1.5 2.0% 和 0.5 1.0% ; C、根据试验区块产出水中群落和营养分布情况进行激活剂筛选和优化,优化出激活剂。
2.激活剂由碳源、氮源和磷源组成,每次注入量分别为30 32m3、10 12m3和8 IOm3,注入总量为45 50m3,质量浓度分别为1.5 2.0%、0.5 0.8%和0.3 0.5% ; D、微生物驱油现场注入激活剂,现场实施4 5轮次后,对目标油藏产出液中的驱油功能菌浓度进行检测和分析,检测周期为10 15d ; E、当驱油功能菌浓度达到1.5 X IO8个/mL后5 6个月第一次注入生物抑制剂,生物抑制剂质量浓度为1.0 1.2% ; F、继续注入激活剂,当注入生物抑制剂10 12个月后,对目标油藏产出液中的驱油功能菌浓度进行测试和分析,检测周期为10 15d ; G、当驱油功能菌浓度达到1.1 XlO8个/mL后的7 8个月第二次注入生物抑制剂,生物抑制剂质量浓度1.8 2.0% ; H、继续注入激活剂,直到现场试验结束,计算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生物抑制剂可以为氧化型杀菌剂或非氧化型杀菌剂,如次氯酸钠或戊二醛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生物抑制剂第一次处理半径为50 60m,第二次处理半径为90 10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其特征是:激活剂的碳源由葡萄糖、面粉和蔗糖按1: (0.5 0.8): (0.3 0.5)比例组成,氮源由玉米浆干粉、豆粉和蛋白胨按1:(0.8 1.0):(0.1 0.3)比例组成,磷源由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铵按1: (0.6 0.8): (0.6 0.8)比例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激活剂在现场注入顺序为磷源、氮源和碳源,激活剂注入方式为周期性注入,注入周期为20 30d。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活油藏深部功能菌群的微生物采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试验区块筛选,针对试验区块油藏地质条件进行调剖剂筛选和优化,调剖剂注入体积为,在对试验区块地层水的营养和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激活剂;其次在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前进行现场调剖;周期性注入激活剂,激活剂每轮注入量为45~50m3;分两次注入生物抑制剂,第一次生物抑制剂注入量为,第二次注入量为。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微生物驱油油藏采收率,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10.0~15.0%,可广泛应用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
文档编号C09K8/03GK103114833SQ20111036425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郭辽原, 林军章, 郭省学, 汪卫东, 宋智勇, 吴晓玲, 安申法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